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泥工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泥工教案集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1
設計意圖:
《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xiàn)象”。影子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親手讓影子動起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十分新奇,熟悉與新奇的碰撞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加上大班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他們喜歡做做玩玩,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并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制作、實驗等操作能力,這些經驗、能力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我設計了本次動畫游戲形式的科學活動“會跳舞的小章魚”,讓幼兒通過親歷—感悟—實踐來發(fā)現(xiàn)、獲得一些有關影子的感性經驗,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小章魚會跳舞的原因。
2、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感受讓小章魚跳起舞來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一個適合探索影子的活動室。
2、教具:手電筒、彩色的小章魚、《森林狂想曲》。
3、學具:每人一個小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個彩色的小章魚;烏龜、海馬等圖片若干;膠、小框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小章魚會跳舞的原因。
難點:通過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你們都玩過踩影子的游戲嗎?為什么會有影子?
小結:因為物體擋住了光線,被物體擋住的地方沒有了光線的照射,就呈黑色狀,也就是影子。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和影子有關的游戲,你們會不會使用手電筒,使用手電筒需要注意什么?
二、基本部分
。ㄒ唬┑谝淮尾僮。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進行大膽嘗試,讓小章魚跳起舞來。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小章魚、膠、手電筒和一張白紙,請你動動小腦筋讓小章魚跳起舞來吧!
幼兒嘗試操作。
2、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小章魚“跳舞”的秘密。
師:你是怎么讓它跳舞的?——幼兒上來演示自己的成果。
討論:“小章魚為什么會‘跳舞’呢?”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手電筒有光,當光照在小章魚上就出現(xiàn)了小章魚的影子,手電筒動了,小章魚的影子也跟著動了,看起來就好像小章魚在‘跳舞’了一樣!
3、引導幼兒再次討論:“為什么都用手電筒照了,有的小章魚會跳舞,有的卻不會呢?”。
展示“跳舞”與“不跳舞”的小章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當小章魚與紙有一定距離時,也就是說,當小章魚的頭、觸角都沒有粘膠,并且都向上翹時……小章魚就會‘跳舞’了!
。ǘ┑诙尾僮。
1、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探索改變光線的方向產生的不同效果,并且嘗試模仿小章魚跳舞的動作。
師:剛才有幾位小朋友沒有成功,那么接下來請進行調整,調整過的小朋友可以動動腦筋,看看你的小章魚還會不會做其他的動作。
師:你的.小章魚都做了什么動作?你是怎么做的?
幼兒分享自己的方法。
小結:光線的方向改變了,小章魚跳出來的舞也是不一樣的。當手電筒向上時,小章魚的影子就向下;當手電筒向下時,小章魚的影子就向上;當手電筒向左時,小章魚的影子就向右……
。ㄈ┑谌尾僮鳌
探索不同的材料跳出不同的舞。
師:看到小章魚跳舞跳的這么高興,還有其他的小動物也想動起來呢!請小朋友用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的秘密也讓他們也跳起舞來吧。
師:你們成功了嗎?那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三、結束部分
師:原來,海洋動物也可以跳舞,如果跳舞效果不明顯該怎么辦呀?我們可以帶著這個問題回去繼續(xù)去探索。
活動反思: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xiàn),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求和。對有興趣的活動,他們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參加,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也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橡皮泥大設計并制作出烏龜。
2、學習運用工具大膽裝飾出各種花紋的烏龜。
3、幼兒在活動中能充分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小烏龜圖片一張、范例一個、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小烏龜,欣賞各種不同姿勢的烏龜,讓幼兒了解小烏龜主要的外形特征。
2、提問:烏龜有幾條腿?頭上有什么?(有一對眼睛)烏龜的身體下面有什么?(四條腿)烏龜的身體上面有什么?(硬硬的殼)身體后面有什么?(一條小尾巴)
3、幼兒討論小烏龜的做法,教師示范。
4、與小朋友一起討論怎樣制作裝飾烏龜的殼。
幼兒討論,教師示范(搓一個圓球貼上花紋,然后壓扁些,再將下部凹進去。)
5、教師講述烏龜殼和四條腿的連接。(把殼和頭、尾巴、腿稍微用力地按上去。)
6、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指導要點:鼓勵并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把頭、尾巴、腿和烏龜殼連接起來。
8、評價,并展示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臉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fā)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tài)度也隨之養(yǎng)成。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參與泥工活動的興趣,激發(fā)其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
2、鞏固幼兒對于各種幾何體的認識,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各種幾何體進行塑造機器人模型。
三、活動準備:
教具:橡皮泥機器人范例。
學具:人手一盒橡皮泥,一塊泥工板。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機器人玩具,教師擺弄,供幼兒欣賞、觀察。
1、師:今天朱老師帶了一個非常好玩的玩具,看,這是什么呀?
2、師:這個機器人可好玩了,看,它的手腳都可以動呢!我們一起來學學機器人走路的樣子吧!
3、師、幼討論機器人的作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玩具的結構特點。
1、師: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可愛的機器人吧!這個機器人是由什么制作的?有哪些圖形組成的呢?
2、師:你還見過其他的機器人嗎?它又是什么樣子呢?誰可以來介紹一下你看過的機器人!
3、教師小結:機器人玩具是用金屬、木頭、塑料仿照人的'特點制成的。頭、身體、四肢一般都是幾何體,如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然后用螺絲把他們連接起來。
三、交代活動要求。
1、師:今天我們一起用橡皮泥來制作一個心愛的機器人吧!
2、師:請小朋友在制作之前先在腦海中設計,然后做出各種幾何體,再用牙簽、小棒當螺絲進行連接,看誰的玩具機器人設計新奇、有趣!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設想,制作出造型獨特的機器人玩具。
2、指導幼兒用色紙、剪刀對機器玩具人進行裝飾。
3、活動時,橡皮泥不要弄到桌面上了,要其他顏色可以問好朋友借,但是在活動結束之后,要把顏色全部分類放回相應的盒子里去。
五、評析作品。
1、請個別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2、可以說一說你的機器人有哪些本領。
六、結束活動。
請幼兒把橡皮泥團圓放回盒子,收拾好材料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4
目標:
1、在欣賞的基礎上,能用橡皮泥大膽想象設計并制作出各種形態(tài)的花朵。
2、綜合運用搓、團、壓、拉等技能,拼出花、莖、葉。
3、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難。
準備:
各色泥塑材料、泥工板。
過程:
一、欣賞泥工作品:彩色的花
師:看一看,這些花多漂亮呀!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嗎?(引導幼兒觀察材料)
師:它是什么樣子的?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師:仔細看一看,這些花都是一樣的嗎?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花瓣,葉子和花莖等方面)
小結:每一朵花的組成都是一樣的,都由花莖,葉子和花朵組成;但是每一朵花都有它不同的地方,有的花莖是直的;有的葉子是尖的,有的是圓的,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花瓣也不一樣,有的是有4片組成的',有的有5片,還有的更多,有的是圓的有的是長的,各不相同,但它們都非常的美麗。
二、示范彩色的花
師:那這個泥塑花要怎么做呢?(幼兒自主考慮)
小結:(示范制作花的過程)原來這個泥塑花呀是這樣做的,先用綠色的泥“搓”一根花莖和幾片葉子,然后用其它顏色的泥揉一個小圓球,把小圓球在泥工板上壓平做花瓣,把壓好的花瓣拼擺成美麗的花朵。
師:小朋友們喜歡這些花嗎?最喜歡它們的什么地方呢?
三、幼兒自主制作彩色的花
師:你們想不想來把這些花用橡皮泥做出來呢?
現(xiàn)在請大家拿好橡皮泥和泥工板,自己來做一做,你喜歡什么花就做什么花,不會的地方可以輕輕地問老師,看看誰做的花最美麗?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師:大家都把花做出來了,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朵,為什么?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參與泥工活動的興趣,激發(fā)其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
2、鞏固幼兒對于各種幾何體的認識,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各種幾何體進行塑造機器人模型。
三、活動準備:
教具:橡皮泥機器人范例。
學具:人手一盒橡皮泥,一塊泥工板。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機器人玩具,教師擺弄,供幼兒欣賞、觀察。
1、師:今天朱老師帶了一個非常好玩的玩具,看,這是什么呀?
2、師:這個機器人可好玩了,看,它的手腳都可以動呢!我們一起來學學機器人走路的樣子吧!
3、師、幼討論機器人的作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玩具的結構特點。
1、師: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可愛的機器人吧!這個機器人是由什么制作的?有哪些圖形組成的`呢?
2、師:你還見過其他的機器人嗎?它又是什么樣子呢?誰可以來介紹一下你看過的機器人!
3、教師小結:機器人玩具是用金屬、木頭、塑料仿照人的特點制成的。頭、身體、四肢一般都是幾何體,如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然后用螺絲把他們連接起來。
三、交代活動要求。
1、師:今天我們一起用橡皮泥來制作一個心愛的機器人吧!
2、師:請小朋友在制作之前先在腦海中設計,然后做出各種幾何體,再用牙簽、小棒當螺絲進行連接,看誰的玩具機器人設計新奇、有趣!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設想,制作出造型獨特的機器人玩具。
2、指導幼兒用色紙、剪刀對機器玩具人進行裝飾。
3、活動時,橡皮泥不要弄到桌面上了,要其他顏色可以問好朋友借,但是在活動結束之后,要把顏色全部分類放回相應的盒子里去。
五、評析作品。
1、請個別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2、可以說一說你的機器人有哪些本領。
六、結束活動。
請幼兒把橡皮泥團圓放回盒子,收拾好材料。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6
活動目標
1.感受玩泥的樂趣。
2.嘗試運用團、搓、按、捏等技能制作漢堡包,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漢堡包
2、動畫片:我的美味三明治
3、各種顏色的橡皮泥若干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漢堡包,調動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么?你們吃過漢堡包嗎?
問:哪個小朋友來說一說,漢堡包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圓圓的,里面有好多好吃的東西)
2、你們知道漢堡包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面包、肉,菜)
二、探索漢堡包的制作方法。
1、動畫片:我的美味三明治
請小朋友們看看動畫片里小動物們是怎樣制作漢堡包的。
2、討論:
漢堡包有幾層呢?都有那些東西包在里面?
(漢堡包里面有面包、肉、生菜,里面還有沙拉醬)
3、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怎樣制作一個漢堡包呢?
三、教師制作示范
1、重點演示雙手團泥。
2、將泥團圓后放在手心進行按壓、壓扁。
3、選兩塊做最外層的面包,里面放兩層:
一層做生菜,一層做奶酪,最里面的防疫曾作為雞塊。
4、一層一層的包起來,一個美味可口的漢堡包就做好了。
四、幼兒制作美味可口的`漢堡包。
制作前,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團、搓、捏等動作表演,加深幼兒對基本動作的理解。
五、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制作的方法。
1、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漢堡包的方法。
2、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分享制作美食的樂趣。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7
活動目標:
1、感受玩泥的樂趣。
2、嘗試運用團、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歡的作品,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感受陶藝藝術的特征,加深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黃泥、圖片、泥工作品、牙簽、珠子、竹簽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件好玩的東西,想送給大家,你們想要嗎?
(出示黃泥并分泥)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兒演示,在玩泥的過程中提問:感覺泥巴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泥巴的特性)通過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強,比較容易成形。
2、欣賞陶藝作品,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過多種程序來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藝作品,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種。(欣賞圖片)
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們想看看嗎?(出示第一組作品)這里全是特色小吃,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請小朋友講解觀察到的制作過程,老師加以補充。(然后出示第二組作品)這里是動物之家,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這些小動物是怎么做成的?請代表講解,教師補充。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制作這樣的泥工作品,下面請每個小朋友選擇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險,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簽,等,小朋友們用時要注意安全。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連接時要稍用力,連接位置要正確,特別是小動物的胳膊與腿。
4、欣賞作品
老師請幼兒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愉悅了孩子的身心,讓他們嘗到了久違了的快樂,同時給我也帶了啟發(fā)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孩子卻有著一雙靈巧的手,有著一個愛幻想的大腦。通過本次活動,使我看到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無邪的童心,這是平時課堂上難以發(fā)現(xiàn)的,這次活動給了孩子一個動手的機會,一個創(chuàng)造設計的空間,活動中孩子們勤于思考,樂于動手,敢于創(chuàng)造,不論作品的大小、樣式,只要他們動手了,只要他們感到快樂了,就一定有收獲。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8
活動目標:
1、感受玩泥的樂趣。
2、嘗試運用團、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歡的作品,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感受陶藝藝術的特征,加深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黃泥、圖片、泥工作品、牙簽、珠子、竹簽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件好玩的東西,想送給大家,你們想要嗎?
(出示黃泥并分泥)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兒演示,在玩泥的過程中提問:感覺泥巴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泥巴的特性)通過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強,比較容易成形。
2、欣賞陶藝作品,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過多種程序來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藝作品,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種。(欣賞圖片)
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們想看看嗎?(出示第一組作品)這里全是特色小吃,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請小朋友講解觀察到的制作過程,老師加以補充。(然后出示第二組作品)這里是動物之家,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這些小動物是怎么做成的?請代表講解,教師補充。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制作這樣的泥工作品,下面請每個小朋友選擇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險,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簽,等,小朋友們用時要注意安全。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連接時要稍用力,連接位置要正確,特別是小動物的胳膊與腿。
4、欣賞作品
老師請幼兒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愉悅了孩子的身心,讓他們嘗到了久違了的快樂,同時給我也帶了啟發(fā)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孩子卻有著一雙靈巧的手,有著一個愛幻想的大腦。通過本次活動,使我看到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無邪的童心,這是平時課堂上難以發(fā)現(xiàn)的,這次活動給了孩子一個動手的機會,一個創(chuàng)造設計的空間,活動中孩子們勤于思考,樂于動手,敢于創(chuàng)造,不論作品的大小、樣式,只要他們動手了,只要他們感到快樂了,就一定有收獲。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9
一、活動目標:
1、在學會團、搓、壓泥的基礎上,借用輔助工具(剪刀、牙簽)塑造鱷魚的基本形象。
2、愿意嘗試看圖譜進行學習,培養(yǎng)獨立塑造能力。
3、體驗捏泥過程中的成功感。
二、活動準備:
1、橡皮泥若干;泥工板、剪刀、牙簽人手一份;
2、鱷魚制作圖一張。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鱷魚和猴子的手指游戲
2、基本部分
。1)了解鱷魚制作過程圖
師:看,長長身體,扁扁的尾巴,尖尖的牙齒鱷魚來啦。ǔ鍪诀{魚)
師:猜猜,它是怎么做的?(幼兒自由猜測、講述)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揭開鱷魚身體、頭制作圖)鱷魚是怎么做的,看得懂嗎?看不懂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到前面來看。
師:討論好了嗎?誰來告訴我?(多請幾名幼兒講述)
師:剛才你們講了這么多,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依次看圖)那尾巴呢?現(xiàn)在知道身體和尾巴怎么做了吧,小手拿出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師:我這還有兩張圖,(出示前面兩張圖)什么意思呢?
師:(根據幼兒回答提煉)一團泥分兩份,一份大來一份小,大的做身體,小的做頭部。身體和尾巴怎么做呢?還記得嗎?
幼:搓個大圓搓長條做身體,片片鱗片剪剪剪,前面再來剪一刀,搓個小圓壓長條稍稍壓扁,拿把剪刀剪一剪,鱷魚嘴巴張開了``````
(2)幼兒制作鱷魚
師:我也給你們準備了泥、泥工板和剪刀,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做條鱷魚吧(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大班泥工教案集合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泥板法和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制作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2、能大膽地進行陶藝創(chuàng)作活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陶藝活動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恐龍化石》PPT一份,動感影集一份。
2、陶泥人手一份,工具、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幼兒已制作恐龍作品,導入活動。
孩子們,你們喜歡恐龍嗎?
瞧!這些都是你們做的恐龍,誰先來猜猜,這是什么恐龍?它長得怎樣?這又是什么恐龍?它有哪些特征呢?
教師小結:你們真棒!認識這么多的恐龍。怎么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沒有恐龍了呢?
二、出示恐龍化石照片:
問:這是什么
問: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
(發(fā)言討論)教師總結:化石形成視頻(看回答問題情況)
討論恐龍化石的組成部分:ppt幫助想象(頭頸,胸骨,脊椎骨,尾巴,四肢)
三、教師示范
1、小組討論:怎么做呢?
2、教師簡單演示,加強印象:1;制泥板 2;畫形狀 3;捏制龍骨 4;粘貼
四、幼兒操作
要求:兩人合作,運用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完成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教師重點指導:如何分工
五、作品展示,評價總結。
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哪組是最快完成的,請你們說說是怎么合作的?
馬曉玲
作品名稱:恐龍化石
【大班泥工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泥工教案09-15
大班教案【經典】08-29
大班教案(精選)09-07
(經典)大班教案09-11
[精選]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經典)09-10
大班教案【精選】08-23
[經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