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如何把教學設(shè)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人世:背景、作者。
2、誦讀詩:學會誦讀,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3、賞析詩: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lǐng)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詩句的含義;整體感知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情景交融、客觀景物人格化的藝術(shù)手法;品讀背誦全詩,體會作者對朋友的同情和關(guān)切之情。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待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王昌齡遭遇以后,寫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guān)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作者簡介:
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還有“詩仙”之稱。著有《李太白全集》。
三、背景介紹: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jù)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四、標題解說:
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我)在這遙遠的地方寫下這首詩寄給他。
這首詩是作者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
五、聽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并用“/”劃分詩句的節(jié)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六、感悟詩意,鑒賞意象
樹上楊花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渡過五條溪水。
我把這顆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被貶的偏遠之地夜郎以西。
詩中寫的景物有哪些?這些景物有何內(nèi)涵?
楊花、子規(guī)、明月
“楊花”即柳絮,有漂泊無定之意。
“子規(guī)”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
“明月”代表思念,自古以來就有遙寄相思之意。
七、品詩欣賞
1、寫楊花,子規(guī)的啼鳴這兩個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1)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
。2)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規(guī)啼鳴:離愁別恨,與友人分離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2、這句景物描寫中含有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對友人離別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3、寫景的目的:
一般詩文,寫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抒情,絕大多數(shù)景物描寫本身,就蘊含了作者的情感。寫景是為下面那兩句為抒情鋪墊。
4、本詩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有聲有色視聽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
八、合作學習
詩中哪一個字真實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
愁1、對朋友遠行的擔憂;2、對社會的憤慨不平;
3、對朋友的思念之情;4、對朋友遭貶的同情。
九、寫法探究
作者為什么把“愁心”寄與“明月”?
作者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自己和朋友都可看見她,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他法。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擬人),她將詩人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了遼遠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所有這些,真切地傳達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貶后的心靈震撼以及由此而引發(fā)出來的強烈的主觀感情。同時詩人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想象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shù)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shù)魅力的真正原因。
十、板書總結(jié)
寫景敘事:揚花子規(guī)聞道過五溪
抒情:愁心明月輕風直
主題: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guān)切的思想感情
十一、課外知識拓展延伸
你還記得哪些關(guān)于明月的詩?(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柳永《雨霖鈴》李白《古朗月行》《把酒問月》《月下獨酌》
十二、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調(diào)動你的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段描寫月亮的文字,其中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不少于60個字)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聞王昌齡教案熱門01-24
《變色龍》教學設(shè)計07-21
變色龍 教學設(shè)計06-07
《變色龍》教學設(shè)計06-2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2-22
《龍咚鏘》的教學反思05-16
[經(jīng)典]《龍咚鏘》的教學反思05-16
變色龍教學反思02-18
變色龍教學反思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