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主題教案:培養(yǎng)玩具分類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主題教案:培養(yǎng)玩具分類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并能說明分類標準。
2、發(fā)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重點與難點
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分類盒、標記卡。
四、設計思路
對幼兒來說分類運算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屬性的物體挑出來,如在一堆積木中桃出所有紅色積木。第二個層次是分類一,分類是將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共同屬性的幾組,如將一堆積木按顏色分為紅、黃、綠三組。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為求同時標準是現(xiàn)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chǎn)生標準。兩種活動對幼兒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設計時應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為產(chǎn)生標準作準備。
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是中班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幼兒還沒有達到能用語言描述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分類時頭腦中顯現(xiàn)的標準,因此設計時可以先讓幼兒分類后選擇標記卡來表示分類標準,然后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
五、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求同,分類—分組討論—說出標準,轉換標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征的感性經(jīng)驗。
說明
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于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xiàn)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shù)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征分類(大。邪次锛膬煞N特征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征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
說明
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活動反思
經(jīng)過這次活動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玩完玩具是都會主動把不同的玩具放在不同的盆子中。有時放錯了,旁邊的孩子也會提醒。希望孩子在家時也能多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班主題教案:培養(yǎng)玩具分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玩具》小班教案及教學反思03-25
小班教案《按形狀分類》及反思11-01
小班主題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6-11
小班主題教案:水是寶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涼快的夏天》03-27
小班社會教案《給玩具找家》反思12-20
小班顏色分類教案11-21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