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小學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小學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合集)小學科學教案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科學教案1
一、課程標準: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jié)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jù)為基礎(chǔ),證據(jù)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
2.能通過栽培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3.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
。ㄒ唬┻^程與方法
1.能夠調(diào)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ǘ┛茖W知識:
1.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知道我們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三、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
1.能指認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種器官的作用。
2.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學習成果評價
。ㄒ唬└拍畎l(fā)展:
1.不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2.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個部分及其名稱。
3.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探究能力:
1.能夠描述職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能夠調(diào)查植物的用途。
3.能用圖畫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五、教學材料:
圖片、自制“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圖”、布置學生收集、閱讀植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六、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zhì)
師生互動的目的
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
1.前面我們觀察了解了土壤。和土壤的聯(lián)系最密切的要數(shù)——?(各種各樣的植物)。
2.這個單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植物。
3.板書課題
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植物的興趣。
探索和調(diào)查
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
1.教師讓學生充分討論、說一說,感受植物對人類的`貢獻。
2.教師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說過的植物并小結(jié):植物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剛才同學們說得最多的是植物為人們提供營養(yǎng),那么你們知道各種植物的哪部分能供我們吃嗎?
教師及時點撥學生認識植物的各個部分名稱。
同學們對植物的各個部分的認識都很準確,如果請你畫一株完整的植物,會畫嗎?
評價時,引導學生從植物的六個器官方面進行評價。
認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感受植物與人類的和諧。
認識植物的局部。
引導學生用圖畫的方式描述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回顧和解釋
這一課學習的課題是《植物和我們》,植物和我們有哪些關(guān)系?
鼓勵學生說出這節(jié)課的收獲。主要從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貢獻等方面說。
小學科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學生能通過各種活動,正確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關(guān)系——食物鏈,并能正確使用食物鏈、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等詞語描述生物之間的食物關(guān)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構(gòu)建出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食物鏈、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shè)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n前提問,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咱們今天來學習新的一課,動物與能量。
板書課題,動物與能量——食物鏈
2、在講課之前,老師要先提兩個問題(出示課件圖片),圖中的各種動物(包括人)正在進行各種活動,這些活動是否需要消耗能量?(需要)
3、動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需要消耗能量,那么它們是怎樣獲取能量的呢?(動物通過捕食獲取能量)
4、那么動物是怎樣通過捕食而獲取能量的呢?咱們接下來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ǘ┲i語導入
1.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猜兩個謎語。
幻燈片出示草莓楊梅的謎語。
師:為什么猜是草莓?(草被羊吃光了)
為什么猜是楊梅?(羊被狼吃光了)
師:草被羊吃羊又被狼吃
2.在這兩個謎語中包含著生物之間食物關(guān)系,羊的食物是草,狼的食物是羊。
(三)探究新知
活動一: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1、師:接下來,咱們看一段視頻,同學們要仔細觀看視頻,等一會老師要提問幾個問題。
師:播放視頻。
師:視頻里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師:故事里面有哪些生物?(樹、蟬、螳螂、黃雀)
師: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食物關(guān)系?各小組討論一下,然后交流。
(樹被蟬吃,蟬被螳螂吃,螳螂被黃雀吃)
2、(各小組討論后)由各組組員來匯報。
3、小結(jié):就像這些動植物一樣,動物與植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食物關(guān)系,根據(jù)食物關(guān)系,可以把一些動植物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就像一條有很多鏈環(huán)組成的鎖鏈一樣,人們把動植物之間的這種食物關(guān)系叫做食物鏈。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生物之間的食物關(guān)系——食物鏈。
活動二:深入了解食物鏈
1、談論,他們誰被誰吃?
師:課件展示課本P46圖片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在課本上標出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guān)系。(學生在課本上用箭頭標出,并按照這種關(guān)系在圓圈里填上動植物名稱,然后匯報。草→蝗蟲→青蛙→蛇→鷹)
師:(評價)這兩位同學的分析很到位,已經(jīng)能熟練的運用食物鏈知識了.
師:課件出示食物鏈概念
2、分析食物鏈中的食物關(guān)系
師:同學們,請你觀察一下這兩條食物鏈,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相同之處?(起點、終點)
師:每條食物鏈的.起點是什么生物,而終點又是什么生物?(起點是綠色植物,終點是兇猛的食肉動物。)
師:(教師評價)這位同學真是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學生
小結(jié):食物鏈一般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食肉動物結(jié)束。
3、分析食物鏈中的各個層級
師:同學們,咱們再觀察一下這兩條食物鏈,思考一下,哪些生物能夠自己制造食物;哪些生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只能吃別人制造的食物?(樹和草能夠自己制造食物;其他的生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只只能吃別人制造的食物。)
師:我們把能夠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稱為生產(chǎn)者,課件出示生產(chǎn)者概念;把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只能吃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稱為消費者,課件出示消費者概念。
師:你知道在這兩條食物鏈中哪些是生產(chǎn)者,哪些是消費者嗎?
(樹和草是生產(chǎn)者;蟬、螳螂、黃雀、蝗蟲、青蛙、蛇、鷹是消費者。)
師:(教師評價)這位同學的理解力非?欤@么快就能很好的運用剛學的知識了。
師:同學們,除了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食物鏈中還隱藏著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生物,他們一般不出現(xiàn)在食物鏈中,但他們卻是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們就是分解者,課件出示分解者概念。
。ㄋ模┱n后思考
咱們今天要學的知識就是這些了,不過呢,在下課之前,老師要給同學們留下一些作業(yè),作業(yè)內(nèi)容就是以下幾個問題,同學們課下要好好思考,咱們下節(jié)課就要研究這些問題。
1、同一種植物只會被同一種動物吃掉嗎?
2、同一種動物只吃同一種食物嗎?
3、生物之間只存在一條食物鏈嗎?
4、食物鏈之間會不會產(chǎn)生交叉?
【小學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科學教案01-08
小學科學教案反思01-08
(合集)小學科學教案15篇01-08
小學六年級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