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安全法治第一課主題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法治主題班會教案
在學習中,大家都參加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的召開原則是:教育性、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貼近性、多樣性和靈活性。你都參加過什么類型的主題班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法治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法治主題班會教案1
——柏木小學四(1)班班會地點:教室
參加人員:全班同學及班主任主持人:班主任
班會主題:法治教育“反對邪教”班隊會
教學目的:
1、組織進行一次深刻的有意義的宣傳法律的主題班會活動,進一步了解法規(guī)知識,加強同學們的法律觀念,養(yǎng)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習慣。
2、認識邪教的本質(zhì)特征和危害性。
3、學習用科學的眼光分析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法治教育滲透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條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實施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蒙騙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學過程:
一、活動過程參考
1、主持人開場白,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識
3、討論怎樣處理以下行為。
有人跳窗入室盜竊,一人看見后悄悄走開。
一毒品販子正誘騙一群中學生吸煙。
有的同學向同學強行借錢,不借就找人打。
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幫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師總結(jié)。
愿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治與我們永相隨,讓幸?鞓放c我們永遠相伴。
5、首先我們通過一段錄像來了解什么是邪教。
(1)、什么是邪教?邪教組織是指冒用宗教、氣功或其它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
散布封建迷信邪教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fā)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
(2)、邪教普遍具有哪些特征?
、偎^教主雖來自弱勢群體,卻有強烈的出人頭地的思想,有強烈的統(tǒng)治欲和政治野心。
、谛麄魇澜缒┤諄砼R也是邪教慣用的手法。
、鬯^教徒大多來自于弱勢人群,教內(nèi)對教徒進行強制性的灌輸和精神控制,大搞神秘主義,追求神秘的心靈體驗。
、苄敖探讨鞑捎酶鞣N欺騙的手段騙取教徒的信任,要求教徒放棄物質(zhì)享受,儉樸禁欲,交出私有財產(chǎn)。
(3)、邪教是怎樣騙人的?
、倮锰焯玫鬲z、鬼神;
、谥圃旖讨魇巧駚磉M行欺騙;
、劬幵烨笆纻鮼磉M行欺騙;
、芤詮娚斫◇w,治病救命進行欺騙;
、堇眯叛鲂枰,以傳播福音騙人;
、拗圃煨旅孕。
(4)、邪教的本質(zhì)是什么?
邪教的本質(zhì)是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
(5)、邪教有什么危害?
、賱儕Z信眾人權(quán);
、阢郎缬H情人性;
、垓_取群眾血汗錢;
、芷茐纳a(chǎn)、生活秩序;
、萆縿郁[事,擾亂社會治安;
、尬:艺
7、邪教的危害
邪教騙人時,假裝關(guān)心你,讓你覺得很親近,不知不覺上了當
案例:魏某因病做了手術(shù),生活更加困難。一天,魏家來了兩個神秘的人,對魏“安慰”一番,魏某很感激。這兩人逐漸成了魏某的“知心朋友”。魏某受騙入了邪教,交了300元錢和600公斤小麥。魏某積極參加邪教活動,又欺騙他人,還跑到外地散發(fā)邪教傳單。邪教被取締后,魏某被繩之以法。他十分后悔。
三、小結(jié)
“邪教”是精神的鴉片,萬惡的化身。它對人們進行精神控制,無休止地
折磨著無知的人們。邪教殘害生命、摧殘青少年,就是對國家,對社會的犯罪,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會漠然視之,都會堅決予以打擊!邪教,也像一把犀利的劍,外表招搖而充滿誘惑,一旦刺中人們的心,便無一生還。這把劍中帶著誘騙的成份。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點科學知識,不懂科學發(fā)展觀,只知道企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賜,貪圖微薄的利益,那他就會很容易地被這把劍刺中心臟,在污濁中毀滅。還有的人頭腦簡單,輕信別人的話,那他也很容易被騙得神魂顛倒,暈頭轉(zhuǎn)向,迷失了方向后會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往前走,不知悔改,他要把原本純凈的心靈染黑,也是如此的輕而易舉。
同學們,鏟除邪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茖W就是破除迷信、反對邪教最有力的武器?茖W知識有助于人們消除無知和愚昧,從根本上來制止迷信的形成。作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人們,我們應該恪守下列四條法則:一是從我做起,不信邪教,抵制邪教;二是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不信邪教,拒絕邪教;三是發(fā)揮我們的知識優(yōu)勢、智力優(yōu)勢,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四是帶頭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自覺抵制邪教的歪理邪說,讓邪教無地容身!
(請同學談談自己上這節(jié)班會課的體會和認識。)
今天的班會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法治主題班會教案2
一、引入
1.主持人開場白,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識。
3.討論以下行為對不對。
有人跳窗入室去偷東西。
誘騙中小學生吸煙。
向別人強行借錢,不借就找人打。
4.班主任老師小結(jié)。
1愿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制與我們永相隨,讓幸福快樂與我們永遠相伴。
二、合作交流
1.違法——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quán)利和公私財產(chǎn)等合法權(quán)益的侵犯。
2.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3.問題
1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是指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1)糾集他人結(jié)伙滋事,擾亂治安; (2)攜帶自制刀具,屢教不改;
(3)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4)傳播淫穢讀物或音像制品等; (5)偷竊;
(6)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7)吸毒、注射毒品; (8)其它危害社會行為。
嚴重不良行為的發(fā)展延伸就是犯罪。
4.問題
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么?
(1)平時有不良行為、經(jīng)常搞惡作劇,有的會發(fā)展到有意或無意識地傷害別人。
(2)欣賞“哥兒們義氣”,與社會上有劣跡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幫結(jié)伙,干壞事。
(3)從冒險、游樂到離家出走、侵犯他人權(quán)益到逐漸發(fā)展到違法犯罪。
(4)從小驕生慣養(yǎng),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稱王稱霸乃至行兇打人。 (5)小偷小摸會發(fā)展成盜竊搶劫。
活動小結(jié):
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正身避邪,防微杜漸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3.攜帶管制刀具,非法制造、販賣、攜帶匕首、三棱刀、強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警告。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攜帶,因其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攜帶管制刀具容易發(fā)生人身傷亡事件,特別是青少年正是身體發(fā)育階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觀念和是非觀念淡薄,爭強好勝,行動盲目而不計后果,攜帶管制刀具,極易一時沖動,釀成不該發(fā)生的悲劇。
2.打架斗毆,辱罵他人,講文明禮貌,待人恭敬謙讓,已成為時代風尚。要求我們從小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拋棄動手打人,出口罵人的不良行為。如果從小養(yǎng)成了這種不良行為,危害無窮。好多犯罪分子從小染著了打架、怒罵別人的不良行為。
3.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4.偷竊、故意損壞財物,偷竊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shù)量較少的財物的行為。青少年中有的不滿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羨慕,而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非法去竊取公私財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平常喜歡貪點小便宜,從拿人家一本書、一支筆、一塊橡皮開始,逐漸養(yǎng)成小偷小摸的習慣任其發(fā)展就會演變成盜竊。
【法治主題班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主題班會教案05-23
誠信主題班會教案05-16
防溺水班會主題教案06-12
主題班會課教案05-25
團結(jié)主題班會教案08-30
敬老主題班會教案09-01
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05-31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6-07
火災防火主題班會教案06-25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