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字5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識字七》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識字5》教學反思 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5》教學反思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識字5》教學反思 1
本課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5》。其內(nèi)容由五條團結(jié)合作的諺語組成。諺語通俗易懂,但給人的啟示卻很深刻。在教學中我本著“真實、扎實、樸實”的教育思想展開教學。
我以“折筷子”的'實驗導入,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多種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在快樂中識字。識字后,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悟理。并始終把握住“團結(jié)力量大”的精髓,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學好、用好諺語。指導寫字中,通過課件有效實現(xiàn)了筆畫、筆順上的難點突破。遺憾的是,在展出學生作業(yè)后,沒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及時修改。
本課的教學,使我進一步認識到語文教學要“以人為本,立足發(fā)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識字5》教學反思 2
【教學目標】
。薄⒄J識“團、量”等12個生字,引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正確、整齊、規(guī)范地書寫“誰、怕”等6個生字。
3、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培養(yǎng)學生動腦筋的好習慣。
。、有搜信謎語和自編謎語的興趣,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猜謎、讀謎,創(chuàng)編謎語。
【教學課時】
。舱n時。
【教學準備】
字卡、偏旁卡、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能說說是怎么猜出謎語的。
〖教學步驟
一、學習導語,激發(fā)興趣
1、板書:“困難”,學習齊讀。
。、師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該怎么辦?
。、是啊,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動動腦筋,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學生齊讀導語。
。、激情:這一單元給我們講了許多愛動腦的小故事,里面有許多愛動腦、會動腦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愛動腦、會動腦的好孩子嗎?
二、謎語游戲,激趣導入
1、師逐個出去謎面:
、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耳朵)
、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
⑶ 1+1不是2。(打一字)(王)
。、學生簡單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思路:通過猜謎游戲,首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樂趣;其次可以了解學生已有的猜謎的一般知識,為學習下文猜字謎打下基礎(chǔ);再次,謎底的揭示的同時可以隨機調(diào)動學生好好地運用感官:耳和目。
三、初讀課文前兩則謎語,自主識字
看來,大家都很會動腦筋,真是一個個猜謎高手。老師這兒有幾個較難一點的謎語,你們有沒有信心嘗試來猜一猜。請把課文打開到79頁,就是這兩則謎語。
。薄⒊踝x前兩則謎語,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幫忙,看誰讀得又快又好。
。、同桌互讀,互相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糾正對方的不足。
。场⒅该鸸(jié)讀,教師隨機點撥:
難讀的`字有:量(lànɡ) 攻(ɡōnɡ) 相(xiānɡ)都是后鼻音;團(tuán)是前鼻音。
4、自主識字生字:
⑴ 出示帶拼音的詞讀讀:
、 齊讀。
、 男女生讀。
⑵ 去掉拼音讀詞語。
抽生領(lǐng)讀。
、 生讀:
① 同桌拿出字卡互相認讀。
② 同桌相互介紹你早已認識了哪幾個字,怎么認識的或用什么妙法記住的?
③ 開火車讀字卡。
、 說說讀讀課文中帶有這個字的句子。
。怠⒃僮x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流利。
四、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探究
。薄W生獨立思考謎底,想想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3、請代表發(fā)言,匯報交流:
第一則:
⑴ 說謎底“眾”。
⑵ “一個人,兩個人,一個在前兩個跟!笨梢钥闯鲞@個字是由3個人組成。(教師板演)
、 “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人多誰也不離群!闭f這個字的意思是人多,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了,表示人多。
、 “眾”,有3個人合成,表示人多,所以是“眾”。
第二則:
、 說謎底“秋”。
、 “左邊綠,右邊紅!薄扒铩弊中颠叀昂堂纭笔蔷G的,右邊“火”是紅的。(教師用雙色粉筆板書)
、 “左右相遇起涼風!薄昂獭焙汀盎稹焙掀饋硎恰扒铩,秋天會吹起涼風。
、 “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禾苗”喜歡雨,特別是春雨過后,禾苗長亢,“火”最怕水,著火了,人們總用水去撲滅它,所以是“秋”。
、 “秋”符合以上條件,所以猜“秋”。
。、說一說,我們剛才猜字謎的方法,先由學生說,教師隨時點撥補充:
⑴ 把謎面讀順。
、 一句句感悟謎面里的含義,先字形分析,再體會含義。
、 然后兩者結(jié)合起來,猜出字謎。
。怠⒃賮碜x讀這兩則謎語
思路: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與升華。
五、實踐活動,鞏固生字
。、游戲:交朋友
方法:
一生拿字卡“團”上臺說:我是“團”,誰愿意和我交朋友?
另一生在白紙上寫“長”,上臺迎上去說:我是“長”,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合:我們在一起,就是詞語“團長”。
集體說:棒棒棒,“團長”就是好朋友。
思路: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體現(xiàn)主動學、玩中學,增強擴詞的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積累詞語的目的。
。、看句子舉卡片:
⑴ 教師出示句子:
、 8:00了,上課快來不( )了。
、 我們從小要不( )苦,不( )累,( )到困難時,同學之間要互( )幫助。
、 敵人來( )打中國時,中國人民緊緊( )結(jié)在一起,把敵人趕出中國。
、 小組派代表上臺舉字卡填一填。
六、指導書寫
1、出示4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左右結(jié)構(gòu)。
、 “誰、怕、涼”都是左窄右寬。
、 “ ”中把“足”的“ ”變成“ ”。
。病⑼老嗷ヌ嵝褧鴮懠毠(jié)。
。场鴮、自評、互評、展評。
4、選一個字,組個詞,說個句子。
《識字5》教學反思 3
最近,我執(zhí)教了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識字5一課.本課內(nèi)容由五條關(guān)于團結(jié)合作的諺語組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我設(shè)定以下教學目標:1 采用形象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掌握本課要求會讀的10個生字和會寫的8個生字.2 在識字和寫字的基礎(chǔ)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諺語的興趣,以及體會”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明白在別人有困難時,應該給予熱情幫助。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真正喜歡語文,首先要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而識字教學是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學生掌握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我以故事化情境教學來設(shè)計本課的生字教學.目的是從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發(fā),調(diào)動兒童學習生字的興趣..所以,我創(chuàng)設(shè)了諺語王國學習之旅的情景。一條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我共設(shè)計了5個環(huán)節(jié):第一關(guān)是漢字林以采摘楓葉的形式,進行生字認讀教學;第二關(guān)是詞語長廊,讓學生記住字詞,達到記憶生字和正確書寫生字的目標;第三關(guān)是諺語宮殿,用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鞏固諺語,通過生活實例理解諺語的意思.第四關(guān)是魔力音樂島,欣賞《眾人劃槳開大船》的歌曲再次感受團結(jié)的力量大。
在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充分地展示出來了.學生們在小組內(nèi)探討,團結(jié)合作,想出了許多記憶生字的好辦法.如,”我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斤+扌—折,蟲+犭—獨,日+勿—易””我用換偏旁的`辦法記,眼字的目字換成木字旁就是根,跳字的足字旁換成提手旁就是挑,等等.為了把字寫好,學生們用心觀察,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特別是結(jié)合生活實例說說團結(jié)力量大的道理,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拔河、蓋樓房、小組值日、合唱等等.學生在情境中明白了道理,也體驗到了學習諺語的快。.
在這節(jié)課中,我和我的學生都深刻地體會到形象化教學的樂趣,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雖然這節(jié)課設(shè)計得比較新穎,課堂效果也不錯,但細細品味,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生字的書寫指導還不夠細致,自己在生活中做了什么事情感受到團結(jié)的力量大等等.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把語文課上得更好,更出色。
《識字5》教學反思 4
這篇識字的主題是軍事,把有關(guān)軍事的武器、術(shù)語串成一篇韻文。教學時初讀課文,重點點出容易讀錯的音,猩猩后一個音要輕讀;海疆疆是三拼音。理解詞語,讓學生圖文對照?磮D用上詞串中的詞,讓學生加深對詞的理解。當講到導彈時,不知自己怎么就給同學們介紹起導彈來,導彈可分為很多種,有飛毛腿導彈,愛國者導彈,洲際導彈等等,學生開始來點精神,我一見學生有興趣,不禁又開始滔滔不絕只要人們在自己家里,利用儀器控制,鎖定哪個目標,哪個目標就被擊中。關(guān)在家里就能打仗,多神奇。∠笠晾藨(zhàn)爭才說到這就有學生就驚呼:哦,伊拉克戰(zhàn)爭我在電視里有看過。美國人打伊拉克就是利用導彈進行打戰(zhàn),伊拉克的武器設(shè)備太落后了,結(jié)果美國打勝了。所以只要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發(fā)明先進的軍事武器,用來保衛(wèi)祖國,就不怕被別人欺負。學生很認真地聽。使我不禁想到初中時教歷史的老師。
原先教歷史的老師不教了,換成鄰班的`語文老師教我們班歷史。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就像聽故事一般。至今我還記的他教金國打宋朝的歷史時,引經(jīng)論典。還說金庸寫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就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寫郭靖去襄陽守城,阻止金兵入欺。講到最后他都會以一句:跑題了,跑題了。來結(jié)束話題。當時的我對武俠小說很迷戀,聽得津津有味?細v史時從來不去背,稍微復習一下就能考很好。年少的我對他淵博的知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恨他不是我班上的語文老師。
一直追求自己的課也能讓學生有聽故事般地感受,可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充實。偶爾跑題一下又何防?但只能是偶爾為之,太常就偏離本位了。
《識字5》教學反思 5
本文屬低年級識字教學,識字教學弄不好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再加上本課的識字量較大,學生初次接觸形聲字,教學難度也較大。因此我在教學前做了充分的準備,盡量把一節(jié)單調(diào)的識字課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我覺得自己本節(jié)課最大的成功點在于以下幾點:
1、采用多種方式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地主體地位。
識字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種認讀方式:自由讀,當小老師領(lǐng)讀、開火車讀,同伴合作讀等,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參與者,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料,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了條件。整堂課我和學生始終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我們是共同學習、探究的伙伴。我們一起在輕松開放的氛圍里遨游,在情境中認識語言文字,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識字教學體現(xiàn)層次性,運用多種方式復現(xiàn)生字。
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 “認得快,忘得快。”在認記生字時,我根據(jù)生字的不同特點,采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再到游戲中去掉拼音識字,生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
3、重視寫字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指導學生寫字要求學生學生集中注意力,看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不隨便下筆,一旦下筆,力爭一次就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整潔。還要注意隨時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握筆方法、運筆情況、字的結(jié)構(gòu)搭配等。對于學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將會收益終身。 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也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做得還不是很到位,學生閱讀的方式還不夠靈活多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像分組讀或是齊讀時,學生配合得不是很默契。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做的也還不夠好,學生雖然能通過觀察,了解到書寫生字時該注意哪些,但表達還不是十分準確,學生的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多加培養(yǎng)。
3、對年級學生來說組織教學做得也還不夠好,雖然大多學生學習時注意力還比較集中,但還有少數(shù)學生,始終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一知半解。
對于以上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盡量改進,不但總結(jié)反思,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識字5》教學反思 6
輕輕地翻開《識字5》,品讀著文中的詞串,腦海中就構(gòu)起了一幅迷人的冬景圖。有大雪紛飛的雪景,有歲寒三友的風姿,有冬眠的小動物,還有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這里的四行詞語,是很有特點的,一行詞就是一幅畫面。于是,循著這一特點,展開了教學——。
第一行是有關(guān)氣候的詞串。“寒流”這個詞語學生不太熟悉,我就告訴學生寒流就是我們常說的“冷空氣”,接著,我就問孩子們,冷空氣來了,氣溫怎么樣啊?孩子們馬上接上去說天氣冷了。讀到“大雪”時,我就問孩子們樹木、房屋、田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隨機補充了些描寫大雪的成語:鵝毛大雪、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最后,我指導孩子們讀詞語,要讀出畫面來,把一個個詞語變成一句完整的話。
第二行是三種不怕冷的植物,也就是歲寒三友。在教學時,我補充了詩歌《梅花》、《竹石》、《青松》給孩子們誦讀,再讓學生把蠟梅、翠竹、蒼松與其他怕冷的植物進行比較,孩子們發(fā)現(xiàn)很多花都謝了,只有蠟梅迎著寒風開放。其他樹木都掉光了葉子,光禿禿的,而蒼松、翠竹依然一身綠色,挺立在風雪中。在詩歌的誦讀中,在與其他植物的對比中,這些耐寒植物勇敢堅強的品質(zhì),學生感受的越發(fā)深刻了,同時歲寒三友的名字也牢牢刻在了他們的腦海里。
第三行是三個小動物,看到這些小動物,小朋友的嘴里情不自禁地會蹦出這樣的句子,如: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小刺猬、大蟒蛇躲在洞里睡懶覺,睡得又香又甜呢!接著,我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也是要冬眠的',孩子們爭先恐后,說了許多,在不知不覺中,拓展了課外知識。
第四行是冬季鍛煉的體育運動,除了這三項,我還讓學生說說你會在冬天干什么呢?有的說打雪仗,有的說堆雪人,有的說滾雪球,有的話賽跑,十分有趣。接著,我就讓學生練習說話:“小朋友們不怕冷,他們在雪地里有的……有的……有的……”
看似簡單的12個詞語,可以挖掘的知識還真多。而教師就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不斷增加積累,拓展知識面。
《識字5》教學反思 7
“詞串”識字的每一行的三個詞語采用的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詞語與詞語之間留有空白,在給讀的人留下了寬廣的想象空間的同時,也極易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因而它是提高學生悟性與靈性、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的憑借。
在學習《識字5》時,我注重引導兒童誦讀“詞串”,激發(fā)學生一邊誦讀一邊想像。比如當老師讀到“沙灘”一詞時,我的腦海中就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金燦燦的沙灘好大好長啊,軟軟的,暖暖的,真漂亮!孩子經(jīng)老師這么一點撥,紛紛舉起了小手:當我讀到“海鷗”一詞時,我就仿佛看到一群群的海鷗在海面上快樂地飛翔,它們一邊飛一邊不停地鳴叫,好像在跟水里的魚蝦打招呼,又好像是在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曲;當我讀到“漁船”一詞時,我的眼前就浮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傍晚,漁民們滿載著魚蝦、海帶、珍珠回家了,船上的東西好多,快把船給壓沉了……這不僅可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驗,讓學生享受到審美樂趣,更有利于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和整合力。
今天我進行了《識字5》的教學,首先用一首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創(chuàng)設(shè)情境,帶領(lǐng)學生去大海邊領(lǐng)略一下風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出示插圖,指導學生觀察“大海怎么美,海邊有些什么?”,引導學生想象沙灘上的腳丫會是誰的,光著腳丫踩在沙灘上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那么你的心情又會怎樣呢?發(fā)現(xiàn)學生說的比較貧乏,只會說“踩在沙灘上感覺軟軟的”、“沙子燙燙的”、“我很高興”之類,平時在教學中要多注重語言方面的積累。在講到沙灘上的貝殼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說話訓練:沙灘上的貝殼五顏六色,有_____,有____,有____。沙灘上的貝殼多種多樣,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 ...
本課將與大海有關(guān)的詞語串起來組成的韻語,怎樣讓學生有聲有色的進行誦讀呢?首先我聲情并茂的進行范讀,讓我的學生閉眼聆聽,盡情感受。當我問及他們:你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我看到了色彩斑斕的貝殼!庇谑,我適時的問:“那你驚喜嗎?”孩子一臉的喜悅。我就說:“那,讀貝殼這個詞語時,就把你的驚喜、快樂給讀進去。”孩子仰起臉蛋,很快把這個詞讀得有滋有味。如此這般,我的孩子們讀出了:金色的沙灘,踩上去很舒服的感覺;讀出了小腳丫的可愛之極;讀出了海風的輕柔;讀出了海鷗的俏皮;讀出了浪花的美麗;讀出了港灣的溫馨;讀出了晚霞的迷人……看來,只要我們老師在細小處,做一個有心人,進行恰當?shù)狞c撥,我們的孩子就會給你一份驚喜。
本課圍繞“大海”這個中心,用“詞串”的形式將一組詞語組成韻文。教學時,我從整體入手指導學生了解觀察順序。蔚藍的大海,潔白的浪花,在?兆杂砂肯璧暮zt,遠處的燈塔,滿載而歸的漁船,小朋友們在沙灘上興高采烈地撿貝殼……在看圖過程中,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練習,指導他們把話說完整,并盡量使用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同時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強化了識字的效果。
這篇韻文中的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課上我利用多媒體把孩子們帶到了海邊,蔚藍的大海,低翔的白鷗,小朋友們在金色的沙灘上追逐嬉戲,撿著五顏六色的貝殼,多么快樂!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被我調(diào)動起來,他們積極參與,表達著他們心中的喜悅。下面是我班一部分孩子在課堂上的精彩發(fā)言:
小浪花很美麗,海鷗忍不住要親親小浪花。
太陽落山了,西邊的天上滿是晚霞,紅彤彤的,映在大海里,大海也變紅了,像喝醉了酒。
傍晚,漁船裝著魚蝦、海帶回家了,回到了港灣里,港灣就是漁船的家。
沙灘踩上去軟軟的,小朋友們光著小腳丫在沙灘上跑,留下了一串長長的腳印。
…………
利用多媒體可以把學生帶入情境,學生身臨其境,就有說不完的話了。
《識字5》教學反思 8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我就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能力;谶@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采取一下的方法。
一、在游戲中識字。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⑾矚g模仿,更喜歡表現(xiàn)。那么,我在教學中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來教學,如開火車,猜字謎,找朋友,變魔術(shù)等,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比賽法。
小學低年級由于年齡比較小,能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的。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一提起比賽,他們就起勁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穿插一些比賽,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后,開幾列小火車進行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拿到冠軍的就能得到禮品。這樣的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創(chuàng)設(shè)情景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chuàng)設(shè)情景,使?jié)h字與事物形象地聯(lián)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對于象形文字(日、月、山、水、),可用簡筆畫的方法,學生也就容易很快記住。又如教“左、右、前、后等字時,可讓學生做這些動作來辨認方位,從而讓學生記住這些字。
通過這些多樣形式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識字教學之中去。
《識字5》教學反思 9
《識字5》圍繞冬天提供了一組詞串,包括冬天的氣候、植物、動物以及體育活動。課本中還提供了跟詞串有關(guān)的插圖,有助于學生借助圖片理解詞語。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找一找圖片哪些地方畫出了這些詞語。講到蟒蛇、螞蟻、刺猬時,我先讓學生在插圖中把它們找出來,提問它們在干什么。由此引出“冬眠”這個概念。螞蟻比較特殊,它們不冬眠,而是準備好糧食在洞里過冬,回顧《螞蟻和蟈蟈》這一課,學生能夠回憶起課文的內(nèi)容,明白螞蟻是怎么過冬的。進而給學生補充其他過冬的動物。這些動物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怕冷。
但是,在冬天還有不怕冷的.,我又讓學生找出了圖片上的臘梅、翠竹、蒼松。讓學生講講圖片上的這些植物怎么樣。學生發(fā)現(xiàn)竹子和松樹還是碧綠碧綠的,臘梅還盛開了。從圖片上看出來這些植物都不怕冷。正因為它們在冬天不怕冷,所以它們又叫“歲寒三友”。接著,我讓學生看著圖片回答“冬天不怕冷的還有誰”?學生看到圖片上有很多小朋友。再看仔細,他們有的滑雪,有的溜冰,有的跳繩。通過觀察圖片,學生對這些體育運動也有了認識和了解。講完這一部分,我讓學生合上書本回顧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能把這些詞語都記住了?梢,在教學中,圖片的作用還是不小的。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學生記憶詞語也會變得更加簡單了。
同時,這篇課文也是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好素材,在講到小朋友不怕冷的時候,我還讓學生說一說除了課文中的三項運動,小朋友在冬天還做哪些運動。可以上用“有的……有的……”這個已經(jīng)學過的表達方式。
《識字5》教學反思 10
《識字5》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組中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將有關(guān)冬天的特征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詞語,結(jié)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詞串識字”是蘇教版識字教學的特色,他將原本孤立的漢字,置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使其成為合轍押韻的“韻文”,再圍繞一個中心把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一組詞語串起來,讓學生通過誦讀的方式,初步感知每一個字的意思是可以隨著語言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將文字符號的“能指”意義與在具體語境中“所指”意義結(jié)合起來進行立體地感悟,以提高識字的興趣和效果。
在教學時,我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根據(jù)低年級孩子年齡小的特點,剛從一年級上來,加上進度的跳躍,讓學生分行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詞串。第一行的教學設(shè)計是讓學生感受從讀準生字——讀準詞語——讀準詞串——讀美詞串的'識字過程,由于這三種天氣術(shù)語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緊密,因此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第二行的教學設(shè)計是讓學生結(jié)合圖片,認識“蠟梅、翠竹、蒼松”這三種植物和它們的特點,尤其將“翠、竹、蒼、松”正音;第三行小動物“蟒蛇、螞蟻、刺猬”,通過讓學生找詞語配對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四行的教學設(shè)計,把主動識字權(quán)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要注意的地方,并讓學生想象活動時的心情,輕快地讀好這串詞。最后,老師通過過渡語將整篇詞串連起來讀,由于前期朗讀的指導,那么學生的朗讀也自然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說,我努力實現(xiàn)將第一課時的識字落實到讀上,體現(xiàn)一個“實”。從初讀——指導讀——流利的讀——連貫的讀——去拼音讀,設(shè)計不同梯度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生一次一次的讀書落實好第一課時識字教學的目標,簡約的設(shè)計驅(qū)除繁雜,以讀為主線,抓住課時的目標,回歸語文的本質(zhì),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快樂,學的扎實。
《識字5》教學反思 11
《識字5》是一組有關(guān)冬天的詞串,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在讀詞語的時候,還要讀出畫面來。在此基礎(chǔ)上,還可以進行說話訓練。在教學第一組有關(guān)氣候的詞串時,“寒流”這個詞語學生不太熟悉,我就讓學生想想在哪里聽過,有些孩子想起了這幾天的天氣預報中在報告寒流來襲,接著,我就問孩子們,寒流來了,氣溫怎么樣啊?孩子們馬上接上去說天氣冷了,我就告訴孩子們寒流就是冷空氣,他來了,氣溫就會下降。讀到“大雪”時,我就問孩子們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樹木、房屋、田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讀詞語讀出畫面來,把一個詞語變成一句完整的話。
教學第二組耐寒植物的詞串時,我補充了詩歌《梅花》、《竹石》、《青松》給孩子們誦讀,再讓學生把臘梅、翠竹、蒼松與其他怕冷的植物進行比較,孩子們發(fā)現(xiàn)很多花都謝了,只有臘梅迎著寒風開放。其他樹木都掉光了葉子,在寒風中搖搖晃晃,冷得瑟瑟發(fā)抖,而蒼松、翠竹依然一身綠色,挺立在風雪中。在詩歌的誦讀中,在與其他植物的對比中,這些耐寒植物勇敢堅強的品質(zhì),學生感受的越發(fā)深刻了。
在教學第三組詞串時,很多孩子都說這是一組冬眠的動物,我沒有直接否定他們的答案,而是讓他們再次仔細觀察畫面,細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畫中的.蟒蛇、刺猬在睡覺,螞蟻沒有睡覺,這時,我再請還怎么能回憶學過的課文《螞蟻和蟈蟈》,孩子們馬上想起來了,螞蟻是躲在洞里享受著美味呢!它們是不會冬眠的。
教學第四組詞串時,我就讓學生用“有的……有的……”來練習說話。
在這里,每一組詞串就是一個片段練習,連起來也是一篇不錯的小文章。我們要重視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利用一切資源,抓住時機,輔導好學生的寫話。
《識字5》教學反思 12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對學生說:“大家應該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對于老師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這些天我們學校組織了語文教師優(yōu)質(zhì)課評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教師用書和語文課程標準,在網(wǎng)上也查閱了相關(guān)課文的資料,認真準備執(zhí)教了《識字5》一課。
現(xiàn)針對《識字5》一課,做一簡單分析如下: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要合理。
本節(jié)課我設(shè)計在識字后感情朗讀課文,本以為能讀得很令人滿意,但是學生學的不是很感興趣,沒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朗讀,讀出來總令人感覺干巴巴的,沒有一點生機。如果能做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讓學生感知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面,紅色的晚霞,相信朗讀效果肯定會更棒!
(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跳課文教學,使他們難以“消化”。
《識字5》是第四單元的識字課文,挑出來放在剛學完拼音后上,他們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課上我引導學生把“沙灘”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學生就讀得很輕很拖,以為這樣就是“舒服的感覺”。而在生字教學“浪”字時,對這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他們怎么都擺不準位置,雖然我多次強調(diào)“左窄右寬”,學生寫得也很辛苦,但寫出來的字還是“左右胖瘦不相宜”。回到辦公室,自己反復的琢磨思考,思來想去,終于豁然開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鑒別人的教學設(shè)計,究竟是為了模仿還是借鑒?如果一味的把別人的教學設(shè)計的`種種環(huán)節(jié),甚至是一句話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不但不會見效,反而還會事倍功半。還記得自己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領(lǐng)導對我說過: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備教參,更重要的還要備學生。不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適用于任何一名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針對孩子們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能力,為他們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鼓勵學生,方法多樣,要適合學生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上課很活躍,一個問題問下去,搶著回答,或者舉手時發(fā)出“我、我、我”的聲音,這是就要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很好,但要遵守課堂紀律,如果你能安靜的舉手,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有些學生很內(nèi)向,上課不敢舉手,但是坐的很端正,這時就要引導他們,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膽子大一些,勇敢的舉手發(fā)言,就更好啦!有些學生回答偏離了問題,我就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試試看。經(jīng)過老師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過對這堂課的反思總結(jié),我學到了許多教學中的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探索,總結(jié)經(jīng)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
《識字5》教學反思 13
《識字4》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韻文。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這里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有11個字為蟲字旁。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識字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一.對主題的理解:
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不僅是小學教學的起始階段,重點和難點,而且是促使學生順利、準確地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必要途徑!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段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币虼,讓孩子愉快主動地識字是我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理念。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怎樣可以讓繁重的識字愉快起來呢?首先讓我思考的是能讓孩子愉快的是什么?愉快的情景、各種各樣的游戲、多形式的競賽、同伴合作、模仿??這些都是孩子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所以在設(shè)計這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時,為了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特意從直觀入手,以愉快的活動教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創(chuàng)新意識,注重調(diào)動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孩子在愉快的環(huán)節(jié)中達到愉快識字的目的。
二.預設(shè)中采用的具體措施:
在這堂課的具體過程中,我采用了生動的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景、靈活多樣的游戲形式、競賽、同伴合作、動作表演朗讀等教學方法,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躍的學習氛圍,開拓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比如:在學習字、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用與小動物捉迷藏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字詞,這樣的方式符合一年級學生好玩的特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生字、詞。用 “找秘密”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認字規(guī)律,并通過猜字音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拓展,加以鞏固形聲字的特點。在認識“網(wǎng)”字時,我采用象形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憶,既直觀又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又如在讀韻文的環(huán)節(jié)中,進行了指名讀、拍手讀、同伴讀、師生合作讀、邊做動作邊讀等多種形式讀韻文,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把韻文讀流利、通順,并激發(fā)了愛讀的熱情。
三.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把握了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主要任務——識字、寫字,把課文讀通、讀順、讀熟。并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將這些任務落在實處。
1、識字教學體現(xiàn)層次性,運用多種方式復現(xiàn)生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快!币虼耍R字教學要根據(jù)兒童識字的這一特點,對生字的識記要采取多種方式,反復認記。這堂課,我根據(jù)生字的`不同特點,采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再到去掉拼音識字,在游戲中識字,生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
2、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把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那幾個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識字。我把握了識字教學的這一目的,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掌握識字的方法。如,在學生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借助形聲特點識字的方法,找其他帶蟲字旁的形聲字。在整個識字過程中,我注重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如,在識記“網(wǎng)”字時,出示圖片,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遷移學習成果,發(fā)展學生語言。我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我也可以做一個小詩人”,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diào)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4、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在本節(jié)課的識字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詞的形式出現(xiàn),這樣學生可能不能對號入座,如果在鞏固生字中以單個字的形式出現(xiàn)效果會好些。
2.在識記“展、運”兩個字時,讓學生用肢體表演字詞的意思并識字,學生會更容易記住。
3.利用圖片導入時,只引導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如果此時出現(xiàn)了小動物的名字,會為后面的識字作鋪墊。
《識字5》教學反思 14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jīng)教學到第五單元了,又是一單元的識字教學,看似簡單的詞語組合,卻譜寫了不簡單的甚至比課文還有韻味的篇章。教學《識字5》,又有一種新鮮感,上起課來特別有勁。還是和原先一樣,不忙著進行識字,而是先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圖畫,從圖著手,有機識字:
一、圖文結(jié)合,認識事物,學會表達
識字教學不像課文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穩(wěn)定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我們要善于給這些詞串想象一個有趣的情節(jié),這樣不僅使得學習不枯燥,同時幫助記憶。
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我再給孩子們一點時間讀熟這些詞語,在詞語過關(guān)了之后,將他們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圖上,圖文對照,認識一下這12個詞語,分別讓孩子們上黑板來指認,相機介紹這些詞語的延伸知識,比如講到冬天的植物時,拓展一下春天、夏天、秋天都有一些什么熟悉的植物;比如講到冬天的體育活動時,讓孩子們想想其它季節(jié)都有一些什么有代表性的體育活動;等等。孩子們聽的挺投入,書上的、課外的知識他們都了解了不少,同時這些知識是很貼近平時生活的,他們很感興趣。
接著,依據(jù)掛圖,讓孩子們進行仔細觀察,說說看到些什么?并且讓他們用完整的話進行一句話兩句話表達。主要是讓孩子們說,讓他們來表達,我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孩子現(xiàn)在很喜歡開口說話,進步很快,還有的孩子都愿意說,能說完整一句話。在說話訓練的同時,我鼓勵孩子們有不同的想法,鼓勵他們依據(jù)圖畫大膽想象,只要有自己的想法,能講得通都給予肯定。最后,讓孩子們講前面的說話訓練串起來,組成一篇完整的`小作文。
二、相機歸類,了解內(nèi)容,有目的誦讀
誦讀詞串不能盲目,《識字5》是很好記憶的。在看圖認事物的同時,我就有心地問孩子們,每行詞語都是寫冬天天的哪個方面的?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在每行詞語的旁邊板書上了:氣象、植物、動物、體育活動,并對這幾個詞語進行了理解。這樣,孩子們的頭腦中就有了程序,他們知道了每行寫出了冬天的哪個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在此基礎(chǔ)上,再問孩子們:哪些詞語是寫了冬天的氣象?哪些詞語寫了冬天的植物?等等,孩子們就很容易地進行了回憶說出,同時回憶的過程也是記憶的過程,孩子們將這些方面的詞語牢牢地記在了腦子里。這樣,經(jīng)過幾遍的追憶,誦讀就不成問題了。經(jīng)過統(tǒng)計,在有效預習的基礎(chǔ)上,全班除了一位孩子外其他的都能進行背誦。
做一位有心的老師,成就一堂有效的課。
《識字5》教學反思 15
一、活動化
首先,我注重創(chuàng)設(shè)吻于課文內(nèi)容的活動情境。課始,一輛小巴士伴隨著“笛笛”的鳴笛聲將孩子們帶到了蔚藍的大海邊,接著充分給予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孩子們在邊欣賞風景邊游玩的情境中認識新詞、誦讀韻文,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了客觀事物與詞語內(nèi)涵之間的一一對應關(guān)系,拉近了文本與學生主體、客觀事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讓學生在韻文誦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了大海的美麗富饒,體驗了在海邊玩耍的樂趣。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特定活動情境中學得愉快,文本內(nèi)容較好地轉(zhuǎn)化為了學生個性化的理解,使孩子們在充分的玩味中鞏固了新知,激發(fā)了學生喜歡識字、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綜合化
其次,我注重以教材為載體,借助文本拓展其與社會、科學、自然、音樂、生活等的聯(lián)系,如讓學生介紹一些海產(chǎn)品,其中有學生說到珍珠的形成、海帶中的碘對人類的益處,還有學生描述生活中見到的晚霞,以及讓學生在歡暢的`大海音樂背景襯托下誦讀課文等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都軟化了學科的邊緣,打破了學科的框框,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事物,豐富了知識。
三、生活化
我們常說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那么語文教學就必須走向生活。在這一片段中,為了拉近語文學習與生活間的距離,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一系列的生活場景:如和孩子們一起坐著汽車來到海邊,看看沙灘、吹吹海風、撿撿貝殼、談談感受,調(diào)動了學生已有的感性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使孩子們在玩耍中識記了生字新詞、誦讀了韻文,同時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得到了個性的體驗、情感的熏陶。課堂上孩子們那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讀讓我們也受到了美的感染。
這樣的識字教學摒棄了單一識記、機械訓練的教學方法,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孩子們已有的經(jīng)驗,在情境中識字、生活中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識字5》教學反思 】相關(guān)文章:
《識字七》教學反思5篇10-12
識字5教學反思15篇10-18
識字教學反思06-27
《識字》的教學反思05-21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1-26
《識字3》教學反思08-30
識字二教學反思12-03
《識字4》教學反思07-03
識字教學反思模板01-15
(精選)《識字五》教學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