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優(yōu)]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油紙傘與一般用傘的不同之處。
2.知道油紙傘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工藝。
2.大膽進行圖案設計繪畫。
活動準備:各種油紙傘圖片、實物油紙傘、水彩筆、紙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1)出示各種各樣的油紙傘,讓幼兒觀賞
。2)師:知道這是什么傘嗎?
小結:油紙傘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是一種紙制傘。
2.請幼兒繼續(xù)欣賞不同的油紙傘圖片,說說自己喜歡的油紙傘以及傘面上圖案的特點。
3.出示油紙傘實物,讓幼兒了解油紙傘。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所看到的,說說油紙傘與一般傘的不同,有什么特征?
4.你知道美麗的油紙傘是怎么做成的嗎?教師講解油紙傘的`制作過程。
。1)做骨架:將選好的竹子在水中浸泡1個月,削成傘骨、傘頭、傘柄,然后鉆孔、拼接、繞線,變成可以活動的傘架。
。2)上傘面:把裁好的紙黏上骨架,修邊、定型、曝曬。
。3)繪畫:在傘面繪上漂亮圖案,曬干。
。4)上油:最后在傘面刷上防水桐油,再上一層亮光漆,美麗的油紙傘就做成了。
5.請幼兒畫一把美麗的油紙傘,引導幼兒利用不同的圖案、花紋進行傘面裝飾。
活動延伸
在班級里展示幼兒繪畫的油紙傘。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如何經過翻折折出小花貓。
2.學會用繪畫、涂色等方式進行添畫。
3.感受制作的樂趣,關愛身邊的小動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小花貓的樣子。知道小花貓有不同的花紋
物質準備:正方形卡紙,水彩筆
活動重難點:
重點:成功制作出一個小花貓
難點:折出小花貓,涂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師:今天老師變成了一個魔法師,我給小朋友變一個魔法,小朋友們看,這是一張紙,在我魔法師的手里變啊變,變成了什么?
2.師:不過啊,我覺得我還要再變一變,看,變成什么了?
二.教師示范
1.師:那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魔法師的魔術呢?
2.師:那你們仔細看一遍。
3.師:你們學會了嗎?嘻嘻,魔法師的魔法可不是那么好學的,你們要按照魔法師的咒語來。邊對邊,小角靠一起,變成一個三角形;兩個小角要靠邊,兩個邊邊變一起;再把大角翻一翻,變出眼睛和胡子;最后衣服理一理,變成了一只小貓咪!
4.師:我們來按著咒語變出小貓咪。
三.自由發(fā)揮,添畫衣服
1.師:我們變出了小貓咪,但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分不清哪只小貓咪是自己變得,所以,我們要給小貓咪變出自己的小衣服。
2.師:那要怎么變呢?咦,魔法師手里多了一個什么?
3.師:不對,這是魔法水彩筆,專門給小花貓變衣服的,你們要給小貓咪變出漂亮的衣服。
四.作品展示
師:小魔法師們都會變出了漂亮的小貓咪,有誰想給別的小魔法師看一看自己變得小貓咪?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魔法師教會了你們怎么變出小貓咪,那么你們回家變給爸爸媽媽或者自己的好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活動反思:
孩子們喜歡小動物,折紙也是小朋友較為感興趣的,所以這次折紙活動,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以往經驗不足,所以出現了一些失誤。在教學活動時,有個小朋友認為太難了,表示不想折紙。我覺得這是幼兒的畏難心理,所以我鼓勵他,說:“嘗試挑戰(zhàn)一下自己,這樣你才會有進步。 弊罱K這個小朋友通過自己努力成功折出來了。折紙活動,對于一些小朋友是有挑戰(zhàn)的,所以我們要更加耐心地引導他們。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和同伴共同創(chuàng)作作品,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2、激發(fā)幼兒熱愛體育運動的情感。
3、觀察并回憶足球比賽的場景,表現出運動中的人物動態(tài)。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在“好玩的球”主題活動中,初步了解足球比賽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物質準備:一場球賽的短片;球賽中的運動員圖片;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準備輕音樂一盒。
【活動過程】
(一)觀看足球比賽的VCD(注:短片是直接從新聞播報中,刻錄下來的`視頻,培養(yǎng)幼兒從小關心身邊事),引起幼兒興趣。
激烈的足球比賽開始了。場上的隊員們都在拼命的奔跑,一個隊員帶球來到了球門前,抬腳準備射門了,觀眾席上的球迷緊張的尖叫……猜一猜,對方球員會如何防守?球射入球門了嗎?場上的比分是幾比幾了?
(二)演示幻燈片《比賽中的運動員》。
1、你最喜歡哪個運動員的動作?為什么?(注:在幼兒欣賞圖片過程中,對于一些幼兒提到的詞語,例如形容很多球迷在觀看比賽的過程,幼兒用了密密麻麻進行形容,教師做一個重點分享。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注重與語言、科學等學科的有效滲透。)
2、自己做幾個踢球的動作試一試,看看你能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球員呢?(注:幼兒做動作,教師用相機照下幼兒動作,放在電視上播放,進一步觀察踢球時的動態(tài)造型,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欲望。)
(三)幼兒創(chuàng)作作品。
1、提出要求:小朋友在動手之前先要想好用什么方法表現你喜歡的比賽?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可以給幼兒一些時間商量、討論一下。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以便于其他孩子參考。
4、把你想到的激烈場面都畫下來吧。
5、幼兒操作,教師適當給予指導或幫助。
(四)作品展示。
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
2、愿意大膽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把自己想象的海底世界用繪畫表現出來。
3、敢于大膽創(chuàng)意,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得成功與自信。
活動重點:能多畫出不同的,特別的海洋動物。
活動準備:海底動物的圖片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和在生活中的積累與經驗:說一說
教師:小朋友們,你見過很多海洋動物嗎?你在哪見過它?你見到的海洋動物都有什么樣子的?你能多說幾種嗎?
教師引導并幫助幼兒總結。說一說生活中常見的'海洋動物。
二、拓展繪畫內容與思維:想一想
今天老師這里也有好多的海洋動物的圖片拿來給小朋友們展覽,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吧。
這些各種海洋動物真漂亮的,他們都長得很有自己的特點。那么小朋友們什么樣的海底世界你會更喜歡呢?請幼兒說一說。
三、師幼同步,一起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把想像的表現出來:試一試
剛才有小朋友都說了自己喜歡的海底世界,那么我們就來動手畫一畫,把你想的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老師也來畫,一會我們來比一比誰畫的最特別。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畫。
四、師幼之間將繪畫作品進行分享:展一展
幼兒之間互相欣賞學習。把幼兒和老師的作品展示出來大家一起看一看。
五、師幼相互評價,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作品,說說什么地方吸引了自己:評一評
教師引導幼兒從想象創(chuàng)造方面進行和技能技巧方面進行評價。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水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了,尤其在夏天孩子們更離不開水。因此,在孩子進入大班的第二個主題活動便是"有趣的水"。偶然一次課余活動時,聽到孩子們在紛紛向同伴訴說近期的天氣變化,有的說天氣變冷,一直下雨,星期天都不能出去玩,真糟糕,于是我參與了他們的談話,下雨就這么討厭嗎?孩子們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為了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喜歡下雨天愛護水資源,并能夠運用涂畫、拓印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作,表現雨天之美。于是,我設計了美術活動"彩色的雨天"。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畫面,感受作品所呈現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運用涂畫、拓印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作,表現雨天之美。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初步感受作品所呈現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難點:能用涂畫、拓印的方式表現雨天之美。
三、活動準備
1、教具:畫好的雨天背景圖一幅、課件
2、學具:調好的黑色與白色的顏料、每人一只大排筆、調好的各種顏色的顏料盤每組一個、每種顏色里放一個棉球、每人一張畫紙、每組一條濕抹布、每組一個小水桶。
四、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耄ぐl(fā)興趣師:"你們喜歡雨天嗎?為什么?"(幼:"不喜歡,因為不能出去玩""喜歡,因為可以給車子洗洗澡"……)
師:"你們有沒有觀察過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師:"哦,你看見了有變化的天空。"師:"老師這里有黑色、白色的顏料,還有水,請你們想辦法把天空畫出來,時間有規(guī)定,五分鐘"(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我想問一問,你們是怎么畫出來的?用了什么方法?"(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變成灰色"……)
小結:"原來,白色顏料和黑色顏料在一起會變成灰色,再加水會變淡"水加的多顏色會更淡并且更均勻。
。ǘ┯^看課件,感受作品師:"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好聽的詞形容。"(幼:"心里沒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靜"……)(觀看課件多彩的雨天)
師:"小黃是誰?"(幼:"黃色的雨傘")
師:"它為什么說雨天是鮮艷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顏色?""可以用什么好聽的詞形容這么多顏色?"(幼:"紅色、黃色、藍色、粉色……""五顏六色、色彩繽紛")
小結: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的傘變的更好看了。
(三)布置任務,想象創(chuàng)作師:出示四幅圖,你更喜歡哪一張?為什么?"(幼:都很喜歡)
師:"這幅都是傘的畫上面都有哪些顏色的傘?你喜歡什么顏色?"
師:"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雨傘鋪滿了畫面,豐富就是一種美。你還喜歡哪幅?為什么?
小結:"雨傘們一個跟著一個走樓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規(guī)律的排列就是一種美。"
師:"還有的小朋友喜歡哪幅?為什么?""誰和誰走在了一起?"
師:"最后一幅你喜歡嗎?為什么?"(幼:有很多漂亮的顏色)
小結:有的一起,有的分開,這是一種變化的美,簡單也是一種美,紅黃藍是三原色,他們互相拉手,能變出各種顏色。你想不想讓你的雨天也更美呢?讓你的雨天也走上雨傘。(教師示范畫)我們畫的時候,用手轉一轉,雨傘就會大一點。(教師講述繪畫方法,并請兩個幼兒示范)
。ㄋ模┙涣髯髌罚窒沓晒麕煟赫故居變旱漠,你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幼:"我喜歡這幅畫,因為顏色很多很漂亮")
師:"這幅畫是誰畫的?你畫的這幅雨傘在哪里?它們在干什么?"(幼:"小藍和小紫在說悄悄話")
師:"你們的畫里也有故事嗎?(幼:有的.)那你們可以跟你的好朋友講講看,好嗎?"
反思
《多彩的雨》是一首優(yōu)美動聽、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它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
我抓住當前正值夏季,多雨這一季節(jié)特點,緊密的聯系散文內容,抓住幼兒對于的好奇與興趣,通過聽雨聲——模仿雨——教學掛圖——情景表演——幼兒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歌舞表演,讓幼兒在散文《多彩的雨》所描繪的情景中感知雨的多彩,領悟散文的內容,理解為什么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對于教具的選擇,我也是作了精心準備的,在借助多媒體之余,我還親自繪畫教學掛圖,做頭飾、編排舞蹈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點,為了配合以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三、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我覺得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情景導入、欣賞故事、情景表演,一個環(huán)節(jié)緊扣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得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教學,自我感覺還不錯,與幼兒的互動也很親切,個別幼兒的回答還很出彩?墒牵S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后半部分的教學,顯得有點混亂,對情景表演的安排上還應該考慮到幼兒的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兼顧每一個幼兒。
四、對幼兒的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五、對自我的反思。
作為教師上好一堂課前,不但要做好物質的準備,更主要的是做好心理的準備,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這次上課前,我就顯得有些緊張,腦子里總是在想下一步的環(huán)節(jié)該說些什么話,以致于對幼兒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有些緊張,急于要幫助他們引到自己的設計思路上,顯得老師的話過多,課堂語言不夠精煉,這不但是幼兒教師上課的忌諱,也是我語言教學活動常犯的毛病。其實,我應該相信我們的孩子,用更明確的提示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另一個感覺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對幼兒的回答應變能力不夠,回應的語言啰嗦,不切要點。
我將把本次活動中的不足,作為今后教學中努力改進的方向,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力日益提高。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tài)、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征。
3、喜歡魚,并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
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
了解魚的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并進行繪畫,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范畫“海底世界里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jié)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于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征: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并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涂色,從而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fā)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并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里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fā)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里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三、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繪畫。
1、教師提出要求:
你們最喜歡哪條魚?最想給哪條魚拍照片?為什么?
幼:我喜歡熱帶魚,因為它身上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很漂亮!
幼:我喜歡鯊魚,因為它很兇猛,很厲害!
幼:我喜歡五色魚,因為它會變色,和其它魚兒有不一樣的特征。
你們說的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要仔細看了,看看你想拍照的魚兒長得什么樣?怎么樣才能把它拍得更漂亮?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啟發(fā)引導
讓我們一起用神奇的畫筆來給它們拍一張漂亮的照片吧!
(1)先畫出自己喜歡的魚的形狀,要畫滿整張畫紙。請你說一說自己畫的哪一條魚?它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才能把它畫得漂亮一點呢?
(2)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并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你想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身體呢?
(3)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用不同花紋進行裝飾。
照片要畫大一些,顏色要涂得均勻鮮艷,那樣才會更漂亮!有問題的寶寶,可以舉手告訴老師。
(4)啟發(fā)能力強的幼兒多畫幾條不同的魚。
畫完得寶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多畫幾條漂亮不同的魚兒。
四、展示作品
你們,照得照片真漂亮,請把你們的照片放到水晶宮里,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吧!請你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拍得魚寶寶?匆豢茨阕钕矚g誰給魚兒拍的照片?為什么?
五、結束部分:
讓我們也做一條快樂的魚兒吧!請在教室里找到你喜歡的魚兒手拉手一起盡情的暢游水晶宮吧!區(qū)域時間可以在《小巧手》游戲區(qū)中自選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課后評析:幼兒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喜歡、感興趣,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比較整潔、干凈、漂亮。不足之處,教師語言的表述還不夠嚴謹和規(guī)范,活動中對于個別幼兒的提問和回答沒有做到及時的引導,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多注意,及時改正。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繪本《一寸蟲》,講述了森林里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在求生的同時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帶來方便和快樂。與一般繪本不同的是,幼兒在閱讀繪本的同時,不僅體驗到文學作品帶來的樂趣,也引發(fā)了他們對測量的興趣。
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兩次操作(測量)的機會,第一次操作是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量,或許方法并不正確,結果也不一致,但卻讓幼兒在操作中積累
了測量的經驗。在幼兒嘗試操作后,教師用課件演示相應的測量方法,便于幼兒理解和掌握正確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幼兒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第二次測量,以達到掌握新方法,積累新經驗的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可進一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測量不同的物品,激發(fā)幼兒測量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和同伴一起嘗試使用簡單的'方法進行測量,引發(fā)幼兒測量的興趣。
2.理解故事內容,喜歡一寸蟲的機智,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圖、用紐紐繩制作而成的一寸蟲、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介紹角色,引起興趣
1.今天要講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蟲》。
2.你估計一寸蟲大概有多長呢?
【設計思路:幼兒大膽自由猜測“一寸”有多長,既可幫助教師了解幼兒對長度單位的理解情況,同時也讓幼兒在猜測中體驗樂趣,對故事充滿期待!
3.【出示圖片)這就是“一寸蟲”,是故事中的主角,讓我們一起來聽這個故事吧!
二、閱讀故事,實踐操作
1.欣賞故事第一段,嘗試簡單的測量方法。
。1)講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蟲是森林里的小不點兒,誰也不把它當回事,它總是獨自慢慢地向前爬著。一天,一只饑餓的知更鳥看見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蟲說:“請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蟲,我會量東西。”“真的嗎?”知更鳥說:“那你來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錯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幫幫一寸蟲,兩個朋友一起,試著用一寸蟲量量知更鳥的尾巴有多長。
【設計思路: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量,兩名幼兒一起合作是為了讓幼兒彼此學習他人的測量方法,數量充足的一寸蟲也為幼兒的成功測量作了準備,教師可從中觀察幼兒測量的相關經驗與能力,及時發(fā)現問題!
。3)交流:你量出知更鳥的尾巴有多長?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兒會用三條一寸蟲連接起來進行測量,如圖)
。4)你們用幾條一寸蟲量出結果的,7
幼兒:我用三條一寸蟲量出來的。
教師:這三條一寸蟲是怎么排列的?
幼兒:一條接著一條,尾巴接著頭……
(5)小結:我們用三條一寸蟲量出了知更鳥尾巴的長度,一寸蟲從知更鳥尾巴的頂端開始量起,它們挺直了身子,一條蟲的尾巴緊緊挨著另一條蟲的頭,三條一寸蟲首尾相接連在一起,知更鳥的尾巴剛好三寸長。
。6)一寸蟲量出了知更鳥尾巴的長度,順利躲過了一場災難。它能量尺寸的本領也被大家知道了,看!還有很多鳥都來找它幫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嘗試測量。
。1)出示巨嘴鳥、蜂鳥、蒼鷺,你們認識這些鳥嗎?
【設計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雖然是個過渡,但仍然可以拓展幼兒對鳥的認知!
幼兒:我認識巨嘴鳥。
教師:為什么它會有這么一個名字呢?
幼兒:因為它的嘴巴特別大。
教師:你們猜巨嘴鳥會讓一寸蟲量哪個部位?為什么?
幼兒:量嘴巴,因為它的嘴巴很特別。
幼兒:那個是蜂鳥。
教師:你聽說過蜂鳥嗎?
幼兒:它像蜜蜂一樣。
幼兒:我在書上見過,它很小很小。
教師: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讓一寸蟲量全身。量全身要從哪兒量到哪兒?
幼兒:要從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兒:還有一種鳥,叫蒼鷺。
教師:(演示課件)蒼鷺要求一寸蟲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兒:腿、腳……
教師:腿和腳一樣嗎?哪里是腿?哪里是腳?
教師:蒼鷺對自己的腿有多長很感興趣。
【設計思路:演示課件時,可用記號明確標出需要測量的部位,幫助幼兒明確測量的路徑!
。2)操作:請幼兒為一種鳥測量它最喜歡的部位有多長,使用的一寸蟲越少越好。
【設計思路:第二次操作的難度比第一次大,并且要求幼兒獨立操作,桌上提供的一寸蟲數量也不再充足,使幼兒有機會嘗試用盡可能少的一寸蟲來進行測量。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以嘗試更多的測量方法,如移動測量工具、目測等!
(3)交流、記錄測量的結果。
教師:你測量的是哪一種鳥,測量結果如何?
幼兒:我量的是蜂鳥的全身。
活動反思:
活動中,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經驗化、探究化、過程化、多元化”的活動環(huán)境,讓學生隨著一寸蟲遇到的種種危險去感知、去思索、去尋找方法,將預設的目標融入游戲活動中,使學生主動依據個人的已有經驗、認知水平,愉快地學習;同時,也告訴孩子,在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強壯的身體或力氣大就可以解決的,而動動腦、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往往會比那些外表看似強大的力量來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蟲一樣,它脆弱得不堪一擊,但它化解危機、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無關身體大小,也無關力氣大小,而是對自己的認識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民間傳統(tǒng)工藝――藍印花布。
2、學習使用染料、圖案貼紙等材料制作藍印花布。
3、能積極與同伴合作,分享制作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了解過藍印花布的民俗特色。
2、活動室布置:“藍布風情”展示區(qū)。
3、制作工具:染料,毛筆,濕毛巾,熨斗,各種圖案的成品貼紙,有各種鏤空圖案的塑料板,空白貼紙,勾線筆,剪成不同形狀的白布,“茉莉花”音樂(輕音樂,鋼琴曲及民樂合奏,網絡下載)。
【活動過程】
1、情景:和幼兒一起相互欣賞討論自己服飾的特點。
“剛才我們班可愛的小女生們向我展示了她們漂亮的衣服。瞧,宋雪娜的衣服上釘了個小洋娃娃,董佳琪的衣服上貼了個神氣的卡通圖案,殷樂的衣服上繡了美麗的花朵……,在我們的‘藍布風情’展示區(qū)也展出了一些花紋好看的服飾,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欣賞“藍布風情”展覽區(qū)的各種成品,“這里有衣服,裙子,帽子,頭巾,它們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發(fā)現了嗎?”(藍底白花,藍印花布制成)。
“除了這些,藍印花布還有很多作用呢,它的圖案也有很多種。請小朋友自己到展示區(qū)找一找,看一看,然后和同伴一起說一說!
欣賞藍印花布的圖片,感受藍印花布的圖案和色彩特點(播放輕音樂:茉莉花)。
教師小結:“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藍印花布不僅可以做衣服,頭巾,還能做成傘,掛飾,毯子等。它的圖案也從簡單的花發(fā)展到動物,字畫等。”
2、“領略了優(yōu)雅的藍布風情,那你知道藍印花布是怎么做出來的嗎?”(根據經驗說出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藍印花布)。
“看來制作不是很復雜,你們想不想試試做一做屬于自己的藍印花布?”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各種形狀的白布,就請你來把它變成好看的藍印花布吧!”
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并示范。
(1)成品貼紙直接粘貼后上色,熨干。
(2)在貼紙上按圖案板上的輪廓勾畫,剪貼后上色,熨干。
(3)自己設計文樣,剪貼后涂顏料,熨干。
注意點:
(1)貼紙要貼出花形,貼牢。
(2)刷時要均勻,避開花紋。
介紹各組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制作。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重點:提醒幼兒剪貼要盡量精細。
4、作品展示:藍布風情時裝秀
“小朋友們真能干,把原本毫不起眼的白布都裝飾成了漂亮的藍印花布。來,讓我們用這些藍印花布打扮自己,展現一下我們大二班的藍布風情!”
幼兒穿上藍印花布服飾,佩戴藍印花布飾品,在“茉莉花”的民樂合奏聲中表演“藍布風情”時裝秀。
活動反思:
1、首先創(chuàng)設了逛藍印花布店的情景,讓幼兒一開始就走進一個藍印花布的世界,從而來吸引幼兒的眼球,讓他們進入到感知藍印花布美的`情感。在逛逛藍印花布染布坊、飾品店、江南布衣閣中,讓幼兒初步感知藍印花布的美。為了給孩子營造這樣一個美的氛圍,所以在一開始就放江南的古典音樂,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給孩子美的享受美的體驗,利于下一個活動的開展。
2、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上,通過自己去找自己喜歡的藍印花布飾品的過程中,在看看、找找、摸摸的親身體驗中,讓孩子自己去找尋藍印花布的美,這是對藍印花布第二次的欣賞。在幼兒自己說說喜歡的理由的基礎上,教師在進行經驗的提升。
3、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雖然還是讓幼兒進行操作,但是改成了多種形式來表現藍印花布的美。有第一研和第二研中的制作和設計藍印花布,更有新增加的讓幼兒挑選音樂來秀秀藍印花布的美,還有讓幼兒自己用藍印花布裝飾各種東西,這是對藍印花布的故為今用。
4、活動設計條條理清晰,有順序地引導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地欣賞、觀察藍印花布的花紋、圖案及排列方式,感知藍印花布素雅寧靜耐看的主要特點孩子的興趣高,參與積極性高,特別在用多種形式表現藍印花布的美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都能主動、大膽地進行操作和表現,而且都樂于表達自己的體驗與感受。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莊稼果實都成熟了,農村的孩子對于稻子也并不陌生,秋天稻田里金黃一片,美麗極了!但對于稻草的認識和了解幼兒還不是很深刻,我從這一教學動機出發(fā),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園的課題活動《鄉(xiāng)土資源在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中的運用與實踐》,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了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的主體性,并運用多種手段:出示稻草、稻草制品、課件等調動幼兒積極的興趣,旨在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做做中感受操作的.樂趣,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為此我設計了這一大班美術活動《稻草人》。
教學目標:
1、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能夠說出秋天里的各種莊稼水果等。
2、學會用捆、扎、貼、畫等技能裝扮制作稻草人,體驗手工制作的快樂。
3、初步了解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增強環(huán)保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會用捆、扎、畫等技能裝扮稻草人,體驗手工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嘗試自己獨立完成稻草人的裝扮,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人手一捆剪齊的稻草、絲帶、剪刀、白紙、蠟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幼兒隨老師一起手拿稻草做不同的動作(揮手、開汽車、騎馬等)
二、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是啊,現在是秋天,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很多莊稼果樹都成熟了,你們知道有哪些嗎?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高粱、水稻、棉花、紅薯、石榴、蘋果、梨、柿子等等)
2.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說的很棒,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水稻也成熟了,你們認識水稻嗎?
三、出示水稻,認識水稻
1、教師出示水稻,請幼兒觀察。
請幼兒來說說水稻的樣子,上面的部分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下面的部分呢?請幼兒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師小結:上面的金黃色的顆粒是水稻的果實,把黃色的外殼剝去,里面就是爸爸胖胖的米娃娃,把這些米娃娃煮熟呢就是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下面的部分,把它曬干了就成了稻草。
2、稻草變變樂
師:如果把稻草扔了那多可惜啊,我們要把稻草變廢為寶,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稻草可以做成什么?
老師這邊也有一些用稻草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教師出示PPT)出示一些稻草制品:草帽、草鞋子、
請幼兒看看都有些什么?
四、出示稻草人
師:今天啊,稻草人也來到了我們教室,(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稻草人)模仿稻草人說話:“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個稻草人呢?”幼兒觀察稻草人
說一說稻草人有些什么?
師:請你們來看看稻草人是怎樣的?它有幾只手,幾只腳?
引導幼兒小結:稻草人有兩只手、兩只腳、還有一個圓腦袋
嘗試制作稻草人
請小朋友們想不想做稻草人需要哪些工具?
(剪刀、蠟筆、紙、扎稻草的繩等)
師:做稻草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請你們交流討論一下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兒觀看ppt、教師作解說
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捆稻草,先把稻草分成四分,做稻草人的兩只手和兩只腳,每一份啊有三到四根稻草,把這稻草捆在一起,用繩子扎緊,做好它的手和腳,還缺什么?腦袋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說出先在紙上畫上稻草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剪成圓形貼在稻草人上,對啊,這樣啊稻草人就做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
五、幼兒制作稻草人
1.教師個別指導
引導幼兒在系、扎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兩兩合作互相幫助完成,鼓勵幼兒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
2.和稻草人一起玩一玩
教師帶領幼兒去操場做稻草人的游戲變靴筒到靴面到鞋跟。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講解比較緊湊,使幼兒的想象空間縮小。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06-12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10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7-29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7
【經典】大班美術教案07-22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8-02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31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8-08
大班美術繪畫教案05-26
[優(yōu)秀]大班美術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