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實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和同伴一起說說玩玩引導幼兒區(qū)分小鴨和小雞的顯著特征
活動準備:
自制玩具小雞和小鴨
活動過程:
1、看故事表演:教師手拿小雞和小鴨的自治玩具,表演出小雞和小鴨的動作和特征(動作盡量簡單,如小雞小鴨分別從兩邊上,在中間碰頭,小鴨叫叫、小雞叫叫,小鴨和小雞抱一抱)鼓勵幼兒根據音樂拍拍小手,并和小鴨小雞一起叫嘎嘎嘎、嘰嘰嘰。
2、辨別小雞和小鴨的特征:教師出示玩教具小雞和小鴨,讓幼兒觀察扁嘴巴小鴨和尖嘴巴小雞的不同,并鼓勵幼兒向小動物表示問候。如:扁嘴巴小鴨你好,尖嘴巴小雞你好。(用教具獎勵問候聲音響亮的幼兒)
3、游戲:誰不見了,教師輪流將小雞和小鴨藏在背后,讓幼兒說說誰不見了,鼓勵幼兒從尖嘴扁嘴區(qū)分兩者的不同。
4、游戲:小雞小鴨做朋友,讓喜歡小雞和小鴨的`幼兒分別站在兩邊,跟著教師手里的玩具一起玩,小雞小鴨碰頭后,叫著擁抱一下。(游戲可反復進行)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滴色和添畫中,感知畫面的變化。
2.愿意參加玩色活動,體驗玩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等水粉顏料放在洗凈的眼藥水瓶里,鉛畫紙、小毛巾、棉簽、盆等。
2.電視機、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別著急,一個一個排好隊,上去好像爬高山,"哧溜"一下滑下來。
2.指導語:我們剛才玩了什么?顏色寶寶也想來滑滑梯呢,瞧!這是什么顏色?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二、觀察體驗
1.教師滴色示范。
①邊念兒歌邊示范滴色,當兒歌念到"上去好像爬高山"時,瓶子點在紙中央,提問:顏色寶寶站得高嗎? (讓幼兒了解顏色寶寶站得越高滑得越開心。)
②隨機提醒:顏色寶寶滑下來坐在哪里(毛巾上)?那它肯定沒有摔疼!
2.幼兒滴色體驗。
請一位幼兒上來滴色,重點指導顏色寶寶站的位置。
三、嘗試操作
1.滴色操作。
、偬嵝延變侯伾珜殞毾矚g站得高、滑得遠。
、谝龑в變焊兄嬅娴淖兓⒛艽竽懹谜Z言表述:顏色寶寶玩的滑梯好像什么?
2.添畫操作。
、俪鍪久藓灒好藓灴吹筋伾珜殞毻娴幕葸@么有趣,它也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猜,它會在上面變什么呢? (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并講述。)
、谡堄變河妹藓瀬碜兡g。
四、交流分享
想象活動:你變出了什么?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鼠小弟內心活動以及合作的快樂,從小老鼠想吃蘋果到達成愿望的過程中,感受故事的趣味。
2、激發(fā)幼兒對彩圖繪本的學習興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
1、引導幼兒感受友誼和合作的力量。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
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蘋果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拿出蘋果)看,這是什么?蘋果香不香,這么香餓蘋果是長在哪里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遮住書名、鼠小弟的封面。
看,蘋果長在哪里呢?有幾個呀?你看到這蘋果,你會怎么樣呢?這么香的蘋果看引來了誰?(出示老鼠)鼠小弟看到蘋果會怎么想呢?引出書名《想吃蘋果的鼠小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本大書,這第一張我們叫他封面,那最后一張叫做封底。)
二、閱讀大書。
1、這么香的蘋果還會引來誰?(幼兒猜測)我們來看看。我們要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翻。
2、打開第1頁:小鳥拿到蘋果了嗎?他是怎么拿到的?鼠小弟會怎么想呢?我們來看看第2頁,鼠小弟在干什么?我們來學一學。(鼠小弟想: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啊!)
3、第3、4頁?纯,下面誰也來了。小猴有什么本領,他是怎么吃到蘋果的?鼠小弟看了怎么想的?(幼兒看圖說:要是我也能爬樹,那該多好啊!幼兒學動作)3、第5、6、7、8、大象、長頸鹿、下面會來什么小動物呢,請你猜一猜,教師模仿大象的鼻子動作。同上方法來講解圖片內容并讓幼兒學說話和模仿動作。
4、(相同方式)袋鼠、犀牛有什么本領啊?幼兒回答。我們看看,接下來是不是他們來了。翻到第頁,袋鼠是怎樣吃到蘋果的?鼠小弟怎么想的呢?(教師翻到下一頁,請個別幼兒說:要是我也的'句式。)集體練習模仿動作。樹上蘋果還有剩幾個了,這時,鼠小弟心里好著急啊!
5、(1)最后,誰來了?海獅問:"你怎么啦,鼠小弟?"小老鼠問:"你怎么幫助我呢?
"你會飛嗎?
你會爬樹嗎?
你有長長的鼻子嗎?
你有長長的脖子嗎?
你跳得高嗎?
你的力氣大嗎?"這些我都不會,但是,我有一個本領。
(2)海獅到底用什么方法呢?(用頂球的方法,把鼠小弟頂了上去)
翻到后一頁:看"他們吃到了嗎?"
(3)鼠小弟和海獅合作拿到了蘋果,你猜鼠小弟會怎么辦呢?(出示最后一頁,一起分享)
三、剛才我們看的這個故事就叫《愛吃蘋果的鼠小弟》……讓我們在完整的看一遍吧!
總結: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通過合作我們就能做到平時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如果這時又來了一群小動物,他們都很想吃蘋果,可是樹上的蘋果已經沒了啊,你想鼠小弟會怎么做呢?以后,我們有好東西也要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嗎?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故事學習中,孩子們通過猜想、表達、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種動作,享受了教學帶來的快樂。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情感體驗這一方面,孩子們對鼠小弟模仿各種動物本領而吃不到蘋果時,說出了鼠小弟傷心、無奈,甚至還體驗出了鼠小弟的孤獨。當海獅出來幫忙并摘到了蘋果時是孩子們又是那么地高興。接著我們討論話題:要是你是小鳥、猴子、大象、長頸鹿、袋鼠、犀牛,就會怎樣呢?怎么幫呢?把自己的想法用“要是…… 就……”表達出來,孩子們的表現都不錯。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小班的孩子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對圖形的辨別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圖形的拼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憾。因此,我設計了“圖形變變變”的活動。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動畫情景,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進一步豐富幾何體的簡單知識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同時讓孩子在認識和熟悉一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動畫游戲“變魔術”,感受各種圖形的不同組合、拼貼等,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整個活動讓孩子們通過主動探索、動手操作、自身實踐來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學會拼貼各種物體,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運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拼貼出多種物體,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2.樂意參與拼貼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視頻展示臺。
2.操作材料、漿糊、油畫棒。
四、活動過程:
。ㄒ唬┎シ耪n件,介紹三個圖形。
1.師:今天很多圖形寶寶來我們小四班做客,猜猜是哪些圖形寶寶?
2.點擊課件畫面一:圓形。
(1)師:是什么圖形寶寶?
。2)圓形(課件):你們好!我是圓形寶寶,你們知道平時有哪些東西像我呀?
(3)圓形寶寶(課件):哇!你們真聰明,想出了那么多圓形的東西。今天,我還帶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
3.點擊課件畫面二:長方形。
。1)長方形(課件):Hello!是我,長方形寶寶,你們知道哪些東西和我一樣呀?
(2)長方形:回答的真棒!你們趕快拍拍手歡迎最后一位圖形寶寶吧!
4.點擊課件畫面三:三角形。
。1)三角形(課件):大家好!我是三角形寶寶,你們也趕快幫我找找好朋友吧!
師:那你們說說看三角形像什么呢?
(2)三角形(課件):謝謝,謝謝你們,幫我找了那么多的好朋友。
師:三角形寶寶對我們說謝謝,我們要說什么?不用謝!
。ㄔu析: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動畫情景,運用擬人化的圖形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同時也引出了一系列的提問,讓孩子聯系實際生活,在看看、想想、說說中豐富孩子對圖形的認識。)
。ǘ┯^看課件,了解圖形組合方法。
師:圖形寶寶本領很大的,要為我們表演魔術呢,我們來看看它們變成了什么。
1.點擊課件畫面四。
。1)師:變成了什么?這列火車是由哪些圖形寶寶組成的?數一數,長方形有幾個?圓形有幾個?
。2):4個長方形做火車的4節(jié)車廂,8個圓形做火車的輪子。
2.點擊課件畫面五。
。1)師:圖形寶寶又變魔術,是什么圖形寶寶組成的?
。2):長方形做金魚的身體,圓形做金魚的眼睛,三角形做金魚的尾巴。還有一些三角形做水草。
3.點擊課件畫面六。
。1)師:又變成什么了?有哪些圖形寶寶?樹由什么圖形組成?房子呢?太陽呢?
。2)師與幼兒共同。
。ㄔu析: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變魔術的'游戲,讓孩子們對各種圖形的不同組合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通過引導分析動畫中物體的組合方式,逐步學會運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三種圖形組合、拼貼多種物體,層層化解重難點,讓孩子根據已有經驗拓展想象空間,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做好鋪墊。)
(三)幼兒操作。
1.師:圖形寶寶會變這么多,這兒也有很多的圖形,想不想變一變?先想一想自己拼什么,然后把圖形寶寶放在紙上拼一拼、擺一擺,等全部擺好后再抹漿糊,貼成漂亮的畫。
2.幼兒操作,鼓勵幼兒拼出與范畫不同的圖案,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活動。
(評析: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孩子們運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拼貼出多種物體,充分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活動。
利用視頻展示臺,展示孩子的作品。
(評析:利用視頻展示臺,直觀地展示孩子們的作品,讓孩子們在講述的過程中,欣賞各種圖形拼貼而成的畫,充分調動了幼兒積極性,體驗拼貼的樂趣,同時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對拼貼活動的興趣。)
五、活動反思:
本活動利用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教學中老師教、孩子學的模式,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讓孩子置身于動畫的情景中。通過與動畫圖形的對話,聯系自身生活實際,認知熟悉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三種圖形;通過動畫“變魔術”游戲,初步感受了各種圖形的不同組合,再通過引導分析動畫中物體的組合方式,逐步學會運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三種圖形組合、拼貼多種物體,層層化解重難點,目標達成度高。
整個活動過程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幼關系,利用信息技術,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tài)。孩子們在觀察、交流、討論、操作中獲得了一系列的信息反饋,整個過程氣氛活躍,孩子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人。
小班教案 篇5
表演游戲 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對表演游戲的目的并不明確,只對表演道具感興趣,開始時幼兒一般不會組織游戲,他們只滿足自己擺弄道具,自言自語地表演,對語言及動作的表演質量不注意。因此,第一學期應以故事表演為主。
第一階段:
一、 游戲目的:
1、 通過觀看大班幼兒的表演,激發(fā)幼兒對表演游戲的興趣。
2、 在老師的帶領下,愿意模仿文學作品人物的對話、簡單的動作初步進行表演。
二、 游戲主題:1、《拔蘿卜》2《唱歌比賽》
b) 游戲準備:
1、 物質準備:
頭飾: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姑娘、小狗、小貓
道具:大蘿卜、鋤頭、噴水壺等
2、 知識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熟悉《拔蘿卜》、《唱歌比賽》的故事內容,會說出主要對話。
。2) 事先請大班幼兒排練好表演的內容。
c) 游戲指導:
第一次指導:
1、 引導幼兒觀看大班幼兒的表演,使幼兒對表演感興趣。
2、 幼兒共同扮演一個角色,學說故事中的簡單對話,做出簡單的動作。觀察幼兒對表演游戲興趣的程度。
3、 評價:教師表揚能大膽參與表演的幼兒。
第二次指導:
1、 出示頭飾,引起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
2、 以整體表演形式,鞏固故事中的對話、動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學習故事對話的情況。
3、 教師串講故事,主要對話由幼兒講。
4、 評價:表揚能認真參與表演的幼兒,指出學習對話時存在的問題。
第三次指導:
1、 教師與能力強的幼兒一起表演。
2、 幼兒模仿老師學習故事中角色的動作。
3、 教師串講故事,讓幼兒講出主要對話及做出角色的動作。
4、 評價:重點講評幼兒掌握角色動作的情況。
結構游戲
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剛入園,初步學會適應集體活動,。大部分幼兒對動手操作活動有為難情緒,這與小班幼兒小手肌肉動作發(fā)展教慢有關,與的幼兒手指力量不夠,無法拼插成形。因此,應從培養(yǎng)幼兒對結構玩具和建構活動的'興趣入手
第一階段
一、 游戲目標:
1. 對建構材料感興趣,喜歡參與建構游戲活動。
2. 初步感知圓柱積塑的特征,學習端點連接技能,鞏固對紅、黃、綠、藍等顏色的認識。
二、 游戲準備:
1. 物質準備:小型圓柱積塑若干。
2. 知識技能準備:
(1) 認識圓柱積塑的特征。
。2) 觀察認識過指揮棒、筷子、樓梯等物體。
三、 游戲指導:
第一次指導:模擬構造〈〈指揮幫〉〉
材料:圓柱積塑
1. 出示“指揮棒”,以玩小警察的游戲口吻吸引幼兒興趣。
2. 師示范建構方法,選用單孔圓柱積塑連接而成。
3. 提出建構注意點:
。1) 選用單孔、單色的圓拄積塑。
。2) 連接時用力拼緊。
4. 幼兒進行建構活動,師觀察幼兒是否喜歡參加活動,用鼓勵的口吻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提醒幼兒拼時用力。
5. 用拼成的指揮棒玩小警察指揮交通的游戲。
第二次指導:模擬構造〈〈筷子〉〉
材料:圓柱積塑
1. 以猜謎語(兩跟木棒細又長,大家用它來夾菜)的形式,激發(fā)興趣。
2. 幫助幼兒回憶指揮棒的拼插方法,啟發(fā)幼兒說說筷子與指揮棒的拼插方法有何不同。
3. 示范筷子的拼插方法:拼出兩根一樣長的小指揮棒即成一雙筷子。
4. 提出構造注意點:
。1) 兩根筷子要拼得一樣長。
。2) 選擇相同的顏色。
5. 幼兒操作,師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活動,提醒幼兒選擇單孔及相同的顏色的積塑進行拼插。 把拼好的筷子送到“百貨店”
角色游戲
情況分析:
由于小班剛入園還不會玩角色游戲,幼兒只是對模仿成人的動作或玩具本身感興趣,游戲主題的產生,角色的扮演也要借助玩具,游戲內容、情節(jié)簡單,因此,本階段的角色游戲的重點是使幼兒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識。
第一階段:
游戲主題(預定):娃娃家
一、 游戲目的:
1、 愿意參與角色游戲活動,對游戲活動感興趣。
2、 初步會遵守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
3、 初步學會扮演家庭成員角色,反映簡單的現實生活。
4、 學會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
二、 游戲準備。
1、 物質準備
娃娃家玩具:娃娃兩個
炊具:鍋、碗、碟、勺、鏟、煤氣灶、
湯匙
用具:毛巾、臉盆、鏡子、梳子、枕頭、被子、抹布、掃把、畚斗等
家具:桌、椅、電冰箱、電視、
2、 知識經驗準備:
已經認識過炊具、餐具、在晨間活動或區(qū)角活動中已經玩過抱娃娃“抱娃娃”“煮飯”的游戲。
三、 游戲指導:
第一次指導:
1、布置幾家“娃娃家”談話引入
(1).我們班來了個新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啊? 我們來給這個新朋友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2).今天老師給娃娃布置了一個漂亮的家,以后娃娃就住在娃娃家里,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照顧娃娃好嗎?
(3).你們家里都有誰?他們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4).爸爸、媽媽是怎樣愛寶寶的?爸爸,媽媽在家都做些什么事。
2、提出游戲要求,不爭搶玩具。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愿意參加游戲。
4、以鼓勵的方式評價幼兒參與游戲的情況。
第二次指導:
1、 出示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2、 教師介紹幾種玩具的名稱及方法。
3、 提出游戲要求
(1).玩具要輕拿輕放。
。2)不爭搶玩具。
4、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有爭搶玩具的想象,并指導幼兒如何使用玩具。
5、簡單評價幼兒游戲的情況。
第三次指導
1談話引入“娃娃肚子餓了怎么辦?”啟發(fā)幼兒模仿做簡單的家務,如洗菜、切菜、煮飯等。
2、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指導觀察幼兒模仿動作的情況,提醒個別幼兒愛護玩具。
3、組織幼兒收拾玩具。
4、以“玩具回家真開心”來評價游戲情況。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經典】小班教案09-06
(經典)小班教案08-25
(經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經典)09-28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典】07-29
小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