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優(yōu)秀[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案 篇1
指導思想
通過圍繞染紙的創(chuàng)作活動,使學生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和學習的方法,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和審美享受,養(yǎng)成主動探究與創(chuàng)造的良好品質。
教學內容
染紙的設計、制作與想象。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染紙圖及其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并養(yǎng)成隨意構想、在表現過程中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品質;2、通過染紙圖案教學,使學生了解圖案用途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國民間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折紙和浸染方法;
2、運用染紙的方法創(chuàng)作生動有趣的染紙作品。
教學難點
圖案畫面的構成與美感把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顏料水、生宣紙、毛筆 3、染紙圖案范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適合紋樣知識,引入民間染紙圖案課題。
2、展示適合紋樣和染紙圖案的`課件,引出新課:染紙圖案
二、指導實踐創(chuàng)作:
1、染紙的基本過程演示:啟發(fā)學生根據染紙過程學習折紙方法和染紙方法。
2、體驗:(1)、美在于發(fā)現。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折的方法和染的時間不同紋樣不同,強調染紙豐富的色彩語言,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2)、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3)藝術的靈魂在于想象。
三、知識反饋:
啟發(fā)學生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制作方法和圖案特點。
制作方法:(1)折紙 (2)染紙
圖案特點:(1)制作簡單 (2)色彩鮮艷(3)紋樣自然
四、作品展示:
1、每小組作業(yè)展示。
2、創(chuàng)新性想法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課后拓展:
請學生談一談創(chuàng)作感受,染紙是否鮮艷、自然、隨意,是否大膽發(fā)揮,能否再改進以及染紙在生活中的應用。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發(fā)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yōu)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tǒng)繪畫表現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 .學習傳統(tǒng)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3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fā)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chuàng)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 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tǒng)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干、濕、濃、淡的變化。
涉及學科:生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等。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學具——課本、國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引入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里,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花呢 ?( 生答 )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宋易钕矚g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 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繪畫是藝術技能,它能陶治性情.對寶寶而言,繪畫幫助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能力.有 一次在自由活動時,發(fā)現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在泥沙子上面畫畫,于是我利用了他們的興趣設計了<裝飾小屋>這一活動,讓他們能在自由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能力和繪畫能力,能用語言,繪畫抒發(fā)情感.
活動目標
1.會繪畫簡單的物體圖形與認知圖畫上的物體。
2.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
3.能用語言,繪畫抒發(fā)情感。4.能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并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會畫簡單的物體圖形與認識,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難點;繪畫抒發(fā)情感與認知團結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已畫好的房子模板的大白色卡紙<分組活動,每組一份> ,彩色筆每組一份,多彩多姿的小屋圖片若干份。
活動流程
(1)由談話討論進入活動---------(2)多種形式欣賞與認知圖片內容,(3)裝飾小屋.(4)語言表達環(huán)節(jié),(5)制作翻翻書。
活動過程
(一) 談話
1.師;"孩子們你們見過那些漂亮的房子呢?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有什么用處?你喜歡什么樣的房子?為什么?"(與孩子一起探討)
(二)欣賞理解 1.拿出圖片欣賞,讓孩子說說看,圖片有什么?看到的和認識的'有什么不一樣?
2.請部份小朋友簡單的說說自己家里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
(三)動手操作
1.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漂亮房子,開心嗎?老師手上有一些房子現在非常的難過,因為它們啊沒有漂亮衣服,沒有花啊,草啊,樹啊陪它玩.它很傷心地跟我說,要我們幫幫它.我們的小朋友們最最有愛心了,一定會幫它的忙對不對?"
2.幼兒分組坐好,每組分發(fā)已畫好的房子模板,讓他們幫助小屋涂上色彩.給小屋找些朋友(如;花,草,樹與簡單的物體圖形,每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四)語言表達
1.引導幼兒根據圖畫積極想象,大膽表達。
師;"每個小組都畫得很棒,每個小朋友都非常的用心,老師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圖畫里面的是什么了,老師最喜歡聽小朋友講"。
教師先讓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自由討論一下,然后再把自己的作品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出來.說說大家一起努力,合作能感受到什么?
(五)讓幼兒們共同制作一本翻翻書,讓別人可以閱覽到他們的作品。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和歡快的笑聲,讓我欣喜地感受到他們創(chuàng)作能力的豐富和想象的活躍.在活動準備中,我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設計了這一內容,使內容充滿了幻想和童趣,激發(fā)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讓他們學習到幫助他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團結友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孩子們對繪畫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更對繪畫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如果在活動中,能明確指出團結的要素,讓孩子更深的學會到與人團結友愛的本領就更好了。
美術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體會繪畫的樂趣。
2.能用橫線、豎線、波浪線等不同線條繪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水。
教案準備:
不同顏色的卡紙及顏料,棉簽,卡通小魚貼紙
教案流程:
教師把小魚拿在手上,小魚在不同形態(tài)的水中最后游到自己的家。
如:老師問:“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靜靜的,平平的`”。老師:“小手指伸出來,我們畫一畫”。小朋友用顏料把這種狀態(tài)的水畫下來。老師又問“大海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一高一低”。小朋友跟著老師的動作一上一下比劃,像波浪一樣。
在教課的過程中要求老師的語言生動形象,肢體語言也要形象、自然。
教案總結:
水是幼兒生活中經常見到或感受到是事物。因此,教師通過卡通小魚找到家,這樣一種吸引幼兒的方式開展活動,既讓幼兒在活動中練習繪畫多種線條,有能讓兒童體驗到繪畫的樂趣。www.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
2、抓住物體輪廓線與內部結構線的大致關系,合理的畫立體形,
3、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4、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能用線條繪畫的形式記錄對事物的感受。
教學重點: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
教學難點: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用具準備:繪畫鉛筆、白紙或速寫本、課本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人
1、出示圖片讓學生猜猜像什么。(水壺的半張圖片)
2、出現另一半后,學生看像什么。(水壺)
3、揭示課題——記憶大比拼。
二、嘗試表現、探究方法
1、請同學把書上的物體畫完整。
2、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分析學生作品,指導矯正作業(yè)中常見的問題:線條是否流暢?
3、引導學生觀察火鍋外形結構特點。火鍋由哪幾部分組成。
4、添畫方法:首先根據記憶畫出其外輪廓線,再添加其內部結構線。
方形物體的特征:對邊平行。垂直于地平線的線永遠垂直。
圓柱形物體的`特征:頂部和底部圓形的變化。
不規(guī)則物體:根據記憶和想象添畫。
三、學生作業(yè) 教師指導
1、優(yōu)秀學生作品賞析。欣賞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描繪的線描作業(yè)。
2、作業(yè)要求:請仔細觀察教材中的3張圖片,把這些物體畫完整。
四、展示交流
1、學生將自己的畫貼在教室周圍的展板上。
2、自由欣賞,相互評價。
3、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1、形體切挖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準備:
師:范圖實例制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課 時: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么?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二、發(fā)展階段。
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想像。
三、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四、生作業(yè),師巡視輔導。
五、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六、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制作
2、點的集合
教學目標:
1、了解美術中點的概念,知道點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學會用點構成精彩的畫面。
2、認識“點彩派”的繪畫典型特征。嘗試體驗點的不同排列規(guī)律、疏密變化,注意整體畫面色彩和諧關系。
3、感受點的藝術魅力。利用兒童的個性特征,通過欣賞、分析、創(chuàng)作、指導、評價,激發(fā)其探究、創(chuàng)造、表現的欲望,提高藝術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明白點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類畫種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合理利用點的組合規(guī)律、疏密變化,使畫面呈現和諧的色彩。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作畫工具。
學生:水粉或水彩顏料、彩筆、畫紙
課 時:3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請你猜猜我是誰?
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嗎?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種顏色的點)
再退遠一點,現在看到什么了嗎?(是人物畫)
點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大家先來欣賞幾張世界名畫。 欣賞比較:
1、《大碗島的塞納河之春》修拉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畫家。
2、《納蒂布港》西涅克 法國新印象派(點彩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3《牧羊女》 米勒 法國現實主義畫家
學生比較欣賞,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學生回答:點彩派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效仿
自然、清晰而真實的畫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點點的奧秘,出示課題——《點的集合》
二、發(fā)展階段
1、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通過欣賞教材和學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錢豹的身上有斑點紋;彩色的鵝卵石可以拼成火車的點;馬賽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點;花園里開放的小花是點;樹葉是點;夜空中的星星也是點;距離足夠遠的話人是點,汽車是點,甚至房屋也是點??
出示圖片,清學生再次辨析點。
通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析,可以看出:點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比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欣賞圖片,看看色點在繪畫作品中的表現。
欣賞圖片,了解點的排列方法與效果。
2、欣賞作品,感受點的魅力。
1)《殉教者》希臘 馬賽克鑲嵌壁畫
小塊的馬賽克由點及面,追求繪畫的效果。
2)《蠟染》 苗族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中利用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手法,生動靈活。
3)《黑屋頂》吳冠中 中國當代藝術大師
把房屋屋頂、窗戶概括成不同形狀的點,組成一幅形式感很強的畫面。
《山水》 黃賓虹 中國當代國畫大師
中國畫中的點點墨跡不僅墨色變化萬千,還概括的表現了各種物象。
4)《構成》 維克托?瓦薩里 法國
由圓圈圓點組成具有驚人視錯覺的瞬間效果。
5)《星月夜》 梵?高 法國后印象派畫家
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的感覺,增強流動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 法國 米羅
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生有趣的畫面效果。
3、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
用點的集合創(chuàng)作一張作品。以不同的點為造型元素,采取各種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現不同的點。
欣賞課本P4技法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題材不限。
作業(yè)要求:用點的畫法進行臨摹或創(chuàng)作。
注意整體效果的變化,把握色彩的關系。
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三、展示與評價
1、將完成的作品按小組張貼到展示板上。
2、小組內自評互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
3、各小組優(yōu)秀作品大比拼。優(yōu)秀作品的作者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繪制過程中的.感受。
4、評出最佳作品
四、下節(jié)課準備
第二、三課時
。ǖ诙n時欣賞制作,第三課時繼續(xù)完成作品,并展示評價)
一、欣賞圖片
欣賞一組馬賽克鑲嵌壁畫
西方美術史學家認識最早的鑲嵌畫出現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西亞的美索布達亞平原上,蘇美爾人是這種藝術的始祖。但是鑲嵌工藝真正得到廣泛發(fā)展是古代歐洲的意大利半島。公元313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米蘭頒布基督教合法以后,各地開始大興教堂,幾乎在教堂所有的穹頂、墻上布滿了基督教壁畫,由于鑲嵌藝術在平面中耐久的原因使其成為基督教教堂壁畫的首選。
點是造型藝術中最基本的元素,點的形式多樣,色彩各異。
每一塊馬賽克都是一個漂亮的色點,成千上萬個馬賽克組成了色點的海洋,成千上萬的色點構成氣勢宏大的鑲嵌壁畫,讓人贊嘆!
我們能不能做出這種效果的裝飾畫,用來美化我們的居室,美化我們的校園呢? 同學們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身邊有沒有可用的材料?
彩紙剪貼、植物種子粘貼、蛋殼粘貼、彩色石子粘貼??
教師總結學生發(fā)言,引導學生搜集身邊常見的可用來制作色點裝飾畫物品。
點的形式表現點的集合效果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新的點畫方法。
三、步驟方法
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蛋殼畫。先了解制作的步驟、技巧。
1、蛋殼要先洗凈晾干,特別是蛋殼內的薄膜要撕去。在白紙上畫出喜歡的圖案。然后把圖形拷貝到彩色卡紙上,卡紙的顏色要深一些。
2、用小毛筆蘸膠水涂在卡紙上,膠水要涂的厚,但不要涂太大面積。然后掰一小塊蛋殼放在膠水上。用鑷子把蛋殼壓碎,把蛋殼按照設計的圖形排好。蛋殼的裂紋可大可小,關鍵是邊緣一定要對齊。
3、注意色彩的搭配,不同的部位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蛋殼粘貼。
衣服上蛋殼的可以用稍大的碎片。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蛋殼鑲在中間。
4、為了使畫面色彩效果更豐富,我們還可以用彩色水筆勾邊,按著蛋殼碎片的形狀上色。用彩色水筆整理畫面,嘴巴處可以用深淺的紅色涂出豐富的層次。
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制作步驟,學生觀看了解,了解制作技巧。
四、學生練習
練習要求:
1、利用點的不同排列規(guī)律、疏密變化來表現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課時:1課時
課型:繪畫制作課
教材分析:本課是專為入學兒童進行涂色訓練而設計的一堂綜合課,使用各種顏色在白紙上任意圖畫成色彩斑斕的糖衣后,用各種簡單的方法包扎的一堂課。涂色和包扎是本課學習活動的兩個主要內容,應注重意涂色為主,包扎為輔。
本課呈現了多種形式的包扎方法,如:捆扎、折疊、包卷、粘貼等。在教材中呈現的這些方法都很好地體現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如何根據糖紙的涂色效果和“糖果”填充物的形狀進行最美的包扎,體現出學習活動的綜合意義。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畫,激發(fā)學生做手工興趣,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嘗試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參加教學活動,從體驗各種造型媒材中引發(fā)美術興趣,感受創(chuàng)作的喜悅。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畫。
2、嘗試包扎糖果。
教學難點:根據糖果的大小,形狀設計糖紙的大小、圖案、色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講老師小時侯發(fā)生的故事:小時侯的最大的樂趣就是集多種花花綠綠的糖紙,洗干凈以后,夾在書里,漂亮極了!還可以當書簽呢
2、展示作品范例,現在,我們可以自己來制作漂亮的糖紙了。揭示課題。
3、欣賞教材P3
4、學生嘗試涂色 反饋 涂色應由淺到深。
5、學生嘗試包扎糖果
6、學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圓柱體、球形、橢圓、圓、錐形等十幾種形態(tài)各異的糖果。
7、讓學生聯系平時所見的售貨和購物的情景,6人一組經營糖果鋪,一組售貨,余下6組做顧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銷自己的產品,以鍛煉學生大但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8、小結:
就快到教師節(jié)了,小朋友們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們作為教師節(jié)禮物,送給辛勤的老師們。這一舉措,可以激起了孩子們再創(chuàng)作的欲望。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狀、色彩和質感等方面的不同特點。
技能目標:能掌握切挖、拼接、鑲嵌、組合等多種方法設計制作作品。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之中,激發(fā)學生大膽參與和積極創(chuàng)作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狀、色彩進行充分想像,能巧妙地運用拼接、切挖、組合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學難點: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膽想像。
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F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實物投影儀及視頻展示臺;布置好展臺“我的瓜果變變變”。
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牙簽、小刀、雙面膠等工具;水彩筆、水粉顏料、汕畫棒、材料紙等。
教學過程:
1:
(1)導入(看一看)
、俨シ臚lash課件--《瓜果也美麗》片斷(逐步演示播放并配解說詞)。
“我本來是個長得圓圓胖胖的大蘋果,又香又甜。有一天,我的主人對我說:喂,你想不想變得漂亮一點?我可以幫助
你!于是,我高興地答應了?,我變了(用兩顆黑白紐扣裝上眼睛)--又變了(貼上了用橘子皮剪成的翹嘴巴)--繼續(xù)變(頭上插上了一些小碎花)--哈哈!我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谔釂枺
c.誰來說一說這個蘋果是怎樣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的?
d.你又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呢?
③繼續(xù)演示課件,并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把我們帶來的各種好吃的瓜果變一變、打扮一下,看看誰把瓜果打扮得最新奇、最有趣、最漂亮(播放課件--《瓜果的想像》)。
(2)討論、探究方法(想一想)。
、俳處熞龑В嚎戳藙偛沤處煵シ诺膬热荩銓W到了什么方法?
②學生:有添加五官的、有把水果切割分開的、有在瓜果上挖出口子的、有把挖掉的部分加在另外部分的……
、劢處熞龑W生:有添加、切割、切挖、擺放、拼接等方法。
。3)“誰是最佳設計師”(說一說)
、俳處煟和ㄟ^剛才我們的方法,再看一看你們今天帶來的各種瓜果材料,誰已經有新的主意了?
②每組請一位學生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方法。
。4)“大家一齊來設計”(運動手、說一說、做一做)。
學生分別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教師巡回指導,關注學生的制作過程,肯定并鼓勵新奇的設計及大膽巧妙的組合,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完成制作任務。
。5)“請問你最欣賞誰的`作品?”(議一議)。
、賹W生設計的作品擺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賞,說一說自己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诮處熞孕蕾p的口吻引導學生發(fā)現同學作品中的新方法,重點介紹有新意的、別具匠心、與眾不同的新穎作品。
、劢處煟和瑢W們的想像真豐富,把本來平淡無奇的雙手巧妙加工,有的變得有趣,有的變得非常可愛,有的又變得非常漂亮。其實,美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我們敢于想像,敢于動手實踐,敢于創(chuàng)造,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2:
。1)小組討論
布置學生帶一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和瓜果來,課堂上可以分成小組討論這些蔬菜、瓜果像什么?
(2)介紹方法
每組可以推薦1~2名代表上來講述,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及組合方法。
。3)點評創(chuàng)意
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介紹邊聽邊點評好的想法與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并鼓勵學生要大膽設計、別具一格。
。4)示范操作
可順延學生的思路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例:“芋頭變老鼠”),邊示范操作邊同步講述;
“這是一個長相有點特別的芋頭,它本身的顏色就像老鼠身上皮毛的色彩。這時我們只要適當地添加老鼠耳朵(圓形彩紙剪一缺口,交疊成半立體狀貼好),老鼠尾巴又細又長(用紅蘿卜尾剪下即可)粘貼上去,再添上賊溜溜的小眼睛(用一小黑豆)一只有趣的老鼠就變成了”所以,我們在對瓜果或蔬菜進行想像的時候,可以盡量地順應這些瓜果或蔬菜本身的顏色形狀進行想像加工。
(5)實踐操作
、俳處煟簞偛盼覀兪怯昧隧槕煨托螤、顏色進行想像變化的方法,想一想,我們是否也可以把兩種(或幾種)不同造型的色彩的瓜果或蔬菜進行組合變化呢?
、趯W生們動手操作,嘗試不同瓜果組合的造型。
、蹖W生:除了可以用瓜果顏色、造型進行想像,還可以把兩種(或幾種)不同形狀、顏色的瓜果或蔬菜巧妙地進行組合……
。6)教師:
同學們的想像力真是豐富,有的用茄子、洋蔥、西紅柿、小葡萄組合變蝸牛,有的用胡蘿卜、橘子組合變不倒翁,還有的用苦瓜挖切后添加橘子和小西紅柿變成乘風破浪的船……
(7)討論:
是不是任何瓜果和蔬菜都可以隨意組合呢?(是需要有所選擇的)
。8)布置任務:
用自己帶來的瓜果或蔬菜巧妙組合并進行想像,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也可以用畫筆畫出你的巧妙想像。
(9)自由
學生們自由參觀、、學習別人好的方法。
教學后記: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9-14
美術教案【經典】09-12
(經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精選)09-05
(精選)美術教案09-08
(精選)美術教案08-19
美術教案(經典)08-13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經典)美術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