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

        時間:2023-10-14 08:18: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1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

          2、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數(shù)學與我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活動難點: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小猴子的果樹園場景布置;若干附有錢幣的果子;文具店、圖書店等商店布景;愛心捐款箱;各類標有價格的文具、圖書等貨物;災區(qū)錄像。

          2、學具準備:“仿真人民幣”。幼兒自制的小存錢包;小果筐。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導入語。

          教師: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你們最近都喜歡什么樣玩具或圖書呢?這些東西都是誰買來送給你們的?用什么買的呢?(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教師:媽媽、爸爸那些送你們禮物的人他們的錢又是從那來的呢?(引導幼兒知道人民幣與我們生活的之間的關系)

          教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去商店買東西呢?

          幼兒:想。

          教師:要想去買東西就必須有人民幣,那我們要怎么辦呢?

          幼兒:像爸爸、媽媽一樣去工作。(引導幼兒知道只有靠勞動和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教師:好吧,今天我剛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說它的果園里想請一些園丁去幫忙摘果子,那讓我們一起去幫他吧!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

          教師:去小猴子的果園要經(jīng)過一座很窄很窄的`獨木橋,大家排好隊,都跟著我一個跟著一個的走。(教師帶領幼兒走線)

          二、集體活動。

          1、采果子,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啊,我們終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園了,你們看小猴子在等我們呢!

          小猴子(教師扮):小朋友你們終于來啦,快來幫我摘果子吧。每一個果子里都有一個小秘密哦!

          幼兒拿小果筐幫助小猴子摘果子,并從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貨幣。2、認識人民幣。

          教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大家?guī)椭『镒硬烧四敲炊喙樱ぷ髁诉@么久辛苦啦現(xiàn)在要給小園丁們發(fā)工資了。

          教師:那你們都認識他們的面值嗎?(出示仿真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引導幼兒認讀。)

          3、幼兒操作認讀。

          請幼兒認讀自己手中的人民幣。

          4、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出示100元人民幣,提問幼兒可以兌換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

          請幼兒用學具擺一擺。(引導幼兒按群計數(shù))(出示課件)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兌換成2個50元,5個20元,10個10元。

          3、游戲:小小銀行家。

          請幼兒清點自己的仿真人民幣,并按面值分類記錄數(shù)量,記錄在記錄表里。(記錄表見附圖)

          4、觀看災區(qū)錄像。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災區(qū)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家,沒有學校沒有書讀。他們多么想和我們一樣,在明亮溫暖的教室里學唱歌跳舞學知識啊!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引導幼兒關心他人,愿意將自己的愛心奉獻)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怎么幫助這些受災的小伙伴呢?

          幼兒:我要送她禮物……

          幼兒討論自己要送給災區(qū)小朋友的禮物。

          5、獻愛心活動。

          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傳遞愛心的方式。

         、、文具店、圖書店、玩具店,教師選幼兒扮演營業(yè)員,請幼兒按購物規(guī)則進行購物。

         、、愛心捐款箱,請幼兒將自己的善款捐進愛心箱內(nèi)。在與幼兒一起統(tǒng)計“愛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數(shù)目。

          三、結束活動“送愛心”。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把我們的愛心禮物送到災區(qū)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幸;疖嚒鼻巴鶠膮^(qū)送愛心。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超市購物,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運用。

          點評建議: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它與我們密切相關。在幼兒的生活中,一個玩具、一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队變簣@教育綱要》將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币罁(jù)這一理念,我設計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一些貨幣的面額,并了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xiàn)象和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數(shù)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8、9和10;

          2、理解它們表示的數(shù)量;

          3、會用手指頭表示8、9和10;

          4、會寫8、9和10。

          教學重、難點:寫8、9和10。

          教學準備:

          1、課件、貼紙、數(shù)字卡片8、9和10、可數(shù)的`物件教學時間:學習8、9和10 20分鐘,寫8、9、10 15分鐘,5分鐘互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1、(出示課件)數(shù)喜羊羊,青蛙,鴿子。

          2、看尺子填數(shù)字。

          3、數(shù)珠子。

          4、看點點寫數(shù)字。

          二、新授

          1、(出示課件)數(shù)一數(shù)操場上有多少人吊環(huán)?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分別引出8、9、10。

          2、指名生上來寫數(shù)字。

          3、指名根據(jù)數(shù)字畫點點。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鴨子2。

         。呈裁矗,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鉤鉤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鏡8。

         。故裁矗,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搶答某數(shù)的前后是幾?

          三、作業(yè)寫8、9、10各寫了5排。

          教學反思:8很多孩子寫不好,有的能連寫,有的不能連寫。9的孩子寫得真的像個球。有部分孩子把10寫反。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3

          教學目標:

          1、能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

          2、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神奇口袋一個,內(nèi)裝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

          2、每個幼兒一張方形紙,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紙的寬度等長。

          3、《幼兒活動材料》每人一本,彩筆若干。

          教學過程:

          一、感知長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請幼兒邊說兒歌邊摸口袋,告訴大家自己摸的圖形名稱。

          2、讓幼兒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長得有點像,長方形就像伸長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讓幼兒找出正方形的紙,用對折的方法比較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

          2、讓幼兒找出長方形的紙,讓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比較長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使幼兒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特征。

          三、導幼兒發(fā)現(xiàn)正方形和長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導幼兒總結出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2、運用折紙的方法,請幼兒將正方形對折出長方形(三角形除外),長方形變成正方形,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四、連連看看

          指導幼兒做畫冊上的練習,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學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4

          活動設計背景

          平時,與家長交流,跟到家長聊的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小學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小學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學習任務比較多。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認識時鐘》這一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會看整點。

          2、通過操作和游戲,培養(yǎng)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會看整點。

          活動準備

          1、實物時鐘1個。

          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

          3、1——12的數(shù)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鐘表: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

          2、用猜謎語形式導入活動,使幼兒了解鐘表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鐘表)

          3、簡單認識鐘面。

          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1只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的名稱叫什么?(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

         。3)分針跑一圈,時針走幾個數(shù)字?指針是順時還逆時針運轉?(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指針是順時針運轉)。

         。4)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 3 6 9)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xiàn)在他們都在數(shù)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教師操作鐘表)提問:⑴誰跑的快?(分針)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偨Y: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自主探究,學認整點。

          依次出現(xiàn)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這是幾點?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別急,老師來告訴你?寸姷臅r候,先看時針,再看分針。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guī)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在認識1、2、3時后,又讓孩子們認識了8時、6時、7時、12時。小朋友們在認識中,都說的非常好,特別是在認識12時中,小朋友說出了兩根針是重疊在一起的都指著12的,所以就是12時。在認識這些時間后,我又讓孩子自己動手撥一撥這些時間,在動手撥時間中,進一步認識了時間。以游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說出時間2:00,幼兒快速撥出時間:2:00。

          四、全體練習。

          出示自制小時鐘,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并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8:00去學校;中午11:00吃飯;2晚上8:00睡覺。

          五、。教師歸納:

          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表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表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表的用處可大啦。

          六、表演游戲:(結束)

          方法:12名幼兒自由選擇1——12的數(shù)字頭飾,按順序拉手站成圓圈,表示一個大表盤,再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時針和分針,在圈內(nèi)隨著音樂轉圈,音樂停止時,兩針要指向老師事先要求的時間,其他幼兒當裁判看看是否正確。游戲反復進行,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游戲作引導,以掌握概念為目標,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動手和觀察過程中認識時鐘的結構,運行規(guī)律和整點,同時又滲透了時間觀念教育,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yōu)槿の栋蝗坏幕顒。幼兒在感性?jīng)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同時更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學習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剛開始時有點不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注重一些小細節(jié),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么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guī)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鐘)。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個鐘面上都有什么?(數(shù)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么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shù)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1、認識整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整點時間,請幼兒觀察,現(xiàn)在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什么數(shù)字上?現(xiàn)在是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shù)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說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游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說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說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說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四、活動延伸

          1、討論鐘表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床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后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制作一個時鐘。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后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倍际侵饕層變鹤约簞邮謸茚,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采用游戲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nèi)容。延伸活動中制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nèi)化的過程。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6

          【活動目標】

          1、通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于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出謎語,請幼兒猜。

          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wěn),哪邊挨地都會滾。(圓球)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wěn),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二、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四、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wěn)。

          五、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六、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七、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活動結束】

          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像。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diào):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jīng)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征,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培養(yǎng)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為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fā)展的需要。我確定活動上述目標。

          從設計這次活動,到實踐這次活動,讓我對教材的設計有了更透徹的了解,在科學領域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今后我會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進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多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課后通過反思,我發(fā)現(xiàn)有以下幾點不足:

          1、在利用準備的'材料探索圓與球體的區(qū)別時,我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自己想辦法來區(qū)別二者,但是,在教學時,我卻疏忽了。直接讓幼兒用滾、看、摸的辦法來區(qū)別。因而,對幼兒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動中,能放手讓幼兒自己想辦法,這樣既發(fā)展了幼兒思維能力又能達到活動目的。

          2、在指名讓幼兒說說圓與球體的區(qū)別時,我過于急噪,沒有給幼兒充分的發(fā)言時間,沒有顧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動感受,給幼兒語言的組織及發(fā)展的空間太小。

          3、為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我準備了很多的活動材料,但各種材料沒有最大可能的發(fā)揮出作用來。比如:在讓幼兒通過摸、看、滾來區(qū)別圓與球體的區(qū)別時,有一部分幼兒只是做到了看和滾,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準備了小的乒乓球,用拳頭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體的特征,我沒能及時的提醒幼兒。

          4、在讓幼兒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球體物品時,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diào)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培養(yǎng)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孩子的時間不夠,過于急噪。

          5、我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參與活動不夠積極,只能跟著老師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動,缺乏創(chuàng)造性。另外,還有一些幼兒操作速度過于慢。

          在幼兒經(jīng)歷了探索、發(fā)現(xiàn)→感知、體驗→發(fā)展的全過程中,作為教師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的角色定位應是組織者、點拔者,我們更應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和評價,才能促使幼兒獲得一次又一次新的發(fā)現(xiàn),充分地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認識糖和鹽教案優(yōu)質(zhì)】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認識a的教案10-10

        《棒棒糖》的教案06-02

        《棒棒糖》教案07-24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2-06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11-27

        中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認識橢圓形教案及反思09-27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10篇02-07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說課稿06-09

        大班清明節(jié)教案:認識清明節(jié)09-23

        大班科學比較狐貍和狼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