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睡著了》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睡著了》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風睡著了》說課稿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這是一篇保護環(huán)境的童話故事,主要寫了在草原和樹林的努力下,狂風被制服了。它告訴孩子們,植樹造林可防沙塵。其中的道理只要求學生大體了解,并不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對課文中的一些擬人化描寫,主要是通讀,大體知道意思,在教學中不宜作過多地解釋。朗讀課文要貫穿教學的始終。在朗讀時還可以做一些大風和樹林的頭飾,讓學生帶著頭飾分角色朗讀,以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指導朗讀時,還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會,以便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保護環(huán)境的童話故事,主要寫在草原和樹林的努力下,狂風被制服了。它告訴孩子們,植草種樹可以防風、防沙塵。
。2)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課文內容,掌握了生字。同時,這學期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表達時,基本能做到根據自己的需要發(fā)表一定的見解。
。3)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圖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信息技術把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恰當地使用評價機制,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讓學生更愿意學習。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認讀字。指導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經” “懷” 。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悟草原和樹林對風說的話。知道植樹造林可以保護環(huán)境,阻擋風沙。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指導寫好2個左右結構的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理解風為什么睡著了。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上節(jié)課老師讓同學們回家讀了幾遍課文,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出示課題 風睡著了)看到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學生會說:風為什么睡著了?風在什么地方睡著了?等等一些問題。就為下邊的學習做了一個鋪墊。
2、 同學們剛才提的問題非常的好,那讓我們帶著問題到書中去找答案吧!請打開書P108頁,我們來繼續(xù)學習22課 風睡著了。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們已經對本課有了一些了解,課著的一些激情導入可以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到課文中繼續(xù)學習。
(二)、初讀課文
1、老師先來檢驗一下大家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2、要想把課文內容讀明白,光會讀一些詞語是不行的,還應該把詞語的意思理解清楚,F在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在文中感悟一下它們的意思。
3、如果打亂了這些詞語你還能讀讀嗎?
4、剛才的詞語大家都讀對了,但要想知道風為什么睡著了,光把詞語讀會了,把課文讀通順了還是不夠的,我們要帶著問題去讀,才能知道風為什么睡著了。
5、老師想問問同學們,風都經過了什么地方?
6、那風經過草原都干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說的呢?
7、誰來讀一讀?這時你就是草原,你是怎么對風說的?
8、從你的讀中我聽出來了,你是不會讓風卷走黃沙的,那風從你們這兒帶走了什么?(風經過草原,帶走的只有草原的清香).
9、風沒從草原帶走一粒黃沙,可風還是沒有善罷甘休,又奔跑著,吼叫著來到樹林。你們現在就是勇敢的樹林,你們對風說了什么?
10、誰來大聲地對風說一說。
11、要想讓這么大的風在你這兒好好休息休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
。1)我讓自己的枝葉茂盛些,一棵棵地樹就能把風擋住。
。2)我讓大樹手拉手,一起擋住大風。
。3)我們很團結,多大的風也不怕!
15、你們看,在樹林里有成千上萬的樹木,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每棵樹都長得很茂盛,就像撐起了一頂頂密密實實的大傘,再大的風也能擋得住!樹林,讓我們一起勇敢地對風說吧!
16、你們這么勇敢,風躺在樹林的懷抱里,在樹葉沙沙的催眠曲中,慢慢地睡著了。
(三)拓展延伸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風為什么睡著了嗎?
。▽W生可能會說:草原和樹林的功勞很大。這時你可以說:植樹造林的好處可多了,他可以把大風擋住,我們就不會再見到那種風沙的天氣了。不信我們來看一看,這時可以讓一些幻燈片,讓學生知道植樹造林可以防風沙.
(四)作業(yè)
草原和樹林為我們擋住了風沙,我們才能在這么舒服的環(huán)境里學習,讓我們帶著對草原和樹林的感激之情,再把課文讀一讀.(分角色,女生讀草原的話,男生讀樹林的話,老師來讀旁白)。
板書:
22 風睡著了
草原 樹林
清香 慢慢地睡著了
五、教學效果評價
1、能夠正確地讀詞。
2、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并能讀出語氣。
3、學生的自讀自悟較到位,可以通過朗讀,品讀詞語、句子來表情達意。
4、對草原、樹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知道它們有防風沙的作用。
六、設計特點
1、 本設計從字詞入手,體現了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義,交給了學生學習方法。
字詞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們掃清朗讀的障礙,從而更加流利,準確的朗讀課文。能夠更好的感悟文章,知道草原和樹林具有防風防沙的作用。
2、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如:在引導學生讀風的來勢洶洶時,除了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想象、描述外,還播放了狂風怒吼的音樂。又如:最后風在樹林和草原的抵擋下,漸漸變小了,又適時播放了音樂,那么學生就會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到這個情境中,從而很好把握文章的內容。
3、滲透指導朗讀方法。
本課中指導風經過草原后,帶走只有草原的清香時,不只強調某個字詞該讀大聲或是讀小聲,而是讓學生讀出風經過草原時帶走了什么,沒帶走什么。
《風睡著了》說課稿2
一、 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八單元第22課《風睡著了》
二、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弊R字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教學中努力做到:
1.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教師在關鍵處進行點撥。
2.引導學生在詞語、句子中理解字義。
3.引導學生擴展詞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加強語言積累。
三、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特點
這是一篇保護環(huán)境的童話故事,主要寫在草原和樹林的努力下,狂風被制服了,它告訴孩子們,植樹種草可以防風、防沙。課文運用了童話的形式,語言生動,既有寫實,又有擬人化的描寫。
2、學生特點
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但一些難字還需要老師的。
3、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謎語,圖片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快樂識字。
通過讓學生用生字組詞、說句子,用不同形式讀,來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四、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讀11個字。
2、會讀課后練習中的詞語。
3、初讀課文,知道植草種樹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7個生字,認讀11個字。
2、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六、教學流程
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引導互查,糾正字音
知義記形,正確書寫
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七、教學過程
。ㄒ唬、互動猜謎,導入新課
1、師出謎語:小樹見它招手,花兒見它點頭,禾苗見它彎腰,云兒見它讓路。(貼出:風圖)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風有關系的課文,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看著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風怎么會睡著了呢?風在哪睡著了?……)
[設計意圖:猜謎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如果你的學習伙伴讀準字音你就給他畫一面小旗子,如果字音沒有讀準請你幫幫他,
3、指名讀、評讀。
4、自主識字
請你看看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你已經認識的?輕輕地把它讀兩遍。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5、檢測自主識字效果
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可真不少,你們都能讀準字音嗎?我來考考你們吧!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城市經過帶香懷(指名領讀,齊讀。)
理解詞語
Chéng shì
城市 (師問:你出生自哪個城市?
師說:北京是世界聞名的大城市,我們生活在這么干凈整潔的城市多幸福呀!再讀一遍這個詞。)
dài zǒu
帶 走
jīngguò
經 過(老師問:每天上學,從你家到學校路上要經過什么地方?
。 如果學生能夠說出來,老師要給予肯定評價:你真善于觀察,說得真清楚。如果學生說不好,老師要鼓勵:別著急,今天回家的時候你可以邊走邊留心記一記。)引導學生在說話中理解:經過就是路過的意思。
xiāng
清香( 老師問:什么是清香?)
引導學生理解:清香是一種淡淡的香味
再讀這個詞語。
指導:清香的味道讓人聞起來多舒服呀!讀得輕柔些,讓我們仿佛聞到花草的清香。
這3個詞藏在一個句子里了,我們一起讀一讀。
出示:
jīng guò dàixiāng
風經 過 草原,帶走的/只有/草原的 清香。
指導:要讀好長句子還要注意停頓,看!有斜線的地方稍稍停一下。注意了停頓聽起來好聽多了。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意圖:教給學生讀好長句子的方法。]
文中還有一些詞語不好讀,老師給它們注了音,你們試著讀一讀。
ben hou juanji xuqiao
奔 跑吼叫 卷起 繼續(xù) 瞧
chuanchengqiang huai
呼呼直 喘逞強 懷 抱
自己練讀。
如果打亂順序你還認識嗎?老師指,你們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確!
這些詞語如果去掉拼音讀還認識嗎?
開小火車帶讀。
這里還有一個長句子呢,你們能讀好嗎?用我們剛才說的讀長句子的方法讀讀這句話。
風躺在樹林的懷抱里,在樹葉沙沙的催眠曲中,慢慢地睡著了。
這次大家都注意了讀長句子要停頓,果然好聽多了!你們真是會學習的孩子,一起輕輕地讀讀這句話,再讀得慢一點!
[設計意圖:檢查字音,落實讀準字音的目標。]
6、識記字形
你能用什么辦法把這些生字朋友記住呢?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記字形:看筆順跟隨表記字形、按部分記字形、熟字換偏旁等方法。
7、再讀課文
字詞你們都讀準確了,把它們再送回課文中去,你們能把課文讀得通順連貫嗎?
。ㄈ⒃僮x課文 感悟課文
整體感知
課文你們讀通順嗎?不過要想知道風為什么睡著了,風在哪睡著了,只把字音讀準確了,課文讀通順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夠帶著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思考,認真讀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說的充分些!!)
根據學生發(fā)言總結出
風,先來到(),沒帶走黃沙,又來到( ),在( )睡著了?
八、指導書寫
趁風睡著了的時候,我們來安靜的寫幾個字好嗎?
(1)在這課的生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打開書。(找到了嗎? 城經懷 )
。2)認真觀察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相同之處?
。ㄗ笳謱 ,注意避讓。豎中線返紅,師說:你們看,這三個字右邊的部分都從豎中線穿過了一點,體現了漢字左右避讓的原則。)
。3)仔細觀察這三個字怎么寫才能寫漂亮?
A “城” 注意避讓原則,土字的最后一筆橫變提,斜鉤要寫得舒展。
B “經” 右上的橫撇和點不能交叉,點沒出頭。這兒大家在寫的時候要注意。
C “懷”豎心旁的筆順要提醒大家,一筆點、二筆點、三筆豎。
。4)自己認真地讀帖,把這三個字各描一個寫一個。拿出筆先擺好寫字姿勢,檢查三個一你做到了嗎?經過仔細地觀察,相信你一定能寫好。
寫完的同學照著范字比較比較,哪兒寫得不好看再改一改。
。5)師發(fā)現學生普遍問題后再范寫。
。A設:我發(fā)現有的同學寫“城”字時左右寫得太緊湊了,擠在一起多不舒服呀!看老師來寫個“城”!俺恰弊笳覍挘淹磷峙詫懙蒙酝笠恍,注意第三筆是提,右邊的“成”字斜鉤要寫得舒展,稍長一些。)
(6)有時間再寫一個“城”字。
九、小結
風怎樣來到草原和樹林,草原和樹林對說了什么?請你回家認真讀課文,下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
十、學習效果評價
1、觀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否有興趣,能否做到積極主動。
2、通過指名讀和同桌互讀,檢查學生是否能夠把本課詞語和句子讀正確。
3、學生能否用簡單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
4、觀察學生是否能夠正確書寫這3個生字,能夠關注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
十一、教學設計的特點
1、關注學生發(fā)展,引導學生主動識字,科學識字。
2、識字方法多元化。
3、理解詞義方法多樣、巧妙。
《風睡著了》說課稿3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第二冊第22課《風睡著了》!墩Z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指出學生在閱讀中“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較好的語感!北菊n主要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悟草原和樹林對風說的話。知道植樹種草可以保護環(huán)境,阻擋風沙。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本單元共安排了4篇課文,從不同側面介紹了科普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力求與一年級小學生的社會、家庭、學校生活相聯系。《風睡著了》是第二篇,這是一篇保護環(huán)境的童話故事,它告訴孩子們,植草種樹可以防風、防沙塵。課文共兩個自然段,一是寫風經過草原,帶走的只有草原的清香;二是寫樹林阻擋了大風,風躺在樹林的.懷抱里,在樹葉沙沙的催眠曲中,慢慢地睡著了。通過童話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
2、學生情況分析:
知識技能方面:
學生具有初步的分析理解課文的能力,教師還有交給學生方法,通過教、扶、放逐步使學生能獨立學習閱讀方法。
情感態(tài)度方面:
教材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用生動的語言使文章充滿情趣,學生喜歡閱讀,喜歡比賽朗讀。喜歡小組合作學生,喜歡生生、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形式,
三、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認識本課的生字、認讀字。指導寫好左右結構的字,“城”“經”“懷”。
3、知道植樹種草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指導寫好三個左右結構的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理解風為什么睡著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肯定非常喜歡童話吧,說說你都聽過哪些童話故事?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板書課題:風睡著了?戳诉@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我們學完課文就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
1.打開課文22課,自己讀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下課文里的內容。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學習生字:
a.看筆順跟隨表。
b.分析字形,觀察結構。
c.交流記憶方法。
d.指導書寫“帶”字。
e.描紅,書寫。
三、精讀課文:
1.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想想刮大風時什么樣,風聲又是什么樣?
風漸漸地小了,不刮,又是什么樣?
3.讀課文,理解“慢慢睡著了”就是不刮風了,是草和樹的作用。
4.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
5.抄寫句子:指導方法。
四、整體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草原和樹林把大風擋住了,讓我們能生活在干凈舒服的環(huán)境中。我知道你們還有好多話想說,你們可以照著老師提示的句式把想說的話寫一寫。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交流。
(五)板書設計:
22風睡著了??
草原清香
風防風護沙
樹林睡著了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利用朗讀手冊評價學生朗讀。
2、學生背誦情況。
六、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1、識字的分類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突破了難點,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2、朗讀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以讀帶講。朗讀形式有:師生對讀,自由讀,指名讀。
3、通過引導,學生基本能感悟草原和樹林對風說的話。知道植樹種草可以保護環(huán)境,阻擋風沙。
【《風睡著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風娃娃》說課稿01-16
有趣的風教案04-30
《風》教學反思07-17
《風娃娃》的教案02-28
風活動反思12-24
風娃娃教學反思05-20
《風娃娃》教學反思10-25
風娃娃的教學反思03-13
音樂風教學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