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09 10:09:2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合集)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合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1-3的點數(shù)。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3個、香蕉2個、桔子2個、柿子3個。

          2、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請一名幼兒摸一摸是什么禮物?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實物水果,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shù),同時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ǎ保┏鍪咎O果,教師提問: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蘋果?蘋果和小朋友們比較誰多,誰少?每個小朋友想吃到蘋果我們應該怎么辦?

         。ǎ玻┏鍪鞠憬叮處熖釂枺合憬妒鞘裁搭伾?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香蕉?蘋果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常┏鍪臼磷樱處熖釂枺菏磷邮鞘裁搭伾?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吃過柿子嗎?有什么味道?一塊數(shù)一下,有幾個柿子?柿子和香蕉比較誰多,誰少?

         。ǎ矗┏鍪窘圩樱處熖釂枺航圩邮鞘裁搭伾?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有幾個桔子?桔子和香蕉比較一樣多嗎?柿子和蘋果比較,一樣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吃桔子?

          小結:秋天到了還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要多吃水果,這樣我們會長的更帥、更漂亮,身體也會長的更棒。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shù),進一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出示掛圖,教師提問:圖上都有什么?紅花和黃花各有多少?它們一樣多嗎?樹有幾棵?氣球有幾個?樹和氣球比較一樣多嗎?氣球和紅花比較誰多,誰少?

          小結:今節(jié)課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學會數(shù)數(shù)了,會兩物體間比較多、少和一樣多了,現(xiàn)在我們放松一下吧。

         。、做游戲《拍蚊子》學說兒歌:拍蚊子,拍蚊子拍拍拍,啪。邊說兒歌邊拍手,啪幾下拍幾個蚊子,說出數(shù)字,引導幼兒拍手。

          三、活動結束:以游戲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接龍是中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優(yōu)秀,我們的童年或許都有它的伴隨,也在和它的互動中朦朧的了解了數(shù)字,接受了數(shù)的對應,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幼小的我們或許都沒感覺學數(shù)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樂此不疲。我認為這樣一種蘊含數(shù)的概念、給予孩子快樂學數(shù)的游戲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應該是適宜的.,因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快樂學數(shù)學”……等等等等《綱要》新精神。因此我從接龍游戲入手,以接龍游戲特點為切入口,設計了這樣一次數(shù)學活動,嘗試通過了解接龍、走進接龍、設計接龍等環(huán)節(jié)幫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國傳統(tǒng)游戲——接龍的排序規(guī)律,并在探索簡單的推理方法中,學習制作接龍卡。

          重點:

          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jīng)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難點:

          1.孩子對前后卡片的界限區(qū)分。成因是接龍卡本身有兩小部分所組成,容易會造成孩子辨別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兒的逆向思維發(fā)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個已知數(shù)所誤導。

          解決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雙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順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過渡。

          2.資源共享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補缺的難點,達到資源共享。

          活動目標:

          1.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jīng)驗合作制作接龍卡。

          2.嘗試用簡潔語言介紹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能運用以往的數(shù)學經(jīng)驗表明意思。

          活動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舞龍”引出課題。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里見過“龍”。

          教師目標:為學習接龍游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tǒng)的頌揚。

          第二環(huán)節(jié):觀察并尋找接龍卡規(guī)律。

          這條“龍”是怎么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

          教師目標:2.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游戲的基本方法,激發(fā)參與操作的愿望。

          第三環(huán)節(jié):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

          (四類不同難易的操作材料)

          教師目標:讓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學習接龍游戲方法,體驗游戲的樂趣,并能將規(guī)律活學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數(shù)物接龍卡。

          教師目標:提升接龍游戲的規(guī)律難度,促使幼兒的思維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決問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與組合數(shù)。探索簡單事物的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發(fā)現(xiàn)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排除、猜測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數(shù)字是幾。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性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有香蕉、蘋果、橘子三種水果。小剛說:“每人只吃一種水果,我不吃橘子!毙×终f:“我既不吃蘋果,也不吃橘子!辈乱徊滤麄內烁鞒允裁此?

          二、新課。

          1、出示例2 在下圖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四個數(shù)并且每個數(shù)在每行每列只出現(xiàn)一次。B應該是幾?

          給學生讀題思考的時間,然后說說知道了什么信息?

          師:你們首先確定哪行哪列的數(shù)?先看哪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就能確定這個空格應填的數(shù)。A是幾?怎么想的?B是幾?怎么想的?接著該怎么填?

          2、訂正答案。并說理由。

          3、做一做。

          在圖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shù),并且每個數(shù)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現(xiàn)一次。B應該是幾?其他方格里的數(shù)是多少?

          4、師:在解題時同學們一定先確定哪個空格的行和列出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依照這樣的線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數(shù)。

          三、練習。

          1、在圖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shù),并且每個數(shù)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現(xiàn)一次。B應該是幾?其他方格里的數(shù)是多少?

          2、在圖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這四個數(shù),并且每個數(shù)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現(xiàn)一次。B、C各是幾?其他方格里的數(shù)是多少?

          3、動筆練習,完成書上第6、7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們做這樣的題是不是很有興趣?

          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shù)學成績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數(shù)學網(wǎng)特地為大家整理了數(shù)學廣角簡單推理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到大家,同時祝大家學業(yè)進步!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目標:

          1.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2.在數(shù)石頭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排序卡、記錄卡、動物與石頭的比較圖、鉛筆橡皮若干。

          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播放課件:圖1)

         。1)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游锱笥,你們看,都有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朋友?(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鱷魚、毛毛蟲;6位朋友)

          (2)這些動物朋友都有自己的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們的特征和名字一塊兒說出來嗎?

          2.了解桃子的特征。(播放課件:圖2)

         。1)咦,這是什么呢?(桃子)這個桃子長得什么樣?猜猜看還會發(fā)出什么味道?看到這樣一個圓圓的,又大又香的大桃子,你最想干什么?

         。2)長耳朵兔子、長尾巴猴子、高個子長頸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鱷魚、小小的毛毛蟲和我們一樣,它們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墒亲屨l先吃好呢?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動物高矮、大小、長短排序。

         。1)討論按個子的高矮排序。(播放課件:圖3、4)

          幼兒討論按照個子高矮排序,小動物們分別排第幾。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播放課件:圖5、)

          幼兒討論按照嘴巴大小排序,小動物們分別排第幾。

          (3)按耳朵的長短排序。(播放課件:圖6)

          幼兒討論按照耳朵長短排序,小動物們分別排第幾。

         。4)按尾巴的長短排序。(播放課件:圖7、8)

          幼兒討論按照尾巴長短排序,小動物們分別排第幾。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討論比重方法。(播放課件—圖9、10)

          A.剛才,長頸鹿要求比個子的`高矮,鱷魚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出示大小、長短排序圖)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誰最重)

          B.用什么辦法知道誰最重呢?(蹺蹺板)師生討論:運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C.你們平時玩過蹺蹺板嗎?重的一頭蹺蹺板就往下沉,輕的一頭就被蹺起來了,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么呢?(一樣重)

          D.今天小動物們就是用蹺蹺板來稱重量,他們坐在蹺蹺板的一頭,另一頭放石頭。那怎么樣能比出誰重、誰輕呢?(只要數(shù)一數(shù)石頭的數(shù)量就可以了)石頭多的就表示什么?石頭少的呢?

          E.真是一個好主意。瞧,小動物們找來了許多一樣大小、一樣重量的石頭,爭先恐后的坐到蹺蹺板上,忙著稱自己的體重。比高矮、大小、長短時,它們個個整齊的排好隊,比得清清楚楚?蛇@一次它們每人一個蹺蹺板,誰都沒法互相數(shù)一數(shù)。為了公平起見,等會兒,我們來幫它們數(shù)數(shù)每人稱出了幾塊石頭的重量。數(shù)的時候,既不要漏數(shù),也不要重復數(shù),幼兒按順序數(shù)石頭。

          (2)幼兒數(shù)石頭,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數(shù)石頭結果,教師記錄,拓展幼兒對“等號、小于號、大于號”實際運用的經(jīng)驗。

          (4)比出動物的輕重。

          A.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重了?誰排第二個?第三重呢?第四重?第五重?最輕的是誰呀?

          B.出示重量排序圖。

          3.按動物的高矮、大小、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的排序。(逐一播放課件圖片11——13)

         。1)“不行”這個時候一點也不起眼兒的毛毛蟲大喊一聲!盀槭裁床还苁裁错樞,都要從最大的開始!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論誰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動物,我還是第一名;要說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還有,要是問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的不還是我嘛!從小的順序開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這個桃子就應該是我先吃!”

          (2)咦,比誰最高,長頸鹿是第一名;比誰的嘴巴最大時,鱷魚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長、尾巴最長時,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誰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蟲排序圖)現(xiàn)在,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毛毛蟲是第一;比誰的嘴巴最小,毛毛蟲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動物,毛毛蟲還是第一名,要說尾巴最短的,毛毛蟲又是第一名;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不還是毛毛蟲嘛!

         。3)師: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引導幼兒各自講述自己的道)

         。4)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fā)生?(排隊、坐座位、做操時)

          三、品嘗桃子。(播放課件圖片14)

          1.看來,毛毛蟲說的很有道理。它一邊說著,一邊“嗖”的一下鉆進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嘗著,邊吃邊說“朋友們一起來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動物,一起分享著又大又紅又香的桃子。

          2.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掌握20元的錢幣兌換,進一步體驗錢幣與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

          2、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適合的商品,制定購物計劃,并愿意把自己的購物計劃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超市里帶價格的商品圖片,復印的錢幣若干(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

          2、記錄表格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小小儲蓄員”,復習10元以內錢幣的兌換。

          導語:“你們都是最棒的儲蓄員,怎么能把我的錢換成比它小的呢?”

          教師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錢幣,引導幼兒用自己操作盤中的錢幣(幼兒操作盤中有若干個1元、2元、5元的錢幣)進行正確兌換。

          提問:

          ①“小小儲蓄員,請給我換錢,這是2元的,請問怎么換?”

          ②“小小儲蓄員,請給我換錢,這是5元的,請問怎么換?還能怎么換?”

         、邸靶⌒π顔T,請給我換錢,這是10元的,請問怎么換?還能怎么換?”

          2、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20元錢幣的兌換方法。

         。1)傾聽故事:《沒零錢的聰聰牛超市》

         。2)討論:“怎樣幫助聰聰牛把20元錢換成零錢?”并引導幼兒想出20元錢可以換成2個10元錢。

          (3)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請兩個小朋友一組用操作盒里的零錢隨意搭配組成20元錢,組成以后,再數(shù)數(shù)你用了幾個1元?2元?5元?10元錢?把個數(shù)填在記錄表里!

         。4)探究20元錢的多種兌換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并想出多種20元錢的兌換方法。(如:20元錢可換成10元和5元和2元和2元和1元;還可以換成4個5元的…… )

          3、制定并分享購物計劃

         。1)提問:

         、龠@是聰聰牛超市里的商品圖片,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商品?

         、诿糠N商品多少錢?你想買什么?

         。2)出示購物計劃記錄表,示范講解記錄方法

          引導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要買的東西,并把你想買的.東西畫在記錄表上,記下它的價格。(教師指導幼兒用圖畫或剪貼的方式把選擇的商品記下來;選商品時選一樣,記一樣。)

          (3)請小朋友互相講解購物計劃,教師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

          活動延伸:

          1、請家長根據(jù)幼兒購物計劃記錄表與幼兒一同計算所需的錢數(shù)。并根據(jù)計劃的可行性帶幼兒到超市購物。

          2、活動區(qū)活動:

          (1)超市:請幼兒用20元錢進入超市購物。

          (2)數(shù)學區(qū):請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20元以內錢幣兌換。 附表1:20 元組合記 表姓名:

           錢幣面值 ( )個 一元 二元 五元 十元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課題生成:

          在以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為重點的《賣玩具》的社會彭動中,幼兒會不會算賬成了活動是否能順利開展的前提。女幼兒為了付給別人9元錢,好不容易從自己的口袋里數(shù)出九7元錢”(以圓片代替),結果,因為“錢”太多,對方?jīng)]拿好,撒了。既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開展,幼兒的思維似乎迢留在“l(fā)”和“許多”的水平上,對數(shù)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還肚糊,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本課題。

          活動目標:

          1、了解數(shù)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復習10以內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具:小豬木偶一個、磁鐵教具貓一只(身上標有7元)、磁鐵數(shù)字卡片若干(1、2、5);

          學具:貼有價錢的玩具若干,游戲用的硬幣和紙幣若干(元)、掛袋人手一只。循環(huán)游戲的作業(yè)單若干(作業(yè)單里的不同)。

          活動過程:

          1、復習數(shù)的概念。

          (1)拍手數(shù)數(shù):一個一個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一五個五個數(shù);

          (2)復習順數(shù)、倒數(shù)游戲“打電話”;

          (3)復習lO以內數(shù)的組成游戲“碰球”。

          2、學習用幾個小數(shù)組合成大數(shù)的方法付錢。

          (1)情境表演“小豬買玩具”,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思考

         、俪鍪灸九夹∝i,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摯熱。

          教師邊操縱木偶小豬邊說:“我是小豬,自從上次小我賣掉舊玩具,我就經(jīng)常賣掉舊玩具,去買新玩具。瞧,了,我去買新玩具啦!”

         、谠O計小豬遇到困難的情節(jié),激起幼兒積極思考的:

          買賣對話:

          “賣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賣方配班老師)

          “這只狗我喜歡,我有錢,我買了!(買方小豬)

          “這是1元,這是2元,這是5元,噯,怎么沒有9元起,我沒有9元錢,便宜點賣嗎?”(買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錢,你動動腦筋想一想?

          老師:“小豬口袋里的錢夠嗎?它應該怎么付錢?”

         、蹅別操作,集體驗算。(引導幼兒思考幾種不同法,如兩個l元、一個2元和一個5元合起來是9元等。)

          (2)出示磁鐵教具貓(標有7元)、數(shù)字卡片(標有1的圓形卡片若干,代替錢),和幼兒共同討論并演示數(shù)的分的關系。

          提問:“買價格7元的玩具貓可以怎么付錢?”(鼓勵多種組合的方法。)重點:理解總數(shù)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

          (3)幼兒玩循環(huán)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的要求及玩法:“你們想去買玩具嗎?要買玩具首先要學會算賬。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數(shù)字,有的需要你根據(jù)玩具的價格在要付的錢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細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業(yè)單左邊的玩具賣多少錢,如果你要買,應該怎么付錢呢?你就在右邊要付的錢上打上勾。”

          3、嘗試用組合付錢的方法買玩具。

          (1)“現(xiàn)在老師是營業(yè)員,你們想來買玩具嗎?”(請3~4個幼兒嘗試買玩具。)

          (2)“你們想當營業(yè)員嗎?這次,不僅買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賬,賣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動腦筋,可不能收錯了錢!(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買賣玩具。)

          (3)交流付錢的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因為在此活動前曾經(jīng)開展過“賣玩具”的活動,因此,幼兒已積累了一定的買賣經(jīng)驗,對“賣玩具”很感興趣。在“賣玩具”的活動中,一個一個數(shù)硬幣付錢的方法也讓幼兒感到不方便,他們迫切需要學會方便、快捷的付錢方法,以滿足他們買賣玩具的需要。所有這些,為數(shù)學活動“買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鋪墊,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顒又,通過看情景表演、幫小豬解決難題、學算賬及要玩具,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嘗試了多種組合的方法。他們思維也很活躍,活動環(huán)節(jié)的一步步深入將幼兒的情緒逐步推向高潮,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專家點評

          孩子都有介入成人生活的愿望,而買賣常是發(fā)生于成人之間的活動,幼兒只是旁觀者。當老師把“買賣”引入幼兒的活動,有場景、“商品”、有“錢幣”、有“交易”時,幼兒的需要被激活了,于是,他們很投入地進行“錢幣”與“貨物”的交換,進行錢幣的計算。老師們不妨再大膽些,在班級或幼兒園搞一個小“市場”,讓幼兒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帶來,帶上10元錢(由不同面值組成),讓幼兒進行“交易”,以體驗一次真正的錢幣與商品之間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梢詳嘌裕寒敂(shù)學活動與幼兒的內在需要聯(lián)系起來時,他們的數(shù)學活動會非常投入。

          三、反思與討論

          你了解孩子的問題和需要嗎?試著也從孩子的問題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動。資料卡——有關幼兒學習數(shù)學活動的關鍵經(jīng)驗。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目標:

          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準備:

          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

          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yǎng)大。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

          小熊把紙對折后打開,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范剪好后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么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只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么?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在快樂的游戲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愿意參與活動。

          2、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發(fā)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尋找物體的不同特征,并按物體的多個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分類。

          二、活動重點與難點:

          能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推理,按物體的'多個特征進行肯定與否定分類。

          三、活動準備:

          包裝好的禮物20個(大小、顏色、形狀、花紋、裝飾均不同)、標記卡、操作紙、黑色水彩筆

          四、活動過程:

          1、出示禮物,交待課題,引起興趣。

          師:(出示禮品盒),今天劉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份禮物,就藏在這中間的一個盒子里。請你們來找一找,禮物藏在哪個盒子里,找到了,禮物就會送給你們!

          2、觀察禮品盒,引導幼兒比較、分析禮品盒的不同特征。

          1)重點引導幼兒從大小、形狀、顏色、花紋、裝飾的不同上進行比較。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標記

          3、游戲:找禮物。引導幼兒按物體的多個特征逐一進行肯定與否定分類。

          1)交待游戲要求。

          師:這么多的禮品盒,禮物到底藏在哪個盒子里呢?為了幫助你們找到禮物,你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盒子的不同特征向劉老師提問,不過,一次只能問一個特征,而且我只會用“是”和“不是”來回答你們!

          2)引導幼兒用“禮物是不是放在xx盒子里”的句式進行提問。

          3)教師用肯定與否定的語言回答后,請幼兒把不符合條件的禮品盒拿掉。

          4)找到禮物后,集體檢驗標記與禮品盒是否符合條件。

          4、幼兒操作練習

          1)出示禮品券,討論如何用去掉的方法找到禮物。

          2)檢驗幼兒作業(yè),分享禮物,自然結束。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目標:

          1、學習數(shù)形配對,并區(qū)分6和9,復習9以內的數(shù)字。

          2、初步了解數(shù)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

          3、通過編電話號碼,感受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shù)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樂。

          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

          2、小猴、小熊、小兔的圖片各一

          3、幼兒每人兩份操作圖

          4、鉛筆人手一支

          5、玩具電話機一部

          過程:

          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下個星期,我們班有兩個小朋友要來過生日了,我們邀請幾個小動物一起來分享生日蛋糕,好嗎?請小朋友幫忙想個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呢?(寫信、打電話、到家里去請、上網(wǎng)、發(fā)Email等)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你覺得這些辦法中什么辦法最好最快呢?(打電話)

          師:那我們就打電話邀請它們吧!我們要先查一查小動物的電話號碼。我們先來查一下小猴家的電話。(出示小猴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咦?怎么只有圖形沒有數(shù)字呢?別著急,號碼就藏在這些圖形里面呢!(引導幼兒觀察圖形并記錄數(shù)字583469。請6位小朋友一起來示范)這就是小猴家的電話:583469(跟老師讀兩遍),(請一幼兒上來打電話給小猴:喂,你好!是小猴嗎?我是月亮班的小朋友,下個星期,我們有小朋友過生日了,我請你來吃蛋糕,好嗎?好的,再見!)

          師:小猴家的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還要查一下小熊和小兔的電話。(出示小熊、小兔的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它們的電話號碼也藏在這些圖形里,不過,我要請小朋友來找了,找出來了把數(shù)字寫在老師發(fā)的紙條上,看誰找的又快又對。(也可考慮分兩組同時進行操作)(操作結束后,請幼兒把正確號碼寫在黑板上:583496、582734)兩組各派一個代表打電話邀請小熊和小兔。

          二、感知數(shù)字的變化

          師: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幼兒拍手)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猴家的號碼有幾個數(shù)字?小熊家的呢?小兔家的呢?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shù)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呢?(因為數(shù)字的排列不同)

          觀察:這三個號碼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小猴家的.號碼是6、9,小熊家是9、6,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shù)字,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三個號碼都是6位數(shù),前兩位都有5、8)

          師:老師經(jīng)常要把6和9搞錯,請小朋友來幫幫我,怎么樣才能記住6和9。(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師:這三個號碼中一共用了哪些數(shù)字寶寶?(幼兒說一個,教師出示一張數(shù)卡)還有哪個數(shù)字寶寶沒出來?(1)出示0:你們認識這個數(shù)字嗎?(教師給數(shù)字寶寶按0——9的順序排好隊: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寶寶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看:1象鉛筆細又長,2象小鴨水上飄,3象耳朵聽聲音,4象小旗隨風搖,5象秤鉤秤重量,6象豆芽咧嘴巴,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擰一道,9象勺子能盛飯,0象雞蛋做蛋糕。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師:我們的電話號碼就是用0——9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編出來的,小朋友家也有電話,但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請每個小朋友開火車來把自己帶過來的號碼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以后有什么事你們可以互相打打電話。

         。1)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邊讀邊說說由幾個數(shù)字組成的)

         。2)小結:我們山觀地區(qū)家里的電話和小靈通號碼都是由8個數(shù)字寶寶組成的,手機號碼是由11個數(shù)字組成的,常用的比較特殊的電話象110、119、等只有三個數(shù)字組成。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可以作為延伸活動)

          1、師:這些數(shù)字真有趣,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呢?下面我們小朋友來做件好事,用數(shù)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這樣就方便大家聯(lián)系了,你們說好不好?(幼兒自編號碼、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念所編的號碼)

          2、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教師裝訂)

          結束語:一本電話簿編好了,我們趕緊出去告訴其他小動物,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5-27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7

        大班我的數(shù)學教案08-1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7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