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16 01:56:2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科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科學教案三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征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兩個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師:用什么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么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么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么?

          四、師總結: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F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游戲。老師給你們發(fā)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活動評價小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發(fā)現圖片上的線索,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2、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影響點數10以內數量。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PPT、幼兒每人一塊泥工板(以貼上圖片)一支紅筆、一支黑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數客人

          1、今天蔣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南瓜爺爺,南瓜爺爺家今天來了很多客人,因為南瓜爺爺要找鄰居,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2、瞧,這就是今天南瓜爺爺家,它家門口來了很多客人,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客人?(課件)

          3.你數完啦,幾位客人呢(10個)你呢?幾位客人(11)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平時我們數東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你有什么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

          4、師:你是怎么數的?你從哪開始數的?

          幼:從那個正方形的東西開始數的。

          師:數一圈的東西是從容易記的圖形開始數。

          師:那我們從正方形開始數:123……101112……有沒有人發(fā)現問題,再數下去數字越來越大啦,我們怎么了呀?

          幼:數多了。

          師:那數到哪里應該停下來呢,幼:方形前面那個。

          師:哦。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啦。我們再數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個一個東西把它記牢了,就正方形的東西吧,記住數過的不能再數了。

          5、我們一起數一遍,1、2、9.10,原來南瓜爺爺家里一共來了10位客人。

          二、猜猜看你能從影子里看出它是誰嗎?第幾個可能是什么?幼兒猜測,教師引導。

          我們打開看看到底是什么?看你有沒有猜對,第一個是、、、第十個是、、

          三、找蔬菜鄰居

          1、現在南瓜爺爺家門口的十位客人都被我們猜出來了。那南瓜爺爺到底要找誰做鄰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字卡:蔬菜。這是什么字寶寶呢?(蔬菜)

          3、小結:原來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那到底什么是蔬菜,聽好了蔬菜就是地里種出來的可以用來做菜的植物。

          4、請你拿出椅子下的板,把你覺得是蔬菜的在它下面的格子打勾,想想老師剛才說的,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用來做成菜的植物。

          5、出示PPT,我們來看看哪些是蔬菜那些不是蔬菜。

          第一個豆腐干是不是?為什么不是?(豆腐干是用豆經過加工做出來的,不是直接種出來的,所以他不是蔬菜。)第三個:鴨子是從哪里來的?(鴨子是從蛋里孵化出來的,所以不是蔬菜。)第六個:蛋是從哪里來的?所以不是蔬菜6、現在請你拿出椅子下面的板,對照一下老師的PPT,在蔬菜圖片上直接打鉤。

          7、揭示答案:咱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樣蔬菜啊?(幼兒數)我們數了有7樣蔬菜,出示數字卡)

          四、住房子

          1、我們一起請他們住進去吧。

          2、南瓜爺爺找好了鄰居,你家的鄰居是誰你知道嗎?今天回家去看看你家的鄰居是誰,好不好?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2、善于發(fā)現問題并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圖片、字卡、記錄卡、信封(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幻燈片,讓幼兒根據圖片內容猜測是誰的家?

          1、提問:這是誰的家?(南瓜的家)

          2、出示南瓜圖片提問1:"你知道他是誰嗎?"(南瓜爺爺)提問2:"你從哪里知道他是爺爺?"提示幼兒:年紀大了會有什么變化?(胡子、眉毛)教師小結:年紀大了胡子和眉毛、頭發(fā)都會有變化

          二、請客人

          1、猜猜是誰來了(出示圖片的背面)我們來猜猜這些客人可能是誰,你們說的東西在哪里可以買到?

          2.數客人師:今天南瓜爺爺的家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客人?(圖片背面圍繞南瓜爺爺排成一個圈)

          (1)幼兒自由"數客人"師: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

          (2)教師小結:平時我們數東西的時候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我們有什么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3)教師引導幼兒(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fā)現)找一個標志性物體的物體。

          師:幼兒跟隨教師的指引開始數數,教師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fā)現問題。

          (4)教師小結:數東西時一定要先找一個容易記住的物品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

          (5)師:南瓜爺爺家來了這么多客人,我們給他們編上號。(教師在每個東西旁邊都編上對應的數字)

          3、"找鄰居"師: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南瓜爺爺家里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它到底有什么事呢?小朋友你們也想想你們家里什么時候會來很多客人呢?(過年)

          (1)了解"鄰居"的概念師:出示圖片,解釋什么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南瓜爺爺找誰做鄰居呢?

          師: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請幼兒自由討論什么是蔬菜,并出示卡片"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出示信封讓幼兒把結果進行整理記錄。

          (2)什么是蔬菜?

          教師解釋什么是蔬菜: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全班一起再一次將蔬菜找出來。并將找出來的蔬菜列出來。

          師:所有的蔬菜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種蔬菜呢?

          3、"給鄰居分配房子"師: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可是房子只有3間而蔬菜卻有6個,那該怎么辦呢?

          出示圖片,讓幼兒思考怎樣分房子合適。

          師: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師:老師放一個,土豆和黃瓜,你覺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這樣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發(fā)有很多,除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動結束

          《南瓜爺爺找鄰居》活動實錄一、活動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里,蔬菜隨處可見,它們種類繁多,對于"蔬菜"一詞我班的幼兒其實都耳熟能詳了,知道蔬菜有營養(yǎng),要多吃蔬菜,而他們最熟悉的蔬菜則是青菜,其他種類的蔬菜則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發(fā)現幼兒不愛吃蔬菜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蔬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發(fā)幼兒對蔬菜的興趣。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同時我班幼兒在數數的技能上還停留在火車式排序數數法,數一圈物體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選材上我又將數學與科學兩大領域相整合,整個活動的展開以不斷地設疑、質疑和最后的`留疑為主導,讓幼兒在重復犯錯、重復性的尋找答案,注重啟發(fā)幼兒的方法,給予幼兒思考的余地,讓幼兒自己探索想出辦法解決。

          二、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索。

          2.觀察發(fā)現圖片上的線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三、活動過程

          片段(一).數客人

          師:今天南瓜爺爺的家里來了好多的客人(將實物圖片的背面圍繞南瓜爺爺排成一個圈),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

          師:你數完啦,幾位呢(10個)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平時我們數東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有什么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師:你是怎么數的告訴大家,你從哪開始數的?

          幼:從那個正方形的東西開始數的。

          師:數一圈的東西是從容易記的圖形開始數。

          師:我們從正方形開始數:12345……91011……有沒有人發(fā)現問題,再數下去數字越來越大啦,有沒有人發(fā)現問題,你發(fā)現問題啦?什么問題?

          幼:數多了。

          師:那數到哪里應該停下來呢,

          幼:方形前面那個。

          師:哦。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啦。我們再數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個一個東西把它記牢了,就選像鴨子的東西吧,記住數過的不能再數了。1、2、3、4、5、6、7,現在知道了南瓜爺爺家里一共來了7位客人,大家意見統(tǒng)一啦。

          師:南瓜爺爺家來了七位客人,我們給他們編上號。(教師逐一在每個東西旁邊都編上1-7的數字)

          片段(二).找鄰居

          1.了解"鄰居"的概念

          師:剛才楊老師告訴你們要學會看圖上面的提示?!門上貼著一張紙也。把這張紙放大了給你們看!

          師:(出示部分字卡找鄰居)什么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我們班鄰居是誰?南瓜爺爺找誰做鄰居呢?

          師:(出示完整字卡找蔬菜鄰居)南瓜爺爺找誰啊?什么是蔬菜啊?剛才看到的7樣菜里邊有蔬菜嗎?一會請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筆,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勾出來,勾在上面一行。(幼兒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筆勾了起來。教師只是依次看過來,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見。)

          師:(等孩子們操作完以后)好,把筆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對啦,有的人還差一點點,到底什么是蔬菜啊?

          2.什么是蔬菜?

          師:楊老師看了厚厚的一本書,書上說,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師:找一只紅色的筆,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來。(師:好啦。把紅筆送回去,看黑板,我這里的蔬菜和你們的一摸一樣,

          師: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你找對了嗎?

          師:4樣蔬菜用數字幾表示啊?(出示數字圖片4)

          片段(三).給鄰居分配房子

          師:(在南瓜爺爺旁邊出示三間房子)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那要找?guī)讉鄰居啊?

          師:3間房子4樣蔬菜該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擠一擠!

          師: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幼:紅蘿卜和青菜,(為什么他倆擠一起)它們一樣長。(好主意!)

          幼:南瓜爺爺和黃瓜,因為它很孤單!

          師:老師放一個,土豆和黃瓜,你覺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這樣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發(fā)有很多,除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我讓幼兒猜猜從影子里看出它會是誰,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來了解幼兒對的以往經驗了解有多少。從而使幼兒對教師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個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兒經常在區(qū)角玩找影子的游戲,所以幼兒很快就從影子中找出各種實物。在數南瓜爺爺家來了幾個客人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圍合的數數方法。讓幼兒學會了圍成圈的東西也可以數的。并從中得出個結論:數圓圈時,要先找一個有特征的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無形中又讓孩子學會了一個新知識。在南瓜爺爺想找蔬菜鄰居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對教師提供的物體來選擇蔬菜時,在了解了物體的形狀、大小后,幼兒對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討論成了一個難點。最后老師通過提供一些蔬菜生長環(huán)境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最后得出一個概念:蔬菜是種在地里的可以用來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兒按照教師提供的線索得出了結論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選擇中,大部分幼兒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還有一部分幼兒由于對蔬菜認識不夠透徹,還沒有清晰的辨認豆干和雞蛋不是蔬菜。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氣的 球跳得高、沒氣的球跳不起來。

          2、通過玩球、拍球活動、感知皮球的外表變化。

          活動準備

          1、皮球人手一個(癟球一個)

          2、手動充氣工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

          出示一個有氣的皮球和一個癟氣的皮球,教師分別拍著兩個球,請幼兒數拍球的個數。

          幼兒討論:哪一個球拍的多,為什么?

          2、感受空氣。

          (1)出示癟氣的球

          這個皮球為什么拍不起來呢?

          (因為它沒氣了)

          (2)認識充氣工具,感受充氣工具里出來的氣體。

          讓幼兒認識這是給皮球充氣的,并在幼兒的表面皮膚(臉上、手上)打氣,

          讓幼兒感受充氣工具里出來的氣。

          3、給皮球充氣,感受球逐漸變鼓的過程,知道手動充氣的方法。

          (1)教師:我們來給皮球充氣吧,氣要從哪里才能進去呢?

          我們來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氣孔在哪里。

          (2)教師和個別幼兒用手動充氣工具給皮球充氣,讓幼兒幼兒觀察皮球漸漸鼓起來的過程。

          4、幼兒玩球,感受充足氣體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師:現在充滿氣的皮球和剛才的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現在的有氣,能跳起來;剛才的沒氣球跳不起來。)

          (2)教師:現在皮球有氣了,可是皮球寶寶跳得很低,誰有辦法能讓皮球寶寶跳得高一點?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得出結論:氣的多少與球的彈跳高度有關,氣越足,皮球跳得越高。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拍球比賽

          幼兒人手一個皮球,根據老師的口令,高皮球,低皮球,快拍球,慢皮球。

          延伸閱讀:好玩有趣的小繩子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繩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們的用途。

          2、通過比較分析,理解長短粗細都是相對的,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精確性。

          重點:了解不同材料的繩子的特性及用途。

          難點:理解長短、粗細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1 活動室的屋頂吸著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拴著的氣球。

          2、多種材料的繩子頭若干。

          3、字卡“長”、“短”、“粗”、“細”。

          【活動過程】

          1、“夠氣球”,引起幼兒對繩子的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屋頂上漂亮的氣球,鼓勵幼兒跳起來將氣球夠下來。

          討論:為什么有的氣球能夠著,有的氣球夠不著?(拴氣球的繩子有長有短)拴氣球的繩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顏色的?(毛線繩、棉線繩。。。。。。)。

          2、認識幾種不同材料的繩子,了解它們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幾種繩子的樣品(毛線繩、尼龍繩、麻繩、草繩、紙繩。。。。。。),引導幼兒觀察,幫助幼兒憑經驗判斷繩子的`材料,并教幼兒認識幾種不常見的繩子。

          (2)幼兒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繩子,摸一摸,說出有什么感覺?(麻繩粗糙、塑料繩光滑、毛線繩毛絨絨的有彈性。。。。。。)

          (3)繩子種類擴散:除以上這些繩子,你還知道哪些?(鋼絲繩、橡皮繩、鐵絲繩。。。。。。)

          (4)討論繩子的用途:啟發(fā)幼兒回答,教師小結:(麻繩用于拉車、拔河,毛線繩用于織毛衣、翻繩,草繩用于捆菜,鋼絲繩用于吊拉貨物等)。通過討論,使幼兒了解不同的繩子有不同的用途。

          3、分類游戲。

          幼兒分組將雜亂的繩頭按材料進行分類。

          4、比長短、比粗細。

          教師出示“長”“短”兩個大字卡,分別貼在左右兩邊的墻壁上。幼兒每人手中拿一根繩子,教師引導幼兒兩兩比較,拿長繩子的幼兒跑到左邊去,拿短繩子的幼兒跑到右邊去。

          再啟發(fā)幼兒與站在自己身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繩子長的跑到或停留在左邊,繩子短的也要跑到或留在相應的一邊。通過多次比較,使幼兒體會“長短”“粗細”是相對的。

          【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選擇玩繩類游戲:翻繩、毛線拼圖、編繩子、系鞋帶、跳繩等。

          【活動反思】

          繩子是幼兒喜歡而熟悉的東西,繩子的多變性為幼兒發(fā)展認知能力提供了多種機會;顒又,通過讓幼兒觀察、觸摸,親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繩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類繩子的不同用途。通過運用繩子的兩兩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了長短、粗細是相對而言的。在游戲活動中,準備各種各樣的繩類材料,使幼兒自由選擇,發(fā)展多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對繩類活動的興趣。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經典]科學教案08-28

        【經典】科學教案08-08

        [精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經典]08-09

        (精選)科學教案08-31

        【精選】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