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感知和比較物體的大小。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果樹林背景圖、小刺猬頭飾、果子、熊(大、。、籃子(大、小)、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和你們一起玩游戲,我當刺猬媽媽,你們當我的孩子,好嗎?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今天就隨媽媽一起到果園收果子去嘍,那咱們出發(fā)吧。ㄒ魳菲穑题瑡寢寧〈题S小汽車音樂進入場地)。果園到了,好漂亮的果園呀!果樹一樣大嗎?樹下的樹洞一樣大嗎?地上的果子呢?(教師指向背景圖的'果樹、樹洞、地上的果子,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果園中的果樹、樹洞、果子等大小的不同。)
二、基本部分:
1.滾果子,比大小。
師:小刺猬的本領可大了,你們看小刺猬是怎么背果子的?(課件演示:小刺猬背果子)剛才小刺猬是怎樣把果子背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在地上來回的滾)。
2.收果子,比大小。
師:咱們和媽媽一起去滾果子吧?(師幼隨音樂在地上一起滾)孩子們快起來看一看,你們身上背上果子了沒有?(引導幼兒相互發(fā)現(xiàn)背上的果子)你們看,這兩個籃子哪個大?哪個。浚ń處熤赶虿煌笮〉幕@子),請你們把身上的大果子放到大籃子里,小果子放到小籃子里(課件同時演示,將大小不同的果子放入相應的籃里)你們可以相互幫助,把身上的果子都取下來。(幼兒將果子粘籃內,教師在一旁檢測、輔導,引導幼兒將大小不同的果子放入相應的籃里。)
3.存果子,比大小。
師:你們快看,咱們的籃子都裝滿了,剩下的果子放哪呢?(幼兒自由表達想法),咱們放樹洞里吧?大果子放哪個樹洞?小果子呢?(引導幼兒比較身上、地上所剩果子的大小,并儲存在相應的樹洞里)
4.送果子,比大小。
師:看!誰來了?(課件演示:引出大熊、小熊),那咱們把樹上的果子送給大熊和小熊吧?大果子送給誰?小果子呢?(引導幼兒比較樹上果子的大小,將大小不同的果子分別送給大熊和小熊)
三、結束部分:
咱們的本領可真大!果園里這么多的果子都收完了,還分清了大和小。時間不早了,咱們回家吧。ㄓ變弘S音樂將收獲的果子送回家)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屈膝朝前、往后爬,提高身體的空間知覺。
2.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和靈活。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桌子或大紙箱
活動過程:
1.兩張桌子合起來成為一條“長隧道”,幼兒隨意地在“隧道”里往前或往后來回地鉆爬。
2.教師在“隧道”口放置一些“食物”,誘導幼兒爬出洞口來找食物吃。幼兒則一邊爬一邊說:“我是一條毛毛蟲!
3.幼兒可以將拿到的食物放在自己的頭上或背上,待自己爬出洞口后,找一個地方休息。
活動建議:
1.教師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閱讀《我是一條毛毛蟲》,理解體育游戲“我是一條毛毛蟲”的做法。
2.幼兒爬“隧道”的'距離在120cm為宜。
3.“食物”可以用小沙包等替代。
4.活動前將場地整理清楚,地上不要有雜物,以免刺傷幼兒皮膚。
活動反思:
讓幼兒感受運動游戲的愉快。開闊了幼兒的思維與想象。有了這些的經驗,我想,幼兒無論在任何的活動中,都能大膽想象,勇于表達,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也符合新綱要的精神。讓我們都多一雙慧眼吧,為了讓新一代的孩子們富有個性的發(fā)展,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人員:
全體幼兒、家長、教師
活動目標:
增加家長與孩子的親自之情
活動準備:
氣球、尾巴若干條,墊子、筐子、紙球等
活動過程:
l 表演歌曲《秋天》
l 小二班比賽項目及規(guī)則:
一.親子二人行(6個家庭)
1、幼兒與家長面對面,踩父(母)腳上,起點準備;
2、游戲中幼兒與家長必須始終手拉手,幼兒腳不得踩地;
3、先到終點者為勝。
二.我們一起來套圈
1、寶寶與家長站起點準備;
2、游戲開始,幼兒跑到終點取呼啦圈,一次取一個,迅速跑回套在家長身上;
3、在規(guī)定時間內家長身上圈多者為勝。
三.追地雷
規(guī)則:母親在腳上纏上氣球,孩子去踩氣球,最后一個人剩下氣球的為勝。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組成一條牛。爸爸為牛頭,媽媽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為牛身,孩子緊貼媽媽身后做牛尾,孩子褲腰上別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圍場地內,幾個家庭展開揪尾巴比賽。最后看哪個牛頭揪到的尾巴多,哪個家庭就獲勝。
五.撿落葉:家長和孩子一起撿落葉,用樹葉做成樹葉畫,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感受并初步辨認鼓、碰鈴、蛙鳴簡、三角鐵等樂器的音色,嘗試為教師齊聲伴唱。
2、學習聽辨樂器音色表演相應動作,增強音樂聽力與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鼓、碰鈴、蛙鳴簡、三角鐵各一個。
2、老虎、小兔、青蛙、小猴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四種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動物的名稱,并模仿各種動物的基本動作。
2、引導幼兒傾聽并分辨樂器的音色,嘗試進行初步的匹配。
注意敲擊鼓、碰鈴、蛙鳴簡、三角鐵四種樂器,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其音色,與圖片上的四種動物進行匹配。
逐一演奏四種樂器,引導幼兒認真聽辨并做相應動物的動作。
3、演唱歌曲,引導幼兒齊聲伴唱。
教師唱到"什么聲音響"?后,在間奏處有節(jié)奏地敲擊樂器,引導幼兒辨別聲響并做相應動物的動作4幼兒游戲。規(guī)則:幼兒必須在教師唱完"看誰辨得清,辨得清"后,才能做動作。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教育幼兒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
2、斑馬線給人們帶來安全。
3、不走斑馬線會肇成事故的危險性。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準備:
斑馬線的圖片、事例1"2個
教學過程:
(一)老師拿出斑馬線圖片供幼兒認識。
提問;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它用來干什么的`呢?
3、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用到斑馬線!
(二) 教師講解斑馬線給人帶來的重要性。
提問:
1、有了斑馬線會怎么樣呢?
2、如果沒有斑馬線的話馬路上的人又會怎么樣呢?
(三)總結以上所說的事,進行反思。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一些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了有關斑馬線和過馬路的知識,這些幼兒非常樂意向其他同學介紹,其他幼兒們也很樂于接受自己同學傳達的信息。家長在生活中,更加要時刻提醒幼兒注意交通安,強化幼兒的意識。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謠,學習看圖譜演奏。
2、嘗試根據(jù)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圖片、樂器:打棒、碰鈴
活動重難點:
在熟悉歌謠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演奏。
用碰鈴演奏十六分音符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唱歌嗎?
師:有一位修鞋匠老爺爺他手中的錘子也會唱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
二、互動學習
(一)欣賞歌謠,初步理解歌謠
師:老爺爺手中有幾種錘子?(出示大小錘子圖片)
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有什么不一樣?
。ǘ┰俅涡蕾p歌謠,感知大小兩種錘子的節(jié)奏
1、師:大錘子是怎么敲的?
(出示圖譜1)
師:敲了幾下呢?
師:我們一起拍手來試試。
師:大錘子敲得聲音重還是輕?
師:我們再來試一試。
2、師:師:小錘子是怎么敲的.?
。ǔ鍪緢D譜2)
師:敲了幾下呢?
師:小錘子敲得聲音重還是輕?
師:我們一起拍手來試試。
3、教師說前半句,幼兒拍手表現(xiàn)兩種錘子的輕重
三、探索交流
(一)學習看圖譜,初步感知節(jié)奏
1、師:我們一起看圖拍一拍老爺爺修鞋的地方。剛才我們拍了手,還可以拍哪里?
2、跟隨音樂看圖譜感知節(jié)奏。
。ǘ└鶕(jù)樂器的音色為歌謠選擇樂器
1、師:小朋友真棒,知道在修鞋的地方拍手,說詞的地方擺頭。瞧,老爺爺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呢。(出示打棒、碰鈴)
師:你們認識嗎?
2、師:哪一種樂器的聲音像大錘子在敲?
師:哪一種樂器的聲音像小錘子在敲?
3、幼兒分兩組分別使用打棒和碰鈴。(教師巡視檢查幼兒樂器的用法)
4、師:我們用樂器寶寶來試試:大錘子唱歌當當當當,小錘子唱歌叮叮叮叮叮
叮叮叮叮叮。
。ㄈ┛磮D譜完整演奏
1、教師指圖帶領幼兒演奏(提醒幼兒說詞部分樂器休息)
2、教師小結:樂器的使用以及小錘子的演奏
師:小朋友想一想碰鈴怎么就敲得快了?
3、幼兒互換樂器,感受不同音色的樂器所演奏的效果不同。
四、拓展延伸
師:這首歌謠叫《錘子歌》,老師將圖譜放到表演區(qū),小朋友可以試試除了用打棒和碰鈴伴奏,還可以用什么樂器。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介紹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家”這一話題進行談話,培養(yǎng)幼兒安靜地聽同伴談話,和輪流談話的習慣。
3、讓幼兒初步體會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知道關心家人,愛護家人。
二、活動準備:
1、實物玩具:小貓。
2、每個幼兒一張“全家!闭掌
3、錄音機磁帶錄有《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愛住我家》、投影機、照相機(請一名老師幫忙拍照)。
4、主題墻:一幅畫有別墅的畫。
5、讓幼兒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與平時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1)放錄音《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動作。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家里有誰”要求語句完整。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好媽媽,我們和媽媽相親相愛,在我們的家里除了媽媽還有誰?誰能告訴老師?教師利用實物投影,讓幼兒看著照片講,教師重復幼兒的話,練習說話的完整性。(有……有……還有……)
(3)請小朋友拿照片,互相交談“照片上有誰?”
師:大家一定也想說說自己的家。好!拿好照片,給自己旁邊的好朋友說說“照片上有誰?”要求用(有……有……還有……)說一句完整的`話。
(4)了解、豐富詞匯“全家!钡暮x。
剛才,小朋友們介紹的很好。誰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豐富詞匯“全家!保┠贸鰩讖埲腋U堄變翰拢骸斑@是誰家的全家福?”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集體討論,要求聲音響亮地表述。
(1)老師出示玩具小貓。師:看!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小貓咪咪.。咪咪與大家打個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說?(幼兒回答)
師:它很能干,能大膽地說出爸爸媽媽的工作?
老師以小動物的語氣回答問題:
聽!小朋友我叫咪咪,我的爸爸在學校當老師,媽媽在醫(yī)院當醫(yī)生。
。2)教師提問請幼兒回答。
A、小貓咪咪說:“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請幼兒回答。
B小貓咪咪說:“小朋友們真能干。誰還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家做些什么事?”請個別幼兒上臺講給大家聽,對于講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讓他抱抱親親小貓咪咪。
(3)幼兒完整講述。
師:現(xiàn)在老師要請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照片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家有誰?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他們經常在家做什么事?”
3、拓展談話范圍。
師: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幼兒A:我喜歡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給我買好吃的還有漂亮的衣服。
B:我喜歡我的爸爸媽媽,我生病了他們帶我上醫(yī)院。
情感教育: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家人說一句“甜甜話”。
(1)小結提問,引出話題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以及在家經常做的一些事情,還說非常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其他小朋友喜歡爸爸媽媽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很喜歡爸爸媽媽,因為他們給你們買好吃的,買愛玩的,幫你們做了許多事情,爸爸媽媽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他們,希望他們天天開心,永遠年輕、漂亮,對嗎?
。2)說一句甜甜的話。
師:爸爸媽媽今天他們就在我們的身后,讓說一句甜甜的話讓他們開心開心好嗎?(幼兒回答)
師:大人們聽了孩子的話是否很開心?
4.布置“全家!睂诳偨Y評價、結束活動。
(1)談話引出師生一起合拍“全家!
師:我們小七班就像一個幸福的大家庭。老師像你們的媽媽,你們也像老師的寶寶,小朋友之間就像兄弟姐妹,我們親親熱熱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老師知道大家都很愛這個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見她們,現(xiàn)在老師有個好主意,讓我們一起來拍一張“全家!比缓蟀堰@張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貼進老師畫的別墅里,組成一個幸福的大家庭貼在教室走廊的墻壁上,讓大家每天在進出教室時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好不好?
。2)拍照、粘貼幸福大家庭,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講解粘貼方法:搬進別墅,每個窗戶就是一間房間,我們拍完照后,請大人幫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圖釘,孩子拿著照片共同把照片貼進每一個窗戶里。放錄音《讓愛住我家》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間房間里。
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guī)桶职謰寢、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幼兒了解、感受到家人為自己勞動的辛苦?/p>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接受同伴的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聽音樂大膽想象動作,促進幼兒間的交往。
2、能快樂的`與老師、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一張、一段歡快的音樂、尾巴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圖片,大家猜猜這是誰的尾巴?
1、你猜我猜大家猜,這是誰的尾巴?
2、你還知道那些動物也有尾巴的?
二、長尾巴行動:
小朋友老師發(fā)現(xiàn)身后好痛哦,好像要長東西了!小朋友快來幫幫我哦,你們一起喊:“長長長!”看老師身后長出什么來了?
1、出示身后的尾巴:
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呀?(尾巴)那請你說說尾巴有什么用呢?(幼兒自由說說如可以游戲、跳繩、走、跳舞等等)
2、那今天我們就用尾巴來跳舞吧
教師放音樂,幼兒第一次感受音樂,同時在音樂中讓幼兒自己舞動尾巴,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
三、請幼兒創(chuàng)編尾巴跳舞的動作并請?zhí)暮玫挠變菏痉独蠋煱l(fā)現(xiàn)某某小朋友跳地可真好呀!大家看看他是怎么跳得呀?我們也學一學他吧!
四、與同伴一起創(chuàng)編尾巴跳舞的動作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來跳一跳尾巴舞吧!
五、結束活動:《游戲抓尾巴》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豐富幼兒關于紅、黃、綠、藍等顏色方面的經驗。
2、引導幼兒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花園(花瓣中藏著相應顏色的擬人化色彩寶寶),太陽媽媽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種顏色的口袋)。
活動重難點:
認識青色寶寶;學說完整句“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過程:
一、情景講述:
1、幼兒隨音樂進入花園,教師扮演太陽媽媽從花園里慢慢出來,向幼兒介紹自己和七個顏色寶寶。
2、以“幼兒呼喚顏色寶寶的名字,發(fā)現(xiàn)有的顏色寶寶不見了”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fā)幼兒找顏色寶寶的興趣。
二、找顏色寶寶:
1、幼兒分散在花園里找顏色寶寶,找到后相互交流,并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2、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把顏色寶寶插入太陽媽媽身上相應顏色的口袋里。)
3、太陽媽媽和幼兒共同檢查顏色寶寶是否找對了家。(重點向幼兒介紹青色寶寶)
三、聯(lián)歡活動:
幼兒與太陽媽媽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我的這次活動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環(huán)節(jié)時,幼兒情緒高漲都爭搶著把自己的顏色寶寶送給太陽媽媽,場面有一些混亂,出現(xiàn)了擁擠、推揉的現(xiàn)象,如果我不將七個顏色寶寶的家都放在身體的前面,分別把他們的家放在身體前后位置,那么幼兒就可以分散開來,自由送顏色寶寶回家了。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的設計,做到活而不亂,能收能放,讓每個孩子都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07-20
[經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
【經典】小班教案09-06
(經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精選]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