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10篇[薦]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xiàn)臉譜特征。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張畫好臉部輪廓的紙,彩色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導入:你們知道以前的臉譜可以分幾種?(4種)哪4種?(黑臉、白臉、紅臉、藍臉)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么時候化的妝?(唱京劇的時候)
討論:
1、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里,所以現(xiàn)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你們根據(jù)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
2、師逐一出示紅臉、藍臉、綠臉、黃臉。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妝,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么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畫一張什么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訴大家。
4、你的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么?(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
將每個幼兒的作品貼于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賞。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畫的是什么臉,請其他幼兒說說同不同意,為什么同意,為什么不同意?(從主要顏色上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回家與爸爸媽媽找找生活中對稱的物品并做好記錄帶來一起交流。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站立的折紙動物的研究與制作,使學生初步掌握動物立體造型的一般規(guī)律,提高動手能力。
2.對動物的造型表現(xiàn)進行適當?shù)目鋸埮c裝飾,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通過對動物的了解與制作,培養(yǎng)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伙伴?蓯鄣男∝i、神氣的小鹿、英俊的小馬、笨重的大象、天真的企鵝……這些動物是小學生心中童話王國的嘉賓。利用身邊隨手可及的'材料加以立體表現(xiàn),引導學生探討動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畫法等,使紙做的動物站立起來、漂亮起來,這是完全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勝、好美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
怎樣讓動物生活得更愉快,是富有同情心和愛心的小學生思考得較多的問題。只要激發(fā)小學生這種良好情感與表現(xiàn)欲望,就能讓小學生較好地去合作表現(xiàn)立體的折紙動物,并把它們組成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鐵鑄的小鹿、陶塑的疣豬、銅雕的群牛……形式多樣,情趣盎然。具象與抽象、現(xiàn)實與想象、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與思路。這些精美的雕塑藝術品,主要是讓學生真切感受雕塑之美、立體之美,懂得對于身邊熟知的動物,可運用適當?shù)牟牧线M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大膽發(fā)現(xiàn)、認識、聯(lián)想及靈活運用各種材質的媒材,應物造型,蓄情創(chuàng)造,就會使材料煥發(fā)新的生命活力。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個人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獨立制作完成能站立的折紙動物,當然也可以與同桌一起互助完成。第二課時是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動物樂園”。
2.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在好奇心驅使下,進行平面思維向立體形象思維的轉換,研究與實踐動物站立的方法。
難點:啟發(fā)學生思維,舉一反三,根據(jù)多種不同的構思進行設計和制作。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W生)各色彩紙、卡紙、廢舊掛歷紙、舊報紙以及剪刀、膠水等
(教師)課件、各種動物圖片資料、紙折動物實物若干、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1.動畫引入。
聽一聽:聽課件播放的各種動物的聲音。
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是誰發(fā)出的?
談一談: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發(fā)出的聲音?為什么?
學一學:最喜歡的動物的叫聲(如小狗汪汪、小貓喵喵……)。
:這些動物都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p>
2.展開。
繼續(xù)欣賞動畫和圖片,逐漸地導出動物雕塑圖片。
說一說:看了雕塑家雕塑的動物,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神情。)
比一比:這些雕塑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你能說說它們各自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找一找:這些雕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提示:都是四肢著地站立著的。)
想一想:用你手中的紙來制作站立的動物行嗎?
試一試:一張紙怎樣才能立起來?(提示:折、卷、揉等。)
折一折:有哪幾種折法?(提示:對折、二折、三折等。)
想一想:怎樣充分利用紙張呢?(提示:構圖要大、滿。)
剪一剪:展示剪成兩半的失敗的作品,動畫反復播放剪的過程,讓學生找出失敗的原因。(提示:剪時要注意留好連接處。)
貼一貼:給剪好形狀的動物形象貼上花紋圖案,進行美化。
學一學:這些紙做的立體動物是老師課前制作的,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3.作業(yè)與輔導。
作業(yè)要求:模仿或自創(chuàng)站立的折紙動物。
學生大膽制作表現(xiàn),教師巡視指導。
4.與。
玩一玩:讓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走路動作,上臺表演,作。
評一評:誰做的作品大、美,站得牢。(提示:可采用實物投影方式。)
延伸:下節(jié)課制作“動物樂園”。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準備好材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各類紙張、剪刀、膠水
。ń處煟┙M織學生參觀動物園、海洋館或觀看溫馨“動物家園”的圖片或錄像資料,較大的有色卡紙和相關工具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和分組情況。
。2)欣賞評述上節(jié)課的優(yōu)秀作品。
2.講授新課。
。1)欣賞動物園、海洋館、花鳥市場等相關的動物圖片或錄像資料。
討論: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樣把它制作出來?
。2)用最快的速度折好卡紙并設計出最喜歡的動物外形。全班同學舉起來,比一比誰設計的動物最大方、最美;合作小組的同學之間相互賞析,指出修改意見。
。3)討論:準備添加什么樣的花紋圖案?可選擇哪些合適的顏色?
3.自主表現(xiàn)。
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單件作品,教師巡視輔導,幫助解決制作中的問題。
4.分組合作。
分小組合作完成“動物樂園”,巧妙添加背景,如山、水、樹木、花草等。
5.展示講評。
。1)參觀各組合作完成的“動物樂園”。
。2)投票選出最佳合作小組。
6.課堂。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特別的收獲?還有些什么問題?請同學們課后查找資料,進一步完善“動物樂園”。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驗色彩與音樂的跳動,發(fā)現(xiàn)抽象畫與音樂的共同點。
2、過程與方法:能夠運用點、線、面及色彩表現(xiàn)方法繪制新奇的視覺形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打破學生對繪畫的固有認識的局限,發(fā)掘其共性與內(nèi)涵,欣賞自己與他人作品,發(fā)表不同意見。
教學重點:視聽兩種藝術的理解與融匯。
教學難點:運用顏色的感覺,創(chuàng)作出抽象藝術作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鉛畫紙、鉛筆、顏色、毛筆、水杯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感受
1、電腦課件顯示,《日出印象》這幅畫讓學生想象畫中情景。
2、播放《晨曲》。
3、讓學生談二者的感受。
二、講授新課:
1、什么是抽象畫呢?
抽象繪畫是以直覺和想象力為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xiàn)手法,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繪畫現(xiàn)出來的`純粹形色,有類似于音樂之處。
抽象繪畫大致可分為:
。1﹞抒情抽象﹝或稱熱抽象﹞。
這是以高更的藝術理念為出發(fā)點,經(jīng)野獸派、表現(xiàn)主義發(fā)展出來,帶有浪漫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為代表。
。2﹞幾何抽象﹝或稱冷抽象﹞。
這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fā)點,經(jīng)立體主義、構成主義、新造形主義....,而發(fā)展出來。其特色為帶有幾何學的傾向。作品有一種冷靜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強。這個畫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為代表。
三、創(chuàng)作與要求
1、根據(jù)音樂運用各種色彩和線條表現(xiàn)畫面。
2、運用點線畫色彩造型因素,按照對比協(xié)調等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可視音樂。
四、嘗試與發(fā)現(xiàn)
聆聽不同節(jié)奏、韻律的音樂,閉上眼睛,任由手中筆隨音樂在紙上游動,劃出粗細、疏密不同的線條,樂曲結束后睜開眼,把剛才的換成色彩,加強感然力。
五、展示與交流
1、感受用一句話說出你的創(chuàng)作體會,小組交流,并請代表發(fā)言。
2、互評:按創(chuàng)作要求互評。
3、總結:發(fā)現(xiàn)閃光點,激勵學生創(chuàng)作愿望。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2、初步嘗試用浮花吸附的手法表現(xiàn)大自然的色彩,并能大膽想象。
3、樂意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審美體驗。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色彩有初步的認識,并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的的大自然色彩。
物質
2、物質準備:希沃電子白板、人手一盆清水、材料超市:紙盤、彩色油墨、吸管、牙刷、排筆等。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大自然色彩的圖片;作品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自然色彩圖片,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師:最近我們都在玩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我們也找來了許多關于大自然景色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師小結:原來大自然就像個天然的調色盤,可以描繪出五彩斑斕的景色,你們想留住這些美麗的色彩嗎?
二、結合希沃白板課件,欣賞彩墨畫作品,初步了解彩墨畫的創(chuàng)作方法。
1、幼兒欣賞彩墨畫作品,引起幼兒作畫興趣。
師:今天老師就把自己喜歡的色彩變到了圓盤上,美嗎?美在哪里?(色彩,紋理)看上去像什么?
2、幼兒觀看操作視頻,初步了解彩墨畫的制作方法。
師:彩墨滴在水中時候輕輕撥動,當你撥動的方向不一樣時,產(chǎn)生的紋理也不一樣。我在材料超市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你們想好需要的材料后,就可以拿著籃子去選擇。
3、教師提出創(chuàng)作注意點:
(1)注重色彩的搭配,并嘗試大膽想象。
。2)彩墨要小心使用,避免碰到衣服。
三、幼兒創(chuàng)作彩墨畫,教師重點指導色彩的搭配。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交流分享自己的審美體驗。
師:你喜歡哪幅色彩,美在哪里?變出色彩像什么景色?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繼續(xù)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投放紗布、牛皮紙、卡紙、玻璃、宣紙等材料,進一步感受不同材質下所呈現(xiàn)出的多種基理效果。
科學區(qū):投放油和水,探索水油分離的現(xiàn)象。
2、親子活動:周末與爸爸媽媽繼續(xù)去戶外尋找大自然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活動反思】
一、活動由來:
在之前美術集中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們在色彩的運用和審美上有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喜歡把所有的顏色都填進作品中;另一種是只用色彩很單一,大部分孩子都不注重顏色協(xié)調。于是我們就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在平日中與幼兒談話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更傾向于吃、玩,較少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于是就根據(jù)《指南》中藝術領域的核心“欣賞、感受、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彼囆g領域中也提到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作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fā)幼兒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就以大自然色彩為切入點,以“浮水畫”為載體,開展彩墨游戲“大自然的色彩”美術活動。
二、材料的準備:
活動前期,我們在開展“學做色彩大師”的活動,所以我們班的孩子們對吹畫、滴畫、水粉畫都有著一定的經(jīng)驗。在活動前期孩子們都和爸爸媽媽到戶外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也找了自己喜歡的大自然色彩的圖片,在活動中我用孩子們找來的圖片進行分享,讓更多孩子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色彩。我還將孩子們找來的大自然景色都打印成圖片,用展板的形式圍繞在活動區(qū)的四周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美術活動中要讓孩子在美的環(huán)境中有美的感受。
物質準備中呈現(xiàn)的作品我只單一選擇了紙盤,因為我個人認為紙盤有個凸面,而且吸附效果很好,孩子們操作時候可以抓著紙盤兩邊,這樣小手就不會碰到彩墨,因為孩子們都是第一次操作,沒有任何經(jīng)驗,所以紙盤會更方便操作并且展示效果也很棒。孩子們在操作中選擇材料,我是利用了材料超市,孩子們可以自由自主的去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進行操作創(chuàng)作。
三、活動中的不足:
1、本次活動中教師過于關注幼兒的色彩搭配,在感受美景圖片時候,教師可以用到美的語言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美景,并不一味的強調色彩的理論,如“相近色、對比色等等”這樣會使活動變得很生硬。
2、活動中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們有著豐富的前期經(jīng)驗,教師在活動中可以強調到大自然光的作用,讓孩子們進行感受體驗美景。
3、播放操作創(chuàng)作視頻過于單一,教師只錄了一種方式“拉、灑”其實可以多錄制不同的視頻,例如,“滴、吹等等”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多種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的效果。
4、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多操作,不單單只讓孩子操作一副。例如:第一次先讓孩子們?nèi)ジ惺懿誓蔚剿欣锏淖兓,印出來又是什么樣的?再讓孩子們(nèi)ハ胂笤鯓硬拍軇?chuàng)作出大師這樣的作品,然后再進行播放視頻讓孩子們觀看,再用上工具來第二次操作。在分享作品時候,讓孩子們進行想象,你變出了什么樣的景色,用了什么色彩等。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臨摹是美術學習中的一種方法,但運用的方法要適當,否則會嚴重束縛兒童的思維。本課試用小孩愛游戲的心理,借鑒音像效果充分利用臨摹的借鑒功能,在“看著畫”中保留“想象畫”為學生開拓一個創(chuàng)造的境地。
神鳥如何變樹是本課的趣味中心,應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學習所獲得的知識進行自由創(chuàng)造。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做一做來探秘、表現(xiàn)自己對自然世界的認識和感受。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2、訓練學生的連貫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4、色彩豐富的表現(xiàn)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生欣賞圖片,構思、構圖、表現(xiàn)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難點及處理方法
怎樣引導學生把激發(fā)起來的感受轉化為可視畫面而生動的圖形。
處理難點方法:
1、以鳥聲為引導學生、自己欣賞圖片、強化豐富的色彩的意識。
2、鼓勵學生不要機械地對圖片的臨摹,和與別人畫得不一樣更有創(chuàng)意。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阂愿鞣N鳥叫聲的變化引導學生的進一步想象、激發(fā)求知欲望。
(二)展示圖片:“神鳥”并嘗試引導學生叫出鳥的聲音。
。ㄈ﹫D片的簡單介紹(以學生的欣賞感受為主):強化師生互動,學生獲得新知識。
(四)圖片轉換:以神鳥變成神樹,鳥、樹形象的比較,強化彩色羽毛變成彩色樹葉。
。ㄎ澹┌l(fā)展創(chuàng)造:學生自己心中的神樹,特別是樹形的豐富,手形變化的利用,與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學生作業(yè)過程:
作業(yè)可以繪畫,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現(xiàn)。
1、可適當強調畫面的位置及物體的大膽表現(xiàn),即必要的構圖構思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設計學習和繪畫表現(xiàn)!(通過表揚優(yōu)秀作品中進行)
2、強調色彩的豐富表現(xiàn),特別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但更要鼓勵根據(jù)自己感受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揚作業(yè)靠近(強調個性)。
3、橡皮泥制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兩人合作完成一張作品,(強調學生的合作能力)。
七、評價過程
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作業(yè)或別人的作業(yè),強調真實感受,鼓勵實話實說。老師盡量用個人的看法鼓勵學生自主想法,以便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學習評價氛圍。
八、課后拓展
收集類似的圖片,可以借助于家長并用文字表現(xiàn)自己對圖片的感受。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資料、信息的學習習慣。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
、偈掷L線條圖像表達的意義功能的理解。②體會手繪線條表達的樂趣。③培養(yǎng)和發(fā)展觀察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難點:能夠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膽果斷有個性的表達再現(xiàn)生活中見過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欣賞:看flash線條先生
提出問題:我們看到的這些線條有什么變化?組成什么圖像?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外賓旅游遇到困難,語言不通怎樣去幫助他呢?(畫一杯牛奶,一塊面包)
導出課題:(定義)手繪線條圖像:是最為常見的繪畫表達方式,是美術中的白話文,他可以把表達不清楚的內(nèi)容,直觀的表現(xiàn)出來。
二、師生探索創(chuàng)新
1、理解領悟
師生共同感受:①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意義功能的理解。
、隗w會手繪線條表達的樂趣。
功能: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錄等功能。是人類除口語,文字外的“第三語言”。
2、探究性學習
我來畫大家猜游戲接力賽
手繪線條圖像的多種功能和在各種場合的運用,可以使我們把難以用語言表達和表達不清楚的內(nèi)容,清楚地表達給對方。
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具有豐富美感的藝術性,在沒有文字出現(xiàn)以前,人們使用手繪圖像傳達和交流今天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方面,我們面臨讀圖時代的挑戰(zhàn)。
三、鞏固練習
動手動腦,表達體驗
表達: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合作用手繪線條圖像大膽果斷地表達,發(fā)揮想象力,運用豐富的手法進行表達。
1、畫一張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告訴大家你喜歡的服裝款式。
3、展示你的房間布局。
4、失眠了,你能用手繪線條圖像表達出來嗎?
四、展示評價
圖片展示:明確手繪線條圖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工具技法的約束,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圖片參見課本8—9頁。
共同賞析,交流感受。
五、小結
美術教案 篇7
[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活動教案——--民間故事活動目的:
1、 理解民間故事所蘊涵的意義。
2、 收集民間故事一兩篇。
3、 掌握講故事的技巧。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4、 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間文化。
活動準備: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美術校本課程教案,學生用一周時間收集民間故事一兩篇。
課時安排:美術校本課程教案活動教案——民間故事
2課時
活動步驟;
1、 理解民間故事蘊涵的意義。
2、 學生收集民間故事兩篇以上。
3、 故事交流。
第一課時
傻丈夫,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下面為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啼笑皆非,它卻蘊涵著很深的意義。
老師(或學生支持人)講故事。同時用多媒體打出故事內(nèi)容,并且播放街頭流行曲《你話我傻》。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讀了這個民間故事,你覺得故事里的人物怎么樣?這個故事僅僅是給人當作笑料嗎?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分組閱讀、欣賞、討論。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好,現(xiàn)在請每組推薦一兩個代表談談你們討論的結果。
小組代表發(fā)表意見。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大家都發(fā)表了自己組的意見……(小結)。
老師:我們加田有很多民間故事,大家聽到過的有那些,和同學們講講。
學生互講故事。
老師:大家回去之后每人收集一兩篇的民間故事,注意要寫上收集故事的時間、地點,還要寫上講故事人的.姓名。下周的《民間文化》課交流。
第二課時
民間故事交流,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老師(或學生主持人):大家先分組交流、閱讀、欣賞、討論。各組推薦一兩篇你們認為好的故事在全班交流,并且說說它蘊涵的道理。在講故事時要注意口氣和表情。
學生分組交流、閱讀、欣賞、討論。
小組推薦,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大家評價。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通過小臺鐘表寫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并學習用線描形式描繪出來。
課前準備:學生自帶一個小臺鐘和線描用筆。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說明寫生是學習繪畫基本技能的重要方法,要求真實、準確地表現(xiàn)寫生對象。要畫好寫生畫,重要的方法是細致觀察,深入理解,抓住特征,準確表現(xiàn)。
二、指導學生觀察小臺鐘。
提問:1、小臺鐘是什么形狀的'?
2、小臺鐘由哪幾部分組成?
3、每個部分還有哪些細小特點?
教師出示范畫,一一指出用線描寫生應一絲不茍地表現(xiàn)出小臺鐘的外形特征、結構及其細節(jié),寫線要大膽,要按結構用線。
三、寫生步驟:
1、確定構圖,抓大的外形、結構,注意形狀特征及透視變化,畫出大體輪廓。
2、按各部分結構刻畫細節(jié),可先畫前邊,再畫后部;先畫可見的、完整的部分,再添畫被遮擋的部分。
3、完成后與實物對照,作整體的調整和補充。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五、講評。
美術教案 篇9
一、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
l顯性內(nèi)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欣賞、分析藝術作品,能夠認識到不同季節(jié)的色彩變化,及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應會:認識該課中介紹的四位畫家,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其作品進行初步分析,并寫出短文,以表達對畫而的認識與感受。
2、隱性內(nèi)容與目標
(1)通過本課欣賞,認識多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了解東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四季的色彩,能正確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難點:用寫短文的方法,表達個人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三、課前準備
l教師設計《四季的色彩》課件,音像結合,圖文并茂。
2學生搜集在不同季節(jié)拍攝的'照片或相關資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對不同季節(jié)的感受。
四、教學過程
(一)導人
1請看,我給大家?guī)砹耸裁?(課件出示四季圖片)
2問題:
(1)你看到了什么?
(2)聽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請學生回答)
3自學:打開書第2頁選擇你最喜歡的季節(jié),試著用“這是季,是的季節(jié)!眮硇稳菟。
4全班交流:你對最喜歡的季節(jié)有哪些美好的記憶或感受?
5出示課題: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賞。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畫。
(3)問題:說說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2、分組活動。
(1)要求: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由組長帶領分組欣賞。
(2)學生根據(jù)要求,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
反饋。(以小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畫)東山魁夷(日本)
、佼嬅骟w現(xiàn)了什么繪畫風格?(寫實性、裝飾性)
、诋嫾抑饕\用了哪些色彩表現(xiàn)春天?
、蹖懸黄涛膩肀磉_你從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苣氵想了解什么?
(2)《夏》列維坦(俄國)
、佼嫾疫\用了怎樣的筆觸來表現(xiàn)畫面?(細碎、完整)
小知識:筆觸是畫家在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自然和生活時運用的各種筆痕。
、诋嬅嬷饕褂昧四男╊伾?
③用短文表達欣賞這幅作品之后的所見、所聞、所感。(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3)《金秋》(中國畫)林風眠
①畫面用色有什么特點?(淡雅、濃重)
②樹林在陽光照耀下呈現(xiàn)什么色彩’
、劢o你帶來哪些秋天的感受?試用短文表達。(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4)《冬獵》(油畫)勃魯蓋爾(尼德蘭)
、倌銖漠嬅嬷锌吹搅耸裁?(風景、人物、動物、植物)說一說。
、谟^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體會?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麗?用一篇短文表達出來。(請參考書上第3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3、拓展
教師總結:雖然冬季將一切事物歸于沉寂,但是卻預示著春天的來到。四季的色彩是豐富的,有無限象征意義,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們之間是互相孕育、不斷積累、循環(huán)往復的。
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藝術的服光和美術的語言來觀察、表達藝術作品和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10
導言:
深愛的這片土地,是腳下的這片土地,還有土地上生長的五谷雜糧,它給予我們物質的需求,滋養(yǎng)了我的靈魂,又豐富了我們精神的渴望。不論是腳下這片廣袤的土地,還是藝術的沃野。足以讓我的愛變得深深,讓我的雙眼常含淚水。
自古以來,五谷素有凝聚天地精華之美稱。.賤金玉而貴五谷。五谷”養(yǎng)育了中華五千年,“五谷”文化也傳承了五千年.“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規(guī)儀中,視其為奪天地之精華的吉祥物;民間則將“五谷”作為辟兇邪、鎮(zhèn)惡穢的祝禳之寶,這些都使[五谷藝術]除形的質樸、神的虛靈、意的深邃、法的自然魅力之外,更賦予了深厚內(nèi)涵的'民族文化功用。五谷糧食畫是五谷文化的最高藝術體現(xiàn),是五谷文化的藝術寫照。
五谷畫的設計與制作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粘、貼、拼、雕等手段,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讓學生了解五谷畫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熟練掌握五谷畫的制作流程,培養(yǎng)學生雕塑藝術的造型特點又有繪畫藝術的筆墨色彩效果,適合學生陶冶情操,開發(fā)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2、知道自古以來,五谷素有凝聚天地精華之美稱,了解五谷在佛教,道教,民俗中的寓意,以及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3、知識與技能:引領學生認識了解五谷雜糧的大小、顏色和形狀。了解種子貼畫的文化內(nèi)涵。
4、過程與方法:通過創(chuàng)作種子貼畫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心理品質。通過小組互動的集體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二、重點
選擇適當?shù)姆N子進行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有序的進行拼貼。
三、難點:
1、作品的設計,構圖,五谷形狀色彩的搭配
2、作品的新穎、生動、富于美感。
3、①構思、設計:美觀、大方
、谶x材、粘貼:均勻、流暢
③裝飾、修整:排列整齊:構思、畫圖、粘貼、修飾
四、教具:
卡紙泡沫板三合板等五谷膠水鑷子顏料等,各種種子若干(大米、小米、綠豆、紅小豆、黃豆、玉米等)
五、教學過程
1、導入:1)簡介五谷畫歷史及相關知識2)五谷畫制作的視頻欣賞3)作品欣賞(略—)
2、新授:
1)、什么是五谷畫:五谷畫是以五谷(粟、麥、稻、黍、菽)等各類植物種子為原料,通過粘貼等手段,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
等造型手法,經(jīng)過特殊處理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
2)、介紹原料:五谷畫的原料包括谷子、麻子、紅黍、綠豆、莜麥等100多種植物種子。這些種子大致可分為紅、黃、綠、黑、白、灰、棕七種基本顏色。每種基本顏色又可分為深、中、淺三個層次。
如黑色可分為深黑色、中黑色、淺黑色。這樣細分下來,原料顏色便多達近三十種,基本滿足了五谷畫制作中色彩搭配的需要。
3)、制作流程:
。1)篩選原料。
種子顆粒飽滿均勻、大小平均、色彩亮澤
。2)板上作畫。
作畫工具有圓珠筆和KT板,即泡沫板。由于五谷畫的尺寸規(guī)格,我們選用相應大小的KT板。作畫時,將原畫放在KT板旁,然后用圓珠筆按照比例,將它們的框架一一在KT板上畫出來
(3)涂抹膠水。
涂抹膠水時,用鑷子或木刻刀片沾上膠水,然后輕輕地在泡沫板上圖畫的輪廓內(nèi)來回涂抹,直到將膠水涂抹均勻。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特別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將膠水涂抹到圖畫的輪廓之外
。4)填充原料。
這道工序是整個五谷畫制作流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待圖畫上膠后,便可開始用所需谷物,即經(jīng)過以上處理的種子,對圖畫輪廓空白處和線條進行填充了。填充種子,一般將鑷子作為工具。用鑷子夾起種子顆粒,按照橫豎順序,一顆一顆沾貼到圖畫的線條及空白處即可。一般來說,應該用種子先把線條勾勒出來,使線條與線條之間非常醒目,然后再對線條與線條之間的空白處進行填充。在對圖畫進行填充時,還要根據(jù)原畫選好顏色搭配
。5)增亮處理。
增亮處理需要的工具有蒜頭、雞蛋、畫筆。
。6)合成裝框。
將其臵于干燥環(huán)境下平放三天,即可合成裝框。
4、作品欣賞
5、自我評價
6、總結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6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13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1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2
美術教案07-20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27
美術教案【精選】09-23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2
[精選]美術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