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用)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微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1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形聲字的發(fā)音規(guī)律,知道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之間的關系。
1、利用已學習過的聲旁,能識讀晴、清、飽、抱、洋、樣、城、誠八個漢字及其相關的詞組 。
2、過分析字形了解字義,能辨別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并能對其進行簡單的組詞。
教學重點:
利用字形、字義、字音,進行集中識字教學
教學難點:
辨別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1、寫有偏旁、筆畫、相關熟字的卡片
2、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具有相同聲旁的生字,引導學生對生字進行簡單的組詞造句,并區(qū)別、辨認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用卡片指名認讀熟字:青、包、羊、成、清、跑。
。2)學生集體認讀偏旁:日、扌 、土 、氵、讠
(3)使用導語進入新課;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圖中的小猴和山羊在玩什么游戲呀?對,他們在玩猜字游戲,今天我要教小朋友們玩一個找朋友的猜字游戲,小朋友們可要聽好了。
2、拼讀生字
。1)先讓學生觀察每一組中兩個生字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試著讓學生由熟字及注音來拼讀生字.
。2)教師指名試讀,正音,尤其是韻母ing、 ang、 eng 的發(fā)音以及聲調的變化
。3)教師示讀,告訴學生每一組的漢字都有一個共同的聲旁
3、字詞教學
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第一組:青、清、請
啟發(fā)學生說說晴、請左邊分別是什么偏旁,與該字的字義有什么關系,再由教師歸納:晴天的晴,與太陽有關所以要以日字為偏旁,而請客的請與語言有關所以要以言字為偏旁。同時可進行一些簡單的組詞造句,如太陽出來了,天晴了、請問等
第二組:包、飽、抱
由學生來分析字形、字義,教師歸納:吃飽的.飽,左邊是食字旁,跟食物有關,而抱娃娃的抱左邊是扌旁,因為要用手來抱。同時教師在寫出一個熟字跑,鞏固以字形來辨別同聲旁漢字的觀念。
第三組:成、城、誠
分析字義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告訴學生要做一個講真話,做真人的好孩子,養(yǎng)成誠實的美德,以及使學生明白長城使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的象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4、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注意由獨體字變?yōu)槠詴r的筆畫的變化,例土的最后一橫改為提,日要寫得瘦長一點等。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中的生字,詞組及課后句子,在實際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生字組,檢查學生對具有相同聲旁的漢字的辨別。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新學的生字,詞組。
(2)進行同聲旁漢字的辨別游戲。教師可請12名小朋友到教室的前面,每人發(fā)給一張卡片(上面印有課文生字的12個偏旁),然后讓他們各自找朋友,組成一個漢字,然后請下面的同學認讀合成的生字。
2、進行說話訓練。
朗讀讀讀寫寫中的兩句話太陽出來了,暖洋洋、雨過天晴,山清水秀注意朗讀時的詞兒連續(xù)以及詞與詞之間的停頓,請學生利用課文中的生字試著造一些簡單的句子例我愛長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作業(yè)指導
(1)抽個別生字,請學生回答生字結構,例晴的左邊是日,右邊是青;
(2)請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書寫生字,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3)先讓學生自己做,再同桌互改,最后教師糾正練習。
4、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背誦太陽出來暖洋洋、雨過天晴,山清水秀。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2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教材先讓學生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弄清楚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再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數(shù)。在次基礎上,認識鐘面上接近整點的時間,理解“大約幾時”的含義。
“想想做做”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建立時間觀念,并注意通過操作鞏固鐘面上整時數(shù)的認識。
設計理念: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有著全新的特點,其一就是是新教材具有生活性,它關注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強調聯(lián)系生活。所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新教材的優(yōu)越性,立足學生實際,圍繞數(shù)學教學課程標準,沖破“以本為本”的禁錮,大膽地取舍,整合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本節(jié)課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覺得數(shù)學就在身邊。我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題目、問題,密切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間里,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大膽表達,在主動學習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從中進行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整時,會在鐘面上撥出整時。
2.使學生初步認識大約幾時,會在鐘面上撥出大約幾時。
3.培養(yǎng)學生遵守作息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4.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大約幾時
教具準備:課件,鐘面模型
學具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天在學校里學習、生活,你喜歡我們這個學校嗎?猜猜這是我們學校的什么地方。(課件出示學校的一些照片:操場----宿舍----食堂----鐘樓)
鐘樓上的鐘有什么用處呢?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面。
[評析:小學生,尤其低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素材的感受與興趣,F(xiàn)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二、認識幾時:
1.(課件出示表示3時的鐘面)誰來介紹鐘面上有些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
在學具鐘面上指出時針與分針。
2.引導:觀察鐘面,說出這是幾點鐘(3時),怎么看出來的。指出3點鐘又叫3時。
時針與分針轉動至5時、7時,分別讓學生說說是幾時,為什么。
3.談話:7時了,小朋友一天的學習生活又要開始了,今天來了一些客人老師,他們非常想知道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我們向他們介紹一下,好嗎?
課件出示小朋友的起床、做操、吃飯、活動、睡覺的照片,上面配有相應的時間,幫助學生回憶并完整地表述出來。
設疑:做操是8時,睡覺也是8時,是同一個時間嗎?怎么會有兩個8時?(指出:時針一天要轉兩圈,一天有24個小時。)
4.小結方法:剛才我們看的幾時,怎樣才能很快看出來?
5.撥鐘:在學具鐘面上撥出3時、5時、9時,找出撥得快的竅門:分針一直指著12,轉動時針。
隨便撥一個幾時,考考同桌。
[評析:1.由于一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時間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鐘面的學生的生活照片,讓學生作為主人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趣味盎然。
2.將書上的習題進行改編,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提出兩個8時的問題,學生非常容易理解,一下子就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三、認識大約幾時:
1.在鐘面模型上撥7時不到一點,問:“這是幾時?”。
在鐘面模型上撥7時超過一點,問:“這是幾時?”引導學生討論。
2.指出:7時不到一點或超過一點,可以叫做“大約7時”。
3.課件出示一些大約幾時的鐘面,學生說出是幾時。
四、鞏固應用:
1.給下面的鐘面畫上時針或分針。(動畫演示)
4時8時大約9時
2.畫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幾時,和同桌交流,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個時間。
[評析:讓學生畫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間,既鞏固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又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發(fā)展個性的空間。]
五.擴展新知:
1.介紹各種各樣的鐘。(課件出示:各種鐘的圖片)
2.著重介紹電子鐘。
。ǔ鍪径急硎5時的三只鐘)
談話:觀察這些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提問:現(xiàn)在快下課了,估計一下現(xiàn)在大約是幾時。
4.布置課外作業(yè):把雙休日在家8:00、11:00、3:00、5:00自己在做的事記下來或畫下來。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微課教案11-21
小學微課教案模板05-20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案11-08
初中數(shù)學微課教案01-03
小學心理課教案05-17
小學寫字課教案09-21
小學籃球課教案12-11
小學語文課教學反思09-12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