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

        時間:2024-04-09 10:24: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1

          教學目標

          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知識重點

          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準備的學具

          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是普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我們之前學過了一些圖形之間的面積計算都有一些聯(lián)系,比如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哪里同學來說看看。

          (1)三角形面積是和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兩個完全一樣(兩個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例1】

          出示P88的汽車玻璃圖片

          一、引導學生得出梯形面積和其他圖形面積的關系

         。1)之前我們通過拼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關系。

          (2)那么現(xiàn)在我們能不能也利用我們手中的這2個完全相同的梯形,來拼看看,是否會拼出我們會算的圖形。

         。3)學生拼組梯形活動(約3分鐘)

          二、讓學生上臺展示。同時老師將準備好的相應類型的梯形按照學生所說貼在黑板上。

          三、有以下幾種情況(在后面標注“能計算”和“暫不能計算”

          四、在“能計算”的圖形組合中,你發(fā)現(xiàn)

         。1)2個梯形組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2)這種圖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讓學生思考并回答

          (1)2個梯形組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2)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五、(1)標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為什么要除以2?

          (3)填寫P88面積公式

          S=(a+b)×h÷2

          六、例3教學

         。1)橫截面是什么形狀?求梯形面積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2)先寫出公式,再帶入數(shù)字進行計算。

         。3)上下底、高的'長度單位是什么?那么對應的面積單位又是什么?

          課堂練習

          P89做一做

          P90~91練習17

          小結與作業(yè)

          課堂小結

          你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課后追記

          在本課中,我同樣讓學生事先準備好2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是普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之前用過的推導方式一樣,用拼組的方式來將暫時未知的梯形面積轉化成已知的平行四邊形面積。

          在這一單元,動手這個環(huán)節(jié)不能少,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公式的推導以及圖形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十分有益。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2

          教學內(nèi)容:梯形面積計算的應用(第81頁的例題,練習十九第5-10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熟練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解答有關的實際應用問題。

          教具準備;溝渠的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碧菪蔚拿娣e計算公式是什么?它為什么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類似,也要÷2?

         、裁娣e常用的計量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填寫課本第84頁第6題。

          ⒊口答:

         、徘筇菪蔚拿娣e。

          ①a=3b=6h=4②a=9b=10h=0.4

         、魄笕切蔚拿娣e。

         、賏=2.1h=5②a=49h=10

         、乔笃叫兴倪呅蔚腵面積。

         、賏=5h=8②a=49h=10

          二、新授

         、崩}教學:

          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⑴出示渠道實物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渠道橫截面面積就是梯形的面積,渠口寬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寬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⑵學生獨立完成例題,教師巡視、指導。

         、侵该逖,再評講。

          (2.8+1.4)×1.2÷2

          =4.2×1.2÷2=2.52(平方米)

         、矊W生質疑。

          三、鞏固練習

         、蓖瓿删毩暿诺7題,先計算,再填表。

         、餐瓿删毩暿诺8、9、10題。

          教師講評并作全課總結。

          四、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計算

          五、教后感: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95~96例3及練習二十一第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shù)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難點: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方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入:這一單元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誰來說一說它們的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讓學生回憶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把它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來研究面積。)

          2、揭題:生活中的圖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外,還有梯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轉化的方法來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95頁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車窗玻璃是什么形狀的?(梯形)

          思考: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你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討論,學生可能會猜測到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等,來推導它的面積計算公式。

          2、讓學生利用梯形學具驗證自己的猜測。

          小組活動,教師深入各小組進行指導?商嵝褜W生用剪刀剪一剪,再拼一拼。

          3、交流匯報自己的推導過程,指學生到黑板邊演示邊講解。

          學生以梯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推導有多種方法,可能會這樣做:

          (1)用兩個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出示推導過程:

         。2)把一個梯形剪成兩個三角形。

          梯形的面積=三角形1的面積+三角形2的面積=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出示推導過程:

         。3)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

          =(平行四邊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4、小結:大家都是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方法,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5、教學教材第96頁例3。

          出示教材第96頁例3情境圖和橫截面的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并思考:橫截面是一個什么形狀?(這是一個梯形;而且有兩個角是直角,是一個直角梯形。)

          讓學生找一找,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你能理解這個橫截面的含義嗎?

          通過交流,學生能明白: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個腰長。這個梯形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120米,高是135米。

          你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計算一下這個直角梯形的面積嗎?

          讓學生嘗試計算,并交流匯報。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計算過程:(見板書設計)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6頁“做一做”。先說一說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并對該圖進行分析。

          學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大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0+45)cm,下底是(71+65)cm,高是40cm,也可以看成兩個直角梯形,其中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0cm,下底是7lcm,另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5cm,下底是65cm,高都是40cm,算出兩個梯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2、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3題。

          本題需要先測量計算所需條件的長度,再利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求面積。

          3、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4題。先讓學生觀察飛機模型的機翼是什么形狀,(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機翼的面積。求機翼的面積,可以先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根據(jù)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jīng)驗,設想把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底長lOO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邊形,求出它的面積。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

          1、在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可以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推導。

          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3、用字母表示:S=(a+b)×h÷2。

          五、作業(yè):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2題。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

          S=(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m2)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思考與調(diào)整

          一、復習導入:

          1、回顧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運用這種方法來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6:

          (1)出示例6:

          師: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注意:組內(nèi)所選的梯形都要齊全)

         。2)小組交流:

          你認為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需要的兩個梯形有什么特點?要使學生明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梯形的面積并填表。

          師:如何計算一個梯形的面積?從表中可以看出梯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還有怎樣的關系?(小組交流)

          得出以下結論:

          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無論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還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為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板書如下: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倍一半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生活動

          思考與調(diào)整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公式:S=(a+b)h÷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計算后提問: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為什么還要除以2?

          (2)結合直觀的圖形或教具演示,簡單介紹橫截面的含義,再讓學生結合公式進行計算。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梯形面積的計算

          轉化

          已學過的圖形新圖形

          拼擺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倍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教學得與失: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5

          1. 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編排意圖

          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是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與前兩節(jié)一樣,教材先通過小轎車車窗玻璃是梯形的這樣一個生活實例引入梯形面積計算。然后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索出面積計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給出具體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學過的方法去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這里仍然要運用轉化成已學過圖形的方法,但是從教材中學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與途徑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擺的方法;可以轉化為三角形進行推導,也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進行推導。

          教學建議

          學生經(jīng)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已經(jīng)知道要把梯形轉化為學過的圖形進行推導。前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轉化的方法不同,平行四邊形主要是用割補的方法,而三角形主要用拼擺的方法。本課要求用學過的方法去推導,沒有指明具體的方法。在學生操作實驗前,可以先回憶一下前面運用過的兩種方法,有條件的可以把前面推導的過程制成課件,進行展示,加以回顧。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不必提出統(tǒng)一的操作要求。

          2. 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有多種方法,教材顯示了三種方法。

          (1)兩個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推導過程: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2)把一個梯形剪成兩個三角形(見下左圖)。

          推導:

          梯形的面積=三角形1的面積+三角形2的面積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剑ㄌ菪紊系祝菪蜗碌祝粮摺2

         。3)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見上右圖)。

          推導:

          梯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 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

          =(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2÷2

          =(平行四邊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

          =(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為 梯形的上底=平行四邊形的底

          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

          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第(1)種方法比較容易推導和理解,(2)和(3)因為涉及乘除法運算定律、性質和等式變形,學生的推導會有困難。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推導,在此基礎上進行匯報和交流。可以第(1)種方法為研究重點,讓學生敘述推導的過程,得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2)和(3)種方法可視學生接受能力,不做統(tǒng)一要求。

          學生在操作實驗中,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的方法。例如教材第96頁的方法,注意給學生留有較充分的操作和交流時間。

          推導過程:

          從梯形兩腰中點的連線將梯形剪開,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

          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所以 梯形的面積=(上底 +下底)×高÷2

          3.例3及“做一做”。

          編排意圖

          (1)例3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做一做”是計算引入部分提出的車窗玻璃的面積,注意是求兩個梯形的面積。

          教學建議

          (1)例3可結合圖片和橫截面的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橫截面的含義,找到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個腰長,再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2)結合例3和“做一做”,檢查學生運用公式計算的情況,強調(diào)計算時不要忘記除以2。

          4.關于練習十七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3題是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求面積。第1題需要先測量計算所需條件的長度,再計算;第3題要選擇條件進行計算,有些是間接條件要轉化為直接條件。通過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第2、4、5、6題都是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第2題,飛機模型的機翼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求機翼的面積,可以先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根據(jù)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jīng)驗,設想把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底長100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邊形,求出它的面積。

          第4題,注意讓學生觀察圖示找到計算所需條件;▔娜鎳h笆,形成一個直角梯形。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

          第5題,要結合示意圖先讓學生理解水渠的橫截面。水渠的渠口寬、渠底寬和渠深分別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計算出梯形的面積。

          第6題,可結合教材中的圖使學生理解圓木堆的橫截面可以看作一個梯形,梯形的上底長相當于頂層的根數(shù),梯形的下底長相當于底層的根數(shù),梯形的高相當于圓木的層數(shù)。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出圓木的總根數(shù)。

          第8*題是選作題。首先要考慮如何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應該是以梯形上底長度為底長的平行四邊形。

          剩下的是三角形,可以用兩種方法求面積。

          方法一 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3.5)×1.8÷2-2×1.8=1.35 (cm2)

          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長減去梯形的上底長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長,乘梯形的高, 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積。

          (3.5-2)×1.8÷2 = 1.35(cm2)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6

          重點難點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含資料輯錄或圖表繪制)

          梯形面積的計算

          已學過的圖形新圖形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一、導入

          二、新授

          三、練習

          1、回顧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運用這種方法來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

          1、教學例6:

          (1)出示例6:

          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2)你認為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需要的兩個梯形有什么特點?

          要使學生明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一個梯形的面積并填表。

          如何計算一個梯形的面積?從表中可以看出梯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還有怎樣的關系?

          得出以下結論:

          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無論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還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為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4)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公式:S=(a+b)h÷2

          1、完成試一試: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計算后提問: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為什么還要除以2?

          (2)結合直觀的圖形或教具演示,簡單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7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數(shù)學五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第65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拼、擺等操作活動,探究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 過程、能力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以及動手操作等自主探究活動,經(jīng)歷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個體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活動中獲取新知,體驗成功的喜 悅。

          【教學重點】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梯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 出示課題:梯形的面積

          二、新知探究

          1. 聯(lián)想猜測、探求方案

          猜測:計算梯形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 件?

          【策略說明:學生之前已親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究過程,對“轉化”思想在推導平面圖形面積公式中的作用已有了 較深的感受,因此放手讓學生自主解決,創(chuàng)設出較大的探究空間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2. 小組合作,實驗 探究。

          探究:利用已有知識,計算梯形面積。

          (1)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3)全班匯報交流

          【策略說明: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了學過的圖形并進行計算,初步感知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3. 歸納總結,推導公式

          歸納: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1)指導看書

          (2)反饋交流

          【策略說明:再次合作,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統(tǒng)一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歸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4.鞏固新知:

          求出以下梯形的面積(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

          【策略說明: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 ,如果幾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對應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不受形狀的影響,也分別相等!

          三、拓展思維

          介紹利用梯形面積的其他推導方法

          【策略說明:通過媒體演示將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統(tǒng)一起來,初步滲透梯形中位線的概念,可對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加以拓展,延伸,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

          四、綜合練習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面積為6平方厘米的梯形。

          【策略說明:利用方格圖,畫規(guī)定 面積的梯形,既可以鞏固梯形的計算方法, 也可以再一次溝通梯形與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之間 的關系,達到靈活運 用,舉一反三的目的!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8

          教學內(nèi)容:教材P97~98練習二十一第1、5~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練習使學生能較為熟練地運用梯形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小組的互助合作精神,體驗在這種互助中取得成功的愉悅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學會與同伴合作、交流,提高自己提問求助以及指導別人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運用梯形的相關知識求梯形的面積以及底和高。

          教學難點:提高整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學練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案

          一、課前反思

          通過昨天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

          二、交流解惑

          自主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反思

          2、以小組為單位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說一說都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在小組內(nèi)解決,解決不了的班內(nèi)匯報。

          三、合作考試

         。1、先獨立答題 2、組內(nèi)交流 3、師生交流)

          按要求填表

          名稱面積公式底高面積平行四邊形2.8m4cm三角形6.8dm5dm梯形下底:2.8m 上底:1.2m

          四、指導練習

          1.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1題。

          (1)教師出示水渠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水渠橫截面面積就是梯形的面積,渠口寬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寬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2)學生獨立完成習題,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3)指名板演,再講解。

          2.教材第98頁練習二十一第6題。

          注意讓學生觀察圖示找到計算所需條件;▔娜鎳h笆,形成一個直角梯形。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

          2.教材第98頁練習二十一第8題。

          (1)觀察這堆圓木的橫截面,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學生討論后匯報,教師提示:橫截面是梯形,因此可以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圓木的總根數(shù)。

          (2)學生計算驗證。

          (3)圓木頂層根數(shù)、底層根數(shù)、層數(shù)各是梯形的哪一部分?

          教師引導學生,并歸納:圓木頂層根數(shù)就是梯形的上底,底層根數(shù)就是梯形的下底,層數(shù)就是梯形的高。

          3.教材第98頁練習二十一第9題。

          (1)學生匯報自己測量的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

          (2)集體交流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

          4.教材第98頁練習二十一第11*題。

          (1)先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組織學生比賽,看誰的'方法最多。

          (3)匯報交流,全班集體訂正。

          首先要考慮如何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應該是以梯形上底長度為底長的平行四邊形。 剩下的是三角形,可以用兩種方法求面積。

          方法一: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3.5)×1.8÷2-2×1.8=1.35 (cm2)

          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長減去梯形的上底長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長,乘梯形的高, 再除以2,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積。

          (3.5-2)×1.8÷2 =1.35(cm2)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在哪些方面又有了提高?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練習

          梯形中剪去一個最大的平行四邊形,求剩下的面積(即三角形的面積)

          剩下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剪去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9

          教學內(nèi)容:教材P95~96例3及練習二十一第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shù)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案

          判斷

         。1)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的2倍。 ( )

         。2)梯形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 ( )

          (3)一個面積是8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分割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每個梯形的面積是40平方厘米。 ( )

          一、談話導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運用了變形的思想。這一節(jié)我們一起來學習梯形的面積。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計算面積(單位厘米)

         。ǖ1題圖)

         。ǖ2題圖)

          2、 計算面積(單位厘米)

          怎么計算呢?能不能運用轉換的思想,變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 已學過的圖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

          討論梯形面積推導過程。轉化為兩個三角形。從這里可以看出兩個三角形的高與梯形的高都、

          兩個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剪切拼接成長方形,長為梯形的中位線,寬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3、如果用 S 表示梯形的面積,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b)h÷2

          三、學以致用

          1.出示教材第96頁例3。

          教師:什么是橫截面?

          請學生獨立解決,全班核對答案。

          教師:因為我們剛剛開始學梯形的面積公式,對公式不熟,所以計算時可以先寫上公式,再列算式。等以后熟練了,公式可以省略。

          2.出示教材第96頁“做一做”。

          教師:這題特別要看清楚問題,問的是“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所以問的是“左邊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和“右邊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千萬不要把“分別”看成“共”,變成求整個大梯形的面積。

          3.下面圖中哪幾個梯形的面積是相等的?為什么?

          小結:這幾個梯形的高相等,所以判斷哪幾個梯形的面積相等,只要看哪幾個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相等就可以了。

          四、課堂檢測

          1.填空。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由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 )組成,所以梯形的面積=( ),用字母表示是( )。

         。3)16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0.9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判斷。

         。1)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分成兩個大小和形狀都相同的梯形。( )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于梯形的面積。 ( )

         。3)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4)梯形的面積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 )

          3完成教材第97頁第1題到第5題。

          (1)完成教材第96頁“做一做”。先說一說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并對該圖進行分析。

          學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大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0+45) cm,下底是(71+65) cm,高是40cm,也可以看成兩個直角梯形,其中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0cm,下底是7lcm,另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5cm,下底是65cm,高都是40cm,算出兩個梯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2)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3題。

          本題需要先測量計算所需條件的長度,再利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求面積。

         。3)完成教材第97頁“練習二十一”第4題。先讓學生觀察飛機模型的機翼是什么形狀,(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機翼的面積。求機翼的面積,可以先求出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根據(jù)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經(jīng)驗,設想把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底長lOO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邊形,求出它的面積。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引導總結:

          1.在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可以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推導。

          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3.用字母表示:S=(a+b)×h÷2。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

          S=(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 (m2)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10

          教學內(nèi)容:完成第21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熟練地計算不同梯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

          練習四

          一、第2題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找出面積相等的梯形。由于這4個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較它們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這幾個梯形中,除左起第3個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二、第3題右圖是直角梯形,可以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直角梯形中與上、下底垂直的那條腰的長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題要注意兩個問題:1、統(tǒng)一面積單位;2、講清楚數(shù)量關系。

          四、第6題先搞清楚水渠和攔水壩的橫截面積分別是指圖中的哪個部分,分別是什么形狀,圖中標出的條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分別進行計算。

          五、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適當?shù)倪M行補充和強化。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11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經(jīng)歷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并能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

          教學掛圖,梯形紙片,剪刀,三角尺等。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復習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積公式

          二、計算梯形面積時應注意的'些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總結。

          S=ah

          S=ah÷2

          S=(a+b)×h÷2

          1.必須知道底和高,計算單位要統(tǒng)一,底和高要對應。

          2.等底(底相等)等高(高相等)的兩個梯形面積一定相等,形狀不一定相同。

          3.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所以:

          鞏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各種有關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能靈活運用。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三、練習

          練一練第1~3題。

          四、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第4題。

          已知梯形的底和高,求面積用(上底+下底)×高÷2。

          已知梯形的底和面積,求高,用面積×2÷(上底+下底)。

          板書設計:梯形的面積

          S=ah

          S=ah÷2

          S=(a+b)×h÷2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shù)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

          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課!同學們好,同學們請坐,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guī)鸵粋忙,學校安排老師給校車的車窗貼防曬膜,可是老師不知道買多少防曬膜合適,你們能幫幫我嗎?哪位同學能說一說?老師看到了你渴望的眼神,就請你來說一說吧。

          你說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車玻璃的形狀是梯形,只需要算出來這個梯形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就能知道需要買多少防曬膜了。

          那我們該怎么求出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呢?老師看到同學們露出了疑惑表情,沒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梯形的面積。

          2.新授

          同學們,雖然我們不知道梯形的面積公式,但是之前咱們已經(jīng)探究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記得我們是如何探究的嗎?你來說,哦,你說我們是通過轉化為我們熟悉的長方形來進行探究的,真棒!那梯形能不能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來探究它的面積呢?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拿出老師課前分發(fā)給大家的各種各樣的梯形,來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吧,小組合作,現(xiàn)在開始!

          老師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

          好了,時間到。大家都停下來吧,哪個小組代表來展示你們的結果?

          第三小組代表,你來說。你說之前學過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所以你把梯形剪成了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很好,說的請具體,還有哪個小組代表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組代表,你們是怎么做的?哦你說你們把梯形剪成了二個三角形。同學們各有各的方法,你們可真厲害。還有別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法嗎?

          哦,第二小組代表,你的手舉的最高,你來說。哦,你說你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真棒!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在大屏幕出示了這種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好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了我們熟悉的圖形,該如何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我們以第三種方法一起來推導一下吧。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又與梯形的什么有關呢?

          這個問題,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開始吧。

          你最先舉起了手,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的2倍!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真棒!還有誰再來補充一下呢?第二排戴眼鏡的女生,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真是個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同學們,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積就是(上底+下底)*高÷2!如果我們用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高是h,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你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就請你來說吧,哦,你說梯形的面積等于(a+b)*h÷2!。思路很清晰說的很完整,請坐!所以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S=(a+b)*h/2!

          同學們,我們用這種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那剛剛我們采用剪一剪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也可以得到兩個三角形,這兩種方法能不能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呢?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下探究吧!

          3.鞏固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梯形的面積公式,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解決校車防曬膜的問題,窗戶的上底長40里米,下底長50厘米,高30厘米,請你們在三分鐘的時間內(nèi)獨立算出校車需要多少防曬膜。

          時間到,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已經(jīng)出師了答案,你們的答案和老師的答案一樣嗎?

          哦,都一樣啊,看來大家都掌握的不錯!

          4.小結

          大家都是愛學習得好孩子,最后誰能來說一說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說你學會了求梯形得面積,還有你來補充,哦你說梯形得面積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你們說得都很好。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通過動手操作得方式學習了梯形得面積,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同時也學會了轉化的思想。

          5.作業(yè)

          馬上要下課了,現(xiàn)在老師來布置一下咱們的作業(yè),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們課下完成課后習題1,2題,并利用所學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吧。

          板書設計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板和剪刀。

          2.20根同樣的鉛筆和渠道模型。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底1.8厘米高2.1厘米

          三角形:底2.5米高3.2米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為什么要“除以2”?

          3、導入: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了這兩方面的基礎,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計算出梯形面積。大家有信心嗎?

          二、嘗試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拼拼看。

          2、學生操作,互相討論。

          3、根據(jù)討論結果,完成書空,并計算出面積。

          4、匯報結果。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①操作過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頂點,再使一個梯形向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條直線,然后把第一個梯形的左邊沿著第二個梯形的右邊平行移動,直到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為止。

         、趦蓚完全一樣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板書)

          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④計算過程中“3+5”表示上、下底之和,它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所以計算時要加上小括號。

          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計算中要加上“除以2”?

         、菹胍幌耄喝绻莾蓚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口述,教師點撥: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個長方形,而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特殊形式。

          4.字母公式。

          (1)學生看書

          (2)提問: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S=(a+b)h÷2(板書)

          (3)要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為什么要“除以2”?

          5.小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用字母怎樣表示梯形的面積公式?

          三、應用

          1.出示例題: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倌贸銮滥P停J識橫截面。使學生明白橫截面是一個平面。

         、谏囎觥

         、塾喺。提問: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賹W生試做。

         、谟喺。提問:計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判斷。

          (1)平行四邊形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2)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練習

          (1)讓學生用鉛筆代替圓木或鋼管擺成圖中的形狀。

          (2)根據(jù)公式求出總根數(shù),說一說是什么道理。

          使學生體會到:把另外一堆同樣形狀的鋼管倒過來,同原來的一堆擺在一起,每層的根數(shù)就變成同樣多,即都等于上、下底根數(shù)之和,這個和乘以層數(shù)得到的根數(shù)正好是原來一堆根數(shù)的2倍。

          5.練習

          四、體驗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的面積】相關文章:

        《梯形的面積》說課稿11-20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8-25

        《梯形面積》 教學反思08-31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06-15

        人教版梯形面積教學設計11-22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2-09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01-17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