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9篇【經典】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4、愿意通過多種形式展現(xiàn)自己。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huán)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 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xiàn)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并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制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為什么?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yǎng)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 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么猜不著?從而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變化?匆豢、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xiàn)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 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yǎng)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xiàn)在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yǎng)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
一組制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xiàn)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束活動。
小結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并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心他們。
( 2 )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并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幼兒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fā)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情況分析:"驚喜"讓人想到的是一種禮物,一種不可思議的東西。故事《給你一個驚喜》講的是獅子阿美有一頭漂亮的長發(fā),生了一場大病后,阿美的頭發(fā)掉光了。小伙伴們約她,她不敢出門。后來小伙伴們給她一個驚喜……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緒變化。
活動名稱:語言
活動內容:給你一個驚喜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緒變化。
2、能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緒變化。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CD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給你一個驚喜》。小朋友,請你猜一猜,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驚喜呢?
2、幼兒自由猜想。
二、教師結合掛圖分段講述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至"像兩只熟透的桃子",提問:
--獅子阿美長了一頭怎樣的頭發(fā)?
--后來阿美的頭發(f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教師講述故事至"沒有吭聲",提問:
--阿美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樣?
--阿美的朋友會想什么辦法呢?
3、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提問:
--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他們?yōu)槭裁窗杨^發(fā)剃光?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阿美的情緒變化。
1、教師提問:
--阿美哭了幾次?
--第一次哭是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為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阿美的兩次哭來理解阿美的情緒變化。
四、幼兒嘗試復述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落葉是秋天的一大季節(jié)特征,孩子們對于秋天樹葉的基本現(xiàn)象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楚的概念。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于秋天的葉子一直停留在秋葉枯萎會飄落的階段,落葉或多或少總是帶有一些悲傷的意境,而本次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很有童趣、很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讓幼兒體會秋天的美、落葉的美,促使幼兒產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同時,整個故事充滿童話色彩,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又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并且結合了一定的助人為樂、著裝整潔等禮儀內容,我針對我們幼兒的發(fā)展層次、理解水平,結合多媒體帶領他們一起走進美麗的落葉世界,并且讓他們明白參加活動要注重儀表的整潔,要用禮貌的姿勢和語言邀請別人的道理。
目標:
1、理解故事,大膽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想象,萌發(fā)對秋天的熱愛。
2、懂得關愛身邊的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重點:
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想象。
難點:
能根據故事展開合理想象。
活動流程:
談話導入——分段欣賞——完整欣賞——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呢?
2、哦,我們能想到這么多美好的東西,剛剛很多小朋友都說到了落葉,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落葉飄落下來的樣子吧。
播放《秋天》,幼兒表演落葉的樣子。
3、你們真是一群可愛的小樹葉,今天也有很多的樹葉朋友來跟我們一起跳舞,看,它們都來啦。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欣賞ppt1ppt2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的到處跑,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黃蝴蝶,瞧!樹葉都落在了大地上,他們在互相打招呼呢。紅蝴蝶說:大家好,我來自楓樹,我是楓葉。黃蝴蝶說:大家好,我來自銀杏樹,我是銀杏葉。綠蝴蝶說:你好,我來自桂花樹,我是桂樹葉。
那你覺得還會有什么葉子來呢,請你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2、欣賞ppt3提問:
。1)你們猜猜,它們會去做什么呢?
(2)你們說的真好!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結:原來它們都去跳舞啦,小樹葉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有的在跳雙人舞,有的在跳圓圈舞,還有的在跳踢踏舞,這真是一場盛大、熱鬧的舞會。
3、欣賞ppt4(重在觀察畫面)
。1)聽!什么聲音?誰在哭呀?為什么哭呢?(提升完整的語言)
(2)是呀,沒有干凈的衣服怎么能去參加舞會呢!你們能不能幫幫它們呀?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呢?
。3)你們真善良,連天上的天使也被你們感動了,帶著自己的魔法棒來幫忙。變!變!變!有了小天使的`幫忙呀,小樹葉們都有了自己的新衣服。
(4)那現(xiàn)在小樹葉們的心情怎么樣了呢?
小結:它們換上了干凈漂亮的衣服心里美滋滋的,趁著舞會還沒結束,它們趕緊跑到舞會的現(xiàn)場和其他的小樹葉一起跳起舞來。
4、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你們覺得應該給故事取個什么名字呢?(這個故事的名字一定要和樹葉有關)
三、完整欣賞
1、你們給這個故事取了這么好聽的名字,老師也想了一個好名字:故事的名字叫《秋葉的舞會》,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說一遍吧!
。1)正是有了你們的幫助,小樹葉們才能參加這個盛大的舞會,它們開心極啦,那你們開心嗎?為什么呢?
小結:原來被別人幫助和幫助別人一樣,都是很快樂的事情。
。2)那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人需要我們幫助呢?你想怎樣幫助他們?
四、活動延伸原來有這么多人需要我們幫助,那我們大班的哥哥姐姐從身邊做起,現(xiàn)在我們下去幫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塞塞褲子、扣扣紐扣,好不好?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勇氣”的含義,能區(qū)別“勇氣”和“莽撞”
2、 知道生活中做許多事情都需要勇氣,愿意用各種方式迎接挑戰(zhàn),明白勇于克服困難才能成功。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跳傘、跳高、滅火、上課舉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誰是有勇氣的人
1、 說說各自認為最勇敢的人是誰?為什么?
2、 看圖思考:他們有沒有勇氣
。1)消防員救火
(2)運動員跳高
。3)吃從來沒有吃過的蔬菜
3、 了解有的事情很困難,有的事情很平常,但都需要有勇氣。我們如果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就能成為一個勇敢地人。
二、我有勇氣做這些事兒么?
1、 他們在做什么?我是否也遇到過這些事兒?為什么說這是由勇氣的?
2、 談談自己的經歷
三、我會更加有勇氣
1、 上課舉手發(fā)言
2、 別的同學發(fā)言時,能靜聽同學發(fā)言
3、 做錯事情后能主動承認錯誤
4、 一起看看大家都害怕什么,想一想對付它的好辦法。只要有勇氣想辦法,就能變得不害怕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春雨對自然界的作用。
2、具有熱愛、關心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觀察周圍事物變化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對春天的景色和花草樹木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重點:學習詩歌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經歷了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們又迎來了欣欣向榮的春天。你們覺得春天美不美?春天的雨是什么樣子的?落下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動物、植物會說些什么?
2、引導幼兒欣賞詩歌。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提問:春天的小雨落下來會發(fā)出什么聲音?種子說了什么?梨樹說了什么?麥苗說了什么?小朋友說了什么?
。3)幼兒學習詩歌,教師注意提醒幼兒發(fā)準字音。3、
3、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4、集體表演: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活動二:春雨
活動目標:
嘗試用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春雨,嘗試與同伴一起合奏,學習用兩種節(jié)奏進行合奏。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型卡片、已逐步學會念詩歌《小雨點》
活動重點:學習節(jié)奏
活動過程:
1、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節(jié)奏,表示春雨的滴答聲?”(幼兒嘗試)
2、教師指導:(1)幼兒看節(jié)奏型卡片,邊拍節(jié)奏邊發(fā)出滴答的聲音?如:
。2)幼兒根據教師發(fā)出大小不同的雨的指令,用不同的節(jié)奏反映。
3、結伴合奏:“下春雨的時候,兩種節(jié)奏同時進行應該怎么表演?”
“請你和好朋友一起試一試。”
4、在分享交流中,請愿意為大家表演的幼兒表演。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清晰地表述或回答腦筋急轉彎的題目。
2、學習改變思維方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3、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競賽性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和幼兒一起事先準備多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
2、幾分牌、智慧星、獎品若干。
活動重點:
能清晰地表述或回答腦筋急轉彎的題目。
活動難點:
學習改變思維方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活動過程:
1、以競賽的形式展開活動。
。1)幼兒分成兩組,每組取一個名字,并選出一個組長、一個記分員。
(2)"小智慧星"評比:按照個人答案對次數(shù)的多少來評定,選出第一、二、三名。
(3)搶答題由教師出題目,各組幼兒在教師宣布"開始"后,才可搶答,答對得一分,答錯不得分。
(4)比賽紀律好的組可以加上文明禮貌分。
2、幼兒比賽。
。1)兩組的組長通過猜拳,決定出勝負,勝的一組先出題目。
。2)第一輪:必答題比賽。
。3)第二輪:搶答題比賽。
。4)要求出題目和答題的幼兒能大膽地、清晰地表述或回答腦筋急轉彎的題目。
。5)引導幼兒做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時,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問題,需要改變思維方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3、評獎。
。1)每組記分員統(tǒng)計各組的成績,得出勝負以及個人的"小智慧星"獎。
(2)教師給獲勝的一方頒發(fā)"智慧獎",給另一方頒發(fā)"動腦筋獎"。
活動反思:
本活動采取生動活潑、易識易記的形式,內容貼近日常生活,不僅能喚取幼兒的好奇心,還能引導幼兒以積極樂觀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對待生活,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開發(fā)或鍛煉幼兒大腦思維的能力。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1.教師提出話題“我們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樣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幼兒聽錄音一遍,教師提問:蒲公英在什么季節(jié)開花?散文里說青草地上怎么樣?你最喜歡什么?蒲公英開著什么顏色的小花朵?散文里說“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
(引起幼兒對欣賞散文的興趣,可讓幼兒談談自己對蒲公英的認識。學習就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新舊經驗的結合。幼兒聽過第一遍散文后,只要求他們談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3.教師朗誦一遍散文,事先要求幼兒注意傾聽,找一找散文里是怎么說蒲公英有趣的。提問:散文里是怎么說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風吹來,它怎么樣?(幫助幼兒理解“飛揚”和“比柳絮還要輕”一句)飛著飛著,它又怎么樣了?為什么說它像一片片雪花?(幫幼兒理解“輕盈地降落”,可請幼兒用動作表演出來)
(第二遍欣賞前需要要求幼兒專心傾聽,認真思考。可以讓幼兒用多種途徑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口頭表述、動作表演,特別是形容詞和描述動作的詞匯,讓幼兒了解表達方式的多樣性。)
4.舉例說明什么是比喻句,讓幼兒學說比喻句。然后繼續(xù)討論:為什么說花托上結出的種子像雪白的絨毛似的球?為什么飛著飛著,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覺得散文聽起來怎么樣?為什么很優(yōu)美呢?幫助幼兒歸納出散文詞語豐富、語句優(yōu)美的特點。
(大班幼兒的理解力較強,讓幼兒了解一些簡單的表現(xiàn)手法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需要教師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作好鋪墊。同時,讓幼兒了解優(yōu)美詞匯,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語言的敏感性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5.提出問題,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春天除了蒲公英開花外,還有哪些花也開放了?陽光照在上面,花怎么樣?春風吹過,它會怎樣?像什么?如果春雨打在花上,花兒會怎么樣?手摸上去、蜜蜂飛來呢?
啟發(fā)幼兒充分想象,鼓勵幼兒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話。要求幼兒運用恰當?shù)脑~語進行描述。
(這些問題用于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擴展幼兒想象,為仿編活動作好準備。)
活動延伸
1.帶領幼JLJP觀察,觀察后談話:“你看到什么花兒也開放了,它們開著什么樣的小花朵?”
2.在觀察談話的基礎上,提出繪畫要求,請幼兒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花,在繪畫中表現(xiàn)出它們的特征。
(幼兒語言的獲得依賴于環(huán)境,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是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觀察活動是幼兒積累感性經驗的過程,也是幼兒整理經驗的好時機。)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會專注傾聽,體驗與人交談的樂趣。
2、學習運用相關的詞語"電閃雷鳴、烏云密布、晴空萬里"等,與他人交流天氣的變化。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天氣的變化,觀看"天氣預報"節(jié)目,了解幾種常見的天氣名稱及特點。
材料準備:各種天氣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入,激發(fā)幼兒交流天氣變化的興趣。
師:你們知道天氣有哪些變化?你是怎么知道天氣要變化的'?
2、討論講述,了解天氣有幾種變化。
提問:你知道天氣有幾種變化嗎?并說說天氣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幼兒分組討論,再集中談話。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晴天、雨天、陰天、雷雨天"等詞來講述不同的天氣。
3、提升經驗,再次談話。
提問:你知道天氣變化有哪些?這些天氣變化有什么不同?請用適當?shù)脑~語和連貫的語言講述。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再次以同伴交流,學習使用"電閃雷鳴、烏云密布、晴空萬里"等詞語描述不同天氣特征。
4、鞏固練習,學做小小氣象預報員。
鼓勵幼兒模仿氣象預報員,選擇不同的天氣圖片,進行天氣預報。
重點引導運用已知的氣象常識和已學的相關詞句講述天氣的變化。
小結:今天天氣晴朗,晴空萬里,藍天白云,明媚的眼光照射在我們身上,感到舒服,適宜和家人一起出游。
附故事:特別的氣象員
小山羊要出門去旅行了。
他剛跨出門檻,主人家玻璃缸里的一只小烏龜高聲喊住它:"山羊弟弟,今天天氣不好,要下雨,你最好不要出門。"
小山羊奇怪地問:"你怎么知道天會下雨?"小烏龜說:"你看見我身上的小水珠了嗎?快要下雨之前,空氣中的水汽比較多,這些水汽碰到我涼涼的背,就慢慢結成了無數(shù)的小水珠。"小山羊半信半疑,沒有吭聲。小烏龜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門外的蜻蜓。"
小山羊走出門,正好碰上一只蜻蜓。那只蜻蜓飛得低低的。小山羊上前問道:"蜻蜓弟弟,今天天氣好嗎?我想去旅行,能去嗎?"蜻蜓說:"今天天氣不好,要下雨啦。""你怎么知道會下雨的?"小山羊不明白地問。蜻蜓說:"你看我不是飛得很低嗎?下雨之前,空氣里的水汽特別多,我的翅膀上沾滿了水汽,就只能低低地飛。"
小山羊還是將信將疑。蜻蜓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問前面樹上的蜘蛛。"
小山羊向前走去,問樹上的蜘蛛:"蜘蛛哥哥,今天會下雨嗎?我想去旅行,能去嗎?"在樹上收網的蜘蛛說:"今天天氣不好,快下雨了,請你不要出去啦。""你怎么知道會下雨呢?"小山羊問,蜘蛛一邊收網一邊回答:"天快下雨了,昆蟲都飛得低低的,我織在高處的網捉不到昆蟲,只好把他收下。等天晴了,我再重新在高處織網。"
小山羊這才相信了,它不出去旅游了,趕忙轉身回到屋里。不一會兒,真的下起雨來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陳述理由并能說明其原因。
2.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圖片。
活動過程
1.物品分類
請幼兒將混放在一起的各種玩具分類放好,并說明理由。
引導幼兒可以使用“因為……,所以……”句式。
一個幼兒說完后,其他幼兒評議,看他分得、說得對不對。
例如:
。1)小碗、筷子、小勺放在一起
因為它們都是吃飯用的,所以放在一起。
(2)汽車、輪船、飛機、宇宙飛船放在一起
因為它們都是交通工具,所以把它們放在一起。
2.找相關圖
請幼兒找出有關系的.兩張圖放在一起,并說明理由,其他幼兒進行評議。
例如:
。1)因為她是女孩子,所以穿花裙子。
。2)因為小羊、小白兔都愛吃青草,所以我們把它們擺在一起。
3.說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景)
請幼兒用“因為……,所以……”,或“……所以……”,說一說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一件事,或一種情景。
例如:
。1)因為秋天到了,所以有的樹葉變黃了。
。2)因為3月8日是媽媽的節(jié)日,所以我要送給媽媽一朵小紅花。
。3)因為搶玩具誰都玩不成了,所以應該輪流玩。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07-12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2
大班語言教案06-13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7-26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7-27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2
[經典]大班語言教案08-11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8-05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