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放風箏》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放風箏》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要求】
1.認識生字3個。
2.體會“好像”、“似乎”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5.體會男孩愛護公物的好品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陽光明媚的春天來了,小朋友開心極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guī)献约鹤龅娘L箏,去郊外放風箏。想不想跟他們一塊兒去?好,我們隨同其中一個男孩一起去放風箏。
聽課文錄音,看圖畫演示。
這是怎樣一個孩子?考考你的記憶,能不能用你剛才聽到的有關語句來描述?學生回答。老師把同學們的發(fā)言綜合起來,請聽仔細:
放風箏的男孩出現(xiàn)了,看樣子有七八歲。一張可愛的面孔,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像兩顆水靈靈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襯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剛才這段話聽寫下來?準備——聽寫完成課后練習。校對朗讀,同時出現(xiàn)男孩畫面。
二、下面就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去放風箏。
1.把課文快速讀幾遍,讀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來。
2.指名分節(jié)朗讀。
3.學生質疑。
4.特別理解:“風箏又飛起來了,在天空中飄飄揚揚,天空變得越發(fā)美了!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其中“越發(fā)”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邊理解邊指導朗讀)
理解同時,結合課后練習,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ㄟ吚斫膺吰肪,加強朗讀指導)
5.解決學生質疑中的問題。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第一部分風箏飛上天,孩子很興奮,語調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興,我們也隨著他很高興。
第二部分,孩子撿風箏時,踩壞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為他是破壞綠化的不負責任的孩子,于是讀的時候語調下沉,略帶批評的語氣,讀出生氣了,不高興了。
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補上了被踩壞的花苗,說明他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讀時應該帶有表揚夸贊的語氣,尤其最后,風箏又飛了起來,看著這么好的孩子,誰不喜歡不高興呢?讀時語調應更高,讀得歡快些。
6.學生示范,練讀,指名讀。
跟著這么一個心地善良純潔的孩子去放風箏,心里舒暢嗎?高興嗎?要把我們的喜悅歡樂和更多的人分享,我們也會變得更快樂;丶依L聲繪色地把故事說給爸爸媽媽或者弟弟妹妹聽,好嗎?所以我們得學會復述課文的本領。
7.出示課文復述提綱,請大家根據(jù)提綱,抓住每部分的要點,先好好地讀讀課文,再用自己的話或書中優(yōu)美的語句,不看書,把故事說給大家聽。小組準備。
指名分節(jié)復述課文。指名復述課文。邊復述邊看媒體演示。
大家學習的本領真強,學習效率也很高,最后讓我們連起來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齊讀課文。
三、全文總結。
學了課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孩子?可以從外貌上來介紹,也在加上他的品質特點來介紹,可以用書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說。
一般寫人時,我們都抓住人物特點來介紹的。這是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四、說話。
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讓大家猜猜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