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3篇(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活動前編排好情境表演(見"教學材料")。
幼兒用書:《我會這樣做》。
活動目標
學會關愛自己和周圍的人。
學習處理突發(fā)事件的一些簡單的應急方法。
活動過程
1.師幼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突發(fā)事件時應該怎么做。
教師:如果你遇到了這些事,你會怎么做?
幼兒討論,同伴間相互交流自己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當奶奶突然生病時,可打電話告訴爸爸、媽媽;如果找不到爸爸、媽媽,可以打120急救電話。如果在外面和家人走散了,可以在原地不動等候;也可以找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尋找。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時不能開。
2.討論常用的緊急電話號碼。
教師:如果我們遇到一些緊急事情時,可以使用哪些電話號碼?
幼兒交流,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號碼。
師幼討論:打緊急電話時應該說什么?
師幼共同小結:打緊急電話時要說清自己家的地址及所發(fā)生的`事情。
幼兒完成幼兒用書《我會這樣做》上的操作。
3.玩模擬游戲"撥打緊急電話"。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做緊急電話的接線員,一組做報警的人,學習如何撥打緊急電話。交互進行游戲。
幼兒交流游戲中的感受,如報警的人是否說清自己的地址以及發(fā)生的事情等。
教師(提醒、強調):緊急電話不能隨便撥打,在遇到緊急事情時才可以撥打。
教學材料
小朋友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發(fā)病。
小朋友和媽媽在游樂場玩,由于人多,找不到媽媽。
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
大班教案 篇2
主題內容與要求: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時間,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計劃做事的意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小田鼠做事與所用時間的對應關系。
2、幫助小田鼠節(jié)省時間,在判斷分析中了解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繪本PPT及圖片、鐘面PPT等
經驗準備:對時鐘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數(shù)字導入——倒計時引發(fā)閱讀興趣。
1、你們能繼續(xù)往下數(shù)嗎?
2、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倒計時?
二、理解故事——感知做事與時間對應的關系。
1、講述故事。
2、回憶故事。(游戲翻翻樂)
。1)還記得小田鼠在睡覺前做了哪些事情?用了幾分鐘?
。2)小田鼠一共做了幾件事情?怎么知道是十件事情?
小結:十個不同的數(shù)字告訴了我們發(fā)生的事情和不同的時間。
三、安排時間——有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
1、出示時鐘。
。1)根據(jù)故事內容演示鐘面。
。2)從吃奶酪到聽故事小田鼠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3)你們在睡覺前會做哪些事情?
2、分組討論。
。1)哪些事情是睡覺前需要做的?哪些不是?
。2)統(tǒng)計:小田鼠做完需要做的事情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3)這些事還可以更快一點嗎?
小結:孩子們,用好時間就可以讓你做更多你想做的事情。
活動反思
一、說說活動設計背景與目標的確立
《快睡吧,小田鼠》講的是做事情喜歡拖拉的小田鼠的故事。內容貼近符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從小田鼠的身上,孩子們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故事內容也充滿了趣味性。因此我想通過《快睡吧,小田鼠》這個故事來告訴孩子要合理安排時間,抓緊時間做好事情。大班下學期的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合理安排時間和有計劃運用好自己的時間是非常必要的,能為孩子進入小學甚至是終身的學習奠定基礎。
根據(jù)大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當前的理解能力,和在領略故事的過程中,對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這個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體驗,為其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一些基礎。所以目標上主要突顯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幫助小田鼠合理安排時間的同時感受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二、說說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活動環(huán)節(jié)分明有挑戰(zhàn)。整個活動我分成了三部曲,第一部分是一個導入,運用倒數(shù)的方式引出主題,數(shù)字的導入讓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吸引過來,通過數(shù)字的倒序以及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倒計時等問題使孩子聯(lián)系生活經驗引出故事,為后面環(huán)節(jié)作隱性鋪墊,從而帶著問題進入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的興趣得到一個激發(fā)。
第二個部分是傾聽故事和回憶故事。讓孩子在聆聽的基礎上,感知做事與時間對應的關系,是活動的挑戰(zhàn)點。通過游戲翻翻樂幫助孩子回憶故事中的十件事以及相對應用的時間。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回憶過程,由一件事的回憶逐步到連續(xù)兩件事的回憶再到最后集體回憶,是一個由易到難的推進過程。
第三部分幫助小田鼠合理安排時間和抓緊時間做事是一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活動中我運用了三次統(tǒng)計時間,第一次是讓孩子總體感受做十件事情所用的時間;第二次是通過孩子自己思考和取舍,感受睡前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哪些事情是不一定要做的,合理安排做事時間;第三次是抓緊時間做事。每一次的時間統(tǒng)計都是層層跟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通過時間的'演算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合理安排時間抓緊時間可以讓你做更多你想做的事情,加強幼兒的時間觀念,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做事習慣。
在這個操作討論、思辨質疑的過程中,既有孩子自身已有經驗的運用,如沖馬桶次數(shù)與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也有一些養(yǎng)成性習慣的熏陶,如睡前要和自己的家人道晚安,表示一種禮貌;更有新經驗的引用,如刷牙要用三分鐘,從醫(yī)生的建議中談保護牙齒。
活動環(huán)節(jié)中也注重了自然整合!吨改稀分刑岢觯阂哉蠟樘攸c的課程構想;顒又袛(shù)概念的整合貫穿始終。比如導入部分數(shù)的倒序、展開部分時鐘的演示、結尾部分時間的統(tǒng)計等等。
三、說說活動現(xiàn)場
在活動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是讓孩子們自己討論和操作的,就是以“哪些事情是睡覺前需要做的?哪些不一定要做?”讓孩子們自己分組進行討論,以這種分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讓孩子們的思維和想法直觀化,看得見,聽得到。在操作前明確要求,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一件事,操作中討論合作,操作后思辨闡述,這既是對孩子思維的一種挑戰(zhàn)也是對孩子語言組織和表述能力的考驗,更是具有團隊精神的體現(xiàn),這點對大班的孩子來說是尤其重要的。比如:(現(xiàn)場)
整個活動從今天活動目標的達成來看,我覺得大部分的孩子能夠理解這個故事,并在這個故事中感受到小田鼠做的事情與所用的時間的對應關系,也明白了在睡前需要做什么事情。當然孩子不可能通過這么一次的集體活動,就能很清晰認識到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或者說就學會了去合理安排時間,這個還需要在更多實際活動中和孩子一起討論探索的,或者在一些活動中可以對孩子作出一些暗示,讓孩子有更深一步的實際體驗,正真意義上感受到合理安排了時間的重要性,并逐步學習合理運用時間,讓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情或者能讓自己做事情更有序更輕松等等,我想這些都是接下去我要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和實踐的,而這個故事起到的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子作用。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差別,嘗試按某一特征進行肯定和否定的歸類
2、能按提問的方法進行比較和判斷。
3、能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自制ppt,禮物盒圖片十張,禮盒一個。
過程:
一、傾聽故事,感知小矮人的不同特征
1,小矮人有幾個
2,他們有什么不同
二、猜測城堡的主人,感知分類方法
1,幼兒繼續(xù)傾聽故事;
小矮人們看到食物被小熊一家吃了,非常生氣,最后決定玩?zhèn)游戲,讓小熊一家用提問的方法來猜出城堡的主人。小熊一家一共只能問三個問題,小矮人回答“是”或“不是”,若小熊一家猜對了就原諒他們。
2,幼兒聽教師講解如何提出第一第二個問題。
3,幼兒嘗試提出第三個問題。
4,幼兒結合圖示回顧以上三個問題,梳理分類方法,逐一排除不符合條件的,最后找到答案。
三、進行猜測游戲,運用分類方法
1,游戲一——猜猜禮物盒
幼兒觀察禮物盒的特征,運用前面的分類經驗,先后用兩兩尋找、集體尋找和分組尋找的方式進行游戲。
2、游戲二——禮物送給誰
由教師或個別孩子來選擇“接受禮物的朋友”大家以提問方式進行分類,最后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的分類,對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等十分有益。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具有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一級分類經驗的基礎上,學習肯定與否定的多層分類,進而學習按某一特征來提問,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標,從而發(fā)展幼兒提問和分類的能力。
對大班幼兒而言,這個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它包含兩個層面的要求:一是幼兒需找出物體的相同或不同特征,并把他們轉化為問題。這不僅需要幼兒有按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一級分類的經驗,而且需要幼兒能分辨事物的細微特征。二是幼兒要根據(jù)別人的回答進行肯定與否定的判斷與分類,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思維能力,還需要傾聽與記憶等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差別,按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的分類。
2.嘗試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特征來提問,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標,發(fā)展提問和分類的能力。
3.積極參與猜找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按物體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一級分類的經驗。
2.材料準備:制作電子白板課件,禮物盒操作紙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激發(fā)活動興趣。
1.星期天的早上,熊爸爸、熊媽媽帶著熊寶寶到森林里去游玩。走著走著,
看到前面有一座漂亮的城堡,它的主人是誰呢?(迎面走來一群小矮人)
2.這個城堡到底是誰的呢?是小矮人的嗎?是哪個小矮人的呢?小熊一家都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
二、猜測學習提問,了解分類方法。
1.觀察比較小矮人的特征。
。1)聽說大家都想知道誰是城堡的主人,小矮人就說話了:"主人只有一個,就在我們中間。你們仔細看一下我們的樣子,然后再來猜猜看。"
。2)小矮人怎么說的?小矮人有幾個?他們有什么不同?
。3)教師小結:小矮人衣服顏色不同、帽子不同、靴子不同、有的手里有鐵鍬、有的頭上戴花。
2.學習根據(jù)某一特征進行提問分類。
(1)現(xiàn)在小熊一家都了解了小矮人的特征,小矮人決定讓小熊一家提三次問題,由小矮人回答"是"或"不是",然后由小熊一家來猜出城堡的主人。他們請7個小矮人排成一排,中間豎著畫一條紅線來分組,讓"是…"的小矮人站在打勾的這邊,讓"不是…"的小矮人站在打叉的一邊。
。2)熊爸爸第一個上場,提了一個問題:"城堡的主人是戴帽子的嗎?"小矮人回答:"是。"熊爸爸立刻把小矮人分成了兩組。熊爸爸這樣一問,城堡的主人就在打勾的'這邊,打叉的沒戴帽子就可以排除了。
。3)熊媽媽第二個上場,她看了看留下的幾個小矮人,提了一個問題:"城堡的主人是穿紅色衣服、尖帽子的嗎?"小矮人回答:"是的。"請小朋友幫熊媽媽分一分。這樣城堡的主人就在這2個小矮人中間了。
。4)輪到小熊來了,只能提最后一次問題了,熊寶寶應該怎樣問才能找到城堡的主人呢?請你們幫小熊想一想。
。5)聽一聽小熊到底是怎么問的?(穿靴子、拿著鐵鍬、頭上戴花)
。6)小熊一家終于找到了城堡的主人,原來是穿著靴子、拿著鐵鍬、頭上戴花的小矮人。
3.回顧問題,梳理分類方法。
。1)小熊一家用什么好辦法找到了城堡的主人?他們分別提了什么問題?
。2)第一個問題把什么樣的小矮人留下了,什么人排除了?第二個、第三個問題呢?
。3)小結:熊爸爸發(fā)現(xiàn)小矮人的帽子提了問題,熊媽媽發(fā)現(xiàn)小矮人衣服的顏色、帽子的不同提了問題,熊寶寶發(fā)現(xiàn)小矮人的靴子等不同特征提了問題。他們一共提了三次問題,就把城堡的主人找到了。
三、猜找游戲活動,鞏固提問分類。
。ㄒ唬┎僮骶毩--幫小熊找禮物盒。
看到小熊找到了城堡的主人,小矮人很高興,要送一個禮物給小熊。禮物就在其中的一個盒子里,請小朋友幫忙找禮物。(出示禮物盒)
1.有幾個禮物盒?它們有什么不同?
2.學習提出問題,尋找禮物盒。
(1)教師講述要求:我們要學著小熊一家一樣提三次問題,該怎樣問?
。2)游戲開始,請幼兒提問,教師回答"是"或"不是",并在分類板上進行操作。最后幼兒將自己找到的禮物盒藏在手心里。
。3)出示答案:請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禮物盒,檢查是否與老師的一樣。如果有錯,大家集體幫助分析原因及糾正。
。ǘ┎抡叶Y物--幫小矮人找禮物盒。
1.小熊一家收到了小矮人的禮物真開心,他們決定也送一個禮物盒給小矮人。(出示禮物盒)禮物盒有幾個?他們有什么不同?
2.請熊爸爸、熊媽媽和熊寶寶上來選一張禮物盒圖片記住并保密。
(1)小朋友用提問的方法幫忙尋找禮物盒,三只小熊要回答是或不是。老師同步演示禮物盒圖片的分類過程。
。2)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四、贈送幼兒禮物,愉快結束活動。
1.小朋友幫小熊、小矮人找到了禮物盒,小熊非常感謝小朋友,小矮人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聽聽他在說什么?
2.他是誰呢?小矮人已經悄悄的告訴了老師。其他人都站起來,可以向老師提問,老師回答是或不是。最后誰留下了,誰就是小矮人要送禮物的人。
3.幼兒根據(jù)小朋友的性別、穿著、外貌特征等進行問答游戲。
4.小矮人還有好多禮物要送給我們呢,我們接著回教室去猜禮物盒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運用白板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由小熊一家到森林游玩,發(fā)現(xiàn)一座美麗的城堡導入,在觀察、猜測、提問的過程中,尋找到城堡的主人,整個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目標達成度較高。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學會了發(fā)現(xiàn)事物的差別,并且按某一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的分類。在操作活動中,幼兒能嘗試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特征來提問,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標,發(fā)展了提問和分類的能力。在互猜禮物盒的過程中,都是采用禮物盒,如果換其他的禮物猜情境會更加完整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