- 相關推薦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1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式題:
1.(35+65)×372.35×37+65×37
3.85×(174+26)4.85×174+85×26
5.(80+8)×256.80×25+8×25
7.32×(200+3)8.32×200+32×3
“根據(jù)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為什么?”
教師: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第1個算式和第2個算式的得數(shù)應該一樣,第3個算式和第4個算式的得數(shù)也應該一樣。下面大家一起來計算。第1、2、3組的同學算第1題和第3題,第4、5、6組的同學算第2題和第4題。大家抓緊時間做,比一比看哪幾個組的同學算得快。
“哪幾組的同學做得快?想一想,為什么第1、2、3組的大部分同學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數(shù)?”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第1題和第3題中,兩個數(shù)的和都是整百數(shù),整百數(shù)乘以一個數(shù)當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題和第4題都要先算出兩個乘積再相加,比較麻煩。
教師:下面還有兩組等式,大家再來計算一下,第1、2、3組做第5、7題,第4、5、6組做第6、8題。
“這次哪幾組的同學做得快?想一想,這次為什么第4、5、6組的大部分同學都做得快了?”
教師:第6題和第8題分別乘得的兩個積,都有整百數(shù),計算比較方便。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新課
1.教學例7。
。1)教師出示例題:計算102×43。
教師:這道題是一個三位數(shù)乘一個兩位數(shù),我們可以用筆算進行計算,但是比較麻煩。
“想一想,這道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使我們能夠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數(shù)呢?”(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
教師:從上面的復習題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兩個加數(shù)分別要乘一個數(shù),而這兩個加數(shù)中有一個整十數(shù)或整百數(shù),就先把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乘以那個因數(shù)再相加比較簡便,F(xiàn)在的題目是102乘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個因數(shù)拆成兩個數(shù)的和,并且使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整百、整十數(shù)?多讓幾個學生發(fā)言。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后,板書: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計算中的第二步根據(jù)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師概括:兩個數(shù)相乘,如果其中一個因數(shù)可以拆成兩個數(shù)的和,并且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整百、整十數(shù),這時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2)教師出示例題:計算9×37+9×63。
教師:這道題是要計算兩個乘積的和。
“仔細看一看這道題里的兩個乘法計算中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
。▋蓚乘法計算有相同的因數(shù)9,另外兩個因數(shù)是37和63,它們的和正好是100。)
“聯(lián)系上面的復習題,想一想這道題怎樣做才能使計算簡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來,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教師:這道題告訴我們,有些題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再來看一看怎樣的計算才能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呢?先讓學生說一說。
教師概括:首先,要計算的是兩個乘積的和;兩個乘法計算要有一個相同的因數(shù);另外兩個因數(shù)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數(shù),這樣的計算我們就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結(jié)語:過去我們做口算乘法時,實際上已經(jīng)應用了乘法分配律。讓學生自讀第65頁的相關內(nèi)容。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四的題目。
1.第2題,讓學生口算。當計算101×57和45×102時,提問:“你是怎樣做的?得多少?”
2.第3題,先讓學生自己計算。核對時讓學生回答:
“如果按運算順序計算,應該先算什么?”
“怎樣計算簡便?根據(jù)是什么?”
第4小題,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先把算式38×29+38寫在黑板上,再引導學生想:從表面上看這道題不是兩個乘積的和,但是題中的乘法有因數(shù)38,后面所加的數(shù)恰好也是38,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如果所加的數(shù)是38乘一個數(shù),那時我們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了。提問:
“想一想怎樣使所加的38變成38與一個數(shù)相乘,而且乘積仍是38?”教師同時板書:38×?=38。學生回答后教師把“38×?”中的“?”改為“1”。
“下面應該怎樣算呢?”讓每個學生先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然后再請一個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2
本課題教時數(shù):25本教時為第20教時備課日期11月15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法口算應用了乘法分配律,并能說明是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口算乘法。
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能對一些乘法算式用簡便算法正確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采用合理、靈活的方法進行乘法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舊知
二、學習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布置作業(yè)
1.復習乘法分配律
(1)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嗎?
(2)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在括號里寫出算式。
。40+7)×6=()
4×(25+70)=()
36×3+24×3=()
5×72+5×28=()
2.揭示課題
上面四道題,哪邊的計算適用于口算?
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用口算,比較簡便。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使一些計算簡便。(板書課題)
1.乘法分配律在口算中的應用
(1)口算23×4
讓學生說說口算的過程。指出:我們學過的乘法口算的方法,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怎樣運用的?
(2)口算:
32×316×448×2
指名學生講是怎樣算的?
2.學習例6
(1)出示計算第1題103×32
(2)小組討論:看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3)學生嘗試著進行計算,指名學生板演。
(4)請板演的同學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5)用簡便方法計算:304×22401×16
2.學習例6第2題46×12+12×54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看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學生嘗試著進行計算。指名學生進行板演。
(3)請板演的同學講一講計算的方法。
(4)用簡便方法計算:38×7+62×7
56×29+56×31
3.學習“試一試”
(1)出示35×9+35
(2)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請同學講講計算方法。
(3)口算:
48×9+4826×19+26
37×49+3753×99+53
1.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每一題是怎樣想的?
2.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在什
么情況下我們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計算簡便?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練習十八第5題第二、三行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3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4頁例7,練習十四的第3一10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進行應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將復習中的題目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試題: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 32×(200+3) 8.32×200+32×3
“根據(jù)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為什么?”
教師: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第1個算式和第2個算練功的得數(shù)應該一樣,第3個算式和第4個算式的得數(shù)也應該一樣。下面大家一起來計算。第1、2、3組的同學的第1題和第3題,第4、5、6組的同學第2題和第4題。大家抓緊時間做,比一比看哪幾個組的同學算得快。
“哪幾組的同學做的.快?想一想,為什么第1、2、3組的大部分同學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數(shù)?”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第1題和第3題中,兩個數(shù)的和都是整百數(shù),整百數(shù)乘以一個數(shù)當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題和第4題都要先算出兩個乘積再相加,比較麻煩。
教師:下面還有兩組等式,大家再來計算一下,第1、2、3組做第5、7題,第4、5、6組做第6、8題。
“這次哪幾組的同學做得快?想一想,這次為什么第4、5、6組的大部分同學都做得快了?”
教師:第6題和第8題分別乘得的兩個積,都有整百數(shù),計算比較方便。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新課
1.教學例7
。1)教師出示例題:計算9×37+9×63。
教師:這道題是要計算兩上乘積的和。
“仔細看一看這道題里的兩上乘法計算中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
(兩個乘法計算有相同的因數(shù)9,另外兩個因數(shù)是37和63,它們的和正好是100。)
“聯(lián)系上面的復習題,想一想這道題怎樣做才能使計算簡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來,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教師,這道題告訴我們,有些題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再來看一看怎樣的計算才能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呢?先讓學生說一說。
教師概況,首先,要計算的是要兩個乘積的和,兩個乘法計算要有一個相同的因數(shù);另外兩個因數(shù)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數(shù),這樣的計算我們就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2)教師出示例題:102×43
教師:這道題是一個三位數(shù)乘以一個兩位數(shù),我們可以用筆算進行計算,但是比較麻煩。
“想一想,這道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使我們能夠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數(shù)呢?”(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
教師:從上面的復習題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兩個加數(shù)分別要乘以一個數(shù),而這兩個加數(shù)中有一個整十數(shù)或整百數(shù),就先把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乘以那個因數(shù)再相加比較簡便,F(xiàn)在的題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個因數(shù)拆成兩個數(shù)的和,并且使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整百、整十數(shù)?多讓幾個學生發(fā)言。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后。
板書: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計算中的第二步根據(jù)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師概括:兩個數(shù)相乘,如果其中一個因數(shù)可以拆成兩個數(shù)的和,并且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整百、整十數(shù),這時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四的題目。
1.第3題,2.讓學生口算。當計算101×57和45×102時,3.提問:“你是怎樣做的?得多少?”
2、第4題,5.先讓學生自己計算。核對時讓學生回答。
“如果按運算順序計算,應該先算什么?”
“怎樣計算簡便?根據(jù)是什么?”
第4小題,如果學生有困難,教題先把算式38×?=38。學生回答后教師把“38×?”中的“?”改為“1”。
“下面應該怎樣算呢?”讓每個學生先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然后再請一個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3、第7題,7.先讓學生獨立做,8.然后集體核對,9.核對的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當核對“26×3”時,10.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后,11.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學生發(fā)言后,12.教師說明:26乘以3可以寫作(20+6)×3,13.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積再加6乘以3的積,14.這實際上是應用了乘法分配律。這就是說,15.我們過去學過的乘法口算有些應用了乘法分配律。這道題中的第7小題應用乘法結(jié)合律比較簡便,16.第4、6、8、9題應用乘法分配律比較簡便。
4、 第9題和第10題,18.先讓學生獨立做,19.核對時要讓學生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
5.提前做完的學生可以做第l9*題。當學生想出一種算法后,還要引導學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這道題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80—30—30)×110;
(80—30×2)×110。
四、作業(yè)
練習十四的第5、6、8題。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4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P56—5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式題的特點。
2.讓學生學習應用估算的方法判斷計算結(jié)果的合理性。
3.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問題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感受數(shù)學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進一步體驗簡便計算的實際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教學情境掛圖
設計理念:在比較中體驗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的簡便,體驗運算律的應用是廣泛而經(jīng)常的,培養(yǎng)自覺進行簡便運算的意識。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出示復習題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在
里填上運算符號。
64×7+64×3=64(+)
25×(3+4)=
提問:你是根據(jù)什么規(guī)律來填的?
2.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學生獨立填表。
學生口答。
二、探究新知應用規(guī)律
1.教學例題
。1)出示掛圖
從圖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怎樣列式?
板書:32×102=
。2)你能先估計一下計算的結(jié)果嗎?
你能口算出買102件要付多少錢嗎?
。3)口算得對不對呢?我們再用筆算來驗算一下。
指名板演。
。4)談話:口算和筆算相比,哪一種算法簡便呢?你能把口算的過程詳細地寫下來嗎?
教師板書: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問:誰來說一說先怎么辦?再怎么辦?這樣計算的根據(jù)是什么?
。5)用簡便方法計算。
28×30176×101402×25
2.教學“試一試”
用簡便方法計算。
46×12+54×12
展示學生的.答案,集體評議。
3.小結(jié)
什么樣的式題能夠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呢?
學生觀察,討論,回答。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集體評講: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積比3200大。
學生口算,指名回答。
買100件要3200元,買2件要64元,一共用3264元。
獨自列式計算
學生回答,說算式。
指名口答。
獨立練習,集體評講。
學生獨立嘗試練習。
小組討論,全班總結(jié)。
三、組織練習應用鞏固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的第一排
展示答案,共同評議。
3.想想做做第3題
4.想做做第5題
5.想想做做第6題
獨立填空,再交流想法。
各自做題。
指名說說口算過程。
獨立練習,集體評講。
獨立練習,集體評講。
四、全課總結(jié)自我評價
提問: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的表現(xiàn)怎樣呢?
指名回答,自我評價。
作業(yè)設計:課堂作業(yè):想想做做第二題的第二排,第四題
家庭作業(yè):完成思考題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5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充分嘗試練習、比較討論等探究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分配律的運算律,能靈活地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并能把該運算律遷移到減法中去,還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系列的對比練習、討論交流、辨析總結(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3.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該知識的生活價值。
重點難點
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可以類推到兩個數(shù)的差與另一個數(shù)相乘。
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掛圖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過程目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喚起注意,引起舊知,為本課復習作好充分準備。
通過實際題目來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一、引導回憶:
師:前面我們學過乘法中的另一個運算律,是什么呀?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呀?
二、進行練習:
。ㄒ唬┗揪毩暎
1.書本練習五第1題。
。1)引導學生觀察看圖,思考怎樣計算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2)組織反饋:根據(jù)學生的
引起所學的乘法分配律公式的回憶。
學生看圖,弄清圖意,思考題目,列出兩種算式進行計算。指名回答問題。
教學環(huán)節(jié)
過程目標
通過計算、觀察以及和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的比較,將新知內(nèi)化。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該知識的生活價值。
匯報板書。
2.書本練習五第2題。
先選擇:出示16×401
。30+2)×15
引導學生重點說說算法。
出示103×23125×(8+16)
。ǘ┳兪骄毩暎
1.書本練習五第3題。
。1)組織學生嘗試練習。
。2)組織校對。
。3)引導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問:與剛才我們做的題目有什么不同?
2.練習五第4題。
引導學生重點說說第2題的計算方法。
。ㄈ┙鉀Q實際問題:
書本練習五第5題。
。1)引導獨立審題。(2)組織獨立解答。(3)組織校對。
三、小結(jié)與作業(yè):
1.組織交流本課收獲。
2.布置作業(yè):補充練習相應習題。
學生集體練習,指名個別學生板演。
集體計算,指名板演。
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與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進行比較。
集體計算,指名板演。
讀題。理解題意。
學生練習。反饋
學生練習,列出不同的算式。比較。
獨立解答,個別校對交流。
各自交流。
獨立作業(yè)。
通過本課的練習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運算律的熟練運用還不夠,今后還要多練習。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鞏固乘法分配律
。2)理解在具體情況下,運用乘法分配律達到簡便計算的算理
技能目標:學會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利用乘法分配律達到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在具體題目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公式是怎樣的`?
2.應用乘法分配律填空:(多媒體)
(8+10)×125=
17×42+17×58=
從上面題目的計算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得到簡便計算)
三.新課教學
1.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是學習怎樣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2.教學例6
(1)出示例66×29+6×71
指名生列式計算。6×29+6×71
=6×(29+71)
=600
說一說:簡便在哪里?你是怎樣想到的?(題目要有怎樣的特征才可以這樣做?)
(2)試一試1:
用簡便方法計算:
5×116+5×84125×(8+40)38×99+38
重點講評:38×99+38
把它看作99個38加上1個38,所以是=38×(99+1)
試一試2:75×99+7549×80+49
3.教學例7
。1)出示例7101×26
獨立思考:怎樣簡便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一生回答:我把101看作100+1,所以是
101×26
=(100+1)×26
=100×26+1×26
=2626
。2)試一試3:(P99第1題第2小題的前4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46×10138×10214×9925×98
說一說這些題目有什么特征?想一想:后兩題怎樣做?
獨立計算,指名生回答,重點講解后兩題。
三.鞏固與提高:
8×23+8×2725×36+14×25
99×20+20101×32-32
104×2594×25
準備題:應用乘法分配律填空:
。8+10)×12517×42+17×58
試一試1:用簡便方法計算:
5×116+5×84125×(8+40)38×99+38
試一試2:75×99+7549×80+49
試一試3:(P99第1題第2小題的前4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46×10138×10214×9925×98
三.鞏固與提高:
8×23+8×2725×36+14×25
99×20+20101×32-32
104×2594×25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7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27頁例7,練習六的第3-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將復習中的題月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復習
教師出示式題:
1.(35+65)×372.35×37+65×37
3.85×(174+26)4.85×174+85×26
5。(80+8)×256.80×25+8×25
7.32×(200+3)8.32×200+32×3
“根據(jù)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為什么?”
二、學習新知
1.小組探究,學習例7。
(1)教師出示例題:102×43。
教師:這道題是一個三位數(shù)乘以一個兩位數(shù),我們可以用筆算進行計算,但是比較麻煩。那么有沒有簡便方法?大家來研究一下。(組內(nèi)可討論研究,并寫出最佳方案。)
小組間可以互相探討。教師選擇最佳方法。
板書: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師生共同總結(jié):兩個數(shù)相乘,如果其中一個因數(shù)可以拆成兩個數(shù)的和,并且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整百、整十數(shù),這時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2)教師出示例題:計算9×37+9×63。
教師:這道題是要計算兩個乘積的和。
要求大家獨立完成。
教師概括:首先,要計算的是兩個乘積的和;兩個乘法計算要有一個相同的因數(shù);另外兩個因數(shù)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數(shù),這樣的計算我們就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六的題目。
1.第3題,讓學生口算。
2.第4題,先讓學生自己計算。核對時讓學生回答:
3.第5題,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集體核對,核對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4.第8題和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做,核對時要讓學生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
5.提前做完的學生可以做第12題。當學生想出一種算法后,還要引導學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
四、作業(yè)
練習六的第5、6、8題。
板書設計:乘法分配律的應有(簡便算法)
計算:102×439×37+9×63
。(100+2)×43=9×(37+63)
。100×43+2×43=9×100
。4386=900
教學設計:本課教學盡可能的讓學生自己簡便計算的'規(guī)律,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但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各持己見、相持不下的局面,所以注意宏觀控制。然而正是這樣的局面,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數(shù)學教案乘法分配律的應用】相關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案04-03
《乘法分配律》說課稿09-22
乘法分配律說課稿11-04
乘法分配律教案最新12-13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01-15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05-25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11-11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最新02-10
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