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頤和園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識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情趣,收倒霉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情趣,收倒霉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第17課《長城》。即使沒去過北京,大家也知道北京的許多著名景點,除了長城以外,你們還知道有哪些?
<評:你們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們就去游覽一個地方。〔播放課件〕
。◣煟合旅嫦日埻瑢W們仔細聽老師的一段描述,猜一猜是說的北京的哪個著名景點?
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利象征”,園中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當中;)她,就是北京的:生:頤和園。
〔板書課題〕
師:看老師這兒,注意“頤”字的寫法,看清筆順。
<齊讀課題>
師: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
師:謝謝你們?yōu)榇蠹規(guī)淼木式榻B。今天,我們就一塊兒游覽一下北京的頤和園。
二、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師:據老師了解,你們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現(xiàn)在就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認真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自己解決大屏幕上兩個問題。<請同學讀題>好,下面開始吧,邊讀邊找,用筆劃下來,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數”的好習慣。
問題:1.初次游覽了頤和園你們有什么感受?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請用“――”劃下來。
師;有誰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書中有一句話概括了頤和園的特點。
〔板書:美麗的大花園〕
師:如果你是這里的導游,你會按照怎樣的順序領游人游覽頤和園的美景?
〔板書:長廊
↓
萬壽山
↓
昆明湖〕
2.了解頤和園,感受頤和園的美。
過渡: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大家也有這么多感受,那么,想不想去細細欣賞一番?
師:誰愿意當這個小導游領大家到長廊去走走?在小導游的介紹過程中,請游客們總結一下長廊有什么特點。
<生讀第二段>〔板書:長美〕
師:你們是從小導游的哪句話知道長廊很長的?
〈評:找的真準確〉
、佟斑@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師:老師這也有一句話,〈出示大屏幕〉
1.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2.這條長廊很長,分很多間。
〈請學生讀第二句〉
師:比較一下,這兩句話哪一句較好,為什么?
數字說明,更具體些。
師:既然第一句好,請你再來讀一下第一句好嗎?把長廊的“長”讀出來。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
②“一眼望不到頭!
師:看一下課本上的插圖,是不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是長廊“長”的特點,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最長的長廊,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哪些地方又體現(xiàn)了長廊的“美”?
、偕骸懊恳婚g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師:你讀的真好,能不能領大家讀一下?
<生讀>
師:從圖上找一找橫檻在哪里?橫檻上的畫怎樣?
生: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
師:據資料記載:廊上的橫檻和房梁上的圖畫有14000余幅。你從中可以感悟到什么?
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既然這句話這么好,大家一塊讀,體會一下。
<找生讀>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長廊的“美”?
生:“……神清氣爽”
師:你認為哪個詞用的'比較好,讓你感覺長廊很美?
〔板書:神清氣爽〕
師: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大家就帶著這種感覺讀一下這一句,感受一下。
<齊讀>
師:長廊又長又美,大家齊讀這一段,注意把長廊的“長、美”讀出來。
過渡:參觀長廊真是美不勝收,走完長廊,就到了:萬壽山腳下!舶鍟喝f壽山腳下〕這里有一位小導游,請大家站在山腳下仰望,你們又看到了什么?快點找一找:
、偕悍鹣汩w!舶鍟悍鹣汩w〕
師:在插圖上找一找佛香閣在哪里?請你給大家指一指,大家說他找得對不對?
若對:師:你是根據什么找到的?
若不對:師:大家說你找的不對,你再讀讀課文中寫佛香閣的句子,再給你一次機會。
師:你們還能望見什么?
、谏号旁频睢!舶鍟号旁频睢
師:課文中描寫“排云殿”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金碧輝煌。
師:“金碧輝煌”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的建筑物才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師:由于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發(fā)出耀眼的金黃色,顯現(xiàn)出金碧輝煌,很有皇家氣派,所以,佛香閣和排云殿的總特點,我們可以概括為:生:〔板書:宏偉(壯觀)〕
師:大家再大聲齊讀一下這一段,讀出他們壯觀的一面。
<評:同學們讀的很整齊,聲音很響亮>
過渡:剛才在萬壽山腳下從下往上看了萬壽山的景色,下面我們就到山頂上去看看,這次老師來當你們的導游可以嗎?
<師范讀>
師:這里可是站得高看得遠,由近至遠,你們都看到了哪些美景?
、佟笆[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師:你是怎么體會出美的?
生:這里的顏色特美,有黃的綠的屋頂還有朱紅的墻,五彩繽紛。
、凇罢懊妫ッ骱o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師:這句話寫出了昆明湖的湖面的什么特點?
生:昆明湖的靜和綠!舶鍟红o、綠〕
師:誰還想讀讀這句話?注意這次要把湖面的靜和綠讀出來。誰來說說你還看到什么了?
③“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師:我如果把這里的“滑”換成“劃”行嗎?〔板書:劃〕
師:我知道大家都很愛動腦筋,請大家結合上下文讀一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討論一下能不能換,為什么?
<師巡視,提示>
、儆未彤嬼呈菍槿藗冇脕碛^賞湖面上的景物的。因為湖面上和萬壽山、十七孔橋的景色太美了,所以行駛很慢。給人們的感覺不是在水上行駛,倒像是在冰上慢慢劃動似的。只有這樣,有人才能盡情地欣賞!盎弊终宫F(xiàn)了昆明湖“靜”的特點。
師:哦,你是這樣想的,想法不錯,其他同學也來說說。
②如果用“劃”字,船過去以后,水面上就會出現(xiàn)痕跡,而文中說游船、畫舫駛過以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所以,用“滑”字比劃船的“劃”字好。
師:你的想法很美妙,抓住“不留痕跡”這一點來說。
、畚闹姓f,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我們知道,精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好了。
師:又有新想法了,請你來說。
、苣愕南敕ㄒ膊诲e,有點難度了,由“玉”想到平滑。另外,“滑”字還以東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
師提示:“滑”字可以組成什么詞,“劃”字又能組成什么詞?比較一下你們組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現(xiàn)在應該理解這里為什么用“滑”而不用“劃”了嗎?這段文字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昆明湖的美,感受一下那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是啊,誰是那樣的靜,那樣的綠,同學們你們是否也被這平如鏡、綠如玉的湖面陶醉了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一讀這句話,讓昆明湖的靜和綠葉走進你們的心里。
<指名讀>
師:這樣寧靜的湖,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讀讀吧!
<齊讀>
師:聽了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朗讀,老師已經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之中了。請大家再來默讀第5自然段,這次自己是小導游,你準備領游人去哪里游覽,游覽什么?
生:“堤岸兩旁數不清的垂柳”和“小島上一片蔥綠”。
師:本文中斜率的詞語有很多,你們平常積累了哪些和“綠”有關的詞語?回想一下,看誰說得多。
生:碧綠、蔥郁、綠油油、翠綠、墨綠……
師:看來大家平常都很注意積累詞語,那我們在寫作文時適當的運用這些詞,就可以把文章寫生動了。
師:還記得我們走過的石橋嗎?它叫什么名字?看看插圖,數一數是不是十七個孔?橋欄桿上有沒有小獅子?涂上獅子很模糊,文中說:它們“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個句式在課文前面哪個地方出現(xiàn)過?
師:“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想象一下,它們會有什么姿態(tài)?
<生描述、扮演>
師:假如你西安再走在十七孔橋上,手里撫摸姿態(tài)不一的小獅子,你想說什么?
[板書:有趣]
師:這么多有趣的小獅子,我們齊讀一下這一句,體會一下。
<評:同學們讀得真棒!>
3.結束旅游
}和壯觀
長廊長美
↓
師:可以說,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一節(jié)課我們是游覽不完的,有機會大家親自去游覽一番。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萬壽山{
美麗的大公園↓
山腳下仰望{
山頂上俯視湖面靜綠
佛香閣
排云殿金碧輝煌
昆明湖{
堤岸
小島
十七孔橋有趣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優(yōu)美生動,具體形象,處處都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的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
教學這篇教材的目的,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fā)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寫法。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形象具體,可以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進一步體會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tài)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色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根據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融為一體。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運用搜集的資料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二、出示幻燈片
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虺鍪疽唤M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
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出示生字卡認讀:
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四、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教師指導學法:
默讀課文,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和記敘的游覽順序,劃分段落。
2、學生自學。
五、檢查交流課文學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檢查交流學生了解課文大意情況。
3、檢查學生了解課文記敘順序。
⑴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是: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⑵從文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法:
進入、繞過、來到、走完、登上、下來。
4、劃分段落,理清條理。
六、課后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 )閣( )漆( )昆( )殿( )爽( )
提( )各( )膝( )混( )臀( )大( )
栽( )堂( )廊( )
裁( )黨( )郎( )
載( )賞( )朗( )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句段,朗讀理解長廊建筑藝術及繪畫藝術的精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幻燈片 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教者出示圖片,激情導入課題。
2、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課題
3、動畫形象喜羊羊引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課文,探究新知。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知道學生朗讀。(自豪、驕傲的語氣)
3、提示這段是一個總起段。
4、學生快速讀課文,整體感知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
5、出示圖片,學習建筑藝術。
6、抓住重點句子理解“三絕”
7、頤和園的長廊除了以上三絕的特點外,還有一個什么特點?理解中軸線。
8、認識過渡句
9、小組合作學習6—8自然段,理解繪畫藝術的特點。
10、學生反饋匯報。
11、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思維拓展。
1、思考:頤和園的長廊是那么奇特,長廊上的畫師那么精美,此時此刻,你想到誰?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2、寫作金鑰匙。
四、課堂總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學生預習比較充分,課堂上我充分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了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的視頻,學生被頤和園的美景所深深吸引,此時我讓學生邊讀邊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很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之情和自豪感。
課后,我讓學生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介紹景物的方法,再一次修改寫游覽街心公園的習作,大部分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利寫,突出了重點,進步很大。 學習完這一課,我感到學習寫作方法很重要,但是恰當地適時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的機會更為關鍵。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4
一、教學目標:
1、教養(yǎng):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述方法。
(2)抓住重點段落3---5自然段,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培養(yǎng)愛美、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發(fā)展:培養(yǎng)觀察觀察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述方法。
2、培養(yǎng)愛美、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案設計:
新課導入:
1、上節(jié)課,老師帶領大家暢游被譽為“人間天堂”的——頤和園,領略了長、美、奇的長廊,你們還想去參觀園內其它的優(yōu)美景色嗎?讓老師繼續(xù)帶領大家去游覽,請同學們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下,抬頭看見高高聳立的佛香閣,下面是金碧輝煌的排云殿。登上萬壽山向下俯視,頤和園大半的景色盡收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的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面碧玉。游船在湖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真的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從萬壽山下來,只見昆明湖兩岸栽著楊柳,湖中心的小島一片蔥綠,島上有一座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柱子,每根柱子雕刻的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信步游覽,園中景色讓我們目不暇給,興趣盎然。
2、游覽完這樣如詩如畫的景色,你們陶醉嗎?誰來說說你們的感受?
3、作者和大家一樣也被吸引住了,他是怎樣把這么美麗的頤和園寫生動,寫具體的呢?請自讀3----5自然段,邊讀邊想想。
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作者游覽了哪幾個景點?他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的呢?他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ò凑盏攸c轉換的順序寫。先寫萬壽山,再寫昆明湖,最后寫十七孔橋)
請學生板書: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請大家用——劃出3、4、5自然段中最能夠表現(xiàn)寫作順序的句子,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鄣巧先f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軓娜f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這些句子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齊讀。
3、這些景色各有各的美,請同學們再認真的讀讀課文的3---5自然段,把你認為寫得美的地方用——畫出來,再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4、小組自學,老師巡視,隨機點撥。師: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互相交流。
5、小組匯報。
你們認為哪里的景色最美,你就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抬頭一看——那就是佛香閣。
老師隨機板書:佛香閣
。ǚ鹣汩w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很耀眼。)
(聳立——高高地建立在山上,說明了佛香閣很高。)
老師隨機板書:聳立
下面的一排排——就是排云殿。隨機觀察插圖。
老師隨機板書:排云殿金碧輝煌
(由于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發(fā)出耀眼的金黃色,顯示出金碧輝煌,很有皇帝的尊貴。)齊讀。
蔥郁的樹叢——朱紅的宮墻。(茂密的.樹叢是綠色的,有黃色的屋頂,朱紅的宮墻,五彩繽紛,色彩斑斕,很美。)小組讀。
正前面——一塊碧玉。游船——不留一點兒痕跡。(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昆明湖很平靜,湖水很綠,很清澈。湖面很光滑,游船即使行駛過也不留痕跡。)老師板書:靜綠
。1)初讀:同學們真棒!讀得快、找得準,咱們呀先到湖面去看看。請讀第四自然段中寫湖面的句子,請同學們一邊讀句子,一邊看畫面,想一想這湖面美在哪里?(請生說)
。2)試讀:是啊,水是那樣的靜,那樣的綠。同學們平時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現(xiàn)在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這樣的美景讀出來吧。▽W生自由讀文)
。3)譚老師已經被這樣的美景陶醉了,老師真想帶著陶醉的感覺讀一讀。(范讀)同學們,你們是否也被這平如鏡,綠如玉的湖面陶醉了呢?那就請同學們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一讀這句話,讓昆明湖的靜和綠也走進你們的心里。
。4)齊讀:這樣寧靜的湖,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讀一讀。
過渡:聽到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朗讀,譚老師已經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之中了。在頤和園中還有哪些美境界讓你們陶醉的呢?繼續(xù)匯報。
昆明湖圍著——倒垂的楊柳。(楊柳隨風飄舞很好看。)
湖中心——宮殿的一角。(島上樹木很多,樹木很茂盛。)
石橋——十七孔橋。橋上有百根柱子,柱子上雕刻著不同形狀的獅子,你能夠想象出這些石獅子的不同姿態(tài)嗎?指名說,并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
三、深化、拓展。
到頤和園游玩真令人樂而往返,假如在2008年,你能榮幸地成為頤和園的小導游,你會怎樣向各國參加奧運會的朋友介紹呢?可以介紹整個園,也可以重點介紹某個景點。小組討論,選舉代表介紹。
四、總結。
在即將離開頤和園的時候,還真有些舍不得呢!這樣好了,讓大家在讀聲中,再次領略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吧!
五、板書設計:
頤和園
總:美麗的大公園
分:長廊:長美奇
萬壽山:佛香閣聳立
排云殿金碧輝煌
昆明湖:靜綠
(十七孔橋)有趣
總:美麗說不盡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5
教學要求:
1、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園網、互聯(lián)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增強對頤和園的了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按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重點詞句,會用“聳立”“隱隱約約”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愛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網絡自主查尋,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難點:
小導游介紹頤和園,能用流暢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學準備:
網絡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頤和園的有關資料。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抛詾^課文。思考:作者抓住頤和園那些景物來描寫的?
、品肿匀欢卫首x課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寫的是什么?(段意)
三、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聳立、掩映、神清氣爽、隱隱約約、蔥郁等詞的.含義。
四、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小導游介紹頤和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頤和園是我國首都一處著名的景點那里歷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昨天,同學們隨老師走馬觀花初游了頤和園,已經領略到了頤和園的美。誰來回憶,昨天的游覽路線?
二、出示游覽圖,復習課文描寫順序。
。▽W生復述,教師電腦演示)
提問:初游頤和園,你感覺怎樣?(美)課文一開始是怎樣寫的?(讀課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美麗的景色?
三、學生自讀課文,摘抄優(yōu)美詞句,體會課文的美。
1、學生自讀課文勾劃出優(yōu)美詞句,說出美在什么地方。
2、電腦輸入,感情朗讀。
過渡:經過這樣一番描寫,再加上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讓我們感到頤和園更美了!
四、指導學法,明確學習目的,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學習方法:
、抛x:找出描寫頤和園的優(yōu)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看:利用校園網、互聯(lián)網查看相關圖片、錄象、文字資料。
、侵v:自己來作導游把美麗的景色描述出來。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解決些什么問題呢?
五、聘請小導游。
1、分組: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推選“頤和園小園長”。
3、師:下面請小導游們到頤和園的網站上去收集資料,制作一份電子簡報,向游客解說。娔X出示制作步驟)(請學生讀)
制作步驟:
、寰W絡瀏覽查尋相關資料。
、鎻椭茍D片摘抄文本。
、缋檬占降馁Y料寫導游詞。
。ㄒ螅好恳恍〗M的同學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薦一名同學進行解說)
六、網絡瀏覽查尋,理解課文內容。
七、展示匯報,協(xié)作交流,演、講結合,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二、四自然段)
過渡:我們現(xiàn)在就跟隨小導游,去“頤和園”領略無限的風光。
。ㄒ唬﹫F長介紹(歷史等背景資料)
。ǘ⿲W習第二自然段。(長廊)
1、組長匯報。(邊講邊演示)
2、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
3、組員補充。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介紹頤和園,自讀課文,初步了解順序。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幾幅圖片(課件播放頤和園圖片)。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頤和園》(請學生上臺寫課題,講解頤的寫法)。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劃出來。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3、請學生上臺聽寫,劃出錯的多的字,讓生注意。
4、讓學生提出不懂之處,并講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用詞語造句)
三、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請去過的同學介紹頤和園。
2、初讀課文
。1)聽了他的介紹我真想去頤和園看看,同學們想去嗎?好咱們現(xiàn)在就出發(fā)(播放錄音朗讀)。注意哪里停頓哪里重讀,哪里語調輕柔,用筆在書上標出來。
(2)怎么樣,說說游覽了頤和園后有什么感受。
(3)師:想走進頤和園細細欣賞一番嗎?通過圖片感受到頤和園的美,需要一雙愛美的眼睛和一顆愛美的心,通過課文感受頤和園的美還要美的智慧,你們行嗎?相信同學們一定行。那好,咱們就來一次集體旅游。(請一個學生做導游朗讀課文,提醒學習錄音朗讀,讀出頤和園的美)
3、指導朗讀,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讀完一二段,提出剛剛學習了神清氣爽,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讓學生再讀這句,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我想問問同學們,導游剛才是帶我們游覽了什么地方?
(3)好,繼續(xù)我們的行程,剛才那位導游介紹得很好,陪我們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換一個導游,誰想來試試?好,游客們我們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隊。
(4)讀完第三自然段后,問學生剛剛導游又帶我們游覽了哪里?
。5)用換導游的方法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6)讀至"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停下
師:我感覺導游這里介紹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鏡的昆明湖。來,我們都像小導游那樣把這句話讀一讀,看誰能超過這位小導游。
。7)讀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顧欣賞風景,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訴我嗎?這兒可是站得高看得遠,你們都看到什么?
(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9)問生游覽的順序。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分四大組查找頤和園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大致游覽了頤和園,這節(jié)課我們來細細地游覽。
二、了解頤和園,感受頤和園的美
。1)把學生分成頤和園總介紹、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四個組,各個小組的學生根據自己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資料,推薦三名同學作為導游面向全班學生進行演示講解。同時各小組之間通過互相提問、相互解答等形式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理解的目的。
(2)學生相互問答間引導學生體會頤和園的美
a、長廊的特點?看看作者是如何觀察的?(體會觀察、表達方法)從整體上看,從里看,從里向外,向兩旁。
作者又是怎樣寫長廊的?
出示句子,比較:A:原句
B:這條長廊很長,分很多間。
(體會作者運用數字說明的好處。)
b、登上萬壽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這樣美,作者又是怎么來寫的呢?(體會作者有順序、抓特點:建筑物的特點)
c、昆明湖的特點?(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好。""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
d、出示下面兩句話: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這兒用了一個"滑"字,能改用"劃"字嗎?
。ㄈ绻"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劃一槳,湖面就會產生許多波紋;而文中說,游船、畫舫在湖面駛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樣的話,就顯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面鏡子,我們都知道,鏡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文中說昆明湖綠得像一塊碧玉。跟玻璃一樣,玉的表面也很光滑,這里應該用"滑"字。而且"滑"字還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xiàn)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看誰讀得好。
2、全班深情朗讀一遍。
作業(yè):寫一次游覽活動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7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2、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再現(xiàn)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huán)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寫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但在詞意句意的理解上還有欠缺。他們在三年級時已學過參觀游記的文章,對這一類文體并不陌生。
2、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畫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夠完善。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種學習策略: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
三、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轉載于:頤和園優(yōu)秀教學設計)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運用品讀學習型教學模式,產生式教學策略與替代式教學策略交替使用,利用課件演示等手段。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讀通課文,理解生字詞語,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
2、教師的教學準備:制作好課件,了解頤和園的相關內容,最好對課文熟悉到能背誦的程度。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布置:無
4、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北京歡迎你》歌曲渲染氣氛。
課件出示音樂《北京歡迎你》
2、談話: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什么歌?歌曲的題目叫什么?(《北京歡迎你》)。這首歌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歌曲之一。同學們都去過北京嗎?大家今天想不想到北京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麗風光?圖片展示一些北京的著名景點。
課件出示圖片: 長城 故宮 天壇 鳥巢 水立方
你們看到了哪些景點?
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那就是——頤和園。(課件出示頤和園圖片)只要一進頤和園,你準會著迷、陶醉、驚嘆。板書課題:頤和園。
“頤和園”三個字中最難寫的是哪個? 最難理解的是哪個字?(頤)“頤”什么意思? “頤”是保養(yǎng)、休養(yǎng)身體健康。它是皇家園林,過去頤和園是保養(yǎng)皇親國戚身體健康的地方。
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去頤和園參觀參觀。
(二).新課
1、解決字詞
(1)、課前大家都預習過課文了,看看這些生詞你會讀了嗎?
出示頤和園課件中的詞語部分。
(2)、讀得很好,那么這些詞語你有不理解的嗎?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
2、感知課文內容
(1) 、《頤和園》視頻范文朗讀。
課件出示《頤和園》范文朗讀
(2)、學生邊看視頻邊認真聽范讀并輕輕地跟著讀
(3)、讀完課文后,提問:同學們,你們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來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三)深入課文學習
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步伐去游覽一下頤和園吧。
1、游覽“長廊”。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描寫長廊的段落。
(2)出示“長廊”圖片。
(3)提問:長廊有哪些景物?長廊有什么特點?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橫檻上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兩旁的花木多;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長”,有700多米長、分273間,一眼望不到頭。)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美
(4) 齊讀第二自然段。
2、游覽“萬壽山”。
(1)過渡:走完了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出示“萬壽山腳”的圖片)。
讓咱們女士優(yōu)先,請我們女同學先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
(2)女生讀“萬壽山腳”段落。
(3)請大家找出在萬壽山腳下所看到的景物。
(4)學生匯報(上面——佛香閣,下面——排云殿。)
課件出示佛香閣、排云殿的圖片
(5)提問:佛香閣有什么特點?排云殿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佛香閣——高大,排云殿——占地面積大)
(6)齊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的男生們顯出了紳士風度,讓我們女生先來到萬壽山腳,現(xiàn)在看來,我們女生不得不讓你們男生先登山了,佛香閣那么高,你們男生的力氣大,肯定先能登上佛香閣的,那就讓你們先登山吧!請你們把在佛香閣上面看到的景物告訴我們女生吧!
(1)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萬壽山”段落。
(2)找出看到的景物。
(3)課件出示帶“滑”的句子。講解“滑”的用法。(有“滑”字的這一句運用了動態(tài)描寫,與前面的一句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4)比賽誰讀的最美。(分組比賽)
3、游覽“昆明湖”。
過渡:剛才登山才需要力氣大的,現(xiàn)在下山來到昆明湖了,不需要走得快了,我們男女生一起慢慢地走,慢慢地游吧。昆明湖的景色太美了!
課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橋圖片
(1)、全班齊讀“昆明湖”段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昆明湖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綠 靜
(2)、從課文描寫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橋有什么特點?
板書:形態(tài)不一
(3)、自由輕聲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4、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頤和園有什么總體印象呢?大家齊讀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書:美 大
(四)拓展延伸,續(xù)說美景
頤和園的美景遠遠不止這幾處景色,正如作者所感嘆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覽。”
(1)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你能根據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和所搜集的資料來當導游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小導游PK賽:評選最佳“小小導游員”。介紹時用上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總結
今天,老師帶大家游覽了頤和園,了解了游覽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說明寫作要有一定的順序。以后,我們不管是去游覽,還是寫作,都要按照一定順序。
有機會,再帶大家去其他景點游覽。北京在歡迎你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北京歡迎你》這首歌中結束我們的課文吧!
(六)作業(yè)
剛才同學們當小導游,都很稱職;厝ブ,可以向你的爺爺、奶奶等作介紹。還可以學習作者的敘述順序和抓住特點介紹景物的表達方法,練習向你的家人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景物。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生字新詞,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初步掌握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yōu)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三、教學方法:
閱讀、直觀課件欣賞、想象、感悟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
教師: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知道這是哪嗎?(出示圖片)
教師: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頤和園中的景物。
(1)那我告訴你們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你會怎么讀課題?
。2)今天的頤和園早已成為中外游客競相游覽的美麗的大公園,你又會怎么讀課題?
頤和園真的會帶給我們很多感受,我們在學習中要試著用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去游賞頤和園美麗的風光。
(二)學習文章的寫作順序和結構。
1、出示學習指南。
通過學習指南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文。
2、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移步換景的提示語。
。1)教師:作者就是這樣走一走,停一停,慢慢看,尋找打動自己的特色景物,這種移步換景的順序特別適合于參觀游覽和描寫古典園林。
。2)其實,在頤和園還有很多的美麗景物例如:(出示換燈片)邊出示,教師邊敘述:“德和園”大戲樓,是我國中國最大的古戲樓,“西堤六橋”據說比蘇州的西湖的“蘇堤”還要美。但是作者就選取這“三種”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
3、交流總分總的順序。
。1)教師: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把這兩句話調換嗎?體會總起句和總結句的作用和總分總的結構。
。2)通過比較,教師總結:第一句是引出頤和園的美,讓人去欣賞,去讀,是引出下文。最后一句是游覽之后,作者發(fā)出的由衷的贊嘆,是對全文的總結。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本文的結構是總分總。作者是由情入景,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正像寫景文章中所說的“此時景語皆情語”
(三)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景物特點。
(1)教師:那就讓我們進入頤和園,繞過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出示學習指南)
。2)體會長廊的“美”“長”。
“美”:花、畫的`數量多、顏色多、內容多。
“長”:七百多米,一眼望不到頭。
。3)師生總結學習方法。
。ㄋ模⿲W習三、四自然段。
教師:我們繼續(x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景物特點”的方法來學習下面的內容。(出示換燈片)教師: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1)抓住佛香閣形狀的特點,排云殿“金碧輝煌“的特點。體會古典建筑的“宏偉”。
教師:站在宏偉的佛香閣前面,居高臨下之間,你又看到了什么?
(2)抓住顏色:紅的、黃的、金的,體會皇家建筑顏色上的古香古色。
。3)去掉湖水中比喻和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和比喻的形象,讓景物的姿態(tài)生動的躍然紙上。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4)出示《桂林山水》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5)出示《觀潮》描寫了潮水的哪些方面?
。6)出示《望洞庭》體會古詩中怎樣描寫水。
。7)小練筆:寫一寫你見過的江河湖海中水,寫一段關于水的描寫。
學生進行練寫,教師巡視。
教師選讀,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ㄎ澹┙處熜〗Y:其實頤和園就像作者說的那樣,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我們的祖國更是美不勝收,只要你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運用上這些富有靈性的文字,就會創(chuàng)造出一道亮麗的風景。所以老師留一個寫文的作業(yè):運用移步換景的順序,總分總的結構,抓住景物的特點,不要忘了修辭這個法寶。寫一寫你游賞過的美麗的景色吧!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9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1、CAI課件、展板。
2、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ǔ鍪绢U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里嗎?
教師板書課題并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了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后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組:
通過讀課文、查閱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興趣重新結組。
要求“快、靜”。然后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交流查閱的資料,結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匯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并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匯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后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并茂的介紹。
3、欣賞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ㄕn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并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fā)熱愛首都之情,產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業(yè):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優(yōu)秀]頤和園教學設計11-17
頤和園教學設計07-11
《頤和園》教學設計05-10
《頤和園》教學反思優(yōu)秀04-29
頤和園教學反思優(yōu)秀11-20
(實用)頤和園教學反思優(yōu)秀04-29
頤和園教學反思優(yōu)秀匯總(4篇)04-29
【精選】《頤和園》教學反思07-07
頤和園教學反思02-12
《頤和園》教學反思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