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音樂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拍手舞》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樂曲,旋律輕快,歌詞通俗易記,很適合中班幼兒學習。本次活動創(chuàng)設”乘坐火車去旅行”的戲情境,將小跑步、點步等動作的練習含在游戲之中,激發(fā)幼兒學習基本動作的興趣,引導幼兒與同伴有節(jié)奏地拍手、變換隊形,使幼兒表達自己歡快的情結,體驗合作表演、其同游戲的樂,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習踵趾小跑步、踏點步和同伴對拍右手的動作。
2.能合拍地和同件配合舞蹈,掌握隊形的變化
3.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樂趣活動準備:
。ㄓ變核刭|發(fā)展課程·音樂)CD
活動建議:
1.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幼兒練習踵趾小跑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創(chuàng)設“乘坐火車"”的情境。教師哼唱歌曲,幼兒圍成圈,練習踵趾小跑步。引導幼兒觀察老師是怎樣開火車的':腳跟、腳尖跑跑跑。
。2)邀請“火車”開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3)帶領幼兒隨音樂現固踵趾小跑步動作。
2.引導幼兒熟悉樂曲旋律,學習踏點步和拍手動作。
(1)創(chuàng)設“到處逛”的情境,指導幼兒學習踏點步。動作:幼兒手拉手向左側走兩步, 左腳點地,右腿曲膝,然后站直。
。2)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
。3)請幼兒隨音樂和同伴一起練習兩個方向的踏點步。
。4)指導幼幾按單雙數結伴,隨音樂進行拍手練習,掌握隊形的變化。
3.請幼兒和同伴配合舞蹈,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樂趣。
共同舞蹈,隨音樂集體練習 1-2 遍,嘗試按單數、雙數變換隊形。
動作建議:
幼兒圍成 1 個圓圈,1、2 報數,然后面向逆時針方向,兩手搭在前面幼兒肩上第 1 遍音樂
第 1-2 小節(jié):左腳開始做理趾小跑步 1 次。第 3-4 小節(jié):右腳開始做避趾小跑步 1 次。第 5-8 小節(jié):動作同 1-4 小節(jié)。
第 9 小節(jié):第 1 拍拍手,第 2 拍并腳一跳轉向圓心,同時兩臂向兩側打開。
第 2 遍音樂
第 1 小節(jié):手拉手向左側走兩步。
第 2 小節(jié):左腳做踏點步 1 次。第 3-4 小節(jié):動作同 1-2 小節(jié)
第 5 小節(jié):12 數的幼兒面對面,第 1 拍自己拍手,第 2 拍兩人對拍右手。
第 6 小節(jié):動作同 5 小節(jié),方向相反。
第 7-8 小節(jié):1、2 數的幼兒各自拍手 1 次,然后兩手排腰,用小跑步交換位置。
第 9 小節(jié):第 1 拍拍手,第 2 拍并腳跳 1 次(2 幼兒原地跳,1 幼兒向后轉),面句逆時針方向,雙手搭在前面幼兒肩上。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感知音樂《七士進階》的基礎上,能在長音與重音處準確做出打蚊子動作。
2、樂意參與音樂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感知音樂中的長音與重音,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 音樂圖譜《打蚊子》
2、 音樂《七士進階》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聽音樂進場。
1、師:孩子們,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進來吧。
二、欣賞音樂,初步熟悉音樂《打蚊子》的旋律。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也很玩的音樂。讓我們閉上小眼睛,一起來聽一聽音樂,聽完后,告訴劉老師你好像聽到了什么?
2、請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三、進一步欣賞音樂,熟悉與理解音樂的長音與重音,并能做出相應的`打蚊子動作。
1.幼兒欣賞第一遍音樂《打蚊子》。
師:孩子們,你們說得很好,其實這首音樂講述的是小動物開音樂會與小蚊子來搗亂的故事。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你覺得哪里是是小動物跳舞的音樂?哪里是蚊子飛來的音樂?
2、幼兒欣賞第二遍音樂《打蚊子》。
讓我們來聽一下是不是這樣的。(在長音處做蚊子飛的動作)
3、幼兒欣賞第三遍音樂《打蚊子》。(教師示范拍蚊子)。
師:蚊子真討厭,我要把他趕走,聽聽在音樂的哪里是打蚊子?
4、看圖譜聽音樂,重點在重音處打蚊子。
教學建議:對于幼兒出現的小狀況予以提醒調整。
四、在“打蚊子”的游戲中進一步聽辨長音與重音,并能準確做出打蚊子的動作。
1.師幼共同做打蚊人。
2、教師做蚊子,幼兒做打蚊人。
3、分角色玩游戲。
請一部分小朋友圍成圓圈做打蚊人,3-5個小朋友在圓圈內做蚊子。
五、結束部分
現在蚊子都被我們趕走了,讓我們跟狼狽逃走的蚊子再見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踵趾小跑步,愿意大膽表現舞蹈《 采蘑菇的小姑娘》。
2、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不同方向的采蘑菇的動作。
3、知道找地方舞蹈,與同伴共享空間。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教學cd。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干什么呢?(啟發(fā)幼兒想象。)
2、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為什么這么高興?聽完之后你們的心情怎么樣?)讓幼兒深入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煉幼兒的聽力水平。
3、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jié)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jié)奏音型。
把節(jié)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jié)奏,進行指正。
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jié)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jié)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jié)奏更加生動有趣。
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范,用身體語言。
4、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jié)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5、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于對樂器的'不了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并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
活動延伸:
在科學活動中,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蘑菇生長的知識。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8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8-02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9
中班音樂教案08-16
中班的音樂教案06-17
中班音樂教案06-12
中班音樂教案[精華]07-25
(熱門)中班音樂教案07-20
中班音樂教案(精)07-20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