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集合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制作樹葉標本的前期準備過程:采集、清潔與干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到戶外觀賞落葉,并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
2、制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
3、制作標本的前期準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
4、電教設(shè)備:投影儀、電腦。
活動過程:
。ㄒ唬┮l(fā)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
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ǘ┙處熞龑в變赫J識并欣賞樹葉標本,了解制作標本的意義。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qū)別。
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
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里見過?
(2)教師:為什么有人要采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么用?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jié):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三)播放錄像,讓幼兒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
1、讓幼兒猜猜、說說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
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
3、重點討論制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工作。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樹葉,為制作樹葉標本做準備。
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制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干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帶領(lǐng)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干燥后,就可進行標本制作。
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制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制作程序。
3、區(qū)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qū)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滾動的輪子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男孩子較多,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對于圓頭圓腦的輪子更是有無窮盡的探索樂趣,每次活動后,都圍著我嘁嘁嚓嚓,意猶未盡。我便由此想出再讓孩子對于輪子有進一步的探索。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測量等操作活動,了解我們的周圍世界有各種輪子。他們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異,但都有相同的形狀,使得輪子能滾動,并能使物體移動。
2、學習測量技能,發(fā)展幼兒觀察、操作能力,擴展幼兒的思路,培養(yǎng)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每一個幼兒帶一個輪子或有輪子的玩具。
2、教師準備有輪子和缺一個或二個輪子的玩具幾個,短繩子若干條。
活動過程:
教師:“請你們把帶來的.輪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動,然后告訴我,是什么使你們的玩具移動的?”
幼兒:“輪子”
教師:“請你們觀察一下輪子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允許幼兒互相觀察玩具。
教師:“你們還可以用小繩子量量它有多長!
教師示范用繩子量輪子的大小,講述量的方法,允許幼兒相互測量玩具。
教師:“有的輪子大,有的輪子小,它們的大小不一樣。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頭,有的用鐵,有的用橡膠做的,它們做的材料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形狀是相同的,都是圓形的!
教師:“你們想過嗎?為什么輪子都是圓的呢?”
“現(xiàn)在你們可以再玩玩,觀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個其他形狀的東西來比較一下,有什么感覺,有什么發(fā)現(xiàn),請告訴大家,為什么輪子是圓形的?”
:“圓形的輪子能滾動,長的、方的積木不會滾動,有輪子的玩具移動省力。”
“你們在幼兒園、家里、街上還看到過有哪些東西有輪子?”
“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輪子將會怎樣?輪子壞了又會怎樣?”
教師:“請你們以后在街上、家里、商場里各個地方觀察有輪子的車子、機器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以后請你們再來討論!
科學教案 篇3
在“彩光變”活動的開始,我和孩子們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yīng)該一起實踐,一起研究,一起學習,一起深化我們的活動。
一開始,老師滿懷希望地把手電筒和彩色的皺紋紙放進去,預(yù)設(shè)了孩子們喜歡的活動過程,但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孩子們的興趣只持續(xù)了十分鐘。的原因是什么?我向聽課的老師請教遇到的問題,希望通過群眾的智慧給我一些啟示。老師建議我可以先觀察孩子們對什么感興趣,然后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去深入挖掘。于是我下樓去觀察和思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光”變化的現(xiàn)象很感興趣,但因為我放進去的材料太單一,孩子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這導致了活動的停滯。因此,我找到了很多可以改變手電筒燈光的材料,比如糖紙,各種布料,透明紙,水果泡沫網(wǎng),雪花等等。實驗的結(jié)果出乎意料地成功。手電筒的光通過這些材料不僅變得明亮和美麗,而且還改變了形狀。這些新發(fā)現(xiàn)讓孩子們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有趣和快樂。
實踐證明,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需要,跟隨孩子的'興趣,選擇有價值和有益的活動點,更有利于孩子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地構(gòu)建相關(guān)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大班理科教學計劃
幼兒園大班科學的教學計劃:理解的聲音
活動目標
1、要知道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對事物振動的最初理解產(chǎn)生聲音。
3、開發(fā)注意力和傾聽的潛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的聲音
2、小鈴鐺、小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聽錄音,介紹話題,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課件:聲音
1、請閉上眼睛聽這個聲音。
。1)笑
。2)哭泣
(3)打鼾
請睜開眼睛
2、你剛才聽到什么?
讓孩子們說出他們所聽到的,并引起他們對聽力的興趣。
3、你想聽到其他聲音嗎?
請再閉上眼睛
。1)吃飯的聲音
。2)打噴嚏
。3)秒針
回答老師,你聽到了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
2、識別聲音
你知道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嗎?
。ㄗ層變焊鶕(jù)自己的理解說話)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實驗:擊鼓
(讓幼兒通過實驗了解物體的振動)
讓孩子們把手放在鼓上。老師將木槌敲幾下讓孩子們通過
聽覺、手形、視覺和感知物體不斷地振動。
孩子們用什么能聽見?耳朵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它可以把聲音從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信號,然后傳遞給大腦。
除了聲音,你還知道耳朵的功能嗎?
告訴孩子們,我們的耳朵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保護他們!
3、兒童操作,感應(yīng)震動,發(fā)聲
1、請在桌子上玩小鈴鐺、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門邊觀察,聽不同的物體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讓孩子在物體不斷振動時感受到物體的聲音。
概要: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我們用耳朵聽各種各樣的聲音。
2、討論什么聽起來不錯。
。1)播放音樂
。2)噪聲
讓幼兒感受音樂和噪音,引導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談?wù)摳鞣N聲音,好聲音,壞聲音。
科學教案 篇4
1、神創(chuàng)論和進化論的斗爭。
學說祖先進化原因核心思想
布豐進化學說相同環(huán)境的改變(氣候)物種可變
拉馬克學說不同用進廢退物種可變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
達爾文進化論相同自然選擇物種可變(過度繁殖、適者生存,遺傳變異、生存斗爭)
2、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jù)——動植物化石;男纬蒔16。
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都稱為化石。支持生物進化的其它證據(jù):自然選擇學說、比較解剖學證據(jù)、胚胎學證據(jù)。動物化石的形成:動物死后落入水中→尸體上的肌肉腐爛→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進入無機鹽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將化石保存在外圍泥沙堆積沉淀而形成的巖石中→某些化石隨地殼的運動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風雨作用下露出化石。
3、生物進化的順序和意義。越是古老的地層(深層)里化石生物越簡單、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層(淺層)里化石生物越復(fù)雜、越高級。
進化順序: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植物: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人: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現(xiàn)代人
意義: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xiàn)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jù);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說明了生物是經(jīng)過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它反映了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復(fù)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
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的親緣關(guān)系的方法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zhì)的差異。
4、物種可變的進化觀點:世界是運動的,地球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星球,生物也是在變化的……
5、進化論的演變。最早較為系統(tǒng)地闡明生物如何進化的是法國博物學家喬治布豐,他認為物種是可變的,現(xiàn)在活著的種類是從今天已經(jīng)不存在的.種類演變而來的。1809年,法國博物學家讓拉馬克提出“用進廢退”觀點,認為現(xiàn)存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由其他物種變化而來的,現(xiàn)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種進化的原因是自身存在著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力量。對神創(chuàng)論造成致命打擊的是達爾文于1859年發(fā)表的《物種起源》,其中解釋物種進化原因的自然選擇理論被人們普遍接受。主要觀點:
、俚厍蛏系囊磺羞m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guān)系;
②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核心: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的內(nèi)因是不定向的遺傳和變異,外因是環(huán)境的選擇,結(jié)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圩儺悓ι飩體來說分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遺傳的作用是積累微小變異遺傳和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8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5
[精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精選)科學教案08-3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