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1-05 08:09:5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精選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水果的味道,了解水果的明顯特征。

          2.喜歡吃各種水果,并知道要講衛(wèi)生。

          活動準備

          1.菠蘿、蘋果、香蕉、梨等水果制作的水果拼盤

          2.幼兒操作材料

          3.活動前將小手洗干凈

          活動過程

          1.水果拼盤展

          (1)欣賞水果拼盤的造型

         。2)猜猜拼盤里有哪些水果

          小結:水果的顏色不同,組成的拼盤很漂亮。

          2.品嘗水果

          (1)幼兒人手一根牙簽品嘗水果

         。2)交流分享:你剛才吃到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水果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多吃水果有利于身體健康。

          3.尋找水果

         。1)出示操作材料,讓幼兒找出水果,并用圓圈將找到的水果圈出來。

          (2)作品欣賞,說說找到了哪些水果。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在幼兒品嘗水果的時候,引導幼兒每種水果都要品嘗,這樣就能進行比較,才能說出水果的不同味道。

          2.引導幼兒在吃水果的時候要注意衛(wèi)生,將手洗干凈再吃,吃水果拼盤時最好用牙簽,但使用牙簽時要注意安全。

          3.在吃點心時,若有水果引導幼兒先聞聞、猜猜是什么水果,吃好后說說水果的味道。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在幼兒品嘗水果的時候,引導幼兒每種水果都能品嘗,這樣就能更好的進行比較,說出水果的味道。

          2.引導幼兒以后在吃水果的時候要注意衛(wèi)生,將水果洗干凈再吃,吃水果拼盤時,使用牙簽要注意安全。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粽葉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粽葉的用途。

          2、通過觀看視頻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體驗端午節(jié)的風俗。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粽子、粽葉若干

          2、有關介紹(1)粽葉的短片,(2)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風俗

          3、記錄表

          操作(用小手表示)

          活動過程:

          一、出示“粽子”,引出話題。

          師:“孩子們,今天是老師帶來了一種葉子,看看你們在哪里見過它的?它叫什么名字?”(粽葉)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的媽媽、奶奶用它來做成粽子,這種葉子的名字叫粽葉。

          二、認識粽葉。

         。ㄒ唬┯^察粽葉,了解粽葉的特征以及生長環(huán)境。

          1.師:“瞧,在你們的紅色籮筐里就有許多粽葉,呆會請你們?nèi)タ匆豢、摸一摸,和你的朋友說一說粽葉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看上去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覺,你還可以聞看有什么味道!

          2幼兒觀察討論。

          3.師:“誰來說說你看到的粽葉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教師記錄)

          4.小結:“原來粽葉是綠色、葉子長長的、寬寬的,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像……,而且還有一陣清香呢!

         。ǘ┯變河^看視頻①,了解粽葉的生長環(huán)境。

          1師:“粽葉也有自己的家,那它的家在哪里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粽葉到它家去看看吧!”(教師播放片段:粽葉的介紹以及生長環(huán)境)

          2、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3、小結:“哦,原來粽葉是喜歡呆在潮濕的地方,比如林間、山中,有水的地方都是他的家!

         。ㄈ┯變河^看視頻②,初步感知粽葉的用途。

          1、師:“那你們誰知道這粽葉有什么用?”(幼兒說)

          2、教師播放視頻②,幼兒觀看感知粽葉的用途

          提問:剛才這小小的粽葉介紹了哪些本領?

          3、小結:“原來粽葉的'本領很大,可以包裝食品還能搭配菜肴等。是一個健康的綠色食品。特別是每年的農(nóng)歷5月初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那天家家戶戶都會用這粽葉包各種形狀、味道的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也就成了端午節(jié)的一種民間風俗!

          三、延伸

          1師:“那孩子們,你們都吃過哪些不同味道、形狀的粽子?

          2、師:“那你們想自己來動手包粽子呢?(想)好,那下次我們就一起來試著學包粽子好嗎?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他們的名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能認真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講述。

          2.活動難點:能正確的說出蔬菜的外形特征。

          三、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樣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一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四、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教師:(出示紙質青菜)這是什么?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一摸,聞一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教師: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上去滑滑的,粗糙的,紅的,圓的等)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圓圓的,有的紅的,有的是綠的……

          2.“小客人”來排隊。

          教師:孩子們,我們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隊,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孩子隨意放)小結: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番茄寶寶,誰會數(shù)?誰知道“4”是什么樣子的?

          (二)、去青菜奶奶家。

          教師: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漢子蔬菜)教師: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門關著……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

          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辦?(我們說的響一點)好,我們?nèi)デ嗖四棠碳伊。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教師扮演青菜奶奶)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教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yōu)榍嗖四棠坛崭琛?孩子唱生日歌)老師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將青菜奶奶唱進生日歌里)

          2.分生日蛋糕。

          教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切開分)切兩刀,這樣夠了嗎?那這兩個人有得吃,其他的你們就沒有啦。(不行,再分)數(shù)數(shù),夠了嗎?

          3.一起吃蛋糕

          教師: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嗎?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紅紅的、藍藍的、綠綠的造句。

          2、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性及語言表達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ㄒ唬┪镔|準備

          1、各種水果圖片

          2、紅、綠、藍三種顏色的貼絨圖片各一

         。ǘ┲R經(jīng)驗準備

          了解更多紅、綠、藍顏色的'事物。

          活動過程

          1、設置游戲情景。

          幼兒說出自己衣服的顏色。“引出有趣的紅黃藍”

          2、用紅紅的、藍藍的、黃黃的描述自己的衣服。

          3、游戲

          教師將三種顏色圖片排列好,將幼兒分成三組,每一種顏色代表一個小組。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規(guī)則:

         、俦仨氄f出與顏色有關的東西。

         、谡f對了,就在小組評分表里畫上一朵小紅花。最后哪組的小紅花多,就為勝利者。

          3、引導幼兒游戲。

          提問:“我一看到綠色,就馬上想到小草、樹葉、高山,還有哪些東西是綠的呢?”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所見的各方面來擴散思維,發(fā)展幼兒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分組競賽

          幼兒坐成兩排,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從兩端依次輪流請幼兒用紅、藍、綠顏色造句。造句正確、不重復前面句子的幼兒,可在本組的評分表上畫一朵小紅花。反之,不能畫小紅花。哪組小紅花多就是勝利者。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并為勝利者鼓掌祝賀。

          活動反思

          幼兒樂意參與活動,但總不能把話說完整、可能是平日的說話習慣不好,同時幼兒的年齡特點界定了幼兒的表達能力,以后應注意日常用語中的應用。

        小班教案 篇5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A段音樂:幼兒自己想像毛毛蟲慢慢爬或者扭動的動作。

          B段音樂:隨著音樂學蝴蝶飛舞的動作。

          ◆游戲玩法建議:

          1、A段音樂開始時幼兒雙手合十貼在自己的耳朵邊扮演沉睡中的毛毛蟲,教師逐個點醒毛毛蟲,被點醒的毛毛蟲隨著音樂慢慢的扭動自己的身體。

          2、B段音樂隨著“!钡囊宦,毛毛蟲破繭而出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飛舞,去找花,去聞一聞花香,采采花蜜。這時教師哨悄的'撤走一張小椅子,在音樂漸止時引導幼兒都回家,這時有一位幼兒沒有了家。

          3、請沒有回家的幼兒當蝴蝶媽媽,再次游戲。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A段和B段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變化。

          2、積極參與音樂游戲活動,嘗試用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得表現(xiàn)毛毛蟲和蝴蝶。

          3、愿意遵守在音樂靜止時迅速回家的活動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音樂毛毛蟲和蝴蝶

          2、每張椅子后面掛有一朵花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并傾聽音樂。

          (1)師:你知道蝴蝶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嗎?

         。2)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毛毛蟲和蝴蝶的音樂。

          2、欣賞A段音樂,嘗試用身體表現(xiàn)毛毛蟲。幼兒感受音樂慢慢的感覺,并且跟隨音樂逐個表現(xiàn)毛毛蟲的動作。

         。1)師: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感覺?(很慢)

          (2)師:我們一起來掌學毛毛蟲是怎么動的。

          3、欣賞B段音樂,嘗試用身體表現(xiàn)蝴蝶,感受與A段音樂的快慢變化。

         。╨)師:毛毛蟲長大了,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我們一起來聽接下來的音樂的變化。

          (2)師:這段音樂與前面慢慢的音樂比,聽起來又有什么感覺?

         。3)師幼共同表現(xiàn)蝴蝶飛舞的動作。

         。4)完整的欣賞音樂,感受音樂“!钡闹湔Z的時候蛻變成蝴蝶,快樂的飛舞。

         。5)隨音樂游戲。小蝴蝶飛舞著出去采蜜,在最后一小節(jié)音樂結束時,快速的回到座位,沒有回 到座位的幼兒將成為蝴蝶媽媽繼續(xù)游戲。教師參與游戲,和幼兒共同游戲,適時幫助“無助”的蝴蝶媽媽。

          4、游戲2—3遍。

          5、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寶寶們我們回家休息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對顏色、6以內(nèi)數(shù)量的感知。

          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

          3.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綠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

          白色紙花,花心分別為紅、黃、綠,花瓣為4、5、6片;

          音樂磁帶《春天》《找朋友》;

          貼有數(shù)字4、5、6的三個花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運動一下吧!幼兒隨著《春天》的音樂繞場地轉一轉!

          二、基本部分:

          1.發(fā)現(xiàn)小花瓣 師:地上這么多漂亮的花瓣,在地上真可惜!我們把他們撿起來,裝飾一下我們的衣服吧!

          2.幼兒分散撿花瓣,老師參與幼兒活動。(剩下的紙片教育幼兒放到垃圾桶里)

          師:瞧,你們都變成花寶寶啦!

          老師提問幼兒:你開了什么顏色的花?有幾朵花? (如果有孩子撿了很多,數(shù)不過來,可以用“許多”表示)

          幼兒數(shù)好后,說出自己小花的數(shù)量,正確的老師給孩子貼一個大大的數(shù)字在身上。

          3、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孩子們互相找花瓣一樣多的朋友,找到后拉拉手,并給對方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花瓣。

          4、給紙杯花貼花瓣花

         。1)教師發(fā)現(xiàn)沒有顏色的花 咦!這個籃子里是什么呀?它們沒有漂亮的衣服!有些傷心了!我們幫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ǎ玻┮龑в變喊凑占埍ㄐ念伾フ迟N相同顏色的花瓣。 師:瞧,他們的`花心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請小朋友們根據(jù)花心的顏色去粘貼和它相應的花瓣。 引導幼兒可以用紅、黃、綠圓點做花瓣,并強調(diào)一片花瓣貼一個圓點。

          (3)幼兒每人拿一只紙杯花,找相應的圓點來裝飾。 (讓幼兒用粘貼的方法,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

          (4)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小花有幾個花瓣?

          5、送花兒回家 現(xiàn)在我們把小花送回家吧!你們看它們的房子上都有數(shù)字,這朵花有幾個花瓣我們就把他送到寫著這個數(shù)字的家里好嗎? 教師先做示范,再請4個花瓣的小花回家,5個花瓣的小花回家,6個花瓣的小花回家發(fā)現(xiàn)有送錯的花朵,請幼兒自己糾正。

          三、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做了好多事情,你們真能干!現(xiàn)在讓我們再到別的地方看看吧!(播放音樂)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xiàn)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畫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說說:蘑菇房子是什么樣子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狀的?蘑菇房子上還有什么?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2、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fā)揮想象、涂色均勻。

          四、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房子,為什么?表揚作畫大膽、涂色均勻的幼兒。

          活動反思:

          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yǎng),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

          小百科:蘑菇廣泛分布于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西瓜的簡單知識。

          難點: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活動準備:

          實物西瓜、圖片。 顏料、棉簽。

          活動過程:

          一、通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

          二、感知西瓜的特征。

          1、觀察實物西瓜。

          這是什么水果呀? 大不大?是什么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么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里面包著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么樣?(甜甜的)

          2、切開西瓜,進行觀察。

          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后是什么顏色的?瓜瓤里還有什么呀?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3、請小朋友品嘗西瓜。

          提醒吃完西瓜,垃圾入簍并擦手。

          三、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1)兒歌:西瓜大,西瓜圓,西瓜甜,籽兒多,咦!西瓜子哪里去了?怎么辦?(邊說兒歌邊出示教師范畫)激發(fā)幼兒的繪畫意愿。

         。2)學畫西瓜子,認識繪畫工具—棉簽,然后示范拿棉簽及用棉簽畫西瓜子的方法,再請幼兒模仿教師進行點畫。

          ———— 這是什么?今天老師要用棉簽畫西瓜子,請注意看,先蘸點盤子里的黑色顏料,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小手上了,然后,拿著棉簽有順序的點一下、再點一下。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指學著老師的樣子點一點。

          四、幼兒操作朋友回到座位上,給你們自己的西瓜畫上瓜子吧。畫完后把你的畫拿到老師這里來

          五、評價

          請畫完的小朋友把畫拿到老師這里來,進行評價。小朋友幫西瓜點好籽了,說說你的西瓜想給誰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畫西瓜,畫出半圓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繪畫要求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太多,與講解示范重復,沒有突出要求重點。指導重難點不突出,在點畫西瓜籽可以用棉簽,這樣幼兒衣服、手指不容易臟,衛(wèi)生。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的教案05-1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精選)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