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8 10:25:5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學教案優(yōu)秀(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教案優(yōu)秀(8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并了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系。

          2.啟發(fā)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鉆洞并用膠布封住,然后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游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只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后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后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fā)現了什么?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二)(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為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為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么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為什么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ㄈ┯^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延伸: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并蓋緊蓋子的兩只瓶子,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只瓶子噴得水遠?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連貫得語句清楚地表達畫面得內容。

          2、觀察昆蟲的居住環(huán)境。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

          2、捕蟲網、飼養(yǎng)箱、工具書、菜園。

          3、事先到附近觀察地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掛圖《昆蟲大集合》,與幼兒交流分享曾經接觸昆蟲的經驗,并請幼兒回答:

          1、還見過哪些昆蟲?

          2、昆蟲長什么樣子?

          3、它們會做些什么事?

          4、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二、與幼兒一起看掛圖《觀察昆蟲》的畫面,了解戶外觀察鷹注意的事項,激發(fā)幼兒到戶外觀察的興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

          2、鼓勵幼兒根據事情的前 后順序,用連貫的語句清楚表達畫面內容。

          可通過提出問題進行引導:觀察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觀察時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

          三、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

          1、觀察前將幼兒分組,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仔細觀察,并小心愛護昆蟲。

          2、視當時的情況,捕捉幾只容易飼養(yǎng)的.昆蟲放在飼養(yǎng)箱中帶回教室。

          四、與幼兒分享觀察的經驗,并請他么說一說:

          1、你找到了什么昆蟲?在哪里找到的?

          2、引導幼兒根據觀察到、捕捉到的昆蟲,大膽提出問題,并把幼兒的問題制作成海報。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制作豆?jié){、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3、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于豆子的認知經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

         。ń處熌贸鳇S豆)它是什么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嗎?

          引導幼兒發(fā)現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干濕黃豆的區(qū)別

          教師出示干濕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了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了解各種豆制品及其營養(yǎng)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畫頁中各種豆制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制品的營養(yǎng)。

          師幼小結: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味品。豆制品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病;補充各種營養(yǎng),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制品,不挑食。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各樣家鄉(xiāng)的橋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感受橋的不同,了解橋的作用,體驗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激發(fā)幼兒研究橋的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橋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家長幫助孩子一起搜集的關于橋的圖片和模型等,并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梁。

          2、影像資料(特殊橋的知識介紹,橋的發(fā)展史)。

          活動過程:

          一、參觀“橋”

          1、情景導入,幼兒參觀橋的模型。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開車去春游好不好?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呀?這些都是什么橋?(模型中有太湖大橋和高架橋以及九曲橋等)

          二、欣賞“橋”

          1、提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橋?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教師出示橋的圖片,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橋。(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三、了解“橋”

          1、教師:那這些橋有什么用?(引起幼兒對于橋功能的思考。)

          2、教師:為什么有的橋只能通過汽車,有的只能讓人走呢?(通過讓孩子思考討論,知道將橋的功能具體化后可以改善我們現在的交通擁擠的狀況。)

          3、幼兒觀看關于橋發(fā)展史的PPT,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驗。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有設計造出了各種現代橋梁,我們一起來看看橋是怎樣發(fā)展的?

          4、教師小結:我們的橋幫助我們改善了交通狀況,讓我們不同地方的人聯系更方便,而且也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

          四、設計“橋”

          1、教師:橋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你想不想來設計一座漂亮的橋呢?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想設計什么樣的橋?

          2、繪畫:家鄉(xiāng)的'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意成功,主要依賴與家長的合作,家庭資源的充分利用,真正體現了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活動之前,家長帶領孩子參觀了家鄉(xiāng)的橋,給家鄉(xiāng)的橋攝像,同時還和孩子一起搜集橋的圖片,制作橋的模型,無形中孩子對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毒V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以后,我們將繼續(xù)合理開發(fā)利用各種家庭資源,同時也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導,以促進家園的互動,使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夏天來了,天氣漸漸炎熱,防暑成了我們口中的熱門話題。孩子們對于夏季的各種防暑辦法也有一些經驗的積累,因此設計本次活動,一方面是對他們經驗的整理,同時也是對這一大主題經驗的總結和梳理。

          整個活動以游戲競賽的形式開展,為了感受競賽的激烈性,讓孩子們會說,有“法”可說、敢說,因此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必不可少。在這樣有準備的前提下,游戲就顯得踴躍了。第二部分通過將各種方法的分類,感受不同方法運用的不同場合和作用,感知方法的不同用途;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動物防暑的了解,知道更多自身防暑的辦法,進行方法的`拓展。

          活動目標:

          1. 樂意分享關于“夏天防暑”的各種辦法。

          2.知道各種不同的扇子,感受扇子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黑板、扇子、手工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分享和交流不同的防暑辦法

          1、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說出防暑的辦法,不能重復。

          2、說對一個,就得一顆五角星。師在旁邊做好相應的記錄。

          3、統計一共有多少種防暑的辦法。

          二、分類——感知不同方法的不同作用

          1、太陽很厲害,你在外面,可以用哪些辦法來防暑?除了這些,還有其他辦法嗎?

          2、好熱的天,你在家里,可以用哪些辦法來防暑?還有嗎?

          3、小結:并將新的方法一起記錄到黑板上。

          三、拓展——感受和了解動物防暑的不同辦法

          1、幼兒討論動物避暑的辦法。

          2、你們知道的可真多,我這也有一些小動物避暑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好嗎?

          小狗:伸舌頭排汗

          孔雀:開屏降溫

          松鼠:豎起尾巴,把尾巴當太陽傘

          大象:耳朵是“空調器”,鼻子能噴水,洗澡降溫

          蝸牛:夏眠,縮進殼里睡覺

          3、小動物們避暑的方法可真多,我這里還有很多資料,區(qū)域活動時你可以到語言角里去找找看,那外面藏著許多小秘密,我可等著你們來告訴我。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知磁鐵與鐵的關系,感受磁鐵在米中取回形針帶來的方便。

          2、能積極參與活動,并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每組準備一個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回形針。

          2、每組準備一份取物的工具:筷子、勺子、吸鐵石,分別放置在小籃子里。人手一個空盒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出示混有回形針的米)師:這些是什么?(米)米里還有什么?(回形針)

          2、師:這是今天食堂里的阿姨們在給小朋友準備淘米做飯時在米袋里發(fā)現的.,米和回形針混在一起,阿姨們還能馬上淘米嗎?(不能)必須把米中的回形針取出來,阿姨們一時想不出什么辦法很著急,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有什么辦法能很快的把米中的回形針取出來嗎?

          二、探索: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針

          1、師:我們用手把米中的回形針取出來放在空盒子里,看能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取干凈。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3、師: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針你覺得怎么樣?為什么?(很慢)

          三、提供工具,讓幼兒說說都有什么工具。

          1、師:老師帶來了一些工具,看看這些工具能不能把回形針取出來?

          2、逐一出示工具:筷子、勺子、吸鐵石。師:這是什么?用它怎么取回形針?磁鐵能把回形針取出來嗎?磁鐵為什么不會把米吸起來?(磁鐵吸鐵的東西)

          四、探索:用工具取回形針

          1、提出操作要求:4人一組,每人選一樣工具,把米中的回形針取出來放在自己的空盒子里,中間可以換工具試試,換工具時要把原來的工具放回籮筐里,注意不要把米弄出來。取出回形針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樣取出來的?

          2、幼兒開始用工具取回形針,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操作結束后請幼兒說說: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樣把米中的回形針取出來的?個別幼兒回答并示范自己取回形針的方法。

          4、師:你覺得這三種工具哪種取回形針又快又方便?幼兒自由地說說。

          五、取回形針比賽。

          1、提出要求:我們來比賽,每人取一樣工具,這次不能換工具,每張桌子上的小朋友自己比比,在老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看誰取的回形針最多,當老師喊停時必須停下來,否則算犯規(guī)。

          2、幼兒比賽,每組選出一個最多的幼兒上臺。詢問:你們用的是什么工具?

          3、師:取米中的回形針用什么工具又快又方便?(磁鐵)得出結論:取米中的小鐵珠用磁鐵又快又方便。

          六、活動結束。

          師:磁鐵的本領真大,幫我們快速地取出了米中的回形針。我們一起去告訴食堂里的阿姨,以后可以用磁鐵來吸鐵的東西,又快又方便,回去后也可以把我們的發(fā)現告訴其他的小朋友。我們一起把沒有回形針的米送到食堂里,交給阿姨們吧!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探索“幫水寶寶搬家”的不同方法。

          2、知道節(jié)約用水,體驗玩水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盛水的大盆4個,內裝有半盆水;經過裝飾的塑料瓶(水寶寶的新家)人手一個。

          2、吸管、調羹、積木、玻璃球、夾子、布條、毛巾、塑料袋、小籃子、海綿等實驗材料。

          3、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調皮的水寶寶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把水寶寶找出來好不好?每張桌子下面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請幼兒將裝有水的杯子找出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3、提問:你怎么知道這里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么找出來的?水有顏色嗎?有味道

          4、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二、說說喜歡水寶寶的理由。

          1、教師:你們在哪里看到過水?是些什么水?(引導幼兒回憶、思考生活中見到的水:自來水、河水、露水、霧水、雨水、瀑布、還有飲料、墨水等。)

          2、你喜歡水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水真有用,可以幫助我們做那么多事,假如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三、游戲活動:“水寶寶搬新家”。

          1、(出示一大盆清水)教師:這么多小水滴住在一個房間里實在太擠了,這里有許多漂亮的新房子,他們想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小朋友能幫忙嗎?

          2、你準備怎樣幫小水滴搬家?(組織討論)

          3、不用倒的方法也能搬嗎?

          4、提供材料,請小朋友用這些材料幫水搬家,搬家時要注意觀察,發(fā)現水寶寶的秘密。

          四、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1、 相互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家的?(我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辦法?)

          2、教師: 水除了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還會流動。

          提示:搬水的方法其實很多,其中有一種是用“吸”的辦法,請你找找哪些材料會吸水。

          五、再次操作。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感知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強,運水的`速度快?

          2、相互討論自己的發(fā)現。你是怎樣幫水搬家的?發(fā)現什么?你認為哪種“搬家”的方法好?為什么?

          六、教師小結。

          1、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而且各種方法各有長處和短處,所以人們在搬水的時候會采用不同的方法。

          2、今天我們幫助了水寶寶,讓我們和水寶寶一起跳起《歡樂舞》吧。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一顆白菜和一杯清水,在水中加入幾滴紅墨水。)

          教師:你們都知道了海綿、毛巾和布條都會吸水,那這顆白菜會吸水嗎?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先做個實驗,然后我們下次再來玩玩這個游戲。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教學意圖:

          隨著電話號碼的普及,電話號碼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電話》。旨在滿足孩子對電話的興趣和用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電話的外形構造和功能以及電話與人們日常生活對的密切關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電話,明白這些電話的重要性,平時不能隨便亂打。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話2部,手機1部。

          2、110、120、119電話號碼卡片各1張;警車、救護車、火警車圖片各1張。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叮鈴鈴,叮鈴鈴,這兒說話哪兒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小朋友動腦筋猜一猜,這是什么?(電話)

          2、出示電話、手機引導幼兒觀察電話的外形構造,學會正確使用電話。

          師:電話是什么樣子的呢?(有數字、聽筒、話筒、電線)手機沒有電線。

          小結:電話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但都有數字、聽筒、話筒、電線等組成,這樣才能相互通話。

          3、電話在生活中的用途。

          師:你們家有電話嗎?(有)你打過電話嗎?(有)

          師:你給誰打電話?是為什么事打電話?(問候、祝賀、詢問、聯系、請求幫助)

          4、遇到危急時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

          (1)當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壞人,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110出示)

          (2)當你發(fā)現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電話?(119)

          (3)當家里有人病了,暈倒時,要打什么電話求救?(120)

          5、玩配對的游戲:應該打什么電話(發(fā)給幼兒人手一份卡片)。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圖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應該打什么電話求救,幫他們正確連線。

          6、模擬急救現場打電話求救,初步學會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會正確撥打求救電話110、120、119

         。2)會簡單明確地回答現場的問題,會完整的表達事情

          7、知道不能隨便亂打急救電話。

          8、小結: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話,今天我們學會了打求救電話110、120、119,也知道這三種求救電話是在危急的時候才能打,沒有危急時是不能隨便亂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記住。

          延伸活動

          1、觀看電話機演變發(fā)展的錄像片,讓幼兒了解電話機發(fā)展的.歷史。

          2、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離園回家后可以互相打電話,繼續(xù)激發(fā)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3、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教學反思:

          《電話》這一活動,既有新意,又具有時代特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拘泥過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慮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fā)展的普遍影響。本活動將“電話機”這一通訊工具作為幼兒的認識對象,以便幼兒在生活中,能適時準確地運用這一通訊工具。課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符合教學的原則。幼兒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自己去觀察發(fā)現問題,討論問題,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了解各種電話機的外形構造和功能,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讓幼兒自己玩電話,從中學習并掌握電話的正確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及社會性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環(huán)環(huán)緊扣,幼兒的興趣很濃、興致高漲,學習得很認真,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因此,這一課題的選用,對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處的。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中,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通過游戲、觀察、回憶已有經驗、比較等手段,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通過打電話讓幼兒在積極主動中,發(fā)現并認識各種電話機的外形特點構造與各種功用,學習電話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有關的社會知識,從而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

          不足之處:

          在設計電話號碼時,我忘記了把固定電話和手機號碼分開來,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6-22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6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08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9-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8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7-26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7-30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