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匯總[3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喜歡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樂意和同伴做好朋友。
2.嘗試和同伴一起參加音樂活動,體會共同表演的樂趣。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來表現(xiàn)歌曲。難點是讓幼兒嘗試和同伴一起表演,體會其中的樂趣。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拉拉勾”歌曲磁帶
四、設計思路
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因此他們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獨自玩、獨自表演是常常可以看見的。再加上-個寒假剛剛度過,孩子們彼此之間又有了陌生的感覺。這時候讓他們和同伴共同地表演節(jié)目.能夠幫助他們增進熟悉感。再者“拉拉勾”這首歌旋律簡單,歌詞也淺顯易懂很適合小班幼兒表演,幼兒只需根據(jù)歌詞很容易地就表現(xiàn)出來。
五、活動流程
欣賞——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欣賞
教師可按排幼兒在角落里或者在其他時間里反復聽賞這首歌曲,鼓勵幼兒在聽賞過程中同時做各種動作。
注: 小班幼兒對曾感知過的歌曲是感興趣的,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跟著歌詞“你呀,我呀”地做做動作,教師應認可幼兒的“情不自禁”。
2.創(chuàng)造
(1)讓幼兒在聽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嘗試兩個朋友一起表演,在角落里教師應反復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參與表演。
注:在角落里這一內(nèi)容可按排兩至三周,最理想的是能讓每個幼兒都來參加過。
。2)設立一個“小舞臺”。每次在角落游戲結(jié)束后讓幾對幼兒上臺來表演。教師既要點評他們兩個特有的表演動作讓大家來學一學,更要點評共同表演的樂趣,教師可問:“你們兩個一起表演高興嗎?”以此來鼓勵每一個幼兒去大膽嘗試。
注:小班幼兒的表演帶有很大程度的模仿性,昨天老師點評的某一個動作很可能是明天所有孩子的“仿效產(chǎn)物”,因此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善于挖掘幼兒的閃光點,是教師保持幼兒“創(chuàng)作高潮”的有力武器。教師要利用每一點的“閃光點”來鼓勵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會兩個朋友共同表演的`樂趣。
3.表現(xiàn)
。1)全體活動中組織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和同伴的合作,應對每一對幼兒的表演予以肯定。
。2)兩位教師利用“山羊劇團”的表演來展示教師的合作,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表演興趣,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參與表現(xiàn)。
注:可以允許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要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 。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數(shù)學活動:蘋果全家福
設計意圖:水果是幼兒最熟悉和喜歡的。當我們關(guān)注它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蘋果很感興趣,它不但是點數(shù)和建構(gòu)的材料,而且是幼兒扮演“蘋果一家”遷移情感的媒介。因而在以蘋果全家福為情景脈絡的活動編排中,我們不是讓幼兒去學習關(guān)于蘋果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幼兒在觀察、摘蘋果的過程中,學習分類;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一家成員是多少。從而促使幼兒獲得與真實情景密切相關(guān)的知識和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顏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幾口,感受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蘋果胸飾一個(正面紅色,背面綠色);小蘋果胸飾一個;人手一份蘋果臉譜;蘋果樹(掛著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大小,紅、綠蘋果。);蘋果全家福一張;眼鏡、頭發(fā)、小圓片等若干。鼓、錄音機、像機。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興趣
1、觀看教師大蘋果胸飾,區(qū)分顏色。分別觀看兩教師胸飾,學習區(qū)分大小。
2、摘蘋果活動:比一比、講一講,初步分清大小、顏色。
二、觀察蘋果,感知顏色與大小,發(fā)散幼兒思維
1、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蘋果?還能找到哪些紅色的東西和綠色的東西嗎?(先說紅的,再說綠的。)
2、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大的和小的嗎?(先說大的,再說小的。)
三、聽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音樂,幼兒邊唱邊自由走動尋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樂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顏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動:蘋果全家福
1、出示蘋果寶寶一家的圖片,讓幼兒知道一家有3口。
2、聽鼓聲模仿爸爸、媽媽或?qū)殞氉呗贰?/p>
3、幼兒三人一組,自選眼鏡、頭發(fā)或小圓片(眼鏡為爸爸,頭發(fā)為媽媽,小圓片為寶寶眼睛)貼在蘋果臉譜上,帶上臉譜組成一家。
4、教師鼓勵幼兒做出不同姿勢展示自我,并給一家3口拍照。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一次預設的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石頭》中,幼兒對石頭的造型很感興趣。他們把石頭想象成各種形象和樣子,有的說石頭像漢堡、像人、像小動物…等等,幼兒對石頭都展開了各種聯(lián)想。于是在接下去的活動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即使生成了美工活動《有趣的石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石頭想象成各種形象,并用石頭和橡皮泥做成一個美麗的作品。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有愛護作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各種各樣的石頭若干塊。
活動過程:
1、出示石頭和橡皮泥,請幼兒討論石頭可以做成什么,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2、介紹活動規(guī)則:
(1)、愛護橡皮泥,不隨意亂放。
。2)、拿石頭輕拿輕放,不影響別人制作。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石頭制作。
(2)、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表現(xiàn)在作品上。
。3)、鼓勵幼兒形象盡量做得美麗一些。
4、展示作品:
。1)、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2)、教師鼓勵幼兒向制作美麗作品、會大膽想象的幼兒學習。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都很感興趣,選擇好石頭后會先想象好以后再進行制作。制作的形象和他們想象的作品基本一致,其中幼兒制作的.人物和動物比較多,也有部分幼兒會制作漢堡、房子、糖果等;人物的形象以小朋友和自己喜歡的人為主,動物以小兔子、小狗、小貓、小雞等幼兒自己熟悉的動物為主。幼兒制作的每個形象基本都沒有重復,能根據(jù)石頭的基礎樣子制作成一個完整形象。
不足的是幼兒選擇橡皮泥的色彩不夠多,選擇單種顏色的幼兒比較多,所以做出來的作品色彩還不夠漂亮,同樣的有一小部分幼兒制作的動物手腳、五官等部位用的是不同色彩的橡皮泥搭配,這樣看起來的效果就更美。建議在活動前先組織幼兒欣賞各種漂亮的形象,豐富幼兒對各種形象的色彩美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做出來的作品一定更美。另一建議可以將這一活動改成美工分組活動,有的用手工、有的用水分或水彩繪畫、有的還可以將石頭描畫下來,再給它添畫變成各種想象等等其他的方法。這一活動中大班也可根據(jù)自己的年齡班改動一下目標,又可以變成另一手工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8-0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