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己去吧》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音
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邊讀邊勾畫出本課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反復讀,記住生字讀音。
2、讀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話讀正確,注意停頓,不讀破詞讀破句。
三、自讀自悟,領會課文內容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播放樂曲。教師說:今天天氣真好,小鴨和媽媽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散步。小鴨看見嘩嘩流淌的小溪,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媽媽又是怎么回答它的.?(學生自讀,指名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教師再啟發(fā)想象:小鴨剛下水時心里怎么想?開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學會游泳后心里怎樣高興,又是怎么說的?(學生在組內邊讀邊想邊表演)
第二段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演。
四、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熟讀背誦
本課主要是對話,要指導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小鴨想要媽媽帶它去游泳,小鷹想要媽媽帶它到山那邊看看,但是又怕媽媽不同意。因此,在朗讀小鴨和小鷹說的話時,要強調“帶我”,并且要讀出懇求、商量的語氣。朗讀鴨媽媽和鷹媽媽說的話時,要親切、和藹,并要強調“自己去”,讀出激勵的語氣。
在學生熟讀課文以后,同座的兩人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再練習背誦全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寫字
指導學生寫字時,要求他們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寫,并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學生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能激發(fā)他們的寫字興趣。
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自: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先重后輕!澳俊币獙懙镁又小
己:第二筆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不出頭。
東:第二筆是,不能寫成,左右兩點要對稱。
板書設計
自己去吧
小猴---摘果
---爬樹
媽媽--讓----小鴨---洗澡---
學會---游泳
小鷹---看看
---飛翔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2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上五組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對話形式講了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事。告訴我們: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煉,就能學到本領。根據教材特色和兒童心理特點,本著“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和“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精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
一、揭題引疑
在揭題時啟發(fā)學生就題質疑:“自己”是誰?自己去哪里?自己去干什么?為什么要自己去?
二、聽讀感知
因為一上學生識字不多,讀過的課文又少,因此在讓學生初讀課文前,可讓他們帶著質疑時的問題聽老師范讀。用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激發(fā)他們讀書興趣,幫助他們整體感知課文。
三、初讀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帶著質疑的問題,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并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圈出生字、標出小節(jié)。讀后檢查學生初讀感悟情況并對字音、難讀的句子進行教學指導:輪讀課文、評議正音,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平舌音“自”、翹舌音“深”、鼻音“您、那”等字音難點,說說自己對質疑問題的理解,指導讀好長句“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在此基礎上,再讀課文。可個別、可集體,可兩人輪讀、可分角色讀,亦可看著插圖讀,要讓學生充分讀,讀充分,力求讀得通暢,感悟到小鴨、小鷹對它們的媽媽禮貌中略帶撒嬌,媽媽呢,則慈愛中不乏嚴肅。體會到小鴨、小鷹經過自己的努力,經過勇敢的實踐,學會了游泳,學會了飛翔。
四、細讀體悟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痹趯W生初步感知、感悟課文后,我們可屏示第一幅插圖,指導學生細讀體悟第一段課文:小鴨請媽媽帶它去游泳,當媽媽要它自己去時,它是怎么想的?小鴨是怎么學會游泳的?它學會游泳后會怎么想?鴨媽媽為什么要讓小鴨自己去吧?當它看到自己的孩子學會游泳后會怎么說?怎么做?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文看圖,看圖讀文,從多個角度去體驗、感悟、想象鴨媽媽的教育有方,小鴨的聰明可愛。想象母子說話時的神態(tài)、語氣、動作,通過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形式,讀出鴨媽媽慈愛中不失嚴肅,小鴨子禮貌中略有嬌氣。教學第二段的思路與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問題有所不同!靶→棡槭裁聪肴ド侥沁吙纯矗慨攱寢尳兴约喝グ,它是怎么想的?小鷹學會了飛翔后會對媽媽說些什么?鷹媽媽為什么叫小鷹自己去吧?當它看到小鷹學會飛翔后心里怎樣?”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想、議、說,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整篇文章的教學都要扣住一個“讀”字,尤其是分角色朗讀,要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產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讀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嘗試,不要依賴他人”這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熏陶與感染。
五、演讀見悟
用表演詮釋對課文的理解,用理解提高表演水平。在細讀體悟后,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苯虒W時可分六步:1、自選角色;,2、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讀好,要記住臺詞,要揣摩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情,有些動作和臺詞還要靠自己想像設計);3、同桌或組內演練;4、代表表演(表演者不僅要演出課文中寫出的內容,更要演出課文中沒有寫出的內容);5、師生點評(要從表情、動作、臺詞、配合等方面點評、指導);6、評后再讀(這時的讀,學生興趣更濃、神情更專注、情感更投入、收效更大)。因為表演是建立在情境和情感的體驗上,因此,此時的表演,學生會用各種感官去觸摸、品味、體驗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對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體驗與理解,努力把無聲的教材語言演成有聲有色的生活話劇。通過表演,學生發(fā)展了語言,樹立了自信,品嘗了成功;通過表演,學生心里播下了“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通過表演,學生會充滿信心地面對人生,成為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
六、走向生活
語文教學唯有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因此,課尾可結合書后練習“最近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把課內與課外,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說說自己在學與做時,家長的做法,懂得不能事事依賴別人,體會到自強自立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家長的過多呵護對孩子成長的害處。
這樣的設計,遵循了“課標”精神,體現了“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以演見悟”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了語言,鍛煉了表達,培植了自信,塑造了人格。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3
自己去吧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讀題,你想知道什么?(如:誰讓誰自己去,自己去干什么?)
2、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請小朋友自己把課文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開火車讀生字,組詞并識記字形。
交流,指名說
字音:
自:聲母是平舌音
深:聲母是翹舌音
您、那:聲母都是鼻音
您、深:韻母是前鼻音
景:韻母是后鼻音
吧、嗎:都讀輕聲
字形:
吧、嗎、您、會、景、哪:可以用學過的熟字加上偏旁來記。
學:學習新偏旁“”
自與目字形相似,比較一下,有什么區(qū)別,千萬不要混淆。
3、男女同學分別朗讀課文,比一比。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明朗讀第一自然段,評議。小鴨說話時的'語氣應該怎么樣?鴨媽媽說話時的語氣又是怎么樣的?(小鴨不自信,是膽小的,詢問的口氣;鴨媽媽應該是鼓勵的語氣。強調“自己去”)
2、想一想,鴨媽媽愛小鴨嗎?——那她怎么放心讓小鴨自己去小溪?(她知道小溪的水不深,想讓小鴨學會獨立。)
小鴨剛下水時心里怎么想?開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學會游泳后心里怎樣高興,又是怎樣說的?
如果鴨媽媽帶小鴨去,那以后會怎么樣?
3朗讀這一段話。
四、指導書寫。
1、抄寫生字。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自: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先重后輕!澳俊币獙懙镁又。
己:第二筆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不出頭。
東:第二筆注意。左右兩筆要對齊。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4
一、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和3個詞語,認識1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讀課文懂得一個道理:要勇敢地鍛煉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賴父母。
二、 教材說明
課文有兩段對話:小鴨和媽媽的對話,小鷹和媽媽的對話。小鴨要求媽媽帶自己去游泳,小鷹要求媽媽帶自己去山那邊看看,可是他們的媽媽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讓他們自己去。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鷹學會了飛翔。課文通過這個故事,講述了獨立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也講了成人對孩子成長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不要過度寵愛、過度保護。
三、 教學建議
。ㄒ唬┙虒W準備
準備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指導讀準生字“自、風”和要求會認的字“您、泳、深、鷹、景”的音。
隨生字“風”的學習,認識偏旁“風”(風字框)。
指導寫字,要讓學生用已學過的筆畫和偏旁識記字形,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為寫好字打基礎。
要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
自:先外后內再封口。
風:先外后內。
注意“己”的第三筆不能出頭;“風”的第二筆是橫折彎鉤,不是橫折彎。
。ㄈ┰~句教學
本課要求學會的詞語有“自己、幾天、學會”,都是學生常用的口語詞,理解不會有困難,可以在指導朗讀的時候讓學生讀一讀。
。ㄋ模├首x、背誦指導
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出對話的語氣?梢宰寣W生聯系生活實際,想想自己在向媽媽提出某種請求時用的是什么語氣,媽媽的回答又是什么語氣。借此讀出小鴨和小鷹禮貌又略撒嬌的語氣,讀出媽媽慈愛又不乏嚴肅的語氣。
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開始可以在教師的提示下背誦,然后邊看圖片邊背,最終達到獨立背誦。
。ㄎ澹┚毩曁崾
第二題,讓學生說一說小鴨的媽媽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讓他們“自己去”?梢韵茸寣W生就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談談看法,然后再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家長的做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不能事事都依賴父母的道理,體會到獨立對自己成長的'重要 意義,體會到家長的過多呵護對自己是有害處的。
第四題,讀句子。第一句是課文中的句子,后三句是擴展的句子, 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學會”的用法。教師不必過多講解,只需讓學生讀—讀,體會—下,也可以讓學生試著用“學會”說—兩句話。
(六)擴展活動
本課適合角色扮演,可以安排學生表演。還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角色,如小老虎和小老虎的媽媽,小狗和小狗的媽媽,小猴子和小猴子的媽媽,等等?煞抡照n文的對話形式,讓學生想象這些孩子和媽媽之間的對話,并表演出來。表演時要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ㄆ撸┱n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設計概說:
設境入文,引領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采取多種形式識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員參與,提高實效。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想象,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以小鴨、小鷹學本領的事例為兩大板塊,領悟文中潛藏的道理,輔射生活,用心育人,教育學生應自立,教學時應開拓學生思維,放飛孩子的想象,轉換角色,體驗文中主角的內心世界,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
教學內容:
識字,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寫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初步感知 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朗讀課文,寫好2個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鴨、小鷹圖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識字。
1、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朋友,想認識它們嗎?
2、出示小鴨、小鷹圖片,快快向它們問好吧!
3、今天它們兩位要帶著我們一起去學習一個童話故事。
4、揭題:自己去吧
5、認識:“自、己、吧”三個生字。①拼一拼 ②組詞 ③識記指導(白+一=自 口+巴=吧)
6、讀題,引入新課,就讓我們跟著小鴨、小鷹一起來學習這個童話故事吧!
(設計意圖:隨課題識字,分散識字難度)
二、初讀感知,識字指導。
1、自由讀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圈一圈,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讀一讀拼音或問一問其他人來認識生字。
2、生讀文,師巡視,關注個別學生
3、讀后交流,引導識字,課文中有好多字寶寶都跳出來了,你愿意再和它們見面嗎?
4、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①與同桌一起拼讀音節(jié)
、谡故荆u 獎
、坌±蠋燁I讀,注意正音:景(后鼻音) 您(前鼻音)
④把自己不會拼的音節(jié)多讀幾遍,自主練習
⑤開火車拼讀,評(預設:讀得真好,小鴨子聽了都滿意地笑了)
⑥給生字組詞,比比誰最會給生字寶寶找朋友
⑦識字指導
△開動你的好腦子,想些點子來記住它們。
△個人發(fā)言 小結:加一加:你+心=您 口+馬=嗎
5、齊讀生字、詞語
6、孩子們的表現真好,生字寶寶不再是你們讀課文的攔路虎了,現在,它們又跳回課文中休息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7、放聲地把課文讀一讀。
(設計意圖:識字是教學的重頭戲,采取了多形式來學習,教給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小鴨子來了,它要考考你,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哪個自然段是寫它的? 生發(fā)言
2、一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聽,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什么。
3、指名發(fā)言,小結:小鴨學會了游泳,隨文識字“深”。
4、那么, 小鷹學會了什么呢?誰愿意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
5、一生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思考小鷹學會了什么。
6、指名說,隨文鞏固識字“美”。
7、小結:小鴨、小鷹都學會了自己的本領,相信你們一定很佩服它們吧!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了解大意,讓學生對文本有個整體印象,數句子,幫助學生強化句子的概念)
四、書寫指導。
1、我們也來學點真本領,讀書寫字是我們要學好的本領,現在我們來寫寫字吧。
2、指導書寫:自、己。
3、示范,提示“己”要仔細觀察,小心寫。
4、學生動筆書寫。①描紅 ②臨寫
5、結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品讀課文,悟理育人,寫字訓練
教學目標:
1、讀課文,了解小鴨、小鷹是怎么學會本領的。
2、理解鴨媽媽、鷹媽媽為什么要讓自己的孩子獨自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3、聯系生活,引導學生明白從小要自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
教學重點:
讀課文,了解內容,了解小鴨、小鷹是怎么學會本領的。明白從小要
自立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鴨媽媽、鷹媽媽的別有用心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今天,小鴨、小鷹繼續(xù)陪伴著我們,大家還記得他們學會了什么本領嗎?
2、復習舊知,指名說,小結,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呢。
3、上一周森林里舉行了盛大的運動會,小鴨、小鷹都參加了,它們分別獲得了游泳冠軍的稱號,許多動物朋友都趕來祝賀它們,電視臺的記者小兔也來了,小兔采訪了兩位冠軍,當小兔問起:“小鴨、小鷹,你們的本領這么高強,是怎么學來的呢?”小鴨子連忙接話:“小兔記者,我們的成長故事,寫成了一個童話,我?guī)銈円黄鹑タ纯,你就會明白?”小兔和其它動物朋友連連點頭。
4、孩子們,我們也跟隨著它們一起去看看吧!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美麗的童話。
5、讀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未成曲調先有情,課伊始,應讓學生先有興趣和熱情,為下文學習作前提)
二、細讀文本,激活想象,體驗悟理。
(一)走進小鴨,體驗角色
1、出示插圖,看圖,師:小鴨把我們帶到了一條美麗的'小溪邊。仔細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生發(fā)言,說說在圖中看到了什么,小結。
3、清清的溪水,嘩啦啦流著,綠綠的小草,在微風中搖著頭,多美的景色呀!小鴨子和媽媽在溪邊散步,看著眼前美麗的景色,它們會想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
4、你能猜猜嗎?個人發(fā)言,小結。
5、自由讀文,看看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6、匯報交流,生發(fā)言說說知道了什么,點拔引導:
、倏粗迩宓南,小鴨子想去干什么?
②學習第一句,指導讀,個人讀,讀出小鴨子高興的心情。
、劭墒区唻寢寘s不同意親自帶領它去游泳,讀一讀第二句話。
④想一想,為什么鴨媽媽不愿意帶小鴨子去呢?
、萆l(fā)言,小結:水不深。
、揶q一辯:即使溪水不深,但是有媽媽陪著也更快樂呀!鴨媽媽難道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愿多給孩子一些快樂嗎?
⑦僅僅是因為水不深,媽媽就不陪小鴨子嗎?思考還有什么原因。
⑧生發(fā)言,小結,想讓小鴨子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鍛煉小鴨子。
⑨訪一訪:小鴨子,看著嘩啦啦的溪水不停地流著,你第一次要去下水游泳,害怕嗎?你有什么想法?生發(fā)言。
、庑▲喿涌捎赂伊耍瑏砜纯此龑W會了沒有,齊讀最后一句。
7、小結:溪水清清,水中有只勇敢的小鴨子,他可厲害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生活的本領,你為他高興嗎?指導讀,讀第一段。
8、小鴨子,就在我們身邊,你想對它說什么。
9、口語交際:我想對小鴨子說:
10、生發(fā)言,小結
過渡:記者小兔明白了小鴨子是怎么學會本領的,它又轉過身問飛翔冠軍小鷹,你的本領又是怎么學會的呢?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為小免解答這個問題,相信樂于助人的你們一定愿意,是吧?
(二)走進小鷹,自主探索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與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2、匯報,師引導。
①鷹媽媽為什么也不愿意陪伴小鷹一起去山那邊看風景呢?
、谏伎迹阑ハ嗾f一說
、壑该f,小結:原來它和鴨媽媽一樣,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得到鍛煉,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軉栆粏:天那么大,那么高,小鷹,你第一次起飛,害怕嗎?
⑤生回答,師小結
、扌→椨糜赂覒(zhàn)勝了困難,過了幾天,它就學會了——(生回答)
⑦喜歡小鷹嗎?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3、指導朗讀,齊讀這一段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激活想象,走進角色,體驗情感,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其情感,也充實了文本中的空白,讀、想、說、悟為一體,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拓展提升,輔射生活,用心育人。
1、記者小兔也看完了這個童話故事,它終于明白了小鴨、小鷹兩位冠軍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它想寫幾句話送給其他動物朋友,可是它總想也想不出來該怎么寫,你可以幫幫它嗎?
2、想想小兔該對動物朋友說些什么,生發(fā)言。
3、小結
4、聯系生活,說說自己從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想想我們自己今后該怎么做。
5、發(fā)生言,師小結,用心育人
總結語:孩子們,我們也應該好好鍛煉自己,自己學會生活本領。不要事事都依靠別人,自己能做的事應自己做,不會做的事也可以學著做這樣才能早點長大噢!
(設計意圖:為小兔解答難題,既凸顯了課堂的圓潤,使得前后呼應,又拓展了文本主題,接著輔射生活,用心育人,彰顯了“語文即生活”、“教書育人”等理念)
四、書寫訓練。
1、指導學生寫好“東,西”兩個字。
2、師示范,提示
3、生描紅,臨寫,練一練
4、小結
板書設計:
自 己 去 吧
飛翔
學會了
游泳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2、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
3、情感目標:
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理解課文的意思,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
2、難點:
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德國的民情風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德國知道多少呢?
2、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唤M德國的風光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德國風光片,看完之后想說什么嗎?
3、季羨林爺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德國留學生活了十年,并且四五十年后再次去了德國。他把他的見聞和感受寫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25課。
4、指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誰能帶大家讀一讀生字?指名讀生字詞。
3、快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對他生活過的'德國發(fā)出了怎樣的贊嘆呢?
板書:
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三、探究研讀
1、默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用筆劃出來。
2、第三自然段:
教師相機展示重點句: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抛杂勺x:
劃出特別吸引你的詞。
、浦该f:
這些詞讓你感受到什么?再讀一讀,讀出美來。
⑶是呀,同學們從這些詞句中感受到了之中奇麗的景色,看,(出示風光2),這就是德國的街頭。
、瓤吹竭@么美的景色,大家一定想美美的讀一讀吧,再讀。
3、第二自然段:
⑴這樣的美景讓我們贊嘆不已,為什么“走過任何一條街”都會看到這樣奇麗的景色呢?讀第二自然段,找出說明原因的句子。
⑵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yǎng)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堑聡藧刍◤哪睦锟梢钥闯鰜?愛花到什么程度呢?
指名讀,強調“都”,為什么這樣讀?
、葹榱苏阶约旱南敕,作者曾經問過女房東──(師讀)她──(指名讀)她說“正是這樣”時會怎么想呢?
。恳患叶际沁@樣做的。)
4、第三自然段:
、懦鍪揪渥樱
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齊讀。
、七@是一種頗耐人尋味的境界。
出示: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齊讀。
、亲x到這兒,你想說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5、第四自然段:
、潘运奈迨旰,季羨林爺爺又去了那兒,當迎接的主人問我:“你離開德國這樣久,有什么變化沒有?”我說:──(學生讀)(出示)
、谱髡邽槭裁凑f“美麗沒有改變”?(美好的風俗習慣)
⑶這樣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多么──”
。▽W生讀。)
(出示。)
、劝鍟
奇特的民族
指板書講解。
6、也正因為這樣,作者在文章的一開頭就說:“愛花的民族很多,德國──”
(生接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欣賞了德國氣力的景色,感受了這個民族奇特的風俗習慣。課后,請同學們查找相關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德國的風光和文化,我們再一起交流。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理解友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部首.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觀察圖畫的能力,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花、頭飾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播放鴨子游泳,老鷹飛翔的錄象片段。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鴨子會游泳,老鷹會飛翔,它們高超的.本領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來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音。
2、讀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讀正確,注意停頓,不讀破詞、破句。
3、檢查初讀效果。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齊讀。
(2)去掉拼音讀一讀。
。3)重點指導:
深:ē,聲母是翹舌音。您、那:聲母是鼻音。
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您、深、景。吧、嗎,讀輕聲。
認識“”,學字頭。
(4)同桌互相找一找?guī)值木渥幼x一讀。
(三)找朋友游戲。
多媒體課件出示許多的小朋友,他們頭上都帶著本課生字的頭飾,兩個合在一起可以組成詞語的就成為朋友。
要求:(1)先認讀生字寶寶。
。2)朋友找到后,同學齊讀。
(四)寫字指導。
1、復習生字。自、己、東、西。
2、分析字形。
自: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先重后輕!澳俊弊忠獙懙镁又。
己:第二筆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不出頭。
東:第二筆是,左右兩點要對稱。
3、學生照筆順提示在書上描紅。
4、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輔導。
(五)課堂小結。
我們知道了小鴨能自己去游泳,也知道小鷹能自己去飛翔,老師希望同學們課后能自己去把課文讀流利。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激趣導入
1、課件:“青蛙過河”游戲復習生字。
2、課件:“紅綠燈”游戲復習詞語。
(二)看課文動畫,初讀課文
1、看動畫,想: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2、用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三)小組合作探究,深讀課文
1、小組選擇喜歡的部分深入探究。
(1)讀一讀;(2)想一想;(3)演一演。
2、全班交流,進行小組比賽。(課件輔助教學)
(四)聯系實際說話,拓展延伸
1、最近自己學會了什么?是怎樣學會的?
2、看課件說話:學會了。
(五)小結,指導背誦
(六)布置作業(yè)
1、(必做題)背誦《自己去吧》這篇課文。
2、(選做題)同學們,今天晚上還有一份特別的作業(yè),就是回去后選一樣家務活來做,做完后跟媽媽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板書設計
小鴨
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小鷹
學會飛翔
課后反思: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冀教版語文第一冊第21課《自己去吧》。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分別學會了爬樹、游泳和飛翔。文章篇幅短小,但含義深刻。
教學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十三個生字。
3、筆順正確的書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
4、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立、勇于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2、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立、勇于實踐的精神。
2、理解小猴、小鴨、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讓它們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它們是怎么學會的。
教學設計
一、激情引趣,直接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它有什么本領?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出示小猴子、小鴨子和小鷹的圖片貼在黑板上)你們看看他們是誰呀?它們有什么本領?
我們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鴨、小鷹是如何學會本領的,好嗎?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小動物是同學們非常喜愛的,由學生的喜好入手,使其在輕松愉快的談話中自然地進入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打開書112頁,聽好老師的要求:自由讀課文,在拼音寶寶的幫助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在讀課文時,生字都記住了嗎?老師可要考考你啦!把書扣在桌子上。
出示:去吧、學會、爬樹、洗澡、游泳、那里、風景、飛翔。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出示自己自己是什么意思?課文中自己指誰?
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己字有幾筆?指導書寫。
【設計意圖:拓寬課文內容,結合課文創(chuàng)設情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時把生字的復習融入其中,既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又增添了趣性!
三、深入理解課文,感悟內涵。
你瞧,三位小動物都等著急了?你想先學習哪個小動物的故事?
【設計意圖:學生初步自主學習,解決提出的問題,并初步體會到自己解決問題的喜悅!
生:我想先學小猴的故事。
師:就請你為大家讀一讀小猴的故事吧。
。ㄒ唬┢纷x第一段
課件出示小猴和媽媽圖片。
樹上有什么?小猴此時最想干什么?小猴是怎么說的?相機指導小猴的話。
聽了小猴的請求,媽媽是怎么說的?
想一想平時媽媽是怎樣說話的?用媽媽的語氣讀一讀。指名朗讀。
聽了你們讀的,老師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媽媽了,誰來做我的寶寶呀?師生對讀。
哪兩位同學做媽媽和寶寶讀給大家聽聽。生生對讀。
這樣,小猴學會了爬樹。
板書:小猴學會了爬樹
小猴是怎樣學會爬樹的.,小猴會遇到什么困難呢?生發(fā)揮想象。
這么多困難,小猴不想學了,行嗎?誰來鼓勵鼓勵小猴?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出示小猴學會爬樹圖片。小猴學會了爬樹,他多高興呀。我們對他表示祝賀。(鼓掌)
。ǘ┡e一反三,自主拓展(學生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小鴨、小鷹也著急了,邀請我們去讀它們的故事呢?
自讀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出示小鴨圖片,我們?yōu)楫嬅媾湟艉脝?
要想配好音,必須把小鴨和媽媽的話讀好。自己練一練。
指名配音。
板書:小鴨學會了游泳
出示小鷹圖片,看誰來了?
誰想演小鷹的故事?同桌之間演一演、練一練。
指名表演。
板書:小鷹學會了飛翔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給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臺,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針對學生的表演適當點撥示范,引導學生學會表演,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的表演真不錯,老師也帶來了兩個小動物,(出示小青蛙、小公雞)看它們是誰?有什么本領?誰想演它們的故事?
學生續(xù)演故事。
在生活中,你學會了什么本領?是怎么學會的?說給大家聽一聽。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把課內與課外,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說說自己在學與做時,家長的做法,懂得不能事事依賴別人,體會到自強自立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家長的過多呵護對孩子成長的害處。
五、小結
你們真了不起,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像小猴、小鴨和小鷹那樣,不怕困難,什么事自己去做,自強自立,勇于實踐,那樣,你一定會成功的。
六、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以后我們把自己學會的一件事或者一個本領都要寫在自己的小本本中,積累起來,比一比誰是獨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附:板書設計:
21、自己去吧
爬樹
學會了
游泳
飛翔
教學反思:
《自己去吧》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并且語言有童趣,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小猴學會爬樹,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事,告訴學生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練,就能學到本領,因而,我在設計課件時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根據學生需求興趣安排教學,給學生直觀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了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中,以表演為主線,學習第一自然段,進行細讀體悟,讓學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對角色的理解和體驗,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充滿信心地面對人生,成為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
我自己覺得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朗讀、角色表演游戲等方式,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
課上孩子表現很好,一部分孩子挺踴躍。只是感覺我自己在課堂上調控能力不夠好,有些前松后緊,以至于拓展環(huán)節(jié)所剩時間太少了,原本想續(xù)演兩個小動物的故事,只演了一個。布置作業(yè)的時間也沒有了。
復習生字環(huán)節(jié)以卡片形式出示,現在想來如果以課件形式出示效果會更好
對學生的評價方面,也有所缺憾,如表演小鴨的兩個同學表現十分出色,而對他么的表揚去不夠充分,原本可以掀起的熱潮就這樣被掩蓋下去了。
還有,教態(tài)方面,由于緊張,不夠自然。
以上幾方面,都是我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和改進的,尤其是評價和教態(tài)方面,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語文教學上會有更大進步。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兩個字,認識新偏旁“”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學習重點
學會 12個生字。會寫“自、己”兩個字,認識新偏旁,理解課文第一節(jié)內容
課前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投影:今天的天氣真好,小鴨子和鴨媽媽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散步,小鴨子看見嘩嘩流淌的小溪想去做什么呢?它會對鴨媽媽說什么?鴨媽媽又是怎樣回答它的,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4課《自己去吧》
2、出示課題,齊讀。
3、教學“自、己、吧”三個生字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借助音節(jié)自由地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問問你的同學,然后再讀幾遍。
2、檢查生字:
帶音節(jié)讀生字卡片。
不帶音節(jié)開火車讀。
三、再讀課文
1、過渡:小朋友真厲害,把單個的生字讀得那么好,老師如果把生字放到課文中你會嗎?老師相信你們能行的'。
2、認真讀課文
想想“自己去吧”這句話是誰說的?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四、理解課文
1、哪個自然段是寫小鴨和鴨媽媽之間的事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僦该x,其他同學拿起筆用“——”劃出小鴨說的話,用“~~”劃出鴨媽媽說的話
、谡l來說說哪句話是小鴨說的(指名讀)你們找對了嗎?
出示句子:“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圩约喝プx這句子,問:你讀懂了什么?(想去游泳)
、苣隳茏x出想叫媽媽帶它去游泳的語氣呢?(指名讀)讀得真不錯,讀出了懇求、商量的語氣。
、菡l還想來讀一讀這句話?(請五六人讀)
⑥咱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話好嗎?你們讀得真好!
⑦小鴨子多懂事啊,那么有禮貌地跟自己的媽媽說話,蔣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能用這樣的語氣,很有禮貌地對別人說話,出示句式:
爸爸,您帶我去 好嗎?
老師,您帶我去 好嗎?
您帶我去 好嗎?
⑧媽媽是怎么回答小鴨子的?(指名讀鴨媽媽說的話,再齊讀)
⑨請男孩子來讀讀小鴨子說的話,女同學當鴨媽媽,讀鴨媽媽的話。
⑩出示最后一句,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全班齊讀。
分角式朗讀
出示最后一句:“過了幾天,小鴨子學會了游泳”全班齊讀。
五、指導看讀說話
1、啟發(fā)想象:仔細看圖,想想小鴨子剛下水時心理是怎么想的?開始游泳時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它學會游泳后的心情怎么樣?
2、小鴨子真能干,在媽媽的鼓勵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學會了有游泳,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很 能干,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學會了不少的本領,說說你最近學會了什么?出式句式:
小明學會了打球
我學會了
我還學會了
六、小結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不錯個個都是好樣的,在短短的時間里就學會了那么多的本領,老師希望小朋友們更加努力地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來報效祖國。
附板書: 14自己去吧
自己 不深 去吧 游泳 東西
那邊 風景 學會 很美 好嗎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0
學材分析:
這是一篇資料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資料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字“自”。
2、自己試著讀課文第一段,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悟課文資料,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靠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投影片和小鴨、鴨媽媽的頭飾。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會干什么?是怎樣學會的?
2、揭示課題。
(1)、這天,我們學一篇童話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鴨子、小鷹會干什么,它們的本領是怎樣學會的?
。2)、看老師寫課題,你猜老師想寫什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讀一讀課文,用鉛筆標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小朋友,此刻先把你認識的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
3、聽讀課文,識字。
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從這兩個故事中你挑選一個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4、同桌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如果同桌讀對了,你就豎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5、識記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樣認識的?哪個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
。ㄔ谡Z言環(huán)境中識字,透過多讀,聽別人讀等方法,與生字常見面。)
三、講讀課文第一段,感悟故事。
(一)出示投影片,顯示文中的兩幅圖片
。▽W生喜歡哪幅就說哪一幅。)請學生看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說什么?(教師板書:小鴨鴨媽媽小鷹鷹媽媽)
。ǘ┻@節(jié)課我們先學第一段
1、課文里是怎樣寫的?哪個小朋友把小鴨說的這句話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鴨說的話。
2、這是一只很有禮貌的小鴨,你從哪里發(fā)現的?
3、想一想: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小鴨的話?自己練讀,同桌互相評議。
讀一讀,比一比,媽媽,您帶我去游泳。
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4、小朋友對誰說話會用上“您”?
。ㄈ┳约鹤x一讀鴨媽媽的話。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要大家?guī)湍憬鉀Q嗎?
分小組討論:鴨媽媽為什么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2、指導朗讀,體會鴨媽媽的.話該怎樣讀。(學生評讀。)
采用靈活的形式讀課文,如指名讀、小組讀、打擂臺讀、男女生比賽讀。
。ㄋ模┮x:小鴨學會游泳了嗎?(齊讀最后一句。)從哪里看出來?出示詞語卡片:“幾天”、“學會”。(教師板書:學會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鴨學會游泳對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幫忙嗎?
(五)分主角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小鴨和鴨媽媽說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后評議。
[此環(huán)節(jié)是從講圖意、感受到透過美讀來抒發(fā)情感,學生融入其中,從讀中領悟小鴨的媽媽為什么讓它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四、把第一段編成課本劇表演。
(一)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小鴨,你學會游泳嗎?你剛學游泳時害怕嗎?為什么不放下?
2、小組合作模擬小鴨和鴨媽媽在小溪旁對話的游戲情境。
。ㄓ脤W生感興趣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給學生帶給說話的機會素材。)
。ǘ┐魃项^飾表演。
五、學寫生字
(一)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讀一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學寫“自”,讓學生觀察字形。
教師問:你發(fā)現了什么?指名說,學生范寫、講評。
。ㄗ寣W生去發(fā)現,去探究,結果會掌握得更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潛力。)
六、作業(yè)
(一)把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ǘ┌训诙我簿幊烧n本劇表演。
板書設計:
自己去吧
鴨媽媽小鴨學會游泳
鷹媽媽小鷹學會飛翔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1
【預設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⑵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能通過讀讀、說說,感受自己學會自己能做的事的意義。
、 能通過朗讀課文,展開想象,充實課文。
。场⑶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這兩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背誦第一小節(jié)。
。场⒛芡ㄟ^朗讀課文,展開想象,充實課文。
【教學預設】
一、談話導入
。薄⑿∨笥褌,你會干什么呢?你是怎么學會的呢?
。、有些小朋友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或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學會做一樣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自己去吧》。
3、讀題。(注意吧是輕聲。)
。、識記自、己、吧(自是目上加撇、己是起去掉走字底。)
。、書寫自和己。
二、初讀感知
。薄⒊鍪境踝x要求:
、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 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學生按要求自主讀課文。
3、檢查反饋:
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2個)請2個小朋友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要求: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的聽,他們是不是把字都讀正確了。
4、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齊讀。
4、出示生字 指名讀──齊讀。
。怠⒛阌泻棉k法記住這些字嗎?同桌討論一下。
三、反饋記字的方法,認識新偏旁
1、開火車讀生字。
2、識字反饋,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課文讀得更通順。
四、感悟文本,發(fā)揮想象
。薄⒊鍪揪毩暎赫n文寫了 ( )學( )和( )學( )的事。
。病⑾纫黄饋砜纯葱▲唽W游泳這一節(jié)。這一小節(jié)一共有幾句話?( 3句)
你能一句句的讀好嗎?自己試試。
。场ⅲǔ鍪菊n文第一段中小鴨和媽媽的對話。)一、二兩句話是小鴨和媽媽的'對話。誰能當小鴨,誰能當媽媽來把這兩句話讀好呢?請學生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反饋:你的您字讀得多標準。∥覀円黄饋砜纯,您和你有什么不一樣呢?你在我心上,多么尊敬!誰再來讀讀這兩句話?(請三個學生讀)一起來試試吧!
。、看,小鴨和媽媽說話的時候,他們是怎么樣的呀!(小鴨抬起頭對媽媽說話。)
是啊,多有禮貌啊。◣煱鍟河卸Y貌)你能有禮貌的來讀讀這句話嗎?
5、(出示練習)小鴨( )地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媽媽( )地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6、還有嗎?如果你們是小鴨,面對自己的媽媽,你還會怎么樣呢?(撒嬌、請求、急切)那么媽媽呢?(平靜、慈祥、鼓勵、親切)
7、表演讀。
。浮⒑髞硇▲唽W會了游泳嗎?你從哪里知道的呢?(出示: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大家真會讀書!誰來讀讀這個句子。(點名讀,齊讀)
。、學游泳簡單嗎?會有什么困難呢?
10、是啊,多不簡單啊!想想小鴨是怎么學的呢?(出示:第二天,小鴨來到了小溪邊)
小結:是啊,盡管有這么多的困難,但是小鴨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困難,最終學會了游泳。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個小節(jié)。(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薄㈧柟虒Γ保矀生字的認識,會寫東西這兩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背誦課文。
。、通過自學,展開想象,充實文本。
一、鞏固識字
走迷宮。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迷宮。迷宮里有許多漢字,如果你能準確讀出每個漢字,就能順利走出迷宮。選出部分學生參加這個游戲。教師點擊鼠標一次,迷宮中就出現一個漢字,學生認讀生字,直至走出迷宮。
二、舉一反三,自主拓展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小鴨學游泳這一小節(jié),一起來背一背吧!我們接著來看小鷹學飛翔這一節(jié)。先請你自己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讀完之后看看這一小節(jié)一共有幾句話。( 3句話)大家注意到了嗎?這二小節(jié)與第一小節(jié)非常的像。還記得我們是怎么學習第一小節(jié)的嗎?
2、教師與學生一起整理:我們先是讀通小鴨與媽媽的對話,然后用小鴨怎么說和媽媽怎么說來讀小鴨與媽媽的對話,再是想象小鴨遇到困難會怎么樣?那么請你們也按照這三個步驟來學習這一小節(jié)。
出示學習步驟:反復讀小鷹與媽媽的對話;看插圖,想象他們對話時的心情,讀好對話;想象小鷹學飛翔時會遇到什么困難?感情朗讀第2小節(jié)。
。、自學同桌互學。
。、反饋。
三、文本升華
。、齊讀課文。
。、你認為鴨媽媽和鷹媽媽是好媽媽嗎?為什么?
。场⒛銓W會了什么呢?能不能像課文一樣來說說呢?
出示練習:我說:________?
媽媽說:________。
四、寫字教學
。、觀察東西,請學生說注意點。
2、師范寫。
。场⑸杓t,書寫。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通過本次活動,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
2、介紹自己時,要抓住自己的特點來說,要說真話。
3、聽別人介紹時,要注意聽,看看有什么補充。在聽、說、評中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活動。
教學重點
1、通過介紹自己,歸納出介紹自己的一些方法,如,抓住人物的外貌、穿著、性格、愛好、優(yōu)缺點等,還可以通過一、兩件事例來說明。
2、在具體介紹自己時,注意突出一兩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口語交際的對話情景和交流平臺。
2、介紹自己的同學如何把話說完整、說通順、說具體、說生動,聽同學發(fā)言時如何聽清楚、抓要點、找問題,并提出恰當的改進和補充意見。
教學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幫助。即,情景教學法。
學習方法
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一種和諧、平等、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本次口語交際任務。即,快樂學習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最佳介紹者獎狀;
2、某某興趣小組招聘廣告牌;
3、多媒體課件;
4、相關收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激發(fā)口語交際興趣
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介紹自己,讓學生猜這個人是誰。他的哪些方面大家已經知道?哪些方面大家還不熟悉?由此得出,要想對一個人真正了解,除了平時的相處和接觸以外,更多的還是要聽聽本人自己的介紹,這樣我們就會對這個人有一個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
二、學生自由讀本次口語交際要求
思考:本次口語交際對我們有哪些要求?然后廣泛討論。在此基礎上,得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
1、抓住自己的特點:如,外貌、穿著、性格、愛好、優(yōu)缺點等。
2、說真話。
3、當別人介紹自己時,要注意聽,看有哪些補充。
4、評一評,看誰最像他本人。
5、注意把話說完整、說通順、說具體、說生動。
三、圍繞本次口語交際要求,小組交流評價,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
四、介紹、評價、點撥相結合
推薦學生上講臺在全班同學當中介紹自己,同學邊聽邊作筆記,然后進行評價,注意從優(yōu)點和不足兩個方面評價,還可以提出改進和補充方法。在學生說話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作適時點撥引導或鼓勵。
五、小組比賽交流
一個小組推舉一個同學上講臺介紹,其他小組同學評價,最后,評出最佳介紹者,頒發(fā)最佳介紹者證書。
六、某某興趣小組招聘會
學生分別扮演主考官和應試者,開展一場招聘面試活動,然后評價,并說明錄用理由。
七、教師小結
圍繞板書和學生表現進行小結。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
說說我自己
抓特點:外貌、穿著、性格、愛好、優(yōu)缺點
明要領:說真話、注意聽,會評價,會補充
作業(yè)練習
1、回家向家長介紹你自己。
2、試著把你自己的外貌、性格、優(yōu)缺點等寫下來。題目自擬。
3、教師自我介紹例文推薦。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自己去吧》是新課程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第十四篇課文。它是一個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有童趣。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游泳,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飛翔的故事,告訴孩子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煉,就能學到本領。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后能在心里播下“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
二、學情分析
1、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又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父母、親人的照料,較少具有“自己去做”的想法,生活能力普遍很差。
2、孩子對動物有著天然的親近和喜歡,對角色的扮演有濃厚的興趣。小鴨子、小鷹的故事會讓孩子自然產生聯想,在與自己的對照中喚醒自強自立的意識,從鴨媽媽、鷹媽媽對孩子說的話中體會到做父母的愿望。
3、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在了解學生中獲得的信息和數據,將學生進行分層:A層,學習興趣濃厚,愛好廣泛,求知欲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習成績穩(wěn)定;B層,智力因素好,在學習上缺乏刻苦精神,學習興趣有偏差,學習成績忽上忽下,但有一定的潛力;C層,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些,學習上感到很吃力,學習成績不理想。分層并非固定不變,隨學生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
三、教學目標
(一)下限目標
1、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驗運用語言表達的快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懂得從小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二)上限目標
通過朗讀、背誦讓“不夠吃”的學生續(xù)編故事、表演故事,發(fā)揮想象,訓練創(chuàng)造性說話。
四、教學重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他們的孩子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課前學習小組的分配。
學生準備:朗讀課文,復習生字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創(chuàng)設激情
[播放課件:歌曲《母鴨帶小鴨》]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是《母鴨帶小鴨》,它們玩得可開心了,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當一回。老師來當鴨媽媽,你們來當小鴨子,好嗎?來,應我一下,小鴨子!
【設計意圖:利用與課文相關的歌謠將學生自然領入課堂,并結合學生情緒易受節(jié)奏強勁的`歌謠帶動的心理,在課堂伊始教師就和學生翩翩起舞,營造一種平等和諧、亢奮愉快的氛圍,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提供了自由學習的情境!
(二)入情入境,激活思維
1、師:小鴨子,鴨媽媽帶你們到小河邊去玩,你看見了什么?[出示課件:小河邊的景色圖]
[課件出示句式]真美啊,有,有,還有。
【設計意圖:及時抓住教學中各種有效的契機,有針對性地安排觀察、審美和口語交際練習,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一條有效的途徑,要求把話說完整,為二年級的寫話做準備。】
2、教師總結并過渡:是啊,小河邊真美啊!瞧,小河里還有小魚兒快活地游著呢![課件演示]小鴨子們,你們現在最想干什么?
【設計意圖:這是個具有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學生回答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教師不再是“教案劇”的導演,而是通過開放性對話啟發(fā)學生自主參與對話中!
(三)細讀課文,品讀領悟
1、進入角色,以讀悟理
師:有只小鴨子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么辦呢?小鴨會對鴨媽媽說什么呢?媽媽會幫助它嗎?
【設計意圖:拓寬課文內容,給課文中的對話創(chuàng)設生動的故事情景,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有助于理解課文對話,同時也給學生學編童話劇提供示范!
[課件出示圖片及文本對話,指導朗讀。]讓學生當小鴨子,教師當鴨媽媽。指導朗讀:“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讀課文,邊讀邊悟,加深對課文理解與內化。通過角色體驗、朗讀感悟,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使學生把自己與文本中的形象融為一體,從而對文本產生親和力,感悟到語言的優(yōu)美,培養(yǎng)語感!
2、啟發(fā)想象,嘗試拓展
(1)過渡語:“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說明小鴨子沒有馬上學會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鴨會遇到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鴨怕困難了,鴨媽媽又會對它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句式]小鴨子遇到了,鴨媽媽對它說。
【設計意圖:從“過了幾天”入手,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內化媽媽對孩子的關心與鼓勵,寓愛的教育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一年級的學生在說話方面要求說完整、意思明確。因此由出示句式給學生搭建階梯是比較可行的,這樣使學生能夠有了說話的臺階!
(2)讓學生小組自由展開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師指點。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獨立自在的世界,只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想象的空間,幫助他們把生活中的積累展現出來,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在模仿與聯想中學習語言,發(fā)展思維。此環(huán)節(jié)能多層次地為學生拓展信息源,給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互補平臺,通過組內充分對話溝通,讓學生學會理解和表達自己的見解。】
(3)小鴨學會了游泳,鴨媽媽看見了高興嗎?它又會對小鴨說些什么?小鴨會怎么說?
(4)小組合作討論,自編對話表演。
【設計意圖:設計口語交際情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在進行中允許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可以是小鴨自己不怕困難,也可以是小鴨在鴨媽媽的再一次鼓勵下大膽地去學游泳。給學生獨立、自由的空間,挖掘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激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在學中演、在演中創(chuàng)。這樣就做到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選擇合作學習的方式意在人人參與,人人提高,人人受益。】
3、角色扮演,活化課文
讓學生戴上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討論,表演展示,師生點評。
(四)舉一反三,自主拓展
過渡語:小鴨子學會了游泳,鴨媽媽帶它去秋游,他們游啊游啊,游到了山的那邊,看到了很美麗的風景,小鷹也很想去看看。
1、小結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邊小結邊出示課件。
學法指導:
(1)看圖,說說他們在說什么?
(2)討論,小鴨子遇到,鴨媽媽對它說。
(3)想象,小鴨學會游泳,鴨媽媽和小鴨會說什么?自編對話。
(4)表演,自編對話,角色表演。
2、告訴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只要把“小鴨”和“鴨媽媽”改成“小鷹”和“鷹媽媽”就行了。
[出示把“小鴨”和“鴨媽媽”替換成“小鷹”和“鷹媽媽”的課件]
3、學生按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4、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讓學生戴頭飾表演。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臺,給足學生自主合作的時間,小組分工明確,以讀為主,人人參與,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針對學生的表演適當點撥示范,引導學生學會表演,體驗學習的樂趣。這一設計使教師既關注個體差異,又注重面向全體,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發(fā)揮主體作用!
(五)學科整合,拓展認識
1、小結:小鴨、小鷹請媽媽幫助它們去學游泳、飛翔時,它們的媽媽都說了句什么話?揭示課題《自己去吧》。你會自己學本領嗎?
2、用“學會”進行說話練習。你現在是一年級的學生了,說說自己最近學會了什么,是怎樣學會的。
[課件出示句式]蜜蜂學會了。小猴學會了。我自己學會了。學會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表達出來。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以后,教師再次把學生帶到生活中體驗,讓他們回憶自己所經歷的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作業(yè)(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獨立完成)
(1)演一演:把這兩個故事表演給父母看。
(2)做一做:回家后自己學會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回來介紹經驗。
(3)編一編:其他的動物又是怎樣學會生活的本領的呢?請你拿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卡片(課前準備的),選擇一種動物,仿照課文的形式編一編,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運用語言,自主選擇各種信息和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去說去編去演,給了學生發(fā)表獨特想象的空間。】
七、板書設計
自己去吧
小鴨媽媽(圖)小鴨(圖)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小鷹媽媽(圖)小鷹(圖)學會飛翔
八、教學反思
1、協同--提高參與性
小組合作是我常用的教學形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課前,我就給學生確立了組長和組員,并在討論的時候做了明確的分工,所有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因此,在《自己去吧》這節(jié)課中,課堂上出現了較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人人公平參與,在觀點的碰撞中進步。
2、選擇--喚起自主性
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認知、情感需要,進行自主捕捉、篩選、整理,自主選擇學習伙伴、學法和情感。如:蜜蜂學會了。小猴學會了。我自己學會了。運用句式進行了口語訓練,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它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因此顯得工具性形式很單一。因此我在后邊加了“學會”,就能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了。句式練習不能太機械,要形式多樣,要學會舉一反三,讓孩子有話可說,加深感悟,激發(fā)孩子發(fā)揮想象力,從文本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去!蹲约喝グ伞愤@一課,內容很簡單,都是一老一小對答式,要注重知識系統的嚴密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為原則,對語言文字的反復誦讀與感悟,啟發(fā)思考,舉一反三,廣泛涉獵,注重積累,完全可以讓孩子根據課文的文本形式來結合現實生活編編小故事。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4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語言。
2、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感受異域風情。
3、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學習重、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感受異域風情。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難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25課,齊讀課題,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讀準了生字讀通了課文,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
季羨林先生四五十年前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德國人家家戶戶都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走過任何一條街,家家戶戶都是()、(),匯成了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作者覺得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是頗()的。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繼續(xù)跟隨國學大師季羨林一起感受德國讓人留戀的人文情懷。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季老先生幾次踏上德國?(兩次)寄老先生又是怎么贊美德國的景色和民俗的呢?快速瀏覽課文用文中的一兩句話概括。
生匯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ㄉx)板書:奇麗奇特
釋義:奇麗奇特中“奇”三種釋義:“奇”的釋項:少見的;特別的;非常的出人意料的;令人難測的驚異的
師:這里的兩個“奇”字,選哪個比較恰當?(選第一個意思)
師:那么,奇麗就是少見的;特別的景色,奇特就是少見的;特別的、與眾不同的民族。
是的,這里有一種少見的特別的美麗;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奇怪而特殊的民族。帶這種感受再讀讀這句話。(齊讀)
三、品讀語言,感悟精神
師:德國的景色有多么奇麗?民族又是怎樣的奇特呢?再次默讀課文,從書上找到具體的詞句作依據,你們可以圈點、標畫、批注,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師:好,我們一起來交流,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麗,民族的奇特?”請你說,其他同學認真聽,可以補充、可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隨機出示課件
生:(讀)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yǎng)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課件出示句子)
師:這些句子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奇?
預設生1: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生2:脊梁生3、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師:你家養(yǎng)花嗎?師:誰家沒養(yǎng)花?(部分學生舉手)
生:養(yǎng)。師:那你家是把花養(yǎng)在哪里?(養(yǎng)在屋子里,養(yǎng)在陽臺。)你們養(yǎng)花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好看、為了自己欣賞
師:剛才還有些同學沒有舉手,你們不喜歡花的那還會養(yǎng)嗎?不會,我們是只有喜歡花的人在家里養(yǎng)花,而在德國呢?家家戶戶都在養(yǎng)花
師:我們是把花養(yǎng)在屋子,他們是——生:(讀)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師:我們在屋里看著一朵爭奇斗艷的花,他們是——
生:(讀)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師:請同學們摸摸自己的脊梁,文中花的脊梁指的是(花的莖、葉片)并不好看
師:也就是說,德國人在家看不到嫵媚動人的花瓣只能看到花的—
生:脊梁。
師:感到奇了吧!你們還畫了哪一處?
生1:我從這句話感受到景色的奇麗“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課件
師:就這句話,你是怎么感受到了景色的奇麗?什么是“花團錦簇”(是說花兒成團,一簇挨著一簇,十分茂盛,看,像這樣……(出示圖)這就是“花團錦簇”它側重寫了花的樣子、形態(tài),你們看這一簇簇的花有的像張開的小手,有的像展翅的蝴蝶)“姹紫嫣紅”又怎么理解?(是說花有紫有紅,五顏六色,就叫“姹紫嫣紅”看,像這樣一朵朵五顏六色,嬌艷欲滴的就叫做姹紫嫣紅。(出示圖)
這么美的詞語請大家一起讀讀。生:齊讀詞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出示課件圖四幅畫
師:這兩個詞都是形容花的形態(tài)、色彩。請同學們看圖,結合你們平時積累的詞語,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作者在德國所看到的花?
預設1:顏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斕、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萬紫千紅)
有紅色、有黃色、有紫色……
紅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
剛才同學們都是從花的.顏色上來說的,那能從形態(tài)或數量上來說說么?
課件出示補充句子:家家戶戶的窗子前______________,讓我們______________
備用:競相開放、百花爭艷、爭奇斗艷、百花怒放、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繁花似錦、鮮花怒放、花香四溢、百花爭艷、花香醉人、萬紫千紅、千姿百態(tài)、婀娜多姿、花的王國、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如:婀娜多姿(我仿佛看到了一支玫瑰花在微風中搖曳,就像一位芭蕾舞演員在跳舞)
如:多姿多彩(有的花含苞待放,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已經怒放)
如:競相開放(郁金香花開了,玫瑰花也開了,一串紅……)
如:爭奇斗艷(這朵花有這朵花的美,那朵花有那朵花的風姿)
如:花香四溢(閉上眼睛聞一聞,走過這條街到處都彌漫著醉人的香氣,真叫人舒服。
師引讀、串讀:走過這條街,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走到馬路上,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樓上、樓下左邊、右邊……(板畫花朵的外圈,邊說邊畫。)“走過任何一條街——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許多窗子連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
師:花的世界。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讀——
生:(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
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犚魳罚⿴煟郝皆谶@樣的大街,兩邊的樓房都成了開滿鮮花的山壁,就讓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左邊是花,右邊也是花,前方是花,后方還是花.花朵從四面八方迎面撲來,你的眼睛才會——生:應接不暇。此時走在這樣的開滿鮮花的山陰道上,你的心情會怎樣?
角色體驗:(課件出示)
①假如我是一位背著書包的小學生,走在這如花的的街頭,我會_
②假如我是一位工作壓力大,非常煩悶的青年人,看到這怒放的鮮花,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奂偃缥揖褪橇魧W在此的季先生,聞到這溫馨的花味,我會
。◣夏愦藭r的感受,再來讀這段話,相信你會讀得更好。)個別讀(2個)師:孩子們,再來美美地讀讀這個句子,讓我們一起走進畫里吧。ㄈ帻R讀)
預設朗讀評價:讀得快的,這么美的景色,你舍得走嗎?讓我們慢慢走,慢慢欣賞,讀——
看來你很心急,急于把德國的美景一覽無遺
讀得慢的,看來你對德國的美景戀戀不舍呢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壯觀的景色呢?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板書
為什么作者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先說說對“耐人尋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師:為什么說這種境界讓人“耐人尋味”呢?
生:他們把花給別人看,這種為別人著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尋味。
師:這是他的理解,接著說。
生:他們那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高尚的、無私的精神境界讓我們耐人尋味。
師:每個人要先為別人奉獻,在為別人奉獻的同時,也能得到很多,這卻實耐人尋味呀!相信大家再來讀,會讀得更好,更“耐人尋味”了。(出示這段文字課件)
生:齊讀句子。
師:現在你明白為什么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生:因為德國人們把美麗奉獻給別人,在奉獻的同時,他們也能得到別人賦予自己的最美的東西。失去了自己的利益,把最美的總是留給大家。
師:當我們再次讀這段話的時候,你會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
生:我會帶著贊美的心情來讀。
生:我會帶著敬佩之情來讀。
生:我會帶著欣賞的心情來讀。
師:請大家自由的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你們之所以感受這樣深刻,是因為眾多的德國人無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他們的這種境界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境界,使我們見識到了這樣奇特的民族,請大家讀。(課件出示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在德國我們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聞到花綻放的清香,所以讓我們感受到他們“人人為我”的境界。奇麗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動了季先生,所以他說:大家齊讀這句話。——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師: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這樣的奇麗的景色,會長久保持嗎?
生:會的
師:那我們再看看,當季先生半個世紀后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時,又有了怎樣的感受。
課件出示兩幅圖,出示——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事隔四五十年后,你們依然會看到……抬頭一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
師:不變的除了美麗的景色,你知道還有哪些美麗的東西?
出示補充資料:
那一條整潔的街道依舊整潔如新。從前我經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來洗刷人行道,現在這人行道仍然像是剛才洗刷過似的,躺下去打一個滾,決不會沾上一點塵土。
──節(jié)選自季羨林
在我寫博士論文的那幾年中,我用德文寫成稿子,在送給教授看之前,必須用打字機打成清稿;而我自己既沒有打字機,也不會打字。因為屢次反復修改,打字量是非常大的。適逢邁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能打字,又自己有打字機,而且她還愿意幫我打。因為原稿改得太亂,而且論文內容稀奇古怪,對伊姆加德來說,簡直像天書一般。很長一段時間,她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
──節(jié)選自季羨林
師:從這兩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樣的體會?
師: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境界呀,才讓季先生把這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才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出示,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小結
師:今天,季老先生帶著我們去了一趟德國,讓我們收獲了滿街馨香的愉悅,更讓我們收獲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一份心靈的充盈。讓我們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帶著對德國這個偉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齊讀課題。(齊讀課題)
生齊讀: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師:“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朵花兒,讓我們綻放成最美的風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別人的眼里。
五、作業(yè)超市:
抄寫課文中描寫花美的句子或對自己啟發(fā)很大的句子,背誦第三自然段。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能在生活中尋找類似的事,用書上的形式說說。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能在生活中尋找類似的事,用書上的形式說說。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流程:
。ㄒ唬⿲耄
同學們,我們學了很多小動物、小朋友獨立的文章,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一篇這樣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自己去吧)
(教學理念:聯系已學知識,能幫學生建構知識。)
(二)揭題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自己”指的是誰?自己去哪里?自己去干什么?為什么要自己去?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ń虒W理念:讓學生看到課題談自己的真實想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通過學生不同的想象過程,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自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讀帶有生字的句子,鞏固識字。
3、檢查生字讀音。(用生字卡片游戲)
4、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ń虒W理念: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主識字,為下一步學習作好鋪墊,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生理特點。)
。ㄋ模┘氉x感悟
1、剛才同學們在讀文的過程中,認識了生字,了解本課的段落結構,看來讀書的收獲還真不小。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又能有哪些收獲?再說一說你是從哪段了解到的?
2、學生的.匯報:你讀懂了什么,與同學交流。
3、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教師適時指導朗讀。
4、學生再讀課文,看看你又讀懂了什么?(提示: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嘗試,不要信賴他人。)
5、在小組中分角色朗讀,并試著演一演。
(教學理念:教師組織學生分層閱讀,每次讀都有不同的目標,呈遞進的形式,遵循了“快樂讀屋書”以學生自主讀書,自主獲取知識的原則,體現了學生是讀書的主體,讓學生在感悟讀書和角色、表演讀書中讀得津津有味、身臨其境,獲得極大的樂趣,從而使學生樂于進入“快樂讀書屋”。)
(五)拓展延伸:
學到這里,同學們都有了很多收獲,可以看出同學們很會讀書呀,可是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還沒有弄清楚:書上說“小猴子‘這樣’就學會了爬樹”、“小鴨子‘這樣’就學會了游泳”。你們能告訴我它們是怎樣學會的嗎?
(教學理念:以教師請教同學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讀書表達的欲望,體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策略,同時能激發(fā)學生的的表現欲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w移交流:
說說自己最近學會了什么,是怎樣學會的?
(教學理念: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到學本領需要付出努力,并以所學來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
。ㄆ撸┤n小結:
在這次讀書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你快樂嗎?
(八)板書設計:
自己去吧
小猴子吃桃爬樹
小鴨子游泳游泳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自己去吧》的教學設計優(yōu)秀11-14
自己去吧的教學反思01-16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09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01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5篇02-19
《自己去吧》說課稿07-01
《自己去吧》教案優(yōu)秀02-13
《自己去吧》說課稿15篇12-12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09-22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學設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