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冊教案 推薦度:
-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數(shù)不清、整天、追打、貪玩、應該、海岸、奔跑、建造、機器”等詞語的意思;會寫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應、建、注意筆順。
3、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判斷句子的正誤。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第4段浪娃娃推動機器發(fā)電。
2、教學難點:識字教學中強調(diào)字音——數(shù)、應整奔;字形一懂、建、奔、器;朗讀指導第2、3段。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小黑板。(句子比較。朗讀指導的兩句活。)
3、投影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有關(guān)的生字。
3、學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小朋友,你可知道電是從哪兒來的嗎?電是發(fā)電廠(站)發(fā)出來的。發(fā)電廠(站)怎么發(fā)電呢?有的是用江河里的水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的。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人們利用大海的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出示幻燈)你看這些海浪多象一個一個可愛的娃娃!(出示課題)學習生字,”浪”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序號。
。3)通讀課文,思考:浪娃娃是誰的孩子?他們原來怎樣?后來怎樣?
3.檢查自學情況。
。1)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讀生字:
重點正音:“數(shù)”、“追”是翹舌音;“應”是后鼻音;“建”“貪”是前鼻韻母;數(shù)
重點分析字形:
建:左下半包圍結(jié)構(gòu),先寫”“,再寫”“,建之旁,不要“走字兒”
懂:左右結(jié)構(gòu),
貪:分析字型完成課后練習1
器:上中下結(jié)構(gòu),構(gòu)字部件可分為“口和犬”
。3)指名分段讀課文。
。1)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口頭填空。
浪娃娃是()的孩子,他們原來(),后來聽了(),去給人們()。科學家讓他們()。
4、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讀第1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
(2)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浪娃娃是誰)
(3)齊讀第2句話,出示句字讀一讀,再進行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很多。
浪娃娃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該怎樣讀?
(4)第2句話除了寫浪娃娃很多,還寫了什么?
出示詞語“貪玩”,讀一讀,想一想從哪個詞語看出浪娃娃貪玩?(板書:整天)
出示句子,讀一讀,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和很愛玩。
浪娃娃整天災海媽媽懷里跑來跑去,追逐著玩。
。ㄓ眉t色的比在“整天、追來跑去、追打著玩”下面加點,指導朗讀,體會浪娃娃非常愛玩,就是貪玩。)
5、有感情的朗讀第1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浪娃娃怎樣地貪玩。
6、鞏固字詞
7、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懂、建、器
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學習課文第2——4節(jié)。
教學過程:
1、復習字詞?ㄆJ讀,完成課堂作業(yè)2看拼音寫詞語。
2、齊讀課文第1段,說說浪娃娃是怎樣一個孩子?
3、練一練,(口頭指名說)
(1)天上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2)海里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3)海面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自己照樣子說句子。
。ɑ▓@里的花)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ü珗@里的人)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完成課后練習3
4、講讀課2、3、4段。
(1)講讀第2段:
指名讀這一段,思考:海媽媽講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海媽媽是怎樣教育浪娃娃的?(貪玩不好,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事。)
。ò鍟簩W做好事)
。2)指導朗讀:誰來做海媽媽?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親切,速度稍慢,加點的字讀得強調(diào)一些)
出示:孩子們,你們老是貪玩,這/可不好啊。你們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好事。
(指名讀,齊讀)
5、講讀第3自然段。
(1)齊讀第3段,思考:聽了海媽媽的話,浪娃娃是怎樣做的?
。2)出示投影片,圖文結(jié)合。
、倮斫狻昂0丁、“奔跑’。
、趶哪膬嚎闯隼送尥藓芨吲d學做好事?
出示句子,想想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讀得高興,速度略快)
他們一邊奔跑,一邊歡叫:”嘩嘩,嘩嘩,我們來啦!我們學做好事來啦!”
(”嘩嘩”是流水聲,這里是浪娃娃歡快的喊聲。教師范讀句子,指名讀,齊讀,把”歡快”的語氣讀出來。)
6、講讀第4段。
。1)學生自由讀第4段,思考:
、倏茖W家們聽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話?(板書:科學家)
、谒麄冊鯓訋椭送尥拮龊檬拢浚ò鍟航ㄔ彀l(fā)電站)
、劾送尥拊鯓訛槿俗龊檬拢浚ò鍟和苿訖C器發(fā)電)出示幻燈:理解“推動”、“機器”(指發(fā)電機)
。2)小結(jié):浪娃娃真不錯,聽了媽媽的話,在科學家的幫助下,給人們做好事——推動機器發(fā)電。
。3)齊讀這一段。
5、朗讀全文。
6、作業(yè):
(1)擴詞課堂作業(yè)3、4題
第3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字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字詞
2、有感情地鑰讀課文。
。1)跟課文錄音練讀。
(2)同桌分角色練讀。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小結(jié)。
(1)浪娃娃原來怎樣貪玩?后來學做什么好事?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介紹。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此外,有的發(fā)電站是用人力發(fā)電,還有的用核發(fā)電。如我省的秦山核電站。電給人們帶來光和熱,有了電,人們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4、作業(yè)指導:課堂作業(yè)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2
單元教學目標:
1、 結(jié)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 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 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 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 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 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jié)合小組討論。
2、 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一、 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半時和整時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jié)。
二、 結(jié)合實踐。
1、 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 練一練。
1、 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 小調(diào)查是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yè),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guān)系,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上下的位置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主題圖、有關(guān)學具、剪刀
教學方法:
參與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前后的方位順序。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們學得怎樣。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出示主題圖。
。、仔細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
。、考考你:
小鳥在小兔的xx面,小兔在鳥的xx面,
松鼠在小兔的xx面,松鼠在小鳥的xx面。
。场⒅该f,評議。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1、填一填,說一說。
。1)仔細觀察圖。
。2)報名說。
。病6寫在上一行,把9寫在下一行。
讓學生說了哪個數(shù)在上,哪個數(shù)在下。
3、說一說。
仔細看圖,同桌討論,報名匯報。
。、請你分房子。
(1)自己動手剪貼動物。
。2)說說它們的位置關(guān)系。
。、獨立完成思考推理題。評析、校對。
四、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你又學會了什么?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2、在集體的情境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明白算理。
教學準備:1-10數(shù)學卡片、算式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教學
一、第1題教學
今天,動物園來了很多小客人,他們都想找一個好朋友,可是卻沒能找到。讓我們班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忙找一找。
分給10個人動物頭飾,一張數(shù)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須是兩個數(shù)合起來組成10。
2、邊唱《找朋友》邊做。
3、匯報: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題教學
解放軍叔叔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領。
看第2題,明確題意。
獨立完成,校對
三、第3題教學
1、整體估計是黑棋子多,還是白棋子多。
2、數(shù)一數(shù)每種棋子的數(shù)量。
3、進行比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練習,校對。
四、第4題教學
1、看清題意。
2、獨立完成。
。、小組交流。
五、第5題教學
老師看時間,要求在2分時間內(nèi)完成。
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六、第6題教學1、分小組模擬比賽。2、小結(jié)評議。
七、教學游戲:
理解8的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顧總結(jié)。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病⒆寣W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病⒆寣W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3、小結(jié):
分類結(jié)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xiàn)多樣性。
二、練一練。
。薄⒎忠环,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shù)分成三類。
。病⒖匆豢,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jié),實踐
。薄⑦@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五位置與順序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nèi)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2、 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用數(shù)位意識。
3、 初步學會在合作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shù)位關(guān)系。
教學準備:每組20塊規(guī)則積木,碰碰車的給條。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相結(jié)合,抓問題,重技能形成。
教學步驟:
一、 由境生疑,引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積木,兩人20塊積木,學生最想玩的是積木增減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_塊或拿走_塊 。
1、 你在玩積木時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問題?
在初次玩時學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問題后學生才發(fā)現(xiàn)其中也有數(shù)學問題。
再放_塊 多 +
拿走_塊 少 -
2、 根據(jù)發(fā)現(xiàn),自己再玩積木。
第二次玩積木是學生對加減認識的鞏固,但對其計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現(xiàn),而其中的對手進步是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二、 由疑得技,獲得計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兩次合作機會,這次有學生思考更能有獨特見解。
例:(1)14+5=19
再拔5顆
。2)14+5=19
。3)14+5=19
1個十,4個一,+5個一=1個十,9個一=19
2、比一比誰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6至8個/分鐘。
3、游戲:碰碰車(小組內(nèi)活動)
a、 每小組選其中一組進行游戲。
b、 每小組各組成員寫一數(shù)字再組成游戲。(這次游戲由于自寫數(shù)字會出現(xiàn)兩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進退位加減,可由小組研究獲得,也可老師告知。)
三、 實踐應用,實現(xiàn)課內(nèi)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計算,只和個位有關(guān),和十位無關(guān)。
自編加減20道,看看符合這節(jié)課要求。
要求:(1)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
。2)加減時不進位,不退位。
(3)可在小組中評價,通過。
2、 課內(nèi)作業(yè)p71
其中第3道題既是順序的訓練 ,又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仔細寫作業(yè)的習慣,應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饋。
3、 課外作業(yè)
制作計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數(shù)加減兩張
課后評析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7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幾何體,并能結(jié)合學生生活積累,增強學生對幾何體的感性認識。
。、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認識。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在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空間觀念,并認識基本幾何體。
教學準備:一套供分類的物體,教師有四個幾何體模型。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情景。(全班參與)
教學時首先用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記憶一些問題方法,為教學問題鋪路。
老師要在班中找一個人,怎么辦?
1、討論一:找怎么樣的人?(女七歲長頭發(fā)愛看書紅姓?)
。、討論二:怎么找人?(按規(guī)則找人)
二、進入教學情景,討論問題。(小組討論)
給物體分類。(黑板上出示各種形狀的物體)并出示課題。
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再按照討論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體。學生分類(允許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類,也可以是3類或2類,學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們來認識這些比較規(guī)則的物體。
三、新授,讓學生在討論中求知。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長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讓學生猜一猜,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從桌面上舉起來。學生找到后,教師出示長方體。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物體,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給它起什么名兒?在小組中討論。學生討論正方體的特點并反饋。
。2)舉起正方體,它的形狀和長方體是不是一樣?哪里不一樣?找出來,再給它起一個名字。學生討論正方體的`特點并反饋。
。3)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qū)分。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圖形,貼在黑板上。判斷下列物體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p65
演示:長方體割正方體割長方體(6個面)
2、認識圓柱和球
(1)同桌互玩兩種物體,讓學生在玩玩想想中區(qū)分圓柱和球,兩生扮演小老師,按研究結(jié)果,上來介紹圓柱的形狀特點。(先在小組里互說,再請代表在班里說。)小朋友在小組里交流學習并反饋。
(2)判斷下列物體哪些是圓柱和球體。
。、小結(jié)
今天我們初學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再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師生圖名物三者分辨。說說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球?學生討論并反饋。
。、找朋友
每組拿兩件你最喜歡的物體,和講臺上形狀相同物體放在一起,請兩個同學做觀察,誰找錯誰幫他。
5、p64把今天認識的幾種物體認一認,讀一讀。
四、鞏固所學,游戲激趣
1、做課本上練習。
2、猜一猜,擊鼓傳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說形狀,其余傳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狀摸)
3、小小設計師:讓學生用各種形狀搭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五、總結(jié),問題的延續(xù)聲
給每人幾個名稱標簽,自己去貼,明天匯報。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據(jù)圖畫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解決總是的能力。
3、能根據(jù)一個加法算式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圖畫,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
出示圖畫,描述景色:在田野上有一條小河,小河里有許多鵝在嬉戲,河難上有一些片茂密的樹林,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羊在吃草,鵝兒在休息,草地上還盛開著一些美麗的野花。在一棵大樹上停著許多小鳥,天空中飛來了一些小鳥,春天的田野真美麗!
2、看一看,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1、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
3、交流。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指導完成練一練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你能題出什么問題?
(2)解決問題。(同桌討論)
。3)完成書上的填空題。
2、指導第2題。
。1)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指導第3題。
(1)觀察圖,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換一個數(shù),說一說。
。3)交流(合理就應鼓勵)
四、總結(ji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學會的?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一、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jié)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jié)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jié)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shù)的關(guān)系,得出規(guī)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jié)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薄⑼ㄟ^有趣的具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左右的意義。
。、使學生建立有關(guān)上下、前后、左右的的初步空間念。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準備:鉛筆、橡皮、尺子、文具盒、轉(zhuǎn)筆刀5樣學具。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參與。
教學過程:
一、體驗自身的.左與右
1、大家說說,我們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我們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场⒆、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你身邊還有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要求摸著說。
。础⑽覀儊碜鲆粋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要求: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學生做,老師評。
二、理解左邊與右邊。
出示擺一擺教學圖。
1、請大家也來擺一擺。
。病[在最左邊的是什么?
。、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
。、尺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呢?
。、有不同的意見呢?
演示練習:
6、請你們打亂學具擺一擺,說一說。
三、體驗“相對“,并加深理解
。薄⑽矣幸粋問題想問問大家,我跟大家面對面地站著(舉起右手)問:老師舉起的是右手嗎?
。、請你們把右手舉起來再判定一下老師舉起來的是不是右手。
。、與學生同向,證實結(jié)論:
我們面對面地站著,因為方向相對,舉的右手就會剛好相反。
。、做游戲:我們一塊兒舉左手,看誰舉得快又對。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各題。2、分析、評議。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我”長大了一歲,改正了不少缺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
2.學習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
3.認識13個生字,學習寫9個字。
教學重點:
1.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2.學習寫字,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內(nèi)容、詞語、生字),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認識他嗎?(出示人物課件及人物錄音)我叫王明,今年六歲,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我長大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愿意看看我的進步嗎?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課文——《我長大了一歲》。(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1.聽老師讀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讀音。
2.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個“△”,可以用拼一拼、猜一猜、問一問的方法來認識它。
3.分小組合作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小伙伴,小組成員在聽別人讀書時一定要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4.指名讀,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自然段也可以)。
三、認識生字及詞語
剛才你們讀書時有沒有字音讀不準的或覺得有困難的,需要大家?guī)椭腵?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詞語。
1.看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一歲亂飛再見弟弟都要欺負
妹妹抹眼淚大孩子捉小鳥
2.看課件,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1)自由認讀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
(3)指名帶讀。
歲亂再捉弟妹抹
孩都眼淚欺負
(4)討論交流,說出自己記字的好方法,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我長大了一歲》教案2》。(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字)
指導:“長,再,看,我,要”的字形,并讓學生書空練習。
。5)比較不同點,組個詞語加以區(qū)別。
在()妹()地()
再()抹()弟()
指導:“欺負”的“負”讀輕聲。
課中休息:學唱一首歌《小松樹快長大》。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解決疑問。
3.全班交流、質(zhì)疑:可以任選其中喜歡的一段說一說因為我長大了一歲,所以我改正了什么毛病,大孩子做的哪些事我都要學會?
提示:回答時要用上“因為……所以”這個句式。
板書:
不捉小鳥
不欺負弟妹
學做大孩子的事
4.指名回答,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每一段內(nèi)容及圖片),同時指導朗讀。
指導看圖,同時指導:“你們”都指誰,捉小鳥,欺負小弟小妹為什么不對?
。B透熱愛大自然,關(guān)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5.討論: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學會”?
6.各小組再讀課文,任選自己喜歡的一段進行邊朗讀邊表演的比賽。
五、練習背誦
教師:你們剛才朗讀得好,表演得也好,這篇課文寫得這樣好,你們試著把它背下來好嗎?
自由背誦——小組練背——指名背誦。
六、說話練習
1.小組合作學習
個人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進步,然后仿照課文的樣子,編一段話,最后一句是“我長大了一歲!
2.個人匯報所編的句子,有能力的可以加動作表演。
七、寫字練習
教師:看這些字哪些需要老師的幫助,教師指導個別字。
學生寫字。
八、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看到了王明的進步,也找到了自己的進步。你們在今年里進步的特別快,高興嗎?我們一天一天的長大,更要一天比一天進步。
九、布置課外作業(yè)
你長大了一歲,還懂得了什么,說給老師,或爸爸媽媽聽。(有能力的可以動筆寫一寫)
老師(或爸爸媽媽)好:
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為我長大了一歲。
板書設計: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整理,使學生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發(fā)現(xiàn)10以內(nèi)的加法表的規(guī)律,提高計算速度.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數(shù)學競賽,長頸鹿裁判聽說同學們昨天回去寫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這些算式作為競賽題,你們高興嗎?不過,長頸鹿裁判可是個特別認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歡雜亂的東西,他要從中挑選最整齊有序的一組題作為競賽題,你們有信心把自己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嗎?
二、活動一:討論整理的方法.
教師: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們從哪兒入手?怎樣整理?
三、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所寫的算式進行整理
(一)按得數(shù)分別是10、9……0進行分類.
教師:長頸鹿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組試題夾,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類、整理整理,得數(shù)是幾的算式就放入幾號試題夾中(每個試題夾中的算式豎著排列開)
教師:看一看,你們組的算式寫全了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二)把算式順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師: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算式還是沒有一定的順序,有些亂,我們能不能把每個試題夾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整理好呢?
1.學生繼續(xù)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排列.
2.排列情況:
第一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大到小排列
第二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
四、活動三:通過全班交流,得到10以內(nèi)的加法表
(一)展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選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結(jié)果進行投影展示,并讓該組的同學介紹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讓學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過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給學生.
五、活動四:讓學生獨立觀察加法表,找規(guī)律
教師:我們在幫助長頸鹿整理競賽題的過程中,復習了知識,并整理得出了10以內(nèi)的加法表.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張表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3.找?guī)讉小組匯報觀察的結(jié)果.
橫著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個數(shù)都相同,第一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豎著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數(shù)都相同.第一列得數(shù)都是10,第二列得數(shù)都是9……
斜著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個數(shù)都相同,第二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
六、活動五:加法表的'應用
教師:我們已經(jīng)整理出了10以內(nèi)的加法表,如果現(xiàn)在再讓你們寫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寫得又快又全?說一說,怎么寫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復?
做游戲:找朋友
游戲者每人發(fā)一張數(shù)字卡片,卡片上的數(shù)字相加得10(9,8)的兩人將成為朋友,看誰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誰的答案多.
七、活動六: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教案點評:
以幫助長頸鹿整理數(shù)學競賽題的形式,激起學生復習整理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樂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整理,完全放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難度,于是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shù)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的方法,這為下次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減法表及20以內(nèi)加減法表提供了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jié)果的多樣性。后來在加法表的應用方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寫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怎樣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漏掉,學生說出了要按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來寫,這樣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法.
游戲準備
1.若干套1到9的數(shù)字卡片.
2.每次游戲前發(fā)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1.把幾套從1到9的數(shù)字卡片分別發(fā)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2.數(shù)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據(jù)找到朋友的人數(shù)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nèi)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nèi)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shù)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nèi)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shù)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shù)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探索相關(guān)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筆,右手2支筆。說說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圖片,理解題目意思。說說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二、 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 組織小組討論:誰多?多幾只?你是怎么想的?
2、 小組代表發(fā)言。(允許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3、 列出算式: 11-7=
4、 研究算法。
。1) 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11-7=?
。2) 交流 11-7=4 11-7=4 11-7=4
10 1 因為4+7=11
10-3=7 11-1=10 所以11-7=4
3+1=4 10-6=4
。3) 小結(jié)算法
5、 運用知識,嘗試練習。
(1)、獨立完成,試一試。
(2)、選幾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三、 鞏固知識
1、 指導練一練第1題。
。1)、獨立計算。
(2)、選2題說說思考過程。
2、 指導第2題。
。1)、讓學生觀察圖畫獨立填寫。
(2)、交流
3、 指導第3題。
。1) 獨立計算,交流結(jié)果。
。2) 觀察題目,說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
4、 指導第4題。
。1) 計算,交流結(jié)果。
。2) 觀察算式,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
(3) 交流規(guī)律。
四、 總結(jié)
五、板書: 飛行表演
11-7=4 11-7=4 11-7=4
因為4+7=11
10-7=3 11-1=10 所以4+7=11
3+1=4 10-6=4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小貓吃魚p28
教學要求:
1、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初步滲透涵數(shù)的概念。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開放題的教學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小貓吃魚”的圖。
2、獨立觀察,想一想每幅圖的意思。
二、教學新課
1、發(fā)現(xiàn)問題。說說“小貓吃魚”的`故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提出問題?戳藞D你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嘗試解決問題。
。1)同桌討論自己想到的問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嘗試列式,互相說說我為什么這么列?
(3)集體反饋,說說你跟同桌一起討論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套圈游戲
。1)預測可能會套上幾個圈,有幾個沒套上。
。2)實踐套圈,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還有哪些可能?同桌討論并寫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連環(huán)畫做題
(1)生獨立做題。
。2)說說4幅圖的意思,理解被減數(shù)是怎樣在變化的。
三、練習鞏固
1、計算。學生獨立完成,說說“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練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開放題。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先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展開想象,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4、數(shù)學故事,先讓學生講述故事,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第一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教案04-03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精選15篇]04-04
高中教案教案03-05
音樂教案-燈-教案03-25
大班教案認識a的教案10-10
中班體育游戲教案:板凳游戲教案及教案反思03-06
小班科學教案:搬玩具教案及教案反思03-16
大班教案民族大聯(lián)歡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