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嘗試動手操作,探索熱空氣能夠讓物體轉動的科學奧秘。
2、初步理解空氣流動能讓紙蛇旋轉的原理。
3、養(yǎng)成仔細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畫蛇紋的經(jīng)驗。
2、物質準備-資料圖片、背景音樂、操作工具及材料(彩紙、勾線筆、小木棍、蠟燭、打火機、棉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猜謎語師生互動引入活動主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了解科學小知識:蛇的種類(虎蛇、玉米蛇、綠巴曼蛇、蟒蛇)。
二、基本活動:
1、出示小紙蛇讓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使小紙蛇動起來。
2、教師提問:如果在不能用手搖或嘴吹的情況下,怎樣讓紙蛇舞動起來呢?
3、出示蠟燭讓幼兒動手嘗試能不能在蠟燭的幫助下使紙蛇旋轉起來。
4、教師溫馨提示:用火安全。
5、幼兒動手實驗。
6、教師提問:
(1)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小紙蛇在怎么跳舞呀?
(2)那你們知道小紙蛇蛇為什么會旋轉嗎?
7、出示活動主題-旋轉的紙蛇
8、教師總結:點燃蠟燭后,蠟燭上方的空氣被加熱,熱空氣在上升的途中,碰到了小紙蛇,一部分的氣流進入到了螺旋狀的紙條中,從而使紙蛇轉了起來。
三、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大家都知道了空氣流動能使物體動起來的原理,那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利用這個原理做出來的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吧!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西瓜是幼兒經(jīng)常吃、喜歡吃的瓜果之一,果市場上隨處可見各種品種的西瓜的身影。在合山市河里鄉(xiāng)有一種西瓜品種,無籽,水分非常多,且色澤鮮嫩,人稱“河里瓜”,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為了讓幼兒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了解本土西瓜的文化,我選擇了西瓜作為教學內容,設計了這節(jié)課,引導幼兒在觀察和品嘗西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河里瓜”的優(yōu)點,了解怎樣吃西瓜、為什么吃西瓜、怎么畫西瓜等內容。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過品嘗、比較,體驗河里西瓜的優(yōu)點。
活動重點:
了解各種西瓜品種的特征,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如何畫西瓜。
活動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西瓜
1、教師出示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讓幼兒觀察。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進行適當引導。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教師小結:西瓜是圓圓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河里瓜還帶花紋,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ǹ勺層變翰聹y,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部特征的興趣。)
。1)教師: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2)教師選一個普通的西瓜,一個河里瓜,分別切開,讓幼兒認識。
。3)讓幼兒分別品嘗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
。4)根據(jù)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別河里西瓜,它是無籽的,吃起來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畫西瓜
1、教師先示范如何畫西瓜,幼兒欣賞。
2、幼兒操作畫西瓜,教師適當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教學反思
《西瓜》這節(jié)中班科學活動看似簡單,可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要想上好這節(jié)課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兒對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經(jīng)?梢猿缘剑悄侵皇怯變簩ξ鞴系谋硐罄斫,并沒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鄉(xiāng)“河里瓜”的優(yōu)點。因此,在課前準備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費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場上去買了許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品嘗、比較等方式,讓幼兒明白西瓜的總體特征及“河里瓜”的優(yōu)點。在給他們品嘗西瓜后,鼓勵他們用語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體驗本土西瓜的優(yōu)點。在說說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處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大部分幼兒都能說出不同點來。在畫西瓜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幼兒看著西瓜實物來畫,多數(shù)幼兒繪畫水平達到了我的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感到不足之處就是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少了些,氣氛不夠活躍。如果給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入一些小互動、小游戲進去,讓幼兒學習起來沒有那么枯燥。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思路:
中班孩子動手能力明顯增強了許多,他們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強了,喜歡追根問底,喜歡動手去試一試!毒V要》中將"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作為領域目標,我們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而《點點和小黑》的故事給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氛圍,我們班的孩子極富愛心,在這樣的情境下他們很樂意去嘗試把生活中常見物品變長進而營救動物朋友。因為受年齡限制,他們可能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這需要教師的引導與鼓勵。在活動中通過問題與辦法數(shù)量多少的比較,加重了對孩子的情感教育,幫助他們初步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問題探索變長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嘗試過程中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黑板上貼一棵大樹。
2、小樹枝一根,插塑、繩子、紙條、毛線、吸管、橡皮筋、膠水、回形針、扭扭棒若干。
3、兩只小螞蟻,問號。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這是個帶問號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理解詞語樹梢
(2)思考第一個問題:點點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麗的美景?
2、嘗試把各種材料變長,營救小螞蟻點點。
。1)繼續(xù)講述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第二個問題:點點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時刻身邊的材料就可能幫到朋友,你們能把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變長嗎?
(2)探索變長的方法,引導孩子說出變長的方法。
。3)集體分享變長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么方法變長的?
教師小結:有的材料可以用擰呀自己可以變長,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變長。
(4)出示第三個問題:你們一共用了多少個辦法呀?
總結: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試一試,辦法總比問題多。
3、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變長,結束活動。
。1)師:你用什么方法把紙條變長了?
。2)如果只有一張報紙你能把它變長嗎?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中班03-16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08
中班冬季科學教案01-0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30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5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05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