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捏西瓜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捏西瓜中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捏西瓜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撕、貼的方法制作一片西瓜,體驗制作的樂趣。
2、會將自己撕下來的紙張放進空簍子里,保持桌面的干凈整潔。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初步探索半圓形西瓜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半圓形西瓜的范例作品,說:“看,這是什么?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半圓形西瓜的特征。
小結(jié):這片西瓜是半圓形的,有綠色的皮,有紅色的瓤,還有黑色的西瓜子呢。
2、師:這片西瓜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引導幼兒探索半圓形得制作方法。
小結(jié):這片西瓜是用手撕出來的,怎么撕?接下來可要看仔細了。
二、學習撕、貼西瓜的基本方法。
(一)重點學習用手撕出一片西瓜的基本方法。
1、教師出示紅色彩紙,說:這是什么,有什么,可以做西瓜的什么?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像夾子一樣夾住線條,另一只手撕紙,一直沿著線條撕紙。
2、師:誰也來用這種方法來撕出西瓜瓤?鼓勵個別幼兒嘗試撕紙,其他幼兒空手練習,減少等待的時間。
教師指導,提醒幼兒可以把不用的紙撕下來放進空簍子里,繼續(xù)沿著線條撕紙;鼓勵幼兒大膽撕紙。
3、教師帶領幼兒邊說邊空手練習撕紙,幫助幼兒掌握撕紙的基本方法。
。ǘ⿲W習貼西瓜的方法。
1、教師直接出示西瓜皮,提問:怎樣把西瓜瓤貼在西瓜皮上?(旁邊出示完整的一片西瓜,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
2、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邊貼邊小結(jié):西瓜瓤和西瓜皮都有一條直直的邊,兩條直直的邊在當中重疊在一起。
3、教師示范講解撕貼西瓜子:最后我們拿黑色的紙條,輕輕撕下一點,蘸點膠水貼在紅紅的西瓜瓤上,撕一點貼一點。
三、幼兒撕貼:甜甜的西瓜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先用手撕西瓜瓤,再把西瓜瓤貼在西瓜皮上,最后撕貼西瓜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四、評價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大家相互欣賞,相互交流,讓幼兒說說:你最想吃誰的西瓜,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對幼兒制作的西瓜給與表揚和肯定。
3、出示圖冊,師:我們除了可以做一做半圓形的西瓜,還可以做一做圓形的西瓜和三角形的西瓜,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區(qū)域中繼續(xù)學做西瓜。
捏西瓜中班教案2
。ㄒ唬┗顒幽繕
1、觀察蟲子的外型特征,發(fā)揮想象力,為蟲子起一個險當?shù)拿帧?/p>
2、初步學會調(diào)查,并能講述調(diào)查結(jié)果。
3、激發(fā)對蟲子的興趣。
(二)活動過程與實錄
1、活動過程:
。1)觀察蟲子,起名字。
(2)學名、俗名的調(diào)查活動。
。3)關(guān)于蟲子名字的口頭報告。
2、活動實錄:
。1)教師適時提供放大鏡,引導孩子觀察、講述。孩子們把蟲子放在手里,拿著放大鏡觀察、引逗。激烈地爭論其名字:
“一動,就變成小球,像個地球,叫它地球蟲吧”;
“不對,像個皮球,叫皮球蟲”;
“身上有7條花紋,叫七紋蟲”;
“有十四條腿,應該叫多腿蟲”;
“特像個小西瓜,叫它西瓜蟲吧”……
孩子們經(jīng)過商討,達成統(tǒng)一意見,暫且稱為“西瓜蟲”。
。2)教師引導孩子調(diào)查“西瓜蟲”的學名、俗名。入園、離園時,孩子們紛紛將家長請進幼兒園,一同觀察西瓜蟲,并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請教西瓜蟲的學名和俗名。
星期天,讓家長陪同去新華書店、圖書館、上網(wǎng)查詢有關(guān)西瓜蟲的資料。
。3)教師鼓勵孩子積極地口頭表述調(diào)查情況。
苑金浩說:“奶奶不叫它西瓜蟲,而叫它‘衣毛蟲,因為它生長在爛草里、長毛毛的地方!崩霞沂菛|北的劉威全說:“它叫‘潮蟲’,我媽媽叫它‘潮濕蟲’。”
關(guān)于西瓜蟲的學名查了許多資料未查著。
3、延伸內(nèi)容:
。1)查閱西瓜蟲為什么會變成西瓜,讓孩子們討論西瓜蟲的特征——假死性。
。2)采訪西瓜蟲為什叫潮濕蟲,讓幼兒探討西瓜蟲的'生活習性——生存環(huán)境。
。ㄈ┗顒臃此
在為西瓜蟲起名字這一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觀察、表達的機會。幼兒對西瓜蟲的外型已經(jīng)有了初步認識,同時產(chǎn)生了新的疑問——西瓜蟲為什么會變成西瓜、為什么又叫潮濕蟲。教師應及時將問題列出,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將活動豐富多樣化。
小知識
為什么西瓜蟲變成西瓜
如果發(fā)現(xiàn)了西瓜蟲,只要稍稍動它一霞,它就會把身字蜷縮滾成一團,非常有趣。這種現(xiàn)象稱為昆蟲的假死。
假死是昆蟲躲避敵害的一種方法,這是西瓜蟲自我保護呢!——查閱《十萬個為什么》
捏西瓜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過比較、品嘗,體驗新品種無籽西瓜的優(yōu)點。
活動準備
1、普通西瓜、無籽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樣吃西瓜”的問題
1、教師講述故事《猴王吃西瓜》
2、提問:
。1)猴王是怎樣吃西瓜的?
。2)你們是怎樣吃西瓜的?
二、請幼兒在許多瓜果中挑選出西瓜進行觀察、品嘗。
1、這里有許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2、西瓜是什么樣的?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進行適當引導。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
。3)小結(jié):有的
西瓜是圓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還有的是帶花紋的;
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ǹ勺層變翰聹y,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nèi)部特征的興趣。)
。1)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2)根據(jù)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jié):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導幼兒感受無籽西瓜的.優(yōu)點
1、請幼兒品嘗無籽西瓜,說說它和剛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樣。
。ㄌ貏e甜,吃起來特別方便。)
2、根據(jù)幼兒的討論作一小結(jié),讓幼兒感受科技新產(chǎn)品的優(yōu)點。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撿到一個大西瓜,就把它送給了猴王。
可猴王不會吃西瓜,于是它就招來許多猴子問:“誰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卻說:“不對,不對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對,是吃瓤的!”于是猴子們就爭吵起來。
最后,猴王聽信了老猴子的話,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則吃到了甜甜的瓤。
【捏西瓜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美術(shù)教案捏橡皮泥動物教案11-15
中班體育教案:小豬運西瓜01-18
中班語言小老鼠吃西瓜教案03-20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蛤蟆吃西瓜04-23
捏面人教案及教學反思01-17
西瓜的教案01-20
幼兒園中班戶外游戲教案:《切西瓜》02-04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捏面人02-06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捏橡皮泥動物》含反思11-1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螞蟻和西瓜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