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大班教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知道動物有保護自己的本能。
2,激發(fā)幼兒從小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愛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物過冬’的課件。
2,幼兒認識常見動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的,春天剛剛過去了,現在又迎來了溫暖的春天,大家回想一下,冬天是什么樣子的?人們是怎樣度過這么寒冷的季節(jié)?
小結:人很能干,在冬天里不怕冷,想出許多辦法使自己暖暖和和的度過寒冷的季節(jié),那么,那些可愛的動物們又是怎樣過冬的呢?他們有什么好辦法呢?
二,了解課本幾種動物的過冬的方式!感受他們適應季節(jié)變化的本領。
1,現在請同學們翻開《科學》書2,3面
看看課本中一共接受了集中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2,幼兒觀察課本中的圖片,自由發(fā)表意見。
3,教師介紹這幾種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4,總結。
三,拓展思維。
你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你怎樣知道的?向大家介紹,
四,課外延伸。
1,我們在一起來了解其他動物的過冬方式。
播放《小動物過冬》的課件,
2,課件里一共介紹了那幾種小動物?
他們是怎樣過冬的故事。
五,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動物是孩子的樂于觀察的對象,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fā)孩子的探索興趣,冬天到了,人們穿上厚厚的冬裝,動物們不怕冷嗎?他們是怎樣過冬的呢?本節(jié)課以"動物過冬"為切入點,借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yōu)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了解動物的過冬方式, 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從而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引導幼兒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
2、引導幼兒會看歌詞圖譜學認歌詞,能理解歌詞。
3、復習認讀詞組:蜜蜂、蝴蝶、捉迷藏、熱鬧。
活動準備
1、 熱鬧的大街的照片、歌詞圖譜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熱鬧
3、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聽《郊游》音樂進活動室。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 利用課件進行教學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問:
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們看起來怎樣?
街上的人很多,車也很多,看起來怎樣?
2、學習歌曲《熱熱鬧鬧的大街上》
。1)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這首歌聽起來怎樣?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賞,幼兒跟音樂拍節(jié)奏。
提問:為什么說你們是小太陽?
。3)出示歌詞圖譜。
復習認讀學過的字、詞。重點復習:蜜蜂、蝴蝶、捉迷藏、熱鬧。
按節(jié)奏朗誦歌詞。
(4)整體跟唱。
提醒幼兒用較小的聲音跟唱。
要求幼兒會邊看圖譜邊唱,提醒幼兒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
3、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大膽地邊唱邊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音樂中的念白
我是個聰明的勇敢的打敗貓的老鼠,哦,老鼠。
我是個肚子餓偷油喝不擦嘴的老鼠,哦,老鼠。
我是個會唱歌會跳舞會動粗的老鼠,哦,老鼠。
我是個漂亮的?岬目蓯鄣睦鲜螅,老鼠。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故事情境創(chuàng)編相應動作,并隨音樂變換進行游戲。
2、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敢于模仿和創(chuàng)編,大膽表現自己。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音樂(少兒舞蹈《貓鼠之夜》音樂節(jié)選)。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引入情境。
(1)播放老鼠叫聲的音樂,請幼兒傾聽,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和想象。
教師:猜猜是誰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2)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老鼠的形象。
2、分段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根據音樂表現情境。
故事情境:教師扮演“鼠大王”,帶著“小老鼠”出去找吃的。
(1)第一段:小老鼠走路
鼓勵幼兒表現小老鼠偷偷摸摸的樣子,腳步輕輕、東張西望。
音樂提示:聽到哨聲后才出發(fā)。
(2)第二段:小老鼠搬油缸
鼓勵幼兒表現小老鼠很吃力的樣子,體驗合作的快樂。
音樂提示:兒歌里第一次念到“老鼠”的時候放下油缸,第二次念到“老鼠”的時候再次搬起油缸,喝油的`時候聽到”咕嚕咕!钡穆曇簟
(3)第三段:小老鼠喝醉了
嘗試頭暈的感覺,鼓勵幼兒表現小老鼠東倒西歪的樣子。
音樂提示:醉倒睡著了發(fā)出打呼嚕的聲音,聽到貓叫快快逃跑。
3、隨音樂完整游戲。
(1)教師帶領幼兒根據音樂進行游戲,注意音樂提示變換動作。
(2)幼兒隨音樂完整游戲。
大班教案 篇4
草兒嫩綠,鮮花盛開,茂密的樹林中蜿蜒的小河歡快地流淌著,在陽光的照射下泛出點點銀光,樹林的那頭,漂亮的別墅、精致的小屋若隱若現。如此美景讓人陶醉,更叫人羨慕在這里居住的“主人”。
看!它們來了。最前面的是穿著白大衣的波爾山羊,接著是跳著走路的小狗,后面跟著驕傲的大公雞、溫順的老母雞、毛茸茸的小雞,還有調皮的蜜蜂、蝴蝶忽上忽下,靈活的燕子在空中盤旋飛轉。讓人恍若穿過時光隧道,來到了美麗的童話王國。
別驚嘆,也別誤會。大一班的孩子正忙著在自主性游戲中建構自己的快樂農莊呢!
“快來幫幫忙,我的桃樹還差幾塊粉紅花朵就快完成了。”隨著叫聲,立刻在求助者身邊圍上幾個小小的身影,隨即散去,不一會兒,這棵盛開的“樹”已穩(wěn)穩(wěn)地站在叢林中。
另一邊,天天和露露正將藍色的小積木往一處平板上裝:“我們要讓這河水更多一些,這樣小鴨子、小青蛙就可以在水里舒服地游泳。”真是有愛心的孩子。
“老師,小心別踩到雞寶寶。”我趕快停止移動,朝腳下定睛一瞧,綠色的草坪上有幾個黃積木搭的圈圈,一只母雞伏在旁邊,“是雞窩吧!”我看向提醒我的燦燦,“對!雞媽媽正在孵小雞,雞寶寶就快啄破蛋殼出來了,雞爸爸出去找小蟲了!彼槐菊浀刂钢S色圈圈,話語中透著開心。我不禁偷笑,這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真有一手!
看著孩子們投入地忙活著,讓我想起了一周前農莊的另一副景象。零星的小草,殘缺的花兒,參差不齊的樹木。孩子們對擺弄積木似乎更感興趣,看也不看放在一邊的老師制作的半成品材料。身處農村,為什么滿眼的鄉(xiāng)村美景在孩子們眼里這么干巴巴呢?是孩子不喜歡家鄉(xiāng)嗎?不象,在剛才的`“我們的家鄉(xiāng)”的討論中個個能說會道呀。
我暗自思索:孩子的游戲行為往往是建立在豐富的經驗基礎和情感基礎上的。孩子已積累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相關經驗,但由于沒有細致的觀察,對家鄉(xiāng)的感情僅僅停留在表層。試想,沒有真情實感,孩子們又怎么會真心實意的投入這農莊建設中呢。接下來,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走進孩子的生活、走進孩子的世界、走進家庭和社區(qū)。用行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提倡的大教育課程觀。
用什么方式才能讓我們把找到的家鄉(xiāng)美景比較全面地記錄下來呢?經過小朋友的討論我們選擇了用照相機,因為這種形式較快,又不受個人能力限制,有利于調動每一位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有成功感。
為了讓幼兒更自由、更寬松地尋找家鄉(xiāng)美景,我們分小組開展了這次活動,孩子們可高興了。春游、放風箏、參觀養(yǎng)殖廠,花園兜個遍、小草看個夠、小羊喂個飽。他們還做起了小導演,請我拍這拍那,底片沖出來一瞧!哇!真是一群小天才!美麗的別墅、萬紫千紅的野花、游弋的蝌蚪、草地上嬉戲的小雞……讓你不得不嘆服這群小不點的智慧與純真。
“我們教室里的農莊跟外面的世界比如何呢?我們的農莊還有哪些主人呢?”
“我們該重新建造農莊!把小動物也請進來!”這個提議一呼百應,性急的孩子已經躍躍欲試。幾天下來,農莊的面貌大為改觀,孩子們在自己創(chuàng)建的莊園里快樂地想象著、創(chuàng)造著。
孩子的情感是真摯的,他們的行為時常會因為情感的因素而搖擺不定。對家鄉(xiāng)熱愛的情感讓孩子創(chuàng)造的莊園前后不一,對小動物關愛的情感,讓孩子在游戲中那么投入地呵護它們。
稚嫩的笑臉、活潑的身影、純真善良的情感是孩子最可貴的,它能讓孩子受益終生。讓我們一起欣賞它、珍視它,讓它陪伴孩子一路前行……
大班教案 篇5
學策略:
1、難點前置
此樂句中的附點、跳音,體現了數高樓的快樂情緒,是整首歌曲的難點。于是,創(chuàng)設小鳥唱歌的情景,難點前置,以此練聲,從而為解決難點做好鋪墊,減輕了學習負擔。
2、借助圖譜
歌詞中“哩哩哩、恰恰恰”的不規(guī)律出現,極易混淆。為此,根據歌曲的音樂元素,精心設計圖譜,將動態(tài)的旋律轉化為靜態(tài)的圖畫符號,為幼兒感知旋律、記憶歌詞、自主學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層層累加
完整欣賞歌曲→學說念白→借助圖譜自主學唱→創(chuàng)編念白動作→合作表演唱,活動中,自然漸進,層層累加,步步推進,有效學唱。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跳音,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2、能根據樂曲的旋律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并隨節(jié)奏說念白。
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譜、電鋼琴、音樂伴奏帶。
活動重點:
能夠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數高樓的歡快情緒。
活動難點:
唱準休止符和附點音符,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念白,體驗歌唱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練聲
難點前置在《數高樓》的伴奏音樂中入場。創(chuàng)設小鳥唱歌的情境,引導幼兒練聲。
[旋律伴奏入場,自然預知旋律;情境設置,使練聲充滿情趣,為解決難點做好了鋪墊。]
2、完整欣賞歌曲
學說念白“小弟弟在干什么?他是怎么數高樓的?”
[完整欣賞,目的是滿足幼兒審美認知的需要,即聽到了什么?興趣入手,先學說幼兒最感興趣的念白部分。]
3、借助圖譜,自主學唱
(1)結合圖譜,教師完整范唱。
[幼兒傾聽,借助圖譜,理解歌詞,感知旋律。]
(2)幼兒借助圖譜理解歌詞。
“歌里唱了什么?”[幼兒回答后,教師直接用歌聲回應,進一步感知歌曲旋律。]
(3)幼兒自主跟音樂學唱。
第一遍:鼓勵幼兒自己學唱。
第二遍:大膽歌唱,能唱出跳音的輕巧、彈跳。
第三遍:注意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師“導而不包”,幼兒在圖譜的幫助下自主學唱,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歌唱活動輕松高效。]
3、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念白。
個人自主創(chuàng)編→兩人合作游戲→完整演唱
[幼兒創(chuàng)編在前,教師提升在后,給幼兒提供自主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幼兒在自然游戲中,掌握念白節(jié)奏,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合作演唱,激發(fā)興趣
(1)師生合作演唱。
(2)生生合作演唱。
(3)邀請全體教師一起合作演唱。
[挖掘“恰恰恰”這一音樂元素的價值,加入動作,進一步體現數高樓的快樂。合作演唱,富有挑戰(zhàn),為幼兒提供了發(fā)展合作態(tài)度和增強合作能力的機會,大大激發(fā)了幼兒歌唱的興趣。]
5、談話激趣,自然結束
在音樂聲中,和老師再見,自然結束。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教案07-26
(經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23
大班教案[精選]08-13
大班教案[經典]08-15
大班教案【經典】08-29
[精選]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經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