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26 10:27: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學教案7篇(精品)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教案7篇(精品)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產生興趣,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和體驗探索的樂趣。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讓幼兒對活動中出現的科學現象感興趣。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

          2、知道兩種顏色混合比例的不同變出的顏色也會不同。

          3、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的喜悅。

          活動重點:

          知道兩種顏色混合比例的不同變出的顏色也會不同。

          活動難點:

          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空水瓶若干,裝上清水;涂有紅色、黃色、藍色編上1、2、3編號的水瓶蓋;兩種顏色不同比例混合后出現的各種顏色的色卡每組一張(紅色和黃色、紅色和藍色、藍色和黃色);幼兒每人一張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

          教師出示2號涂有黃色顏料的瓶蓋,讓幼兒看到黃顏料,蓋在空瓶上,搖晃瓶子,請幼兒觀察水的變化。(水變成了黃色)再出示3號涂有藍色顏料的瓶蓋,蓋在裝有清水的瓶子上,搖晃瓶子,請幼兒觀察水的變化。(水變成了藍色)

          (設計理由:用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給幼兒提供觀察的機會。)

          二、顏色變變變

          下面老師有一個問題了,黃色顏料將水變成了黃色,藍色顏料將水變成了藍色,那如果我把黃色和藍色放在一起,水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幼兒自由討論并回答)

          我們一起來變一變。

          請幼兒先拿起2號瓶蓋,蓋緊瓶蓋,搖晃瓶子,水變成黃色之后,拿掉2號瓶蓋,換3號瓶蓋,再搖晃瓶子,請幼兒觀察水變成了什么顏色。再請兩名幼兒把瓶子拿到前面,其他幼兒觀察一下,兩個人變出來的顏色是不是一樣的。(找兩瓶色差較大的)為什么會不一樣?(用力的大小,顏色的混合比例,瓶中水的多少)

          請幼兒從色卡中找出與自己變出的顏色相近的色卡,然后貼到自己的記錄卡上。

          教師小結: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而且兩種顏色混合比例的不同變出的顏色也會不同。

          (設計理由:讓幼兒在思考操作探索發(fā)現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知道兩種顏色混合比例的不同變出的顏色也會不同。)

          三、小小魔術師

          剛才我們用了2號瓶蓋和3號瓶蓋,那還有1號瓶蓋上的紅顏色沒有用起來,下面老師請小小魔術師們自由選擇2號或3號瓶蓋,將它和1號紅顏色一起搖一搖,看看會變出什么顏色?并從色卡中找出與自己變出的顏色相近的色卡,然后貼到自己的記錄卡上。請幼兒講一講自己選擇了哪兩種顏色,最后變出了什么顏色?

         。ㄔO計理由:給幼兒充分的自主空間,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和多變性。)

          活動延伸:給幼兒提供顏料,鼓勵幼兒自己調色,比比誰的顏色變的多,提供大幅白紙,讓幼兒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并展示作品。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橡膠制品。

          2、讓幼兒簡單了解橡膠制品的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活動準備:各種橡膠制品若干、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玩一玩

          幼兒自主選擇各種不同物品玩一玩,激發(fā)他們對橡膠制品的興趣。

          (1)啟發(fā)幼兒玩時想一想:玩的什么?怎么玩的?發(fā)現了什么?

          (2)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相互避讓。

          2、說一說

          通過談話、交流發(fā)現多種橡膠制品的不同玩法,并簡單了解橡膠制品的特性。

          (1) 和同伴交流

          (2) 個別幼兒說

          (3) 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

          (4) 小實驗:水中取物

          3、想一想

          讓幼兒聯(lián)系日常生活了解橡膠制品的'廣泛應用及橡膠的來歷。

          (1) 幼兒聯(lián)系日常生活想一想,哪些東西是橡膠的。

          (2) 看課件了解橡膠制品的廣泛應用及橡膠的來歷。

          4、跳一跳

          通過玩“跳橡皮筋”的游戲增強幼兒對橡膠制品的喜愛之情,發(fā)展幼兒交往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受孩子看的一本《和橡膠做游戲》的圖畫書的啟發(fā),發(fā)現孩子們對我們日常所用的橡膠制品既熟悉又陌生,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連,孩子們也很感興趣。因此,我決定為孩子開展和橡膠有關的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我制定了三個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橡膠制品;2、在探索中發(fā)現橡膠制品的好玩、有趣;3、在游戲中,愉悅孩子情緒,發(fā)展交往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并把重點放在探索發(fā)現上。

          在活動中,我依據《綱要》,為幼兒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尤其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來認識材料的特征。在開始部分,我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物品玩一玩,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在活動的基本部分,我尊重幼兒自主、自愿、自選的原則,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橡膠的彈性,發(fā)現橡膠制品的好玩、有趣。在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實物和課件,引導幼兒發(fā)現橡膠的東西不只是好玩,而且有用,并且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顒咏Y束部分,激發(fā)幼兒發(fā)現橡膠更多的特性,以及更廣泛的應用,吸引幼兒探究的欲望。

          活動特點:本次活動,我遵循了《綱要》中科學活動應“讓兒童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這一原則,并充分讓幼兒嘗試發(fā)現在擺弄、操作中愉悅心情,建構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也有一些我沒想到的問題,有些環(huán)節(jié)沒讓幼兒探索的很充分,還是有些求穩(wěn)怕亂。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內容:

          數學:剝豆樂

          活動目標:

          1、理解9以內的數量,學習用數字、符號作記錄。

          2、通過剝豆感知兩組數量合在一起會形成一個新的數。培養(yǎng)幼兒對數

          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蠶豆莢若干(每個幼兒至少兩結),每個幼兒一張記錄單,黑色

          水彩筆每人一支,按組分別放置在操作區(qū)。大記錄單一張。

          2、透明袋每人一個,上面貼好6~9的數字。

          3、布置蔬菜批發(fā)市場(一個數學區(qū)),擺好標有6~9數字的四塊牌子。

          活動重點:

          感知9以內的數量,學習用數字、符號作記錄。

          活動難點:

          感知兩組數量組合在一起會形成一個新的`數。

          活動過程:

          一、猜猜豆媽媽肚里的豆寶寶,理解9以內的數量。

          1、第一次剝豆,出示一結豆莢,幼兒觀察猜測,里面躺了幾粒豆寶寶。

          2、剝豆驗證,并用相應的符號和數字表示,教師在大記錄單上作記錄。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器具吹泡泡,觀察這些泡泡的特征,發(fā)現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重點)

          2、能看懂記錄表的意思并能清楚地記錄在相應的表格內。

          3、能參與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難點)

          【活動準備】

          幼兒有用圓形器具吹泡泡的經驗;

          記錄紙若干張記錄筆;

          實驗材料:有鐵絲圍成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吹泡泡器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吹泡泡》。

          師:小朋友們你們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嗎?

          1、我們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幼兒答圓形的)

          2、你們看老師手里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狀的?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教師用圓形的吹泡器試吹一次,讓幼兒觀察)

          二、展示不同形狀的吹泡器,討論猜測;不同形狀的器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嗎?

          圓形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形的,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呢?我們來猜一下。

          1、出示記錄表,幼兒認識記錄表

          師:(老師準備記錄表格貼于黑板上,讓幼兒認識)。這張記錄表上把我們要用的`吹泡器具都畫下來了,上面有一些什么形狀呢?(幼兒答: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你們覺得圓形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那正方形呢?三角形呢?長方形呢?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幼兒進行大膽猜測,記錄幼兒猜測結果(幼兒覺得不確定的可以用?表示)

          師:剛剛有幾個小朋友已經說了自己的意見了,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們自己的想法畫下了,畫在這個表格的第二行,也就是我的猜想那行,一整行都要填滿哦,如果你覺得不知道的話,那就打個?號。

          3、教師對記錄表上的猜測進行總結。

          師:畫好的小朋友請你們來介紹下。(選取兩到三個小朋友進行介紹)

          三、幼兒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教師將班級幼兒兩個為一組,教師強調實驗紀律與要求。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不同形狀的吹泡器,你們看看有什么形狀?請你們每個人拿一個放進肥皂水里,蘸一蘸,然后等到水不再滴下的時候,將吹泡器放到嘴邊,輕輕的吹出泡泡。吹完以后和你一組上的小朋友交換,換一種形狀進行試驗,仔細觀察每一種形狀的器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四種形狀都吹完后將你們的實驗結果記在記錄表上。如果吹出的泡泡是圓的,就在相應的圖案下面畫上一個圓圈。

          實驗結束后,請幼兒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將幼兒記錄卡收回。

          四、猜測結果與實驗結果作對比。

          把幼兒記錄卡收回,貼與大記錄卡下面。

          教師再做一次實驗(如幼兒還有不同意見)

          師:我們剛才做了實驗,實驗的結果我們已經貼出來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猜測結果與實驗結果有什么不一樣呢?用三角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正方形,長方形吹出來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共同討論,為什么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呢?

         。ㄓ變捍竽懻f出自己想法)。

          教師小結: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不管用什么形狀的吹泡器具,只要器具中間是空的,它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記錄表格上與小朋友們操作的結果是一樣的舉手,得到表揚)

          五、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用不同形狀的吹泡器進行了實驗,驗證了《泡泡都是圓的》,老師覺得小朋友們表現很棒,都參與了實驗,積極性很高,我們下課以后一起去玩吹泡泡吧,看誰吹的泡泡最多,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品嘗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fā)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了解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月餅及切月餅的.塑料小刀來園;教學音帶《八月十五月兒圓》(自備);將幼兒按每八人分為一組,每組有四個不同口味的月餅。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進入活動室。

          --教師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2.觀察并了解月餅。

          --教師請幼兒將各自的月餅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月餅是什么形狀的?聞一聞,月餅是什么味道?

          --幼兒自由交流并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月餅餡里都放些什么?

          3.分組活動,八人一組分享月餅。

          --教師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活動建議:

          1.在美工區(qū)為幼兒提供橡皮泥及花紋壓模,讓幼兒制作"月餅"放在"娃娃超市"中進行角色游戲。師幼一起收集和整理月餅盒,用來裝扮活動室,營造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

          2.此活動需在中秋節(jié)前后開展。

          3.建議家長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 感受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漩渦,了解這些漩渦的共同特性。

          2. 嘗試運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看到的漩渦。

          3. 在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欲望。

          二、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

         。1)漩渦圖片

         。2)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簽、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3)記錄活動表格幼兒資源包:

         。1)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簽、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2)記錄活動表格親子活動包:

         。1)容器、攪拌器皿、沙。

          自行準備:

         。1)課桌。

         。2)示頻儀、電源插座。

          (3)黑板。

          2.經驗準備教 師:需要了解漩渦的形成。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huán)境準備在科學區(qū)準備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學詞匯漩渦:水流急轉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詞匯觀察:觀察怎樣制造漩渦。

          操作:用不同的物體制造漩渦。

          記錄:哪個物體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五、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律動導入:讓幼兒跳轉圈舞,感受漩的動作。

          2.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已經認識了漩渦,請幼兒說說在哪兒見過漩渦?你看見的漩渦是什么樣的'?你覺得漩渦像什么?

          3. 幼兒作業(yè)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直觀的表現己看到的漩渦。

          1.畫密密麻麻的螺旋線,拿剪刀順著螺旋線剪,剪一個漂亮的漩渦。

          2.用毛線擺螺旋線。

          3.把橡皮泥搓成長條,把長條擺成螺旋線。

          水中做漩渦。先問幼兒會在水中制造漩渦嗎?然后請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渦?

         。1)用手攪。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攪水。然后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嘗試制造出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漩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制造漩渦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操作時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師。

          原來用長而細的攪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6.活動延伸

         。1)區(qū)域延伸在科學區(qū)一根蔥和有色的水:運用漩渦的知識看看蔥在漩渦中會怎樣。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樣把它們撈出來?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簡單認識一些農用器械,知道農業(yè)機械的使用能給農民帶來很多的便利。

          2.產生設計新機械的`欲望。

          活動準備:農民勞動、現代機械等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了解農民田間勞動的方式:

          1.師:小朋友,我們都學過古詩“憫農”,在詩里農民是怎樣進行勞動的?(利用已有經驗入手)

          2.為什么說農民伯伯種田辛苦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農民伯伯們是怎么種田的。

          3.幼兒體驗以前農民耕作方式

          我們也來學學農民伯伯種田插秧的樣子好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4.小結:農民伯伯的勞動非常辛苦。如:翻田,播種、拔秧、插秧、收割等都要用手一點一點進行,干活又慢又累,但是現在農民伯伯有一些好幫手來幫助他們了,你知道有哪些嗎?

          二、了解一些現代農用機械的作用:

          1.看課件(拖拉機):

          這又是什么機器?(拖拉機)它可以幫助農民做什么呢?

          師:對,有了拖拉機耕地,農民就不要用鋤頭一鋤一鋤地翻地,只要在拖拉機耕完后稍微用鋤頭拉拉就可以了,這樣農民比原來就省力了。

          2.看課件(播種機)

          見過這種機器嗎?有什么用?

          師:這是花生播種機,農民們只要把花生裝進兜里,開動它就可以播種了。(再放課件):這是棉花播種機,還有是玉米播種機,有了它們,農民播種就又快又方便了。

          3.看課件(收割機):

         。1)你見過這種機器嗎?它叫什么?(收割機)它用來做什么?

         。2)你發(fā)現用收割機來收割稻子有什么好處?(速度快;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

          4.看課件(花生播種機、棉花播種機、玉米播種機)

          5.師小結:有了收割機可以幫助農民收割稻子,農民就不用彎著腰用手一棵一棵去割,這樣速度又快效率又高。

          三、討論:

          1.師:現在有了這些農用機械,農民伯伯的勞動輕松多了,而且比以前更節(jié)約時間了。如果請你為農民們再設計一種機器,你想設計怎樣的機器?為什么?

          2.小朋友想得很仔細,想出了許多能幫助農民伯伯的機器,那你們回去畫下來明天帶來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6-22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7-26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7-30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7-3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8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8-05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05

        中班科學教案[經典]08-09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