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1
《小人國》一課是一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多有幻想和童話方面的趨向,而我們一年級的每一位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歡童話,喜歡自由的幻想,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可以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他們充滿幻想的童話世界中,他們無所不能,也無所不愛。而這一課程恰恰是發(fā)展他們所有幻想的一個課程,這種課程也給他們帶來了別樣的體驗,和前所未有的激情。
這個課程是出于“造型·表現(xiàn)”的學習領域,但是在這個充滿別樣幻想的課程中,我主要是帶領學生們走進幻想,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營造一個快樂神奇的情境,用之前他們所接觸到的《借物的少女艾莉提》這個電影的小小人主角作為一個引導,帶他們回憶小小人的外貌,以及他們和平常人所不一樣的特征。這個導入引起了他們對于小小人的喜愛和聯(lián)想。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1、能讓學生展開想象,畫出小人國的場景;2、建立“比較”意識并運用到繪畫表現(xiàn)中去;3、在敬請表現(xiàn)、互相欣賞中享受美術學習的快樂。
在本課程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于小小人和巨人之間的差別和對比,用對比來體現(xiàn)小小人的'小或者巨人的大。孩子們在課程中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他們對于自己變小或者是自己來到小人國的經歷的想象都非常的充分。比如自己想象像格列佛一樣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小人國,他們會想象自己和小小人成為好朋友、讓他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亦或者是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帶他們一起去旅游去玩;而想象自己變小的同學呢,則把自己想象能夠和小螞蟻,還有的是和小青蛙,小蝌蚪一起游泳··他們的想象簡直讓我打開眼界,不得不說,他們對于小人國和巨人的幻想都非常的新奇有趣。
一整堂課程下來,學生們激情高昂,而我也是身臨其境的感覺,看到他們如此的喜歡這個課程,我也衷心的感到開始,但是唯一有點不足的是在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們都太過于激動,有的同學幾乎都是站起來直接回答的,這樣的情形顯得有些沒有組織性,希望以后自己能夠在把握他們的激情同時還能把課堂組織的有序。
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觀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動態(tài)、服飾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務快樂的情緒和夸張的動作。
2、學習用連貫的曲線,表現(xiàn)舞蹈者夸張的面部表情和動態(tài)。
3、合理地將人物安排在畫面的主要為之上,用大膽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人物的主要特征。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小丑表演雜技的視頻片斷
2、人手一盒油畫棒、一支勾線筆。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殺雞宰鴨》,感知體驗快樂的情緒。
2、觀察舞蹈動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態(tài)和表情。
——教師:剛才你們在干什么?你喜歡唱歌跳舞嗎?跳舞的時候你開心嗎?
——誰愿意上來給大家跳一個快樂開心的舞蹈動作?
——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動作。
3、欣賞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說說: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教師:舞臺上有誰?他在做什么?你覺得有趣嗎?他的服裝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時怎樣的?
4、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在《幼兒用書》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滑稽小人,鼓勵幼兒給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舉辦《陽光大舞臺》,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介紹作品,互相交流,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滑稽小人。
開始部分我為孩子播放了下載的一段小丑表演雜技的動畫,通過截屏講解,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了小丑夸張的臉部化妝和服飾,讓幼兒知道小丑通過鮮艷的衣服、夸張的動作和表情來逗樂觀眾。然后再簡單示范了繪畫步驟。
教學反思:
一個教學活動的好壞,其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鍵。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頂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結構部位的變長與紙的折疊方法的關系。教師與幼兒的交流方式應該多樣化,不能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這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本文擴展閱讀:滑稽,漢語詞語,讀音為huá,jī,音節(jié)是hua,ji,原意是流酒器滑稽,中國古代特別是《史記·滑稽列傳》中引申為能言善辯,言辭流利之人。現(xiàn)今多念“huá,jī“,現(xiàn)代美學意義為人之言語、動作或者事態(tài),讓人發(fā)笑。出自《楚辭·卜居》。
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3
《小人國》為造型、表現(xiàn)類課目,我在本課教學時并不僅僅是指導學生進行繪畫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快樂、神奇的的情境,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充分的發(fā)揮想象,進行大膽的表現(xiàn),要讓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感受到畫畫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目標設定有下面三點,認知目標:在主題確定和情景創(chuàng)設方面: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技能目標:建立“比較”的意識并運用于繪畫表現(xiàn)中。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xiàn)能力。情意目標:在盡情表現(xiàn)、互相欣賞中享受美術學習的樂趣。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我做了如下安排:影片導入——欣賞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想象——繪畫指導——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欣賞交流。
先播放一段影片《別惹螞蟻》,學生大膽描述自己的感受;接著展示影片的截取圖片,學生大膽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引出她變小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情景和對比關系。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達成非常明確,激發(fā)興趣,構建情境基礎,并引出知識點對比關系。但在執(zhí)教過程中,我把對比關系引出來稍稍慢了一點,推后了兩張圖片講,效果受到了一點小小的影響。接下來帶領孩子們從故事里走出來,創(chuàng)設情境,以假如我變小了為主線激發(fā)想象。先出示實物盆花、文具盒。然后多媒體展示盆花小人國,引出動態(tài)。
再欣賞圖片:他們在哪里,在做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好的實現(xiàn)了目標達成,充分的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力。繪畫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出示了三張內容相同,但構圖不一樣的圖片,提出問題:這三張畫里面你發(fā)現(xiàn)哪些東西是相同的?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呢?引出知識點構圖,老師覺得這三張畫都很美,只是選擇的構圖方式不一樣,看你適合哪一種、喜歡哪一種?欣賞學生作業(yè),強調要突顯小人國特征就應該把物體畫大,還有涂色要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欣賞學生作業(yè)上我浪費了3-4分鐘的時間,導致后面學生創(chuàng)作時間太少,注意把握好課堂環(huán)節(jié)時間分配。作業(yè):假如我變小了,創(chuàng)作一幅有趣的小人國想象畫。在作業(yè)展評、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說說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想法和體驗。
整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覺課堂流程、環(huán)節(jié)設置都還是比較合理、緊湊的,但還時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比如,在語言引導、語言變化與表情變化還要更童趣一些。多一些情感投入,盡可能融入課堂,融入學生,想學生所想。這樣才會把低年級美術課上得更生動、更精彩。
【美術小人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美術教學教學反思04-07
美術教學反思06-13
美術的教學反思06-30
美術教學反思05-27
美術教學反思04-14
美術教學反思06-07
美術《面具》教學反思05-25
美術教學反思通用01-30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