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了解樂曲基本的節(jié)奏型,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樂曲配伴奏。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重點難點:
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環(huán)境與材料:
1、幼兒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這首樂曲,使幼兒熟悉旋律。
3、自制大樂譜,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圖片若干。鈴鼓、镲、雙響筒、碰鈴、三角鐵。
4、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了解樂曲基本的節(jié)奏型
一次備課
一、看圖講故事
教師結合音樂,邊擺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擺放格式按樂譜的格式):
[1—2]小節(jié):"草地上走來四只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1—2]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每拍擺一個大羊圖片,并試著拍一拍。
[3—4]小節(jié):"草地上又走來七只小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3—4]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半拍擺一個小羊圖片。
[5—6]小節(jié):同[1—2]小節(jié)。
[7—8]小節(jié):同[3—4]小節(jié)。
[9—10]小節(jié):"牧羊人大步走來"。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9—10]小結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人的圖片。
[11—12]小節(jié):"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11—12]小節(jié)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鞭的圖片。
[13—14]小節(jié):同[9—10]小節(jié)。
[16—17]小節(jié):同[11—12]小節(jié)。
[18—20]小節(jié):同[1—4]小節(jié)。
[21—23]小節(jié):同[5—7]小節(jié)。
[24]小節(jié):"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把大羊、小羊趕到了一起"。教師講完這一句,邊哼唱[24]小節(jié)的旋律,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擺在[24]小節(jié)相對應的位置上。
二、配樂器
教師啟發(fā)幼兒根據音樂形象選配樂器。
三、演奏
1、在教師的指揮下看圖譜演奏。
2、請幼兒做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上本課時,我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喚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表現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通過和學生一道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如:旋律模唱、體態(tài)律動、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大家在舉手投足、分工合作演奏、創(chuàng)造性表演中鑒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讓學生在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審美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獲得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本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整體構思清楚,能從不同角度設計、穿插多種學習活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2、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出發(fā),運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倡個性張揚。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并獲得心靈感悟和情感體驗。
3、積極構建民主、開放、合作的教學模式,采用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教學的民主性。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受美、表現美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造。
不足的是,
1、本課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樂曲的幽默和約德爾調的風格,所以拓展時選擇影片中具有活潑快樂情緒的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感受這樣的情緒,逐步培養(yǎng)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約德爾調的歌曲作為拓展欣賞曲目,效果會更好些。
2、課堂容量較大,有些環(huán)節(jié)學生探究的不夠深入。
小百科:牧羊人所謂牧羊人就是放養(yǎng)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事情自己做,并認真做好每件事。
2.了解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3.嘗試根據書包功能擺放學習用品和其他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說出書包的外形,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能分類擺放書包中的物品
活動準備
自帶書包一個;內裝數書;本;鉛筆盒;水瓶;紙巾等
頭飾如干個。
活動過程
游戲“擁抱”導入;出示小動物頭飾,(老師引導;今天,小兔。小貓和小鴨要去上學,熊貓老師說:“明天誰第一個到幼兒園,老師就給它一個大大的擁抱!保
1.進入故事情節(jié),請幼兒扮演四只小動物,故事內容是小兔和小貓雖然走路快,但不愛收拾書包,而小鴨養(yǎng)雖然走路慢,但養(yǎng)成愛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小鴨第一個到,得到老師的擁抱,很高興。沒得到的老師也鼓勵它們,教育它們,養(yǎng)成收拾書包的好習慣。
2.小朋友們自由談話,老師引導。(提問;誰做得對、學誰、為什么?)、
3.分組(六人一組)圍坐,觀察介紹自己書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4.集體交流,選出幾種類型的書包,讓幼兒觀察,說出書包的外形和結構。功能(提問;如果班里有相同書包怎么識別?)
5.整理書包:上學應帶些什么?這些物品該放書包哪層比較合適?
6.游戲:背書包上學。(比比誰是第一)
7.評價游戲,(提問;誰做得很好?誰還要繼續(xù)加油?)
8.音樂(我愛小書包)。
教學反思
總體來講,幼兒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是,積極。主動的。不足點是,由于幼兒個別差異,有幾個小朋友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以后反復鞏固訓練。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兒歌,朗誦時注意聲調與語氣。
2.了解天空的秘密,對天空的東西感興趣。
3.理解兒歌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電視機、電腦。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學會兒歌內容。朗誦時注意聲調和語氣。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導入法,示范演示法,游戲鞏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1.談話活動,調動幼兒實際生活經驗,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
師:你們喜歡看天空嗎?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幼:個別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樣子。
2.小結:剛才大家都說了神秘的天空,看來大家都喜歡看天空。有一位弟弟也喜歡看天空,聽聽他發(fā)現了什么。
幼兒認真傾聽教師小結,知道要認真安靜傾聽詩歌。
設計意圖:一開始以談話導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了解活動內容,為下面的詩歌學習做好鋪墊。
二、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并進行提問。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
幼兒安靜傾聽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個別幼兒回答自己聽到的內容。
2.結合幼兒的回答,展示相應的課件圖片。
觀看教師出示的圖片,了解詩歌內容。
3.播放課件,教師示范朗誦。
師:那我們來邊看圖片邊完整的聽一遍詩歌。
邊看圖片邊完整聽一遍詩歌。
4.播放課件,幫助幼兒分句朗誦。
跟著教師一起分句學習朗誦。
5.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
師:那你們想不想念一下呢?那跟著我一句一句的'來朗誦,好嗎?
幼兒跟著教師完整的學習詩歌的朗誦。
6.教師帶領幼兒分組進行詩歌的朗誦。
分組進行詩歌朗誦活動。
設計意圖:傾聽感受詩歌內容,讓孩子初步熟悉詩歌的語詞、語句,這在詩歌教 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幼兒傾聽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幫組幼兒熟悉詩歌,并通過逐句學習,進而很好的掌握詩歌內容。
三、播放背景音樂,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教師用有感情的語氣來念詩歌。
提問:你們覺得好聽嗎?和我們平時念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幼兒傾聽教師用有感情的語氣朗誦詩歌。
2.請個別幼兒跟著音樂嘗試來念一遍詩歌。
個別幼兒嘗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聽著背景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幼兒跟著教師一起聽著背景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設計意圖: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是本次活動的其中一個目標,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蔡永生示范、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提高幼兒朗誦詩歌的能力。
四、創(chuàng)編詩歌,幫助幼兒了解更多天空的秘密。
1.引發(fā)幼兒想象天空中還有哪些秘密。
師:剛才在詩歌中有很多天空中的秘密。那還有哪些秘密呀?
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說說天空的秘密。
2.請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內容填進詩歌里。
師:那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秘密說到詩歌里吧。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創(chuàng)編詩歌。嘗試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念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通過最后的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創(chuàng)編,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編能力。
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充分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用語言、動作自然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感受三拍子歌曲寧靜、優(yōu)美的曲風。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已經唱過三拍子的歌曲。
材料準備:音樂、圖片
活動重點:動作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難點:理解歌詞中的擬人修辭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唱清8分音符的節(jié)奏。
二、聽一聽,想一想
1、欣賞歌曲旋律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從一個小池塘里傳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聽著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這段音樂是幾拍子的'?
小結:這段音樂是三拍子的,給人的感覺非常安靜、抒情、優(yōu)美。這段音樂講的是夜晚發(fā)生在池塘里的故事。
2、再次欣賞旋律并動作表演故事——解決重點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夜晚的池塘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什么音樂小魚睡著了,他做了一個怎樣的夢?
——怎樣用動作進行表演?什么樣的步伐與手部動作更適合這首樂曲?為什么?
聽一聽,唱一唱
3、完整欣賞歌曲
——小魚的媽媽是誰?——什么叫做珍珠被? ——解決難點
4、教師再次演唱,并用動作表現。
——你覺得哪幾句歌詞特別美?
三、嘗試學唱。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和想象的興趣,體會合作的快樂。
2.發(fā)展幼兒表達與表現的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貓。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貓”拼圖若干(大范例一套,小拼圖幼兒每人一套)。
2.長卷畫紙、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一邊演示拼圖,一邊講故事的開頭:“有一只貓,過著幸福的生活,早上起床,貓先伸個大懶腰,[拼圖:貓四肢伸展,頭略歪]然后洗洗臉[拼圖:上肢彎向臉部]、就出門找快樂了。它走啊走……[拼圖:貓走路,尾巴上揚]
。2)教師停頓,啟發(fā)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發(fā)生了什么事?它看見了誰?它說什么?”并請1~2名說得好的幼兒來邊講邊拼擺貓的動作。
2.幼兒創(chuàng)造性拼擺操作并講述。
。1)教師啟發(fā):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貓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請每個幼兒從信封中取出小拼圖]請你來擺一擺、講一講。
3.幼兒分組合作繪畫。
(1)教師鼓勵幼兒將貓的.故事畫下來,“貓的故事太有趣了,我們把它畫出來好不好?”
(2)嘗試合作畫長卷畫。[出示長卷畫紙]“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長長的畫,再一起編一個長長的、有趣的故事吧!
。3)請幼兒取彩筆,分組選擇喜歡的位置進行繪畫。
。4)教師巡回指導。給與幼兒適時適當地幫助。
。5)鼓勵先畫完的幼兒串編故事并進行適當地添畫。。
4.作品展示,講評。
(1)過程講評,幼兒繪畫中進行隨機講評與鼓勵。
(2)請幼兒合作將畫紙粘貼到展示墻上。
。3)自由欣賞,鼓勵幼兒發(fā)表評論。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串編好的故事。
(5)幼兒自由編講故事。
5.延伸活動:繼續(xù)編講故事,并邀請小班幼兒參觀,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性,了解水的用途。
2.體驗玩水的樂趣。
3.初步懂得節(jié)約用水。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各種玩水用具、
活動過程:
一、玩水
1.提供各種玩水用具,讓幼兒自由玩水。
2.啟發(fā)幼兒感受水的特性。
二、我們離不開水
1.引導幼兒發(fā)現,作什么事情的時候需要水。
2.組織幼兒看圖片進一步感受我們離不開水。
3.在周圍尋找和發(fā)現,還有什么東西需要水。
三、傷心的小水滴
1.利用教具,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第二部分,
3.出示圖片,討論:小水滴住哪里?
4.我們怎樣節(jié)約用水?
四、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活動反思:
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很喜歡玩水,對水的特性也有初步的認識。水的.三態(tài)的變化在生活中也經常出現,像水燒開會冒水蒸氣,孩子夏天吃的冷飲不吃一會就化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小實驗讓孩子對水的三態(tài)的變化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能夠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培養(yǎng)做科學小實驗的興趣;顒友由觳糠肿尯⒆觽冇懻撊绾喂(jié)約用水,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通過小實驗讓孩子了解水遇冷會結冰,冰遇熱會變成水,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其中水變冰,對于冰變成水的過程,孩子已經有了一部分的經驗,所以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為難點。
我的語言不夠精練。在這節(jié)活動課中,活動目標的制定雖說簡單但是有點太多了,在科學活動中需要老師準確精練的引導話語,我在上課過程中給孩子的引導話語有些羅嗦,這需要在以后的活動中更加注意。對于大班孩子來說活動內容安排的有點多,最后環(huán)節(jié)應該制作課件讓孩子們從直觀上產生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這樣孩子們才會更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如何節(jié)約用水。另外酒精燈應該用火柴點,不能用打火機,這是一個錯誤,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應該在實驗延伸的時候給孩子更多發(fā)言機會。實驗的操作可以再熟練一些。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經典)09-10
[精選]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經典)09-17
(精選)大班教案10-05
[經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