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科學探索的好奇心,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初步了解在清水中加入足夠的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實物:雞蛋人手一個、鹽若干
礦泉水瓶人手一個(瓶頭已剪去)、勺子、筷子、抹布、紀錄表。
活動過程
一、邊看幻燈,邊引出故事情節(jié)
師:"雞媽媽家新造了房子要請客,一大早,雞媽媽就帶著蛋寶寶一塊兒去買東西,它們買了青菜、蘿卜、鹽,可當雞媽媽用籃子裝好東西準備回家時,發(fā)現(xiàn)蛋寶寶不見了,雞媽媽著急地到處找,找呀找,發(fā)現(xiàn)蛋寶寶掉進了一個深深的水溝里,雞媽媽急的大叫:怎么辦呢?
。ㄔu析:生動形象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教師以"蛋寶寶掉進水溝"為懸念,把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孩子們也身臨其境似的大喊:"蛋寶寶、蛋寶寶掉水里了,快救救它!")
二、請幼兒幫雞媽媽想辦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ㄔu析:孩子們的辦法很多,有的幼兒認為讓雞媽媽去拉蛋寶寶,有的幼兒說用繩子綁,還有的說讓船來救`````孩子們討論的非常熱烈,但孩子們的辦法都被同伴一一否定了。沒有一個孩子的辦法被認為可行的,此時,活動陷入了僵局。)
三、繼續(xù)出示幻燈畫面,探討雞媽媽的辦法
師:"讓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原來雞媽媽把剛才買的鹽都放進了水溝里,它這樣做,能把蛋寶寶救上來嗎?
。ㄔu析:對"蛋寶寶能否救上來"幼兒爭論的相當激烈,最后形成了強弱兩大觀點:大多數(shù)幼兒認為這樣做是不能把蛋寶寶救上來的,也有幾個小男孩認為應該可以的,其中一個孩子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鹽是可以讓蛋寶寶浮上來的。)
四、幼兒第一次分組實驗,教師巡回觀察
師:"你們可以自己動手試一試,但要小心,不要把鹽撒出來。"
。ㄔu析: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操作,都表現(xiàn)地很投入。但不一會兒,情況出現(xiàn)了,有的幼兒的雞蛋浮起來了,可有的卻還沉在瓶底,此時,孩子們之間出現(xiàn)了波動,覺得很奇怪,都有一種百思不得其解的想法:大家都放了鹽,為什么有的蛋浮不上來呢,孩子們都著急了。我就示意他們?nèi)枂栯u蛋浮起來的小朋友,原來他們放了好多勺鹽。)
五、教師小結
原來鹽放的少,蛋寶寶是浮不起來的,要多放鹽,才能讓蛋寶寶浮上來。
六、幼兒第二次分組實驗,請幼兒記住自己放鹽的勺數(shù)
1、教師巡回了解、記錄幼兒的實驗情況。
2、幼兒互相交流,演示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分享實驗結果。
。ㄔu析:蛋浮起來的探索活動從第一次的無指向性自由探索-有目的的探索(記住放鹽的勺數(shù)),循序漸進,讓幼兒初步感受、理解了清水中加入足夠的鹽才可以使雞蛋浮起來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了幼兒從小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七、繼續(xù)看幻燈,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讓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有沒有把蛋寶寶救上來,哦,蛋寶寶真的上來了,鹽的力量真的太神奇了!"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雞蛋放在其他水里,它還會浮嗎?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chǎn)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在適當?shù)臏囟认,蛋會在一定時候孵化,幼體用口部上方的角質物鑿開蛋殼破殼而出。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將圖形折疊、分割、拼擺,感知圖形的變化。
2、進一步鞏固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圓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圖畫若干張,事先張貼于活動室內(nèi)供幼兒觀賞。
2、圖形操作卡片(各種幾何圖形)。
3、可供折、剪、貼、拼的各種彩紙以及剪刀、固體膠、操作紙等。
4、一塊大展板,分為三個區(qū)域,用于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過程:
1、導入:
師:今天圖形寶寶們來到了我們班,可是他們很調皮,和小朋友們玩躲貓貓的游戲,他們躲在一幅幅畫里,請你們來把它們找出來吧!
2、找圖形。
教師出示由幾何圖形組成的畫,請幼兒欣賞。提問:你能找出這幅畫里藏著哪些圖形寶寶嗎?(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
3、借形想象,拓展幼兒想象空間。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都將它們找出來了,我們請圖形寶寶們出來吧。ㄕ堄變阂院魡镜姆绞秸埑龈鞣N圖形,教師一一出示。)
2)師:圖形寶寶們被你們找出來后,還不甘心,還要考考小朋友們,它們想請你們一起來想想,圖形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形象外,還可以變成什么東西?
教師請幼兒先相互討論,然后再舉手告訴大家。
4、區(qū)域活動。
1)游戲區(qū)域1:圖形變變變
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梯形紙若干,鼓勵幼兒大膽操作,通過折、剪、拼、貼的方法探索圖形的變化,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學會介紹自己的操作成果。
2)游戲區(qū)域2:找圖形
提供圖案畫1——4幅,幼兒找出其中圖形的名稱、數(shù)量,并做記錄,在操作卡上用圓點表示各種圖形的數(shù)量。
3)游戲區(qū)域3:圖形添畫
提供畫有幾何圖形的畫紙,鼓勵幼兒想象并添畫,變成某種物體形象。
教師先向幼兒介紹各個游戲區(qū)域的活動要求,然后請幼兒自選區(qū)域活動,操作的'結果展示在指定的展板區(qū)域內(nèi);顒又校瑢τ谀芰姷挠變汗膭钇溥x擇多個區(qū)域活動。
5、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教師請幼兒共同欣賞、點評幼兒操作結果。點評后,請“找圖形”活動區(qū)記錄得不正確的幼兒加以糾正自己的操作結果。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納入到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課程中,往往看似常見、簡單的小事,其中卻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疤遣灰娏恕边@種現(xiàn)象在幼兒生活中經(jīng)?梢钥匆,但是幼兒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種現(xiàn)象后的科學道理。這次活動的目的在于給孩子提供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中,先通過游戲法激起幼兒探究的欲望,緊著,由教師示范溶解這一科學活動的操作過程,讓幼兒掌握攪一攪的方法,并在攪一攪的過程中去觀察物體的溶解;最后,讓每個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觀察溶解這一科學現(xiàn)象。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對溶解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濃厚的觀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攪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現(xiàn)象,知道有些東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觀察溶解
活動準備:
透明的塑料杯100個、勺子40個
方糖、果珍、鹽、砂糖、奶粉
黃豆、大米、綠豆
塑料框16個、溫水
活動過程:
。ㄒ唬┯螒驅搿ぐl(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今天,吳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神秘禮物,來看看,是什么吧。ㄒ槐檎f一遍揭開罩布)
對,是一杯水!不過,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喲。ü逝摚┠鞘鞘裁此兀浚ㄉ宰魍nD,讓幼兒猜想片刻)我請一個乖寶寶來嘗嘗吧。
。ㄕ堄變簢L一嘗)
某某小朋友,你來嘗一嘗吧!好喝嗎?(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幼:甜的)咦?怎么會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吳老師怎么沒有看見呢?小朋友們看見了嗎?(沒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
。ㄕ疚唬夯氐阶雷忧懊媪耍﹦偛庞行∨笥颜f,是糖化了,和水寶寶做朋友了,所以我們看不見它。真的是這樣的嗎?(做疑問狀)要不,我們把糖寶寶和水寶寶請出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
。ǘ┙處熓痉
1.教師示范,幼兒觀看
。ń處熥,從桌子下面端出水和糖)一邊端一邊說,這是水寶寶,這是糖寶寶。不過這個糖寶寶可有點不一樣喲。ㄓ蒙鬃右ㄆ鸱教牵,這個糖寶寶是什么形狀的。浚ㄓ祝赫叫蔚模⿲,方形的,所以它叫做方糖。叫什么呀?(幼:方糖)對,它叫方糖。
小朋友們看好了喲,吳老師要開始變魔術了!一邊說,一邊操作,把水端到前面放好,然后再端起方糖,把方糖倒進水里,再拿一個魔法棒。對,把我們的勺子這樣子用就變成了魔法棒,把魔法棒放進杯子,攪一攪,攪一攪。小朋友,注意看,有什么變化呀?(方糖變大還是變小了呀?)(幼:變小了)再攪一攪,攪一攪,攪一攪......(攪到方糖不見了為止)咦?方糖呢?(幼:不見了)對,方糖不見了,去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小朋友,你知道這種現(xiàn)象叫什么嗎?(幼:......)其實呀,這種想象叫做溶解。叫什么呀?(幼:溶解)對,方糖在水里不見了,和水寶寶做朋友去了,我們就說方糖寶寶怎么了(師幼同說:溶解了)。
2.個別幼兒操作
剛才,方糖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那么,它會不會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這是什么呀?你們小時候都喝過的?對了,是奶粉。
那奶粉會不會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幼:......)請小朋友上來變魔術,看奶粉到底溶解沒有,好嗎?
請幼兒1名。
某某小朋友,你來變魔術吧!先把水端到面前,然后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進杯子里,拿一個魔術棒,用魔術棒去攪一攪、攪一攪、攪一攪。小朋友們仔細看喲,看奶粉有沒有和水寶寶做朋友,有沒有溶解。攪一攪、攪一攪.....,奶粉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嗎?因為,奶粉在水里怎么樣了呀?溶解了(師幼同說)
剛才,某某小朋友變魔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奶粉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在水里溶解了。吳老師,還有點不相信,我要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變魔術。某某小朋友,你來。
對,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進杯子里,拿一個魔術棒,攪一攪,攪一攪,小朋友仔細看喲,看看這一次奶粉有沒有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攪一攪、攪一攪.....奶粉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嗎?看來奶粉真能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面怎么樣?(師幼同說:溶解)
還有沒有,想玩這個魔術的,你來吧。
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進杯子里,拿一個魔術棒,攪一攪,攪一攪......奶粉不見了,在水里溶解了。
。ㄈ┘w操作,教師指導
1.操作可溶解的材料
。1)認識材料及講解操作步驟
剛才,我們通過變魔術指導方糖和奶粉都會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還有哪些東西也會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小朋友想一想,讓幼兒自由充分的表達。教師回應幼兒答案。
小朋友們,都開動腦筋了,吳老師很高興,所以邀請每個小朋友都去做魔術。開心嗎?那好,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要去變魔術的材料吧。ń處煻顺霾牧希
這是方糖,這是奶粉,這是砂糖,這是鹽,這是什么呀?(幼:.....)是果珍,是什么呀?果珍。對,這是果珍。
等會一張小桌子上都會有一筐變魔術的材料,還會有一筐水,和一旁魔術法棒。我們變魔法的時候要先怎么樣,對先把水端在我們面前,然后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材料,然后把材料倒進水杯里,然后拿起魔法棒,怎樣,對攪一攪、攪一攪,小朋友要一邊攪,一邊看喲,看看有沒有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好嗎?
好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椅子抬到空位置上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始變魔術吧!
。2)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攪一攪,觀察有沒有溶解。
。3)幼兒分享(5個)
好了,請小朋友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轉過來看著吳老師。剛才,小朋友都去變魔術了。我要請小朋友告訴我,你選了什么材料變魔術,它有沒有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呢?
某某小朋友,你來,(端著你的杯子走到前面來)你選了什么材料變魔術?它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嗎?因為它在水里溶解了。
2.操作不可溶解的材料
(四)集體記錄
請小朋友把杯子輕輕地放回塑料(示意保育員收材料)。然后轉過來,看著吳老師。剛才,小朋友都變魔術了,都知道了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會和水寶寶做朋友,不會在水里溶解。非常的棒!哎呀!可是,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變過魔術,不知道那些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會和水寶寶做朋友,不會在水里溶解,怎么辦呀?
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
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有的說......,有的說.....,吳老師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可以讓小朋友們不變魔術也知道那些材料是可以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那些材料不會和水寶寶做朋友,不會在水里溶解。
(五)你們想知道是什么辦法嗎?好吧,吳老師告訴你們吧,就是用記錄表。用什么辦法?
對,用記錄表。(一遍說,一遍翻出記錄表)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記錄表上吧。這是....,這是....,這是....,這是....,這是....,剛才我們變魔術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寶寶做朋友,在水里溶解,所以在這里畫一個勾,
(同理,記錄其他材料溶解與否)
小朋友一看到這里畫個勾,就知道方糖可以和水寶寶朋友,在水里怎么樣?(師幼同說:溶解)
小朋友一看到這里畫個叉,就知道沙可不以和水寶寶朋友,不能在水里怎么樣?(師幼同說:溶解)
結束:中四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能干了,今天下午學會了做魔術,還學會了用記錄表,真是太能干了,我們表揚一下自己吧,嘿嘿,我真棒,嘿嘿,我真棒,拍拍小肚皮呀,頂呱呱!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不管是對我個人,還是對我班的孩子來說都是一次體驗課。所以,總的來說,不管是從最初的選材到活動方案的設計還是整個活動現(xiàn)場,都走的是“保守”路線。本次活動《溶解》是一個比較經(jīng)典的科學現(xiàn)象的觀察活動,題材緊扣生活,是孩子們熟悉的,這樣一次生活化且比較簡單的活動,適合初次開展科學活動的教師,也適合第一次接觸科學活動的孩子們。因為簡單,教師容易體驗到成功感,同時也是一次帶領孩子走進科學探索世界的敲門磚。
“保守”還體現(xiàn)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科學活動。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規(guī),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操作常規(guī)。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還是請個別孩子嘗試,以及到最后全體孩子們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們強調操作常規(guī)。
為了讓孩子在初次接觸科學活動時,盡量的感受到規(guī)范與完整,我增加了記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當然,結合班級幼兒實際情況,由于是第一開展科學活動并使用記錄表。所以,我選擇的是集體記錄的方式。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在直線兩側行進跳,雙腳輕輕著地,發(fā)展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3、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小紅旗兩面,場地上畫兩條相距2米的平行線,線的兩側按數(shù)序畫上圓圈5—6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老師當指揮員幼兒當小乓跟著指揮員練習走步,要求上體正直、上下肢體協(xié)調地走、由一路縱隊切段分隊走成四路縱隊站好,模仿指揮員做學軍模仿操,如:望、瞄準、打槍、開炮、歡呼跳躍等。
二、練習在直線兩側行進跳。
1、老師示范講解跳躍動作:兩腳并攏站在直線上,先跳進左邊的圈1,再跳進右邊的圈2,接著又跳進左邊的圈3,如此跳完直線兩側的圓圈。
2、幼兒分散練習在直線兩側行進跳。指導幼兒不要怕困難,連續(xù)跳完兩側的圓圈,請?zhí)煤玫挠變菏痉侗硌荨?/p>
三、游戲"跳圈比賽"。
1、交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今天我們來學習解放軍,跳過爛泥地奪得紅旗。大家要注意,雙腳要跳在圈內(nèi),別陷進"爛泥"里去。
2、組織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游戲開始時,老師發(fā)出口令:"準備出發(fā)!"各隊的第一位幼兒就用雙腳跳過直線兩側的圓圈,然后繞過小旗,直接跑回拍第二位幼兒的手,第二位幼兒又用同樣的方法前進,最后看哪隊的幼兒先奪得紅旗。速度快的組為勝。表揚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幼兒。
四、結束活動。
1、帶領幼兒做放松活動:甩甩手臂,踢踢小腳,便步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nèi)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科技小實驗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敏銳性、持久性,讓幼兒在玩空氣球和氫氣球的過程中了解空氣球要施加外力才能飛起來,而氫氣球不需要施加任何力,自己就能飛起來。從而感知氫氣比空氣輕的原理。
3、 通過幼兒參與制作、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調合作精神。
4、通過幼兒對實驗的觀察、討論,訓練幼兒的分析、概括、綜合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意識。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材料準備:
氫氣球、沒有吹的氣球每人一個、橡皮泥、回形針、塑料夾、紙、雙面膠、小積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思考問題
幼兒猜謎語:有紅有綠,有長有圓,一吹就大。一放就飛。這是什么東西?
出示氣球,怎樣讓氣球里充滿氣體?
用嘴巴吹大的氣球里面充滿的是什么氣體?(空氣)
怎樣讓空氣氣球飛起來?
二、請幼兒動手操作
1、每個小朋友吹一個氣球,用繩子系緊,然后想辦法讓它飛起來。
2、組織幼兒討論,說說空氣球是怎樣飛起來的?(施加一定的外力,如用手拍,用頭頂,向上拋等。)
三、觀察比較
1、出示氫氣球,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氫氣球是怎樣飛起來的?(自身能飛)
2、比較空氣氣球和氫氣球它們是如何飛起來的?
3、試一試,怎樣不讓氫氣球飛起來(利用準備的材料嘗試讓氫氣球停在空中)
4、說一說,用什么辦法能讓氫氣球飛不起來。
活動延伸:
1、認識氫氣,了解氫氣求能飛上天的原因是氫氣的比重比空氣小。
2、認識熱氣球,了解熱氣球能飛起來的'原理。
課后評析:
這節(jié)課孩子玩的非常高興,他們在參與制作、操作的過程中,了解了氫氣球與空氣氣球的不同,培養(yǎng)了孩子對實驗的興趣,激發(fā)了孩子的實踐意識。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鉆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發(fā)展鉆的能力。
2、喜愛參加體育游戲活動,感受與伙伴游戲的快樂。
3、體驗游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已會小雞走、小鴨走的動作;會唱"小雞小鴨"的歌曲。
活動過程:
。保處煱鐙寢,幼兒扮小雞、小鴨,隨音樂作準備活動,邊唱"小雞小鴨"歌曲邊做動作。
。玻處熢趫龅刂虚g,幼兒圍在四周,以游戲口吻邊示范動作邊介紹游戲的方法:"小雞小鴨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聽到媽媽的喊聲,馬上鉆出自己的家,來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戲,從家里鉆出來的時候,一定要低頭,不要碰到家門,看誰是個乖寶寶"。
。常處熣堄變悍謩e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準備,聽到指令后從家里鉆出來,到草地中間跟隨錄音做游戲。
。矗處熡^察幼兒鉆的動作,音樂游戲后進行簡單的'評價,請動作協(xié)調的幼兒示范,指導低頭彎腰的動作要領。
。担堄變恒@回家中蹲好,聽指令繼續(xù)游戲。
。叮膭钣變河螒蛑写竽懪c伙伴共同愉快地游戲。
7.游戲結束時,教師帶幼兒作簡單模仿動作,輕輕放松整理。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鉆時低頭、彎腰、移動重心的動作發(fā)展情況,判斷幼兒鉆的動作協(xié)調性。
·根據(jù)幼兒找同伴共同游戲,觀察幼兒與同伴交往能力發(fā)展水平。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企鵝的生活環(huán)境。
2、嘗試制作企鵝,培養(yǎng)動手能力。
【 活動準備】
玩具企鵝一只。教師紙工制作的企鵝一只。幼兒每人一張畫有企鵝的紙工紙,剪刀每人一把,膠水盤、棉棒。
【活動重點】
幼兒剪企鵝翅膀的弧度及嘴巴的折疊粘貼。
【活動難點】
剪開企鵝插翅膀的開口處。
【活動過程 】
1、出示玩絨教具引出課題
。1)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季),冬天外面冷不冷呀?(冷)對,小朋友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棉褲、還帶上了帽子、手套?墒怯幸恢恍游锼慌吕,它生活在遙遠的南極,那里都是冰天雪地,這只可愛的小動物在和它的小伙伴在那里快樂的生活,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玩具企鵝讓幼兒認識.
。2)這只小企鵝來到我們這里,它告訴老師它很孤單,想它的小伙伴了,他讓老師給它找一個小伙伴,老師制作了一只小企鵝讓它們成為好朋友。老師出示制作的企鵝讓幼兒欣賞。
。3)小朋友們看老師制作的企鵝好看嗎?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制作一只企鵝?(想)現(xiàn)在老師教你們怎樣制作。
2、教師演示“企鵝”的制作方法。
。1)教師制作企鵝,讓幼兒觀看,教師邊制作邊講解。
。2)重點講解:企鵝安裝翅膀的開口處,先把畫有直線的地方對折,然后用剪刀慢慢剪開。
3、請幼兒操作。
。1)教師讓幼兒制作,并提醒幼兒用剪刀時的安全。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剪企鵝翅膀的`開口處,隨時提醒幼兒安全及做完后注意的衛(wèi)生。
。3)教師講評作品。
(4)我們一起帶小企鵝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
【活動延伸】
沒做完的小朋友活動后可到美工區(qū)繼續(xù)制作,完成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