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小班教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童話故事,讓幼兒懂得亂扔垃圾是不好的習慣。
2、理解故事內容,培養(yǎng)幼兒從小樹立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相關領域:語言、科學
適用對象:小班幼兒
活動方法:觀察、討論。
活動準備:
根據故事內容制作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1、看幻燈片,聽故事。
1)看幻燈片,聽第一段故事,提問:豬小弟在家里乖不乖?為什么?
2)看幻燈片,聽第二段故事,提問:它們吃完香蕉做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樣?
3)看幻燈片,聽第三段故事,提問:草地上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它們有沒有去找小豬?它們又是怎樣做的`?
4)看幻燈片,聽第四段故事,提問:小動物們看到了什么?它們是怎樣對小豬說的?豬小弟有沒有改掉這個壞習慣?你喜歡它們嗎?
2、啟發(fā)幼兒討論:我們平時在生活中看到這種現象應該怎樣做?
3、結束活動:帶領幼兒到室外去撿垃圾。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動物們往盆里扔東西的快樂情感。
2.在游戲情境中,嘗試用“***噠噠噠跑來了,在鍋里扔了**”的句式進行自主表達。
活動準備:
1.排練好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動物服飾五套;頭飾若干。
2.表演用的煤氣灶、鍋、透明盆等若干。
3.食物圖片:青菜葉、魚、蘿卜;食物模具:各種蔬菜等。
4.大書一本、生日卡一份。
5.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題。
1.教師以熊媽媽的身份出現,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動物們,我是誰呀?(熊媽媽)
快跟熊媽媽打個招呼吧!
你們今天都帶來了什么呀?
現在跟熊媽媽一起去我家做客吧。ū尘耙魳芬r托下,幼兒歡快地進場)
2.切入話題。
●小動物們,今天是熊寶寶的生日,歡迎你們來做客。
●你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會給你們準備什么禮物?
●我的小熊最愛喝湯了,今天是它的生日,我要給它準備一盆特別的湯。
。ń馕觯涸诒尘耙魳泛椭車h(huán)境的`烘托下,每位幼兒脖子上掛著禮物去熊媽媽家做客的情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到了整個故事氛圍中。)
二、故事表演,引導觀察。
借助故事表演,引導孩子第一遍欣賞故事后,提問:
這是一盆怎樣的湯?(會唱歌的湯)
。ń馕觯罕经h(huán)節(jié)通過觀看表演,幼兒對整個故事有了初步感知,并記住了故事有趣的題目《會唱歌的湯》。)
三、運用圖譜,啟發(fā)提問。
1.剛才,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幫助熊媽媽了呢?
2.根據提問,幼兒學說短句,并出示圖譜一一對應,幫助理解。
提問:它是怎么幫助熊媽媽的?(輔助提問:它是怎么來的?它在鍋里扔了什么?)
3.教師組織幼兒完整練習短句。
(解析:在出示圖示,學說完整句子的過程中,我每次的提問重點都不一樣,從而達到了不枯燥,調動幼兒積極性的目的。)
四、引出大書,完整感知。
1.出示故事書,激發(fā)興趣。
師:熊媽媽把小動物們做湯的事全都裝到了這本大書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啟發(fā)孩子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完整講述故事,在重點句子處引導幼兒復述。)
。ń馕觯捍髸某霈F能一下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他們會更認真地看書、聽故事,并且由于上一環(huán)節(jié)對句子的完整練習,大部分幼兒能跟老師一起講述故事,效果較好。)
五、情境體驗,鞏固練習。
1.教師示范表演,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小動物們,我們也來做做會唱歌的湯吧。
●先看看熊媽媽是怎么做的。這是什么?
●教師和熊寶寶共同示范練習。(加深幼兒對句式“***噠噠噠跑來了,在鍋里扔了**”的理解)教師幫助幼兒提煉表演要求。
2.幼兒分組嘗試模仿邊表演邊復述句子(教師提出表演要求)。
問:我們一起來做會唱歌的湯吧。
(解析:本環(huán)節(jié)幼兒在愉快、輕松的表演做好喝的湯的游戲中鞏固了所學的句子,更好地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
六、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師:會唱歌的生日湯太奇妙啦!小動物們,我們大家一起去分享嘍!
。ń馕觯鹤匀坏亟Y束,將幼兒的情緒引入到下一個活動中。)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情感態(tài)度目標: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喜歡參加集體的游戲,并體驗愉悅情緒。
2、能力技能目標: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說活以及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能力。
3、認知目標:引導幼兒聽懂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活動準備】
1、狐貍頭飾一個,鵝的頭飾十個(1個大的,9個小的)。
2、在教室的中間畫好一條河,作為河界。
3、白鵝和狐貍的照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聽懂游戲規(guī)則,發(fā)準帶e、g、h音的字。
難點:培養(yǎng)幼兒參加集體游戲,并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以實物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
(出示白鵝和狐貍的照片)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誰來學一學他們?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個游戲,你們想不想參加?
二、教師示范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1、教師指著照片朗誦兒歌,請幼兒完整聽一遍;
2、以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學會游戲兒歌。
(1)東邊有什么?西邊有什么?
(2)鵝兒在干什么?
(3)誰跑過來了?鵝是怎樣下河的?
著重幫助幼兒發(fā)準“鵝、河、歌”等相似的音,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fā)音。
3、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2—3遍。
三、向幼兒簡單介紹游戲的玩法和基本規(guī)則。
1、小白鵝在河邊,邊念兒歌邊做鵝的動作。
2、當兒歌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
3、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才能跳下河,同時狐貍才能跑出來抓鵝,若小白鵝被抓住,可停止游戲一次。
四、兩位教師分別扮演鵝媽媽、狐貍,請部分幼兒開展游戲。
1、誰想當小白鵝呢?想當小白鵝的小朋友必須告訴鵝媽媽“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這樣他才能成為鵝媽媽的`小寶寶呢!
2、游戲開始時,被請到的幼兒分別站起來說:“我是小白鵝,我會水里游!敝v對了,教師給他戴上頭飾,說:“對對,你是我的小白鵝。”如果發(fā)音不對,教師及時糾正。
3、全體幼兒念兒歌,扮小白鵝的小朋友沿著“河”邊,邊做鵝的動作,邊念兒歌。當念到“一只狐貍跑過來時,”狐貍從座位上站起來。兒歌念完后,小白鵝急忙往河里跳,狐貍迅速去抓尚未跳進河里的小白鵝。
4、此游戲共進行2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五、請幼兒分組自由游戲。
請每組兩名能干的幼兒扮鵝媽媽和狐貍,游戲前,教師再提醒幼兒念完兒歌后,鵝才能跳下河,狐貍才能抓鵝。
六、結束部分。
請小白鵝回家吃飯。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進行故事表演。
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復述故事《拔蘿卜》的內容。
3、能安靜地傾聽故事,大膽進行講述。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四幅;故事中各角色的頭飾及大蘿卜道具
活動過程:
一、集體演唱歌曲《拔蘿卜》,引出課題。
二、會議關閘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提問:"誰種了一個大蘿卜?老公公的蘿卜是誰拔出來的?"
2、請幼兒復述故事內容。
3、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小結,講評。
活動延伸與建議:
在表演區(qū)投放頭飾、道具,供幼兒表演;語言區(qū)準備圖片或桌面教具,供幼兒復述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語言教育的方式靈活多樣,種類也多不勝數,可以說是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則是教育者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有目的說話的環(huán)境,并且鼓勵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主動交流、積極合作。
故事《拔蘿卜》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是將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以此來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發(fā)現小班孩子最喜歡不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訴幼兒一個“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訴幼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拔蘿卜》的教學中,在講故事時,我注意了語速較慢,吐字清晰,語言生動,并特意加重了“拔、拉、幫”的讀音,加上多次地重復,幼兒很快便學會了這三個詞,從而達到了本活動目標中豐富詞匯這一項目標;復述故事階段也是一個識記的過程,孩子在復述故事時不僅可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回答問題也鍛煉了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在回答問題時,小朋友們都很積極,回答地也很準確,這說明孩子們能把簡短的,重復性強的對話記清楚。在做“拔”的動作時,他們都紛紛主動站起來,模仿老師做著拔蘿卜的動作。
讓幼兒通過表演故事,使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內容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每幅圖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那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我先出現大蘿卜和老爺爺,接著便出現了老婆婆、小狗兒、花貓、小耗子的形象?赐旰螅冶阋詥栴}的形式開始問幼兒,“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幫老公公的啊?”幼兒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給說出來,“那誰先去的呢?接著又去了誰?還有誰啊?”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來激發(fā)幼兒的回憶,并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帶著問題帶著思考來聽故事,以此來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傾聽中,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基本能回答出來了,而且興趣依然很高漲。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人體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頭 軀干 四肢。
2、知道隨時都要注意保護自己。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錄音機 磁帶 活動娃娃
2、人體圖片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放錄音機健康歌,幼兒跟著老師隨音樂跳健康歌。問:健康歌里唱了什么呀?(脖子扭扭 抖抖手 抖抖腳)
2、出示一個活動娃娃,讓幼兒知道人體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頭.軀干.四肢.
教師演出活動娃娃。小朋友跟著動起來。邊做動作邊說:點點頭.彎彎腰踢踢腿.招招手.扭扭腰.........
3、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要隨時隨地保護我們的身體不要讓他們受傷害。
師:我們的身體有頭.軀干.四肢它們能使我們快樂地生活.我們離不開它們.因此.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要讓它們受傷害
4、歌表演頭發(fā)身體膝蓋腳.邊唱邊表演.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由于認識、探索的對象來自于認識主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神秘又充滿情趣的樂事,因此全體幼兒始終情趣盎然地投入活動。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并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能大膽地在集體目前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
1、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紙若干。
2、事先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石頭。
3、豬媽媽圖片一張,豬寶寶、小動物圖片若干。
三、活動重難點:
能正確辨認三種圖形。
四、活動流程:
辨別圖形建構小屋——復習鞏固請小動物做客——活動延伸游戲:“狼來了”
五、活動過程:
。ㄒ唬⒔嬓∥荩
1、通過提問,引出主題:什么房子最牢固?
2、建構小屋:
1)你想造什么形狀的.房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提問:你造的是什么形狀的房子?(幼兒互相觀摩)
。ǘ、請小動物做客:
1、教師示范請小動物到自己搭建的小屋做客。
2、個別幼兒操作,加深語言練習。
3、集體練習,請小動物到各種形狀的小屋里做客。
4、送小動物回家。
(三)、游戲“狼來了”:
1、講解游戲玩法。
2、幼兒游戲,復習鞏固各種圖形。
3、豬媽媽帶豬寶寶回家。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中的對話語言“別哭,別怕,我們來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2.愿意幫助迷路的小鳥,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遇到困難時獲得幫助和關愛的情感,愿意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故事PPT 。
2.鳥媽媽、小鳥的頭飾、星星、月亮、螢火蟲等胸飾。
一、游戲“小鳥找家”導入,引起學習興趣。
師:寶寶,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鳥找家”好嗎?
老師做鳥媽媽,寶寶做小鳥,一起跟著媽媽尋找自己的家(即輕輕飛回自己的位置)
二、故事導入,引導幼兒思考并想辦法幫助別人。
師:我們在媽媽的帶領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有一只小鳥在樹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傷心地哭著,好想媽媽呀!你們愿意幫助它回家嗎?怎么幫助它呢?
三、根據圖片講述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師:剛剛寶寶們?yōu)檫@只迷路的小鳥想了這么多辦法,真棒!森林里其他好朋友知道小鳥迷路找不到家了,他們也想了許多辦法幫助小鳥呢!我們一起聽聽有誰?為小鳥做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聽完提問:
1.小星星聽見小鳥的哭聲怎么說的?(幼兒模仿)
2.月亮奶奶聽到小鳥的哭聲又說了什么呢?(幼兒模仿)
四、師幼表演、復述故事
1.幼兒自選角色(其中一只小鳥、一個月亮、許多星星、還有很多螢火蟲。)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進行表演,并重點練習對話部分。
2.過渡語言:小鳥找到了家,星星、月亮、螢火蟲也回家吧。
。ㄓ變夯氐阶唬
3.師:小鳥得到了星星、月亮、螢火蟲的幫助,心里有什么感覺?他們幫助了小鳥心里又怎么樣?
小結:遇到困難時獲得幫助和關愛的.別人都是一件快樂、高興的事情。當別人遇到困難,我們也要主動幫助別人。
五、經驗提升:
我們小朋友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害怕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ㄒ龑в變鹤鲆粋勇敢的孩子。)
活動體會: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的方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本次活動,孩子對故事較有興趣,積極性較高,能積極主動地發(fā)言,但由于故事較抽象,孩子不是很容易理解,對于剛入園不久的孩子來說,難度較大,效果不是很明顯。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小班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我問幼兒怎么做個勇敢的孩子,發(fā)現幼兒答不出來。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地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范,再讓幼兒按順序連貫地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讓幼兒更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fā)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部分動物尾巴的特點和妙用。
2、學習用“問-答”的形式朗誦兒歌并嘗試創(chuàng)編。
教學準備:
課件、動物尾巴圖片。
教學過程:
1、猜謎語引出課題。
師:我們班小朋友最喜歡猜謎語了,下面我們就來猜一個。說它象雞不是雞,尾巴長長拖到地,張開尾巴象把扇,花花綠綠真好看。(孔雀)展示圖片,并提示孔雀尾巴真好看,像一把大扇子。并讓幼兒表演一下孔雀開屏。
2、圖片展示,對比、表演。
師: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別的小動物的尾巴。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小動物,你們看:
課件:小猴的尾巴:長,能倒掛在樹枝上 小兔的尾巴:短,遇上大灰狼,能很快地逃走。 松鼠的尾巴:象把傘,讓幼兒學一學小松鼠怎麼走路。
3、教師說兒歌,幼兒學兒歌。
師:這可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展示課件并使用快板示范朗誦兒歌:
誰的尾巴長?猴子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把扇?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朗誦兒歌,并要求一老師配合一起以“問-答”形式朗誦兒歌。
4、送尾巴游戲。
教師請幼兒將自己座椅后面的尾巴貼到相應的動物那。
鴨子的`尾巴扁,公雞的尾巴彎,松鼠的尾巴像把傘。
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念兒歌,并展示課件畫面。
誰的尾巴扁?鴨子的尾巴扁,誰的尾巴彎?公雞的尾巴彎,誰的尾巴象把傘?松鼠的尾巴像把傘。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經典]07-22
小班教案07-20
【經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經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