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樹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樹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樹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宅、墅、增、沃、瘠”5個生字;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并積累“華麗、秀麗、肥沃、貧瘠、肅然起敬”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
3、嘗試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重點句段,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孔雀樹和旅行家樹樹名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旅行家樹》。
2、板書課題,并指導書寫“旅”字。
3、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旅行家樹。關于旅行家樹,你有了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歸納板書,并學習部分生字,補充這種樹的學名——旅人蕉和扇芭蕉。
2、小結(jié):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對旅行家樹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了解到作者在不知道它叫什么之前曾經(jīng)稱它為孔雀樹。這是為什么呢?
三、深入學文。
(一)了解孔雀樹名字的由來,感受作者對這種樹的喜愛之情。
1、輕聲讀讀課文的'第1、2節(jié),邊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稱它孔雀樹。
2、讀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它,沒有枝丫,修長的樹干上伸出長長的闊葉;它,葉子只向兩側(cè)伸展,就像開屏的孔雀,又像展開的扇面。
(1)指名讀。
(2)引讀。
(3)[出示旅行家樹的圖片]提示孩子可以邊做動作邊讀。
(4)嘗試集體背誦。
[出示]它站在美麗的住宅區(qū),也站在華麗的別墅門前,那么青翠,那么優(yōu)雅,給建筑物增添了幾分秀麗和清幽。
(5)指導朗讀,體會“華麗、秀麗”等詞語運用的準確性。
(6)[出示]美麗、華麗、青翠、優(yōu)雅、秀麗、清幽
選擇詞語說一說旅行家樹給建筑物帶來的這份美麗。
(7)讀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感覺到作者對旅行家樹——
[板書]喜愛
(8)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了解“旅行家樹”名字的由來,體會作者對旅行家樹的敬愛之情。
1、后來,在一次沙漠旅行時,我發(fā)現(xiàn)它竟然也生長在茫茫沙海里。并且它有個別致的名字叫旅行家樹。為什么叫它旅行家樹呢?讀讀朋友的解釋,找找句子,說說理由。
[出示]這種樹,原來生長在沙漠里,后來才被人移植到鬧市。在茫茫沙漠上,當人們甘渴難忍的時候,它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你可以在它濃濃的樹陰下納涼,也可以在它身上劃開一道口子,用它清香可口的汁液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樹。
2、學生交流,指導朗讀。
3、補充資料,感受旅行家樹給予旅行者的幫助。
4、僅僅是因為它能幫助旅行者才稱它為旅行家樹的嗎,還有什么原因呢?
5、學習第8節(jié)
(1)讀懂讀好句子。
[出示]它既能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在湖光山影、花紅柳綠的風景區(qū)婀娜多姿;也能挺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在滿目黃沙、寸草不生的荒漠里生機勃勃。)。
(2)理解“肥沃、貧瘠”。指導書寫“瘠”。
(3)指導背誦。
6、理解“肅然起敬”的意思,朗讀體會作者的敬愛之情。[板書]肅然起敬
四、語言實踐。
[出示]我愛旅行家樹,它。
五、總結(jié)全文。
第二課時
一、寫話練習。
用上“我愛旅行家樹,它!边@樣的句式,選用課文中的有關語句練習寫話,把自己對它的贊美與熱愛寫下來。
二、交流反饋。
三、指導講評。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8旅行家樹
喜愛肅然起敬愛
(孔雀樹)
像……像……既能……也能……
增添朋友
小學樹的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體會“這棵老橡樹”的象征意義。
2、品味感情強烈的詩句。
二、重、難點:
1、重點:老橡樹的象征意義。
2、難點:品味詩句。
三、課時劃分
一課時
四、教學設計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遮蔽(zhēb)參天(cān)心弦(xin)拯救(zhěng)
2、解釋下列詞語:
遮蔽:掩藏
參天:(樹木等)高聳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動而起共鳴之心。
拯救:救。
無所事事:閑著什么事也不干。
3、教學程序
把教學過程分成五個欄目
1)寫作背景簡介
2)配樂朗誦
通過配樂朗誦、自由朗誦、集體朗誦、個人朗誦等方式,品味強烈的思想感情。
3)學海泛舟
學生討論品味詩句,體會感情
1、樵夫,別砍那棵樹!一根樹枝也別碰!
義正辭嚴地喝斥“樵夫,別砍那棵樹!”不許你碰他一根樹枝,“我”以那棵樹的保護者自居,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它,毀滅它。
2、原諒我愚蠢的淚水,讓那棵老橡樹留著!
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請求讓那棵老橡樹留下!拔摇笨梢圆活欁宰鹆鳒I乞求,可以看出對老橡樹的深厚感情。男兒有淚不累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在別人看來“愚蠢”的眼淚,對詩人來說那是發(fā)自的真實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緊繞著你,就像你的樹皮一樣與你連在一起!
稱老橡樹為“老朋友”,時刻牽掛著老朋友的安危。這里用了一個非常生動貼切比喻,“就像你的樹皮與你連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4、當我還能伸手拯救它時,你的`斧子別傷著它。
表示了只要“我”還在,就要誓死保衛(wèi)那棵樹,與它共存亡的決心。
1、說說詩人為什么會對這棵老橡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因為這棵樹給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憶。它是我祖先親手種下,現(xiàn)已長成參天大樹,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樹蔭下玩樂、嬉戲,在這里媽媽吻過我,爸爸撫摸過我。一切美好的回憶都與它有關,所以我對這棵老橡樹有著深厚的感情。
2、這首詩表達作者的什么愿望?
詩作者希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自然的珍視。
實話實說
我為綠化做什么?(由學生即興演講)
書海拾貝
1、由學生小結(jié)本節(jié)課自己學習心得(回顧本課中接觸掌握了哪些新知識,有何收獲)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把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按行為、品質(zhì)、心理等類型加以歸類積累,并要求同學選取課后練習中五個詞語寫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小學樹的教案 篇3
2 林中的樹
教學目標
1、植物所需的主要養(yǎng)料不是來自于土壤,而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時釋放出氧氣。
3、知道生物體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和和細胞中的葉綠體。
4、能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對植物養(yǎng)料的來源作出假設,能根據(jù)已知結(jié)論進行推理。
5、具有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尊重證據(jù)、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6、敢于提問,樂于交流。
教學準備
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兩張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紙或錫箔紙(大小根據(jù)所選植物葉片的大小而定),曲別針。
2、顯微鏡(每小組一臺),用韭菜葉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細胞裝片。
3、光合作用掛圖或多媒體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問題導入。
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動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學生可能給出許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經(jīng)常澆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養(yǎng)料;植物還需要陽光照射等。)
出示單元主題圖:走進樹林,樹木郁郁蔥蔥,樹木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從哪里來呢?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設。
二、了解海爾蒙的實驗。
。1)講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學家也思考了這個問題,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過談話,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
(2)閱讀海爾蒙的實驗研究的故事。思考:①海爾蒙是怎樣猜測的?他的實驗是怎樣做的?從海爾蒙的實驗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了解海爾蒙是怎樣思考和實驗的,以及怎樣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②海爾蒙的探究過程給你什么啟示?根據(jù)海爾猛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你什么進一步推測?(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根據(jù)結(jié)論進一步推理:海爾蒙在完成了實驗之后,他推測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是從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測嗎?在學生思考提出觀點的過程中,要引導他們陳述理由,重要的是學生在思考。)
三、探究植物在體內(nèi)制造養(yǎng)料的方法
。1)演示實驗:課前將一盆生長良好的天竺葵帶進教室,選擇一片生長良好的葉,用黑色的卡紙將這片葉正反兩面嚴嚴實實地遮蓋,然后將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陽的窗臺上。
。2)討論并推測:幾天之后,葉片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讓學生把自己的推測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下節(jié)課一起來觀察實驗結(jié)果,看誰的預測是正確的'。)
。3)課外活動:①保護好教室里的實驗植物。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這個實驗。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探究植物在體內(nèi)制造養(yǎng)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實驗現(xiàn)象。
、僬堅诩依镒隽藢嶒灥耐瑢W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發(fā)現(xiàn)。
、谟^察課堂實驗的天竺葵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看看自己在實驗前的預測是否正確。
、塾懻摚哼@片葉子可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與什么有關系呢?(期望學生能分析出問題的結(jié)論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要引導學生從實驗的過程中去尋找相關因素,讓他們意識到變化是有原因的。)
。2)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和葉綠體。
、僦笇W生認識顯微鏡的構(gòu)造,講解使用方法。
、诜中〗M觀察植物葉片細胞,并描述細胞的樣子,指導學生認識葉片細胞中的綠色顆粒叫葉綠體。
、壑v解:細胞是構(gòu)成生命體的最小單位。
(3)講解光合作用的過程。教師利用掛圖或者多媒體資料,形象講解光合作用的過程。交流并明確以下問題:
、僦参镌隗w內(nèi)制造養(yǎng)料需要什么條件?
、谥参镏饕檬裁雌鞴僦圃祓B(yǎng)料?
、壑参镏圃祓B(yǎng)料的原料是什么?
、苤参镏圃祓B(yǎng)料的原料從哪里來?
、萑藗兂Uf: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二、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
。1)討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為自己制造了營養(yǎng)物質(zhì),還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質(zhì)?
。2)交流分享討論結(jié)果。
三、總結(jié)與拓展。
。1)小結(jié)本課學習的收獲。
。2)課外收集有關樹木生長的資料。
小學樹的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三維):
1、把握詩的內(nèi)容,理解詩的主題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詩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3、學習這首詩,理解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回憶。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追求與向往,并在實際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詩的內(nèi)容,領會詩人在詩中寄托的'感情。
難點:探討詩歌的主題。
三、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胄抡n
1、土地沙漠化、沙塵暴肆虐、洪水泛濫、水資源減少等等。而與時同時,無知的人們?nèi)匀凰烈饪撤。同學們,你們想對那些肆意砍伐的人們說什么話?
。▽W生自由回答,圍繞“環(huán)!。)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學生自由誦讀詩歌。初步掌握詩的內(nèi)容。
。ㄈ┞犂首x錄音,注意節(jié)奏,領會詩的思想感情。
。ㄋ模┢纷x第一節(jié)。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想一想,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樵夫,別砍那棵樹”的呼喊?
因為詩人與老橡樹有深厚的感情。
2、請找出詩中哪些句子表達了詩人與這棵老橡樹之間的深厚感情?
學生回答。
3、本節(jié)詩寫的是什么?
寫出了“樵夫,別砍那棵樹”及其原因?煽闯觥拔摇焙汀澳强脴洹钡年P系密切。
4、第一節(jié)在全首詩起了什么作用?
開篇入題。
。ㄎ澹┢纷x第二節(jié)。
1、第二節(jié)寫了哪些原因呢?
“它的光榮和名聲/已傳遍各處”——貢獻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現(xiàn)在已是參天的大樹”已成材。
2、此時,詩人對于樵夫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動情地責問。
。┢纷x第三節(jié)。
1、指名學生朗讀。
2、詩人對于樵夫的態(tài)度又起了什么變化?為何苦苦地懇求?
因為那有詩人美好的童年,有詩人美好的回憶。
3、小結(jié):詩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別砍那棵樹,由此詩人對老橡樹的感情可見一斑。
。ㄆ撸┢纷x第四節(jié)。
這節(jié)詩寫的是什么?
這節(jié),詩人先是對老橡樹訴說衷情,表明自己對老橡樹的深厚感情,然后轉(zhuǎn)向樵夫,這時詩人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隨著感情的加強,語氣也由最初的平和勸說,到后來的真誠懇求,再轉(zhuǎn)為最后的嚴厲警告:“樵夫,離開那地方”,“你的斧子別傷著它”。
。ò耍┨接懺姷闹黝}。
形式:分小組討論
。ň牛┳鳂I(yè):
根據(jù)你的理解,自由地把詩歌有感情地讀幾遍,并且背誦下來。
小學樹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熟讀詩歌,掌握其主要內(nèi)容;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以及外國詩歌的語言特色。
過程與方法:教師對創(chuàng)作背景稍加介紹,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來疏通文意,最后通過討論,探討詩歌的深層含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的意識。
教學重點1、讓學生朗讀作品,體味詩歌意境和語言風格以及詩人的感情。2、理解詩歌的獨特表達手法。
教學難點:與詩人情感達到共鳴,體會作品深意。
教學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應對西方詩歌的特點加以介紹,突破東西方詩歌的理解隔閡,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對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背景應有足夠的了解。2、查閱資料,了解東西方詩歌的異同點。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準確認讀字詞,標記疑難處。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在人類日益關注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國記者、詩人喬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別砍那棵樹》這首詩中的“樵夫,別砍那棵樹”這句話,就被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作為宣傳環(huán)保的口號而廣泛運用,最初這首詩是想表達什么情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19世紀20年代,作者就當過《紐約鏡報》的編輯,但他最著名的還是多愁善感的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這首詩。由于工業(yè)和城市的擴展取代了鄉(xiāng)村的景象,人們便十分珍愛這首詩,它既喚起了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又是對“進步”的一種有禮貌的抗議。甚至那些從未讀過此詩的人也知道它的題目,并在環(huán)境保護主義成為政治的運動之前,把它作為環(huán)境保護主義態(tài)度的簡便方法。
三、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誦讀詩歌,初步掌握詩的內(nèi)容。
2、聽朗讀錄音,注意節(jié)奏,領會詩的思想感情。
3、全班齊聲讀,理解詩人情感的過程。
四、賞析詩歌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jié),想一想,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樵夫,別砍那棵樹”的.呼喊?
明確:因為詩人與老橡樹有深厚的感情。
2、請找出詩中哪些句子表達了詩人與這棵老橡樹之間的深厚感情?
學生回答。
3、本節(jié)詩寫的是什么?
明確:寫出了“樵夫,別砍那棵樹”及其原因?煽闯觥拔摇焙汀澳强脴洹钡年P系密切。
4、第一節(jié)在全首詩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開篇入題。
5、第二節(jié)寫了哪些原因呢?
明確:它的光榮和名聲/已傳遍各處”——貢獻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現(xiàn)在已是參天的大樹”已成材。
6、此時,詩人對于樵夫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明確:動情地責問。
7、指名學生朗讀第三節(jié)。詩人對于樵夫的態(tài)度又起了什么變化?為何?
明確:苦苦地懇求;因為那有詩人美好的童年,有詩人美好的回憶。
8、小結(jié):詩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別砍那棵樹,由此詩人對老橡樹的感情可見一斑。
9、朗讀第四節(jié)。這節(jié)詩寫的是什么?
明確:這一節(jié),詩人先是對老橡樹訴說衷情,表明自己對老橡樹的深厚感情,然后轉(zhuǎn)向樵夫,這時詩人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隨著感情的加強,語氣也由最初的平和勸說,到后來的真誠懇求,再轉(zhuǎn)為最后的嚴厲警告:“樵夫,離開那地方”,“你的斧子別傷著它”。
五、深入探究
1、老橡樹有怎樣的象征意義?
明確:老橡樹寄托了詩人所有美好的回憶,對先人的懷念、對手足親情和純真童年的向往、對往事的追憶……
2、作為一首抒情詩,課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明確并板書:
樵夫,別砍那棵樹(一根樹枝也別碰) ――平和勸說
樵夫,別砍了(讓那棵老橡樹留著)――真誠懇求
樵夫,離開那地方(你的斧子別傷著它)――嚴厲警告
作者對老橡樹感情逐漸深入,對樵夫態(tài)度就愈加強硬。
3、作者對樵夫的態(tài)度越來越強硬,那是因為作者對老橡樹的感情越來越深,那么,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橡樹懷著怎樣的感情嗎?
明確:喜愛,依戀,贊美。
4、詩歌中作者僅僅是表達對橡樹的感情嗎?你能否把主題想得更深遠,更廣闊嗎?
明確:對自然的珍視,對往事的追憶,對先人的懷念,對手足親情和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向往等。主題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作業(yè)
小學樹的教案 篇6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導語:同學們,森林里飛來了一只鳥,它想和你們一起上課呢。ɑ脽舫鍪绝B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長什么樣!你看,它頭上的羽毛黑黑的,肚子上的羽毛白白的,尾巴長長的,誰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喜鵲)
2.板書:喜鵲,解說:“喜”代表著吉祥,據(jù)說喜鵲在誰家叫喳喳,誰家就快有喜事了;“鵲”,鳥字旁,屬于鳥類。
3.導語:今天我們來學習大作家金波爺爺?shù)囊黄捁适隆稑浜拖铲o》,補充課題。
4.齊讀課題,指導讀好“鵲”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自由讀文,完成任務:
過渡語:樹和喜鵲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
。2)完成兩個任務:
1)標一標有幾個自然段;
2)用○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
2.檢查任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對的舉手!
3.隨文識字
過渡語:我們班的`孩子學習能力真不錯,自然段標得又快又準,相信你們生字肯定也讀得很好了,劉老師來檢查檢查。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1)認讀“只”
、僦该x:只,注意讀好第三聲。
②了解“只”在本段的另一種讀音“zhī”,對比讀:只有、一只。③??齊讀詞語:只有,貼卡片。(2)認讀“窩”:
①指名讀,指名小老師帶讀,注意口型保持圓形。
、诔锁B窩,你還知道什么窩?(自由說、出示幻燈:生字開花)③你是怎么記住“窩”字的?
、苄〗Y(jié):“加一加”幫助你們認識了這么多字,真是一個認字的好辦法!
2、指名讀第2自然段,學習“孤、單” 。
(1)指名讀生字,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齊讀,貼卡片。
(2)學習新偏旁:孤:子字旁;單:倒八。
。3)拓展:你還見過哪些子字旁的字?(如:孩、孫,小結(jié):子字旁的字都和孩子有關)
。4)你還見過哪些倒八的字?(如:總、關)
3、指名讀第3自然段,學習“種、都” 。
。1)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個生字,看看誰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小結(jié):兩個都是多音字。學習兩種讀音,組詞。(3)貼卡片:種了、都有,齊讀。4、指名讀第4自然段,學習“鄰、居” 。(1)自由拼讀生字、指名拼讀。
。2)齊讀詞語“鄰居”,指導“鄰”讀前鼻音(3)輪流讀,齊讀。貼卡片。
5、指名讀5自然段。
6、指名讀6自然段。
7、齊讀貼出來的詞語:只有、鳥窩、孤單、種了、都有、鄰居
8、兒歌鞏固生字:
一棵樹,一個窩,一只喜鵲孤單單。許多樹,許多窩,許多鄰居真快樂。天一亮,一起飛,嘰嘰喳喳打招呼。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靜靜回窩睡。指名讀、齊讀。
9、指導讀好“一”的變調(diào)。(幻燈15)
、 yī十一第一統(tǒng)一
小結(jié):變成數(shù)字的時候讀yī,放在后面的時候讀yī
、 yí一個鳥窩天一亮小結(jié):后面的字是第四聲的時候讀第二聲
、 yì一棵樹一只喜鵲天一黑一起飛小結(jié):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聲的時候它偏要讀第四聲!齊讀詞語。
3.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想一想,填一填:快樂鄰居孤單
從前,一棵樹上住著一只喜鵲,樹和喜鵲都覺得很,后來,這兒種了好多樹,樹和喜鵲都有了,它們感到很。
。2)師: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里的句子,感受一下樹和喜鵲的變化。出示2、4、6段,老師引讀。三、細讀品悟,感受“孤單”
學習段式一(第1、2自然段)
1.出示插圖,指名讀一二段。2.聯(lián)系第一段指導理解:孤單。
。1)從哪里可以看出喜鵲很孤單?請你讀一讀這個詞。(只有、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讀。)
。2)小結(jié):孤單就是“只有一個”的意思。板書:從前孤單(3)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會“孤單”
你什么時候覺得孤單?(預設: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覺得孤單,學校沒有小伙伴玩的時候覺得孤單,生病的時候覺得孤單??)
(4)指名二人讀,小組讀。
5.有感情齊讀一二自然段,讀出孤單的感覺。四、對比閱讀,理解“鄰居”學習段式二(第3、4自然段)
過渡語:后來,這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小學樹的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順序,體會思想感情。
3.了解童話的表達特點,學習語句淺顯、簡潔的表達方法。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童話的表達特點,學習語句淺顯、簡潔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醒注意“樹”中間的“又”第二筆變?yōu)榱它c,然后齊讀課題。
2.引導質(zhì)疑: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問?
。ò延嘘P“去年的樹”的命運的問題確定為主要問題。)
二、整體感知
1.指名接讀課文,其余注意傾聽,看是否能朗讀得正確流利。
2.正音,重點學習四個生字詞的讀音,齊讀詞語。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正確、流利,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讀課文,分別是從開頭到“向南方飛去”、從“春天又來了”到“鳥兒向山谷飛去”、從“山谷里有個很大的`工廠到“鳥兒向村子飛去”、從“在一盞煤油燈旁”到結(jié)尾,逐段引導學生說說:這是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教師相機板書。
然后,讓學生結(jié)合板書說說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三、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讀課文,看看從中知道了些什么?
2.討論交流:
。1)鳥兒和樹之間有了一個什么約定?
。2)這是一個怎樣的約定?結(jié)合“一定”理解鳥兒的鄭重承諾和決心。
。3)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引導體會二者之間的深厚感情。
3、指導朗讀樹和鳥兒的對話。(練讀、同桌分角色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思考:樹會怎樣被人伐倒?鳥兒會怎樣向山谷飛去?
2.根據(jù)個人理解,完成填空:
鳥兒()地向山谷飛去。
3.交流答案,談談自己的理由:
(1)飛快、急匆匆、慌忙——因為鳥兒很想找到樹。
。2)擔心、憂慮、傷心——因為掛念自己的朋友。
在山谷里,鳥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嗎?故事會怎樣發(fā)展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樹是怎樣被做成火柴的?鳥兒會怎樣向村子飛去?
2.根據(jù)個人理解,完成填空:
鳥兒()地向山谷飛去。
3.交流答案,談談自己的理由。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齊讀自己改動后的最后一句。
二、學習第四部分
1.輕聲讀課文,鳥兒找到樹了嗎?她做了些什么?
2、引導理解:
。1)“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睘槭裁匆ツ瓿^的歌?
。2)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3)唱完了歌,鳥兒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后兩句話中,鳥兒都在“看”,她在看什么?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她兩次看得一樣嗎,想得一樣嗎?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三自然段。
三、交流感受
1.我們一起讀了這個故事以后,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對鳥兒、對樹、對作者。)
2.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友誼的可貴·誠信的價值·情感的真摯
3.齊讀全文。
四、學習表達
1.這么好的一個故事,作者是如何敘述的呢?怎樣表達的呢?引導感受童話虛擬、夸張、想象奇特的特點,學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的寫法和語句淺顯、簡潔的表達方法。
2.布置小練筆(見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11、去年的樹
鳥樹
珍情友誼
信守諾言
小學樹的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生字11個(昌、辯、駁、郭、宗、邀、庭、槐、狂、囚、鋸),積累詞語10個(南昌、善于、辯駁、邀請、做客、庭院、槐樹、狂風、囚禁、吉利)。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了解徐童針對老先生的話中紕漏迅速加以辯駁,幫助他人改正錯誤的做法。學習運用別人能接受的方法勸阻、幫助別人。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徐童針對老先生的話中紕漏迅速加以辯駁,幫助他人改正錯誤的做法。學習運用別人能接受的方法勸阻、幫助別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出示課題:36徐童保樹(齊讀)
2、徐童是誰?
3、出示第一節(jié):東漢末年,南昌有個姓徐的兒童,聰明伶俐,善于辯駁,大家很喜歡他。(指名讀)
4、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徐童正是憑著自己的聰明伶俐,善于辯駁,保住了一棵大槐樹。
5、(出示投影)瞧,這座庭院里的這棵槐樹長得更是茂盛。(出示句子:這樹掛滿了墨綠色的葉子,就像一把巨大的華蓋,夏日遮掉驕陽,冬天擋住狂風。)(齊讀)
6、就是這樣一棵樹卻要被除掉,你覺得可惜嗎?課文中用了反問的句式,更突出了徐童的痛惜之心。(出示句子:而您卻要除掉它,這不是太可惜嗎?)(指名賽讀)
7、這里的您是誰?
8、過渡:郭林宗老先生為什么要除掉這么好的一棵槐樹?徐童又是怎樣保住它的呢?
二、初步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接龍讀課文(讀通讀準)
2、學習生字新詞:南昌辯駁邀請庭院槐樹囚禁華蓋一本正經(jīng)鋸
(1)指名小老師領讀。
(2)交流學法。
(3)齊讀所有詞語。
(4)小老師帶讀卡后詞語。
三、重點學習三、四節(jié)。
1、郭林宗老先生為什么要除樹?
2、原來,他這一舉動是與看到的一個字謎有關。(出示字謎1)(指名讀)
3、謎底是——(板:困)出示句子: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個困字嗎?誰愿生活在困境之中呢?(指名讀,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嗎,其實這兩句都是反問句,誰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對了,齊讀。用反問句是為了更加肯定,起到強調(diào)作用。)
4、師:郭老正是這么想的,所以他要砍樹。其實,這是一種無稽之談,根本沒有科學依據(jù),這是一種迷信做法。但在當時,徐童能不能這么說?為什么?(老先生,客人)
5、如果你在場,你會用什么方法?
6、師:是呀,徐童沒有正面反駁,他有他的對策,那就是如法炮制,也用字謎來開導郭老。謎面是——(指名讀,出示字謎2)(板謎底:囚)
7、分組讀字謎,說說:把你的方法與徐童的.這方法比,誰的好?妙在何處?
8、你們和徐童一樣聰明,當時徐童正是這么有條有理,有根有據(jù)向郭老辯駁的,誰能學學徐童,作一番振振有辭的發(fā)言。(指名讀“你想不能住人啦”)(齊讀)
9、聽了徐童這番振振有辭的辯駁,郭林宗便——(齊讀最后一節(jié))從看見砍樹到上前勸阻,但沒被接受所以只能再進行辯駁,直到最后郭老心服口服,真是曲折有趣,有沒有興趣來演一演。
10、四人小組配合演一演。
四、小結(jié)鞏固。
1、師:徐童正是憑著他的聰明才智,用他人的方法——字謎,幫助他人改正了錯誤。板:如法炮制
2、學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3、小結(jié):我們要學習運用別人能夠接受的方法勸阻幫助了別人。
教學板書:
起因:郭伯伯砍大樹
經(jīng)過:郭伯伯的
理由:困用同樣的方法說服別人徐童反駁理由:囚
結(jié)果:保住了大樹
小學樹的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掌握“遮蔽、心弦、拯救、參天、嬉戲”等詞語。
2、培養(yǎng)在朗讀中理解詩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3、理解作品表達的主題。
學習重點
培養(yǎng)在朗讀中理解詩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難點
理解作品表達的主題。
學習過程
備注
布置預習
1、字詞積累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zhēbì()zhěngqiù()xīxì()xīnxían()
。ǎ玻┙庠~:參天無所事事
2、自由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一、預習展評
從“字詞積累”中選用兩個以上的詞語,并用一種修辭手法寫一段話。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遮蔽、心弦、拯救、參天、嬉戲”等詞語。
2、培養(yǎng)在朗讀中理解詩人感情的能力,提高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3、理解作品表達的主題。
三、合作探究
預設問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說說詩人為什么會對這棵老橡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四、精講點撥
預設問題:老橡樹有怎么樣的象征意義?
五、當堂達標
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15分)
、偕习嗟臅r候,我看見同事方老師正一輛輛地搬走停放在學校門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車。我就走過去,和她一道搬。
、谖艺f:“車子放得這么亂,的確有礙觀瞻!彼龥_我笑了笑,說:“那是次要的,主要是這些車子侵占了盲道!蔽也缓靡馑嫉丶t了臉,說:“您瞧我,多無知。”
、鄯嚼蠋熣f,其實,我也是從無知過來的。兩年前,我女兒視力急劇下降,到醫(yī)院一檢查,醫(yī)生說她視網(wǎng)膜出了問題,并讓我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我沒聽懂,問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準備。醫(yī)生說,你女兒有可能失明。我聽了差點昏過去。我央求醫(yī)生說,我女兒才二十歲啊,沒了眼睛怎么行!醫(yī)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來給我女兒吧。那一段時間,我暗暗地為自己的這個決定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了讓自己適應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無人時,我就開始閉著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飯。每天下班后,我就閉上眼睛沿著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兩磚寬,磚上有八道杠。一開始,我走得磕磕絆絆,腳說什么也踩不準那兩塊磚。在回家的路上,石頭絆倒過我,車子碰到過我,我多想睜開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將徹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睜眼。到后來,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腳競認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興,自己終于可以做個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女兒的眼病居然奇跡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讓女兒解下她的圍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給他們父女倆表演一回走盲道。結(jié)果,我一直順利地走到了家門前。解開圍巾,我看見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兒都哭成了淚人兒——你說,在這一條條盲道上,該發(fā)生過多少叫人流淚動心的故事!要是這條人間最苦的道連起碼的暢通都不能保證,那不是咱明眼人的'恥辱嗎!
、軒е嚼蠋熤v述的故事,我開始深情地關注那條“人間最苦的道”,國內(nèi)的,國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菸蚁蛎恳粭l暢通的盲道問好,我彎腰撿起盲道上礙腳的石子。有時候,我一個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說:喂,閉上眼睛,你也試著走一回盲道吧。盡管我的腳不認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腳的感覺那樣真切地瞬間從足底傳到了心間。我明白,有一種掛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與愛糾結(jié)著,壓迫我的心房。促我身體力行。
⑥讓那條窄路寬心地延伸吧,我替他們謝謝你!。ㄟx文有改動)
1、(2分)寫出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無知”在文中的含義。
2、(4分)醫(yī)生為什么要讓方老師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方老師自己做的“決定”和“準備”又是什么?
3、(3分)方老師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兒為什么都哭成了淚人兒?
4、(3分)文章第⑤段畫線句“痛與愛糾結(jié)著,壓迫我的心房,促我身體力行”應該如何理解?
5、(3分)本文的標題是“盲道上的愛”,讀完全文后,請你說說標題中的“愛”主要指哪兩種愛。
六、布置預習
學習心得
小學樹的教案 篇10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直接導入,齊讀課題,簡介作者。(出示相應的課件)
2、欣賞學生的課文朗讀,做到字通句順。
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位天才的作品,看看他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感動。(學生接龍讀)
3、學習生字“伐”。
師:讀得非常棒,在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文中有一個生字讀得非常準,現(xiàn)在我把它從文中請出來。(出示課件)學生讀字、音、詞,分析理解記憶“戈”字。(簡筆畫表現(xiàn)“戈”由古到今的演變過程)
4、口頭填空的形式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出示課件)
5、對話朗讀,體驗情感。
6、交流收獲。
讀了課文,你一定有了些許收獲,請你談一談讀后的感受,或者說一說課文哪些情節(ji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說說你在讀書中產(chǎn)生的疑問。
7、指名學生交流。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詞。
1、請同學們再放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于是鳥兒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樹。
2、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
練習:一(棵)樹一(把)斧子一(雙)眼睛一(盞)煤油燈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鳥兒一(個)伐木工
3、交流思考題,梳理課文。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你喜歡課文中的鳥兒嗎?為什么?
。2)把你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說說選擇這一句的理由。
四、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學習課文。
去年在這棵樹上到底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引導想像。
這篇童話很有特色,它是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讀了課文,說說全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分別是那幾次?你對哪次“對話”印象最深?
鳥(大樹、樹根、大門、小女孩)
。ㄒ唬╊A設1(小鳥與大樹話別。)
。ù笃聊怀鍪镜谝淮螌υ挘┖涞亩炀鸵獊淼搅,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樹對鳥兒說?(示意學生讀)
1、指名學生初讀。
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呀,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它們是那樣的相依、相惜?墒,寒冬來臨,它們不得不分手,這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傷感呀!臨別,它們是怎樣說這番話的呢?請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2、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指導要點:
。1)樹的話中飽含著請求、期盼。(“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保
。2)鳥的回答信誓旦旦,語氣堅決、肯定。(“好的,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3)樹和鳥性別不同,要讀出區(qū)別。(引導學生注意,書中的鳥兒用的是“她”,樹是“他”。)
他們就是這樣,依依惜別,并約定明年春天,鳥兒再回來唱歌給樹聽。
。ǘ╊A設2(小鳥與樹根對話。)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卻不見了。她找了又找,問了又問……請學生自由讀課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讀。要仔細揣摩,體會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當?shù)恼Z氣來讀。
1、學生自由練習。
2、指名讀,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相機指導。(引導體會“樹根”本是樹的一部分讀,他的話時要讀出同情、傷感的語氣。)
3、不見了去年的樹,鳥兒感到怎樣?她會怎樣想?(引導學生感受鳥兒驚訝和著急的心理,引導他們讀出這種語氣)
。ㄈ╊A設3(小鳥與門先生對話。)
1、聽說樹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鳥兒有怎樣的行動?
師引導:得知了樹的下落,焦急的鳥兒怎么做的?(生:鳥兒向山谷飛去。)是啊,鳥兒什么話也沒有說,毅然絕然向山谷飛去。孩子們,你們從鳥兒毫不猶豫的行動中體會到了她怎樣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樹。
2、鳥兒在山谷的工廠里,是怎樣尋找樹的?引導悟讀鳥兒與大門的對話。
3、引導從大門的語言中體會大門的冷漠與鳥兒的焦急不安形成對比。(引導體會“門先生”對伐木的事見多了已不以為然,朗讀中,要平淡、冷漠。)
。ㄋ模╊A設4(小鳥與小女孩對話。)
鳥兒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著急啊,當她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jīng)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時,(出示演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蓖高^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呢?
1、名學生交流。
教師評議、小結(jié):鳥兒費盡周折,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3、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從這第二個“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嗎?
4、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提升。
5、鳥兒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唱完了歌,她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那深情的“看”字,我們仿佛聽見鳥兒在說?
6、指明學生自由表達,說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學們感受到的那樣,這兩個“看”然普通、平淡,卻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與留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讀: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三、體會道理,拓展延伸。
談話過渡:鳥兒飛走了,帶著傷感飛走了,但她給燈火留下了歌聲,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你知道這東西是什么嗎?(友情,守信)
1、課文學完了,作為讀者,你肯定還有很多話想說,你想對誰說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2、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進一步引導。
四、課堂小結(jié)。
1、課堂小結(jié):同學們的發(fā)言令人感慨萬千。這篇美麗的課文,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與思考,讓我們感受了世間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間許多令人傷感的遺憾。新美南吉的童話還有很多,這里向你推薦幾篇,但愿童話里那些美好的情感會伴你終生。出示課件,打開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話作品。
2、推薦: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一些新美南吉的童話來讀,希望你們能從中讀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希望這些童話中所蘊藏的美好情感能伴你們度過幸福的童年。
小學樹的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1:鞏固樹和山石的畫法
2:學會將樹和山石的畫法融于畫面中,提高畫面的`組織能力.
3:感受山水畫的筆墨情趣.
重點難點:
重點:鞏固畫樹和山石的畫法
難點:將樹和山石以及其他景物恰當?shù)亟M織于同一畫面上.
教學準備:
課件、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兩位同學上臺表演山石和樹木的畫法
2:其它同學在臺下練習,然后講評表演作品,先請學生評,再由耆現(xiàn)點評。
二;新授
山石和樹木息息相關。禿山不美,山、樹同在,可顯出山的生機,也可顯出樹的秀美,同時又可顯出山的雄偉。
1:課件欣賞范畫《白云生處國旗飄》,分析其筆用墨和用以方法
2:看本地山水風景錄像,引導學生拓展思路,尋找自己將要描繪的小景記憶
3:學生思考,再談構(gòu)思,教師點評。
三;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四:展示優(yōu)秀作品,學生談感受,教師。
小學樹的教案 篇12
《給予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個主題單元“愛的奉獻”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一個脈脈溫情的故事。課文以愛貫穿始終,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情懷。
教學由質(zhì)疑課題出發(fā),由學生提出問題,總結(jié)兩個主導問題:“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手段來解決這兩大問題。學生正是隨著問題解決的過程,一層一層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課文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本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xiàn)金吉婭的善良品質(zhì)。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課文中有多種愛:金吉婭給予母親的愛,給予哥哥姐姐的愛,給予陌生女孩的愛。而課文主要表現(xiàn)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愛作為重點深入文本。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詳則略之,略則詳之”,在文本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主旨,亦是靈魂。我提出“這棵樹除了可以叫給予樹,還可以叫什么名字?”,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yǎng)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二、抓住文本,引導學生合理想象
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當金吉婭站在這樣一棵神奇的“給予樹”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出于這樣的目的: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領悟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為,感受文字中所體會的情感。在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領悟力,對于金吉婭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氣呵成。所以我將這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課文中金吉婭的語言,行為分成了幾步。第一步:當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婭第一反應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婭為什么說話時聲音低,為什么會難過?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站在給予樹下還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婭最終選擇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內(nèi)心的決定。這個心理活動的描述是充分聯(lián)系了課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聯(lián)系課文想象”,告知學生進行想象的方法。從教學情況來看,學生以課文為載體進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錯。
【小學樹的教案】相關文章:
《樹之歌》教案12-23
《給予樹》教案04-04
《去年的樹》教案10-28
【精華】《去年的樹》教案03-23
《去年的樹》優(yōu)秀教案12-23
秋天的樹美術教案04-03
中班社會樹教案經(jīng)典09-25
《給予樹》教案優(yōu)秀10-25
春天的樹活動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