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26 11:1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朋友們都喜歡逛超市,好吃好玩的盡管往籃子里拿,從不需要考慮今天要買什么,買多少。這堂課我讓小朋友們做一次“今天我當家”,通過故事小熊果果搬新家需要購買物品說起,從分析清單、歸類、整理清單到購買物品、校對清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步步深入。讓孩子們學習根據(jù)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shù),并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統(tǒng)計結果,從小養(yǎng)成做事的計劃性和條理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jù)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并計數(shù)。

          2、學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統(tǒng)計結果。

          3、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做事的計劃性和條理性。

          活動準備:

          1、小圖片若干,大圖片若干,并在反面粘上磁鐵,,簽字筆一支。

          2、空白的三份表格,“洗漱用品”,“文具”,“水果蔬菜”中文字牌。

          3、零亂的購物清單一份,《三只熊》的音樂,二維圖的作業(yè)單。

          4、教室布置成超市樣子,三塊黑板用于分類擺放物品

          活動過程:

          一、引出購物清單,啟發(fā)幼兒將清單整理歸類

          師:小熊果果搬新家了。星期天,果果和爸爸媽 媽到超市大采購。要買的東西可多啦。因為怕忘記,媽 媽特意列了一張購物清單,我們一起來看看。

          物品名稱

          牙膏 數(shù)量

          蘋果 3

          鉛筆 8

          牙刷 10

          西瓜 3

          茶杯 6

          茄子 5

          筆袋 5

          毛巾 2

          剪刀 4

          胡蘿卜 4

          作業(yè)本 3

          直尺 9

          師:要買的東西可真不少,果果得跑多少地方啊。買完牙膏,買蘋果,買完蘋果,買鉛筆,買完鉛筆,買牙刷······累死了!小朋友們幫果果想想辦法,怎樣讓果果買得又快又好呢?

          二、回憶超市購物經(jīng)驗,并將物品歸類

          1、提問: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呢?小朋友到超市是怎樣購物的呢?(引導并啟發(fā)幼兒超市物品是按照物品的功能分類擺放的,例如:水果和蔬菜會放了靠在

          一起,餅干薯片這些零食會放在一起······我們購物時會有一個計劃,在同一個地方買好

          想要的東西 ,再到另一個地方買別的東西,要不然跑來跑去費時又費力。)

          2、幫媽 媽歸類物品并整理清單

          師:現(xiàn)在我們幫果果整理一下清單吧。哪些東西可以在同一個地方買呢?

          幼:牙膏、牙刷、在同一個地方買。買完后去買毛巾和茶杯。

          鉛筆、剪刀、作業(yè)本、直尺、筆袋在同一個地方買。

          蘋果、香蕉、花菜、胡蘿卜在同一個地方買。

          師:牙膏、牙刷、毛巾、茶杯是洗漱用品,(教師出示表格一,并將物品放在表格內)。蘋果、西瓜、茄子、胡蘿卜是水果蔬菜,(教師出示表格二,并將物品放在表格內)。鉛筆、剪刀、作業(yè)本、直尺、筆袋是文具(教師出示表格三,并將物品放在表格內)。老師將這份購物清單按照小朋友的想法重新排列了一下,我們一起看看。(表格一)

          洗漱用品 數(shù)量

          牙膏 3

          牙刷 3

          毛巾 4

          茶杯 5

         。ū砀穸

          水果蔬菜 數(shù)量

          胡蘿卜 3

          茄子 5

          西瓜 6

          蘋果 8

          (表格三)

          文具 數(shù)量

          直尺 2

          筆袋 2

          剪刀 7

          作業(yè)本 9

          鉛筆 10

          三、師:小熊的一家去超市購買物品,老師也想考考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按照購物清單去買這些東西呢?(將幼兒分組,商量各自買什么,買多少,按照購物單購買,看哪一組最先完成)。買完后,將你購買的東西貼在購物單下面。

          四、校對購物單和實物,并請每組的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統(tǒng)計結果。

          五、師:我們順利地幫小熊一家完成了購物的任務,為了感謝我們,果果和媽 媽決定好好招待我們,用我們今天買的水果蔬菜為我們做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出示統(tǒng)計圖,引導小朋友橫過來看),這是我們今天買的蔬菜水果,這是茄子,幾個?(記錄數(shù)量)什么顏色?(引導小朋友豎過來看,做上標記),可以做一個魚香茄子。這是胡蘿卜,幾個?(記錄數(shù)量)什么顏色?(做上標記),熬一鍋胡蘿卜白米粥。這是西瓜,幾個?(記錄數(shù)量),什么顏色?(做上標記)來一個冰鎮(zhèn)西瓜。這是蘋果,幾個?(記錄數(shù)量)什么顏色?(做上標記)來一個拔絲蘋果。

          六、師:小朋友吃飽了嗎?讓我們一起做個輕松的運動吧。(舞蹈三只熊)

          附統(tǒng)計圖:

          茄子 胡蘿卜 蘋果 西瓜

          橙色

          紫色

          綠色

          紅色

          教學反思:

          幼兒期正處于數(shù)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因而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shù)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jù)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今天我當家“這一活動內容,在游戲中溶入了數(shù)學教育,更好的`吸引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可孩子們的表現(xiàn)還是讓我始料未及。當我出示購物清單時,小朋友們立即被琳瑯滿目的物品吸引,熱烈地討論起來。我提問:“購物單上要買哪些東西呢?”小朋友們都搶著回答,“四個毛巾”,“三個牙刷”“三個牙膏”,“十個鉛筆”……“個”成了許多物品的量詞,我只好一一糾正,重復練習?礃幼,量詞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多多練習。

          分析清單時,我讓小朋友們想一個又快又好的購物辦法。有的說開汽車,有的說推購物車,完全沒答到點子上。于是我換了一種方法引導:“超市里餅干和薯條是放在一起的,牛奶和飲料放在一起賣,購物單上的哪些東西是放一起賣的呢?”小朋友們一下明白過來,紛紛說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進行物品歸類并整理清單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我只想著抓緊時間,能讓課順利進行,沒有提供讓小朋友主動學習,動手操作的機會,而是一手包攬,全權代辦,剝奪了小朋友們探索的好奇心。

          購買物品的任務布置下去,小朋友們一下興奮起來,對我提出的要求置若罔聞,“轟”的全都跑到貨架前,拿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只好讓他們回到座位上,重新講了要求,但還有小朋友出錯。我想:如果我在提要求時將要求細化,并請個別小朋友復述要求,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出現(xiàn)。同時小朋友的分工協(xié)作能力欠缺,只想著個人,沒有融入到小組的活動中,這方面的教育亟待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

          用語言表達統(tǒng)計結果的環(huán)節(jié)中,我提出要求:“我們這組買的是xx,我買了1個(1只、1條、1把……)xx!毙∨笥讯寄苡猛暾卣Z言表述。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做統(tǒng)計圖,二維圖訓練了孩子們的觀察、思維和推理能力,統(tǒng)計數(shù)量,小朋友個個拿手。在為物品的顏色做標記時,既要觀察物品所在的那一列,又要兼顧顏色那一行,經(jīng)過我的講解引導,小朋友的操作質量很高。怎樣讓做統(tǒng)計圖和結束部分銜接自然,我考慮了很久,最后想到了小熊一家請我們吃美味大餐,這樣既解決了統(tǒng)計圖,又能讓買的水果蔬菜有所作用,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小朋友也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備好一節(jié)課不等于上好一堂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思維方式、表達能力各有不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因勢利導,注意細節(jié)方面的教學,學會放手,讓每個孩子在快樂、健康中成長!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區(qū)別長短、寬窄、厚薄,并能用詞表達。

          2、讓幼兒學習按照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3、鼓勵幼兒完成多種活動內容,并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生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照物體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2、難點:引導幼兒不受物體顏色、形狀、材料的干擾,進行長短、寬窄、厚薄差異的排序,并在選擇的過程中強化幼兒對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擺放一些寬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圍巾、毛巾、皮帶、桌子、凳子、積木、書、毛衣、襯衫等。

          2、教具:寬窄的紙條若干(同顏色、同長度;同顏色、不同長度);按長短、寬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異排序好的材料紙各一張(如圖1-圖7);錄音機、磁帶。

          3、學具:每人一個信封,信封內有兩張形狀相同、厚薄不同的紙片;每人兩張寬窄、顏色各不同的紙條:黃色的寬,綠色的窄;墊板若干;寬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組:寬窄排序材料(同顏色、同長度、寬窄不同);數(shù)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質料、不同厚。婚L短排序材料(同顏色、同寬窄、不同長度)。

          第二組:寬窄排序材料(不同顏色、同長度、不同寬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厚。;長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長度)。

          第三組:寬窄排序材料(顏色、長度、寬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顏色、質料、厚薄均不同);長短排序材料(顏色、質料、長短均不同)。

          1、集體活動:

          1、游戲:說相反。

          2、區(qū)別寬窄:老師啟發(fā)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寬窄。

          3、找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

          4、幼兒練習按寬窄排序。(老師重點指導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qū)分紙條的`寬窄。)幼兒操作,老師檢查。(幼兒邊操作邊講述:從怎樣排到怎樣。)

          5、教師在幼兒摸索按寬窄排序的基礎上概括按寬窄排序的方法。(再讓幼兒在屏幕上操作不同的排序方法,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6、區(qū)別厚薄:

          1.摸一摸信封里哪一塊片片厚,哪一塊片片薄。

          2.玩踩墊游戲。(體驗哪塊墊厚,哪塊墊。

          3.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厚,哪些東西寶。

          1.小組活動:

          按不同難度分成三個小組。(要求邊操作邊講述)(爭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種活動)

          2.活動評價

          1.在實物投影儀中出示幼兒的操作結果,幼兒集體檢查。

          2.小結。

          1.游戲活動

          彩布排序。

          活動結束:音樂起,小朋友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數(shù)學來源與現(xiàn)實,存在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與現(xiàn)實,數(shù)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類。

          2、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分析及綜合能力,促進幼兒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間的合作意識,體驗操作活動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4種形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3種顏色(紅色、藍色、黃色)不同大小的圖片每兩個幼兒共12張,紅藍兩色籃子若干,記錄卡、彩色筆。

          2、相關教具、黑板。

          3、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今天還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出示手偶)以為小朋友變禮物的形式導出課題,思考:怎樣才能把禮物成兩類呢?

          二、了解肯定和否定的分類方法,教師和個別幼兒操作

          1、教師示范找出物體的某一特征并按其作肯定和否定的分類,分好后引導幼兒思考:怎樣在記錄上把剛才用的`方法記下來呢?

          2、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用剛才學的方法為圖片分家,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反饋信息示范操作一遍,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一次我們又可以怎樣來記錄剛才的方法記呢。

          3、思考:你有與老師不一樣的方法嗎?請幼兒個別回答并一名請幼兒用大教具操作,并做好記錄。

          三、幼兒操作,鞏固對肯定和否定分類方法的了解

          1、引導幼兒思考:你還有哪些不一樣的方法呢?幼兒個別回答。

          2、幼兒分組操作:兩個幼兒一組,提醒幼兒相互商量、分工合作,每一次分好后及時做好記錄。

          3、介紹自己的分法:請幼兒兩人一組,帶上自己的記錄卡,向周圍的老師介紹自己的分法。

          四、游戲:小小魔法師

          玩法:每個幼兒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扮演圖片寶寶,在和魔法師做游戲,聽魔法師的指令做出正確的反應。如:魔法師說“我是小小魔法師,是黃色的圖片變小兔,不是黃色的圖片變大樹”。小小魔法師由大魔法師(老師)指定。反復游戲幾遍。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里的故事都講了什么?

          小組交流:有4個蘿卜、3個蘋果、4只小兔、3只小豬、4根木頭、4只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學生數(shù)一數(shù))

         、啤枺盒∶馊グ岽u,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shù)怎么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 4=4 學生書空并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取W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里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伞邮植僮鳎簩W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1~10,進一步理解數(shù)倒著排列的順序性。

          2、嘗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通過連線的方法勾畫某一物體的外形。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操作游戲,感受自己長大的喜悅。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片、設計圖。

          活動過程:

          一、情景圖片引入。

          師:小朋友,黃老師的水果店里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水果數(shù)字寶寶,想知道有哪些水果數(shù)字寶寶嗎?生:想。

          出示菠蘿數(shù)字寶寶。師問:這是什么水果數(shù)字寶寶?生:它是菠蘿寶寶1。師:這個呢?生:這個是蘋果寶寶2,(依此方法出示水果數(shù)字寶寶3、4、5、6、7、8、9、10 告訴幼兒這些水果數(shù)字寶寶是按從小到大排列的。集體讀一次。)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長大了,長大了,好不好?(好)長大了做的事情可多了,會認字,還會做個小小設計師,上節(jié)課,我們班的小朋友就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新房子,今天我也請小朋友再做小小設計師,設計新衣服好嗎?(好)。

          二、認識數(shù)字1~10,進一步理解數(shù)倒著排列的順序性。

          1、回憶《我是小小設計師》的內容導入新知識。

          師:前幾天我們一起設計各種各樣的房子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設計的?(我們是按從數(shù)字小到大的把數(shù)字旁邊點子連起來,新房子就成功設計出來了)

          2、自由設計長袖衣服。

         。1)師:你們看這張圖上有什么?(出示一張放大的紅色大衣服設計圖,引導幼兒說出上的點和數(shù)字。)

         。2)如果用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數(shù)字旁邊的點連起來會設計出怎樣的衣服呢?(讓我們一起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數(shù)字旁邊的點連起來看看吧。ㄕ堄變赫故咀约涸O計的.衣服,體驗設計的快樂。)這是你們自己設計的衣服喜歡嗎?

          3、出示衣服設計圖請幼兒觀察小衣服設計圖,倒數(shù)數(shù)字10~1,進一步理解倒著排列的順序性。

          (1)觀察衣服設計圖,倒數(shù)數(shù)字10~1。

          師:看看這張圖上有什么?讓我們從10開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找一找,讀一讀。一邊讀一邊還要用手指旁邊的小點子。

         。2)學習討論按倒數(shù)的順序連線的方法,激發(fā)幼兒設計小衣服的興趣。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手按倒數(shù)的順序點了圖片上的小點子,如果我們用按照倒數(shù)的順序把這些點子連起來,會設計出什么樣的衣服呢?誰愿意上來幫老師連一連(引導個別幼兒嘗試示范)他是按什么順序連點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連點子的)他設計的是怎么的?

         。3)教師帶領幼兒用彩筆按倒數(shù)的順序把點子連起來。

          三、實踐操作設計房屋,感知數(shù)字10-1從大到小的順序關系。

          1、教師:小朋友要按順序連小點,記得要用直線連喲!

          教師:連好的小朋友按連的順序用手點一點小點,還要讀一讀點旁邊的數(shù)字,看看你設計出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

          2、把自己設計的房屋圖展示要黑板上。

          3、同伴通過手口一致地有序點數(shù),達到互檢的目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學習看圖列加法算式,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Flash課件,熊二動物卡片及相關題卡。

          活動過程:

          律動:《我還有一點小糊涂》

          T:小朋友我們剛剛做的律動,誰知道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曲?

          S:《熊出沒》。

          T:《熊出沒》動畫片中都有誰呢?

          S:幼兒自行回答。

          T:這部動畫片中你最喜歡誰呢?

          S:幼兒自行回答。

          T:今天老師把動畫片中的人物也請來了,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是誰。

          S:想。

          T:小朋友們請閉好眼睛,我們一起來看看,誰來了?

          S:熊二。

          T:熊二看到小朋友們非常高興,他想請小朋友去叢林參加翠花的生日宴會,但是,他有一些問題想考考小朋友,誰答得好,就帶誰去?

          S:幼兒開火車讀題卡。

          課件展示,數(shù)的組成練習題。

          T:小朋友回答的太棒了,讓我們和熊二一起出發(fā)去叢林吧。

          例題一:3+8=11

          我們路過了蹦蹦家,我們聽聽熱情的蹦蹦對我們說什么了?

          蹦蹦:小朋友們見到你們很高興。我給你們準備了禮物是我最愛吃的,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S:松果。

          T:是嗎?看看小朋友說得對不對,我們一同去蹦蹦的家中看看吧!

          小朋友們答對了,真的是松果,你們太棒了,鼓勵自己一下。

          蹦蹦的家中有幾個松果?

          S:3個松果?

          T:3個松果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S:3個松果用數(shù)字3來表示。

          T:蹦蹦又運回了一部分松果,這部分松果有幾個呢?

          S:8個松果

          T:8個松果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

          S:8個松果用數(shù)字8來表示。

          T:小朋友請看,兩部分松果合在一起有多少個?

          我們用點數(shù)的方法一起數(shù)一下吧。

          一共有11個松果。

          如果用列算式的方法,把兩部分松果和在一起,應該用什么法做?

          S:加法

          T:誰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呢?

          S:3+8=11(若干幼兒)

          T:誰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呢?

          S:8+3=11(若干幼兒)

         。裕盒∨笥褌兓卮鸬姆浅:茫坡曀徒o自己。

          小朋友們我們同熊二一起繼續(xù)向叢林出發(fā)。

          例二5+7=12

          我們路過了池塘,小朋友們認真觀察池塘中有什么?

         。樱呵嗤埽滞埽

         。裕毫滞芤彩乔嗤艿囊环N。

          池塘中有幾只林蛙?

          S:5只林蛙

         。裕海抵涣滞苡脭(shù)字幾來表示?

         。樱海抵涣滞苡脭(shù)字5來表示。

         。裕盒∨笥芽创笃聊挥惺裁醋兓

         。樱河殖霈F(xiàn)了7只林蛙。

         。裕海分涣滞苡脭(shù)字幾來表示?

         。樱海分涣滞苡脭(shù)字7來表示。

         。裕喊褍刹糠至滞芎显谝黄鹨还灿袔字涣滞埽坑昧兴闶降姆椒,應該用什么法做?

          S:加法。

          T:誰能列出一道加發(fā)算式?

          S:5+7=12(若干幼兒)

          T:誰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S:7+5=12(若干幼兒)

          T:小朋友們真棒!鼓勵自己一下。

          我們繼續(xù)向叢林出發(fā)吧。

          例三7+8=15

          我們遇到了蘿卜頭,看看他要和我們說什么?

          蘿卜頭:我的蘿卜豐收了,請大二班的小朋友嘗一嘗吧。

          T:小朋友們仔細看大屏幕,要把兩部分蘿卜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個,用列算式的方法,應該怎么做?

          S:7+8=15(若干幼兒)

          T:誰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S:8+7=15(若干幼兒)

          T:小朋友們太棒了,掌聲送給自己。

          小結:

          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黑板上的算式

          3+8=11 8+3=11

          5+7=12 7+5=12

          7+8=15 8+7=15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結:都是看圖列出的加法算式。

          T: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看圖列加法算式。

          兩部分合在一起,可以用前面的部分加上后面的部分,也可以用后面的部分加上前面的部分,總數(shù)不變。

          小朋友們學的太棒了,掌聲送給自己。

          讓我們同熊二一起繼續(xù)向叢林出發(fā)。

          終于到達了,翠花的生日宴會。

          翠花:救命啊!救命。⌒∨笥褌兛靵砭染任野!

          T:怎么了?

          小朋友知道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S:翠花被光頭強抓走了。

          T:可惡的光頭強,我們要怎么辦呢?

          S:救回翠花。

          T: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救回翠花呢?

          讓我們?yōu)樽约杭蛹佑,加油!加油!加油!(口號?/p>

          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闖關救翠花

          第一關:熊大送給翠花好吃的蛋糕,問熊大一共送給翠花多少塊蛋糕?(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4+7=11 7+4=11

          闖關成功,有沒有信心闖過第二關?誰有信心闖過第二關?(找幼兒闖關)

          第二關:熊二送給翠花他最愛吃的`蜂蜜,問熊二一共送給翠花多少罐蜂蜜?(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6+8=14 8+6=14

          XXX成功闖過第二關,他太棒了,小朋友鼓勵鼓勵他

          誰有信心闖過第三關?(找幼兒闖關)

          第三關:猴王吉吉送給翠花好吃的蘋果。問:猴王吉吉一共送給翠花多少個蘋果?(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21+14=35 14+21=35

          XXX闖關成功,他太聰明了 ,掌聲送給他。

          T:小朋友們,動物們都送翠花生日禮物了,你們想不想送她禮物啊?

          S:想。

          T: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但是都是半成品,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完成禮物的制作,這樣才能救回翠花。

          每個小朋友的小凳下都有一份禮物,小朋友用筆完成禮物的制作。老師也要找兩位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到黑板前完成禮物的制作,看圖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

          禮物完成的小朋友,舉起你的禮物給你的家長看看。

          小朋友們太棒了,禮物制作的非常好。我們成功的救回了翠花。

          小朋友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看圖列加法算式,知道了兩部分合在一起,可以先用前面的部分加上后面的部分,也可以先用后面的部分加上前面的部分,總數(shù)不變。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好朋友翠花和我們說了什么?

          翠花: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謝謝小朋友的禮物,讓我們一起跳舞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shù)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shù)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記錄紙數(shù)張。

          活動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shù),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shù)。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shù)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活動建議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可在區(qū)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活動反思

          花生是孩子們經(jīng)常能吃到的一種食物,如果將剝花生和數(shù)學活動相結合一定很有趣。這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讓孩子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米的數(shù)量,并嘗試有計劃、有條理的進行剝花生和做記錄的活動。通過活動更讓幼兒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并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shù)數(shù)、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多種二等份的方法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

          2、體會二等分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美化作用。

          活動材料;

          教具:小螞蟻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小螞蟻邀請你們到螞蟻王國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

          第二組:毛線、彩帶、吸管、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shù)數(shù)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shù)數(shù)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小螞蟻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試試四等份、五等份......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shù)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四、活動準備

          PPT課件、學具操作材料(打。、數(shù)字卡片(打印)。

          配套課件: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課件《6的分解組成》PPT課件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ㄒ唬、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只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分別演示點擊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shù)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shù)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請幼兒讀屏幕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組成6,2加4等于6。

          (三)、鞏固練習(操作學具)

          找鑰匙開鎖(開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鑰匙和鎖上的數(shù)字,哪兩個數(shù)字合起來是6,就用線連起來)。

          (四)、游戲活動

          1、“找朋友”。

          游戲規(guī)則:請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shù)和起來是6。

          2、火車開了。

          游戲規(guī)則:幼兒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shù)字合起來是6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5-27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20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11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17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05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7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