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體大于部分。
2、嘗試用目測,把實物分成一樣多的兩份,并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顏色的各種圖形。
3、操作材料:紅棗、豆子、橡皮泥。
三、活動過程:
1、以兩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二等份的興趣。
師:“六一”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圓圓的生日,小伙伴們送了他倆一個蛋糕,兩只小松鼠很開心,看了一會兒,花花說:“我們來分蛋糕吃吧,我們兩人吃一樣多好不好”圓圓說:“好”!可是兩之小松鼠的`數學學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勻,小朋友說說看,兩只小松鼠應該怎樣分才能吃到一樣大的蛋糕?
2、老師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請小朋友幫老師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3、幼兒演示分法,教師幫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兩份,那么如果我們用圖形,可不可以也把它們分成相同的兩份?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每種圖形有兩張,請你們把相同圖形中的一張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兩份,然后,用剪刀剪開,看看剪下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時候,你想一想一種圖形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
5、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師: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梢韵嗷ビ懻撘幌拢瑧撛鯓臃?
6、幼兒反饋嘗試的結果。提問內剛才小朋友都動手把各種圖形分成了相同的兩份,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分?
。1)請幾個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講述,并用老師的操作卡演示給小朋友們看。手動演示后教師用課件演示。
。2)請其他小朋友說說其它圖形的不同分法,并用老師的操作卡演示給小朋友們看。幼兒沒說出來的那種方法,教師講解并演示。
小朋友真聰明,能把各種圖形分成相同的兩份,而且方法很多,請你們說說看,分出來的圖形原來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7、探索實踐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其他的東西,請同桌的兩個小伙伴為一組,把紙包里的東西分成兩份。你們可以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工具來分,動手的時候,可以互相商量、討論,應該怎樣?
。1)幼兒嘗試,老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遇到困難、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提醒幼兒操作時不要把東西弄在外面,注意桌面的整結。
。2)提問:剛才你分了哪些東西?怎樣分的?用了哪些工具?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目的:
利用掛圖和教材,請幼兒說說看:
1、觀察巴士上人數變化,做加法練習;
2、數數在蕩秋千的人數變化,做減法練習;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圖片講述,使幼兒簡單了解蕩秋千時要注意哪些安全。
教學準備:數字卡、動物頭飾、蝴蝶卡。
教學過程:
。ㄒ唬┬蕾p掛圖,講述圖片內容
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2、在講述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巴士上的人數、秋千上的小動物們數量有什么不一樣?
。ǘ┯螒
目的':
1、鍛煉幼兒的多想法、多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看手指寫算式
二、看算式說句子
三、看圖列算式
。ㄈ┎僮魇謨
請幼兒完成F2-17評價練習,教師按數學評價中的提示語進行指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背景:
大班的孩子喜歡益智類的玩具,這種玩具要求動腦、動手,操作性強,往往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根據他們現在的發(fā)展階段,我為每一位孩子準備了一套七巧板,從易到難,放入益智區(qū)后,深受孩子的喜愛。但部分幼兒并沒有掌握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和技巧,因此,我選取此內容進行教學。
活動目標:
。、認識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
。、借助課件,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提高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
活動難點:能夠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
活動方法
。、演示法:動畫激發(fā)興趣;顒油ㄟ^動畫,小熊借助七巧板的幫助,克服困難,得到了魔法棒,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操作法:操作體驗樂趣。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圖案來幫助小熊尋寶。
活動準備:
1、《小熊尋寶記》課件。
。、七巧板(每人一份)。
。、教師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七巧板
。、(出示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小熊)它有一套心愛的玩具——七巧板。
。、七巧板里有哪些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小結:就是這七個圖形組成七巧板,"它們就像是7個好兄弟,相親相愛不分開"。
二、自由探索,初步感受七巧板的拼搭規(guī)則1、小熊很喜歡變魔術,瞧,它用七巧板變出了什么?
。、你們想不想玩玩小熊的七巧板?把它拿出來玩一玩吧。(幼兒操作)3、誰來說說,你用七巧板拼的什么?
教師小結:七個圖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不同的圖案。
三、嘗試用七巧板拼搭不同圖案,大膽挑戰(zhàn),體驗拼搭成功的樂趣(1)師:(播放課件)小熊一直想要一根魔法棒。終于有一天,它知道了魔法棒的消息,于是,小熊迫不及待帶著它的七巧板出發(fā)了。小熊帶著七巧板走到岸邊,想要過河,可是該怎么過去呢?提供"小船"的結構圖,幼兒看圖拼搭,教師指導。
。2)(播放課件)小熊過乘著小船過了河,來到草地上。天黑了,小熊累了想休息,這時該怎么辦呢?(搭一頂帳篷)提供"帳篷"的外形輪廓,探索幾種不同的拼搭方法。
。3)(播放課件)第二天,陽光明媚,小熊帶上七巧板繼續(xù)出發(fā)。走過森林,來到一個山洞前。小熊走進去,發(fā)現了藏寶箱?墒,寶箱卻打不開,為什么?(因為有鎖)創(chuàng)設集體合作的氛圍,幼兒完成"正方形"圖案,打開寶藏箱。
。4)(播放課件)藏寶箱打開了,小熊終于得到了想要的`魔法棒。小熊帶著魔法棒,心滿意足的回家了,為了謝謝大家,決定要把好玩的七巧板送給大家。
四、延伸: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愿望1、七巧板真好玩,它還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魔術呢,讓我們帶著小熊送給我們的七巧板,再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教學反思:
。、從孩子喜歡的游戲入手,讓孩子邊動手擺邊說。激發(fā)了孩子的活動興趣,使孩子在看、聽、想、擺、說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體會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病⒃谟螒蛑泻⒆右约w、個人、小組等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體會到了合作、分享、參與的快樂。
。、此次活動雖是一節(jié)拼圖活動,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識進行了綜合運用,并有個別孩子進行了再加工。
如果再上這節(jié)活動課,我不僅要充當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還要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去,與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共同歡笑。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較熟練的計算10以內的加減及連加,鞏固10以內加減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理解和操作能力。
3、在走近小學的情境化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身上標有數字的小朋友卡片和坐位表格;學習用具并標有價格的小卡片,文具清單;算式題若干;每個幼兒身上掛有1—9的數字,椅子上也類同。
三、活動過程:
(一)、“找坐位”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前一次的時候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參觀了小學,再過幾個月,小朋友們也要去讀小學一年級了。在讀小學之前我們還要學好各種本領,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有關小學里的事情,比一比誰最聰明,你們能接受挑戰(zhàn)嗎?
2、“找坐位”游戲——復習10以內的組成。
師:看一看,我們身上和椅子背上有什么呀?(數字)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學生找到自己的座位,你身上的數字和椅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10的才是你的座位。
請個別幼兒示范。師:你應該坐在幾號位子?為什么?
集體找“座位” ,引導幼兒邊找邊說。(幾和幾合起來是10)
3、“換座位”游戲——復習9以內的組成。
師: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隔一段時間就要換新座位。接下去請你找一把你身上的數字和椅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9的才是你的新座位。
集體操作找座位,引導幼兒邊找邊說。(幾和幾合起來是9)
集體講評。
(二)、幼兒操作,加以鞏固。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學會了找座位的本領。但是,踏入小學之前我們還要學會更多的本領,要越多越好。
2、教師向幼兒講述操作要求:
第一層:超市買文具
師: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們要為自己準備許多文具,文具就是我們讀書寫字用的東西?匆豢,都有什么文具呀?(鉛筆、橡皮、尺、卷筆刀。。。。。。。)
師:看一看,這些文具要多少元?
師:買文具要看著單子去買,每張單子買兩樣文具,這張單子加起來是9元的應該買哪幾樣?為什么?還可以買哪兩樣?
師:買好文具后我們還要將文具放進書包里,看一看應該放在幾號書包中?
第二層:算式接龍
師:在讀小學之前,我們要學會做很多算式題,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師:接龍的.時候要2張2張卡片接起來的,看一看,這兩張卡片為什么能接起來?
師小結:原來,找卡片接龍的時候要找最前面的數字。
教師講解操作要求:比一比誰的龍接的對接的長。
第三層:對號入座
師: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想去讀小學,他們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幫他們找一找坐位。
師:找座位是要3個小朋友坐一塊的,看一看,他們3個小朋友為什么能坐一塊?(5+4+1=10)
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交流(檢驗)
(三)、活動總結:
師:下次我們再去區(qū)角里玩一玩今天沒玩過的東西,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能用標記和數字記錄活動室玩具的數量。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統(tǒng)計表、一只筆、一本活動材料。
2、選擇1-10種班級中新增加的玩具(每種玩具的數量在10以內).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室玩具
1、開學了,我們的.玩具具有什么變化?多了哪些新玩具.
2、請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引導幼兒發(fā)現升上大班后班級物品、玩具的變化情況。
二、觀察記錄表格。
1、計表上有些什么?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2、討論:怎樣在表格中對班級的物品、玩具進行記錄?
三、探索記錄方法。
1、幼兒選擇班級中的一種物品進行統(tǒng)計,并在表格中記錄其數量。
2、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結果,了解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
3、幼兒按自己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玩具的活動,記錄每種玩具得數量。
三、展示記錄結果。
1、鼓勵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記錄的結果,感知物品玩具的變化,學習不同的記錄方式。
2、引導幼兒繼續(xù)關注活動室中其他的變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加減法的含義,感知3以內的加減法。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了解3以內的實際含義。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3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難點:了解加減法的實際含義
活動準備:
1.課件《我們一起去旅游》
2.數字卡
3.自制的加減算式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教師:你們去過哪些地方旅游?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的旅游見聞嗎?(幼兒依據自己實際經驗介紹。)
你們知道中國還有哪些有名的地方嗎?(出示圖片或者照片)
2.教師播放課件中的著名城市和風景名勝,幼兒通過圖片,了解我們國家著名的城市和 風景名勝。
二、游戲
1.教師:這里有一些旅游卡片,你們可以兩個人一起玩。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幼兒進行數物對應練習,兩人結伴。
規(guī)則:兩張卡片出現的加號,則數字相加,按得數取雪花片;若兩張卡片出現的是減號,則數字相減。
三、游戲我們一起去旅游
1.教師:我們到了那么多地方旅游了,你們都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呢?(教師逐一出示自制的有交通工具的圖片。)我們一起乘坐交通工具去旅行好不好?
2.每個幼兒手持寫有數字的"票子"(或寫有算式的'"票子"),以票上的數字(或票上算式答案的數字), 去尋找貼在畫有交通工具的圖片上的相應式題的答案的數字,以尋找旅游中自己將乘坐哪種交通工具。
3.讓5個幼兒分別扮演某種交通工具的司機,站立在交通工具前,發(fā)出指令,如"嘿嘿!我的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就要開,開到北京去,有票的乘客請上來。"持有該試題得數"票子"的幼兒,憑票上車, 直至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開走,游戲結束。
四、活動延伸
1.相減,按得數行棋。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5-27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三篇05-25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四篇05-16
大班數學教案15篇06-06
大班數學教案14篇06-01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05-11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4篇05-27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四篇05-13
【推薦】大班數學教案3篇06-11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三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