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1
“母鴨帶小鴨”是一首幼兒非常熟悉的歌曲,在一些兒童歌曲集錦中,經(jīng)常會聽到這首歌曲。所以,在這個活動中,一開始,我就讓孩子來聽聽想想,有沒有聽過這個歌曲。孩子們聽了一遍,就說聽過的,跟著老師唱一遍就學會了。
然后,就是學習鴨子走路的動作。除了鴨走,我們一起將這首歌曲的動作都進行了編排。
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設計的'游戲,是來自幼兒的動作表演式游戲。但在活動中,我想孩子的興趣點很高,在學習動作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學習的很投入。在游戲中,是不是讓孩子的情緒再提升一下。
于是,我就將游戲改成了邀請舞的形式,邀請的孩子是母鴨,根據(jù)音樂逐個去請小鴨,請到的小鴨要跟在母鴨的后面,繼續(xù)邀請。第一次游戲,我請一只母鴨,邀請了一長串小鴨后,孩子們欲罷不能。于是,我就請四只母鴨同時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再次感受了好聽的音樂,學習了歌曲、動作。
《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2
1、對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于主題《在農場里》,內容是孩子最熟悉最有興趣的小動物,在前期的活動開展中,孩子們對動物的叫聲、習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這首歌又是一首內容短小,旋律歡快,形象生動的歌曲,當孩子積累相關的主題經(jīng)驗后有能力對歌詞進行替換,嘗試仿編歌曲。于是我選擇這首《母鴨帶小鴨》作為仿編的教材,提高孩子的仿編能力,積累音樂經(jīng)驗的遷移能力。
2、對活動設計的思考。
本次活動以農場里的動物聯(lián)歡會導入,吸引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對各種動物的模仿,可以鞏固孩子對農場動物特征的相關經(jīng)驗,為后續(xù)的仿編做知識經(jīng)驗鋪墊。復習環(huán)節(jié),鞏固對歌曲的掌握,同時通過鴨媽媽和鴨寶寶叫聲的強弱對比,引導幼兒注意演唱歌曲中的強弱,豐富演唱經(jīng)驗。
仿編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尋找“有叫聲”的動物,讓幼兒理解仿編需要“叫聲”部分的替換,并關注到仿編的對象選擇。接著集體仿編小貓的歌曲,引起幼兒對仿編“動作”部分的關注,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分析,將“爬來爬去”替換的小貓歌里。最后的名稱部分,“母x”幼兒很難理解,于是我用“母鴨”進行提示,讓幼兒進行同位思考,逐步理解動物的媽媽都可以稱為“母x”。經(jīng)過以上層層遞進地思考,小貓歌仿編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幼兒的信心。于是又再次集體仿編又一動物羊的歌。幼兒集體互動之后,親子互動進行仿編,同時有助于家長幫助或檢驗自己孩子的仿編情況。
最后的親子聯(lián)歡會,每對家庭演唱自己所戴動物頭飾的歌,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體現(xiàn)出的濃濃的'親子之情促進了第二條目標體驗親子之間愛的情感目標。
3、對教學的組織的思考
本次活動的教學組織有序,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重點部分突出,促進了目標的達成。鑒于本次活動屬于家長開放活動,我充分利用了“家長”這個有利條件,讓孩子在活動中兩次與家長互動,提高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能力。
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扮演小動物,但孩子僅僅是手部動作,可見動作表現(xiàn)經(jīng)驗還比較欠缺。圖片的提供原本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模仿的對象,然而事與愿違,幼兒對圖片的興趣遠大于動作模仿,僅有少部分孩子與我互動,可見課件提供的時機還有待調整。
復習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孩子演唱一遍加表演一遍后才提出歌曲的演唱要點,且幼兒第一次看演唱要求圖并不明白,所以演唱的效果打折扣,應該引導幼兒分析演唱要求圖,然后再一起演唱,這樣幼兒帶著要求演唱會效果更好。
仿編環(huán)節(jié),我僅僅讓幼兒說出有叫聲的動物名稱,卻對動物的特征沒有說明,導致孩子在后面的仿編中出現(xiàn)“動作部分”卡殼現(xiàn)象。我借助圖片等為幼兒的仿編提供參照物,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根本沒有去關注,后面的仿編成果中動作很單一。我應該在示范仿編時引導幼兒對某個特殊動作的動物進行分析,比如小豬的滾來滾去,小狗的跑來跑去。原本是想給與幼兒自主性,讓幼兒自由探索去仿編,活動實施后,發(fā)現(xiàn)對幼兒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此環(huán)節(jié),我主控性過強,好多都是直接說出,沒有讓孩子仔細分析歌詞的構成,那么如何讓幼兒自己真正理解仿編的要點?還需好好思考。
表現(xiàn)仿編的歌曲時,時間關系,我沒有請曾集體編過的戴小貓小羊頭飾的孩子走到前面與大家分享,可能使他們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以后盡量避免。
親子互動表現(xiàn)時,我設想家長當動物媽媽帶著幼兒一起表演,活動中,第一次互動時,不知道是否家長未到場的原因,部分幼兒晃來晃去,并沒有去與家長互動。也許是我的要求不明確。第二次互動時,各組家庭演唱自己的小動物歌,氣氛活躍,可惜僅僅是家長看到孩子唱,而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最終親子互動的價值沒能體現(xiàn)。
4、對幼兒的表現(xiàn)的思考
總體來說,可能家長在場的緣故,今天幼兒非常興奮活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常規(guī)。比如坐姿、傾聽、遵守規(guī)則等都比以前有所下降。個別孩子一直不停地回頭看后面尋找自己的家長。
導入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動物模仿經(jīng)驗較缺乏,只有手部動作。以后需要在動作的表現(xiàn)和美感和細節(jié)上繼續(xù)努力。
復習歌曲時,幼兒可能對歌曲有點聽覺疲勞,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強,有一部分幼兒從頭到尾不開口。
仿編歌曲時,大部分幼兒能積極參與,并對需替換的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自由仿編后表現(xiàn)時,每個幼兒都能大膽走上前表現(xiàn)自己,表現(xiàn)能力非常強,與平時的鍛煉有關。不足的就是傾聽能力有待加強,當部分幼兒表現(xiàn)時,其他幼兒都專注于擺弄自己的頭飾,不能專心傾聽同伴的演唱?梢婎^飾的提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的傾聽習慣,應該提前讓幼兒熟悉頭飾,消除活動中的新鮮感。
最后親子互動時,每個幼兒都是那么積極主動地去邀請家長一起表演,音樂響起,大家都唱著自己的動物歌,整個現(xiàn)場充滿歡樂溫情。
《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3
由于上星期的一節(jié)課,我準備不夠充分,上起來感覺不如意,開會時也提到要多準備相應的道具,因此,心里覺得十分疙瘩,心想,以后的課可不能隨便上上,一定要好好準備才行。所以這星期的課,我還是帶回了家,在家里研究了兩天,準備了相關的道具和音樂。
課一開始,小朋友們看到我手中拿著大鴨子和小鴨子頭飾和胸飾時,都很激動,一個個擠到我身邊來看看。我說:“你們別急,等會做游戲時每個人都有!闭n程正式開始了,我?guī)稀澳给啞鳖^飾說:“我是鴨媽媽,你們都是我的鴨寶寶,我們來一起學本領吧!贝藭r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都特別的認真,每個人都緊緊地盯著我,都很期望來做我的“小鴨子”。當我把“小鴨”胸飾發(fā)給孩子們,請他們貼在身上時,他們都非常的高興,馬上把胸飾物貼上,親切地叫我“鴨媽媽”。由于孩子們都把自己當成了我的“鴨寶寶”,所以這節(jié)課他們都很興奮,也很認真。其中一個孩子在游戲過程中不小心把胸飾弄丟了,難過得都要哭出來了。幸好實習老師方老師又拿了一個給他,他才又笑了起來。
這節(jié)游戲課孩子們興致很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在這節(jié)游戲中的快樂。因此,我終于更深刻地理解了張老師所說的'“要用各種方法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小道具對他們竟然有這么大的力量;顒咏Y束后,孩子們還不肯把“鴨寶寶”胸飾拿下來,并且一直親切地叫我“鴨媽媽”,這種“親子情緒”一直延續(xù)到了午睡才淡了下來。聽到他們在課外還在叫“鴨媽媽,你看我表現(xiàn)好嗎?”“鴨媽媽,我們一起做游戲吧!蔽艺娴暮芨吲d,很甜蜜。
今天的“鴨媽媽”給我感觸很大,我感覺又更接近孩子們一點了,真的很高興!
【《母鴨帶小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母鴨帶小鴨反思12-16
音樂創(chuàng)編教案:母鴨帶小鴨01-27
丑小鴨教學反思06-21
教學反思:丑小鴨03-21
語文丑小鴨教學反思03-08
丑小鴨教學反思(15篇)02-27
《丑小鴨》教學反思15篇04-18
丑小鴨教學反思(共15篇)07-09
小班健康教案:小鴨捉魚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