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6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知道在輸和贏的時候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對方喜歡自己,和自己成為好朋友。在游戲中培培養(yǎng)幼兒贏的.時候鼓勵總是輸的小朋友,輸的小朋友要學會不灰心喪氣,繼續(xù)努力爭取贏對方。
活動準備:兩人一組,每組一份"拔河"用具(撲克牌10張,數字卡10張)
活動過程:
兩人一組進行比賽。兩人同時用食指與中指夾住撲克牌的兩端,同時用力夾向自己,最先把撲克牌夾到自己身邊者為勝。勝者可拿一張卡片,最后以數字卡的張數分輸贏。多者為贏,少者為輸。每一局結束,贏的幼兒主動與輸的幼兒微笑握手。
游戲結束后討論:
。1)你的小對手喜歡和你一起玩嗎?為什么?
。2)當你贏的時候,你跟對方說了些什么?當對方總是輸的時候,你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讓對方有信心繼續(xù)玩下去。
。3)當你輸的時候你心里怎么想?是怎樣對他說的?你認為贏的小伙伴還喜歡和你玩嗎?為什么?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木棉花的特點(形狀、花瓣、顏色)。
2、教育幼兒認識木棉花的重要意義。
3、指導幼兒看中國地圖,讓幼兒認識到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實物的紅色、橙色木棉花各20朵。
2、畫有中國地圖的A4紙30張,每個幼兒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在我們操場升國旗的地方有兩棵大樹,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木棉樹。
師:他的名字叫木棉樹,那么在他身體上開的花叫什么名字。
幼:木棉花。
二、基本部分。
1、把紅色的木棉花發(fā)到每張桌子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木棉花的特點。
師:現(xiàn)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看看木棉花長得怎樣的。
幼(大多數):紅色的、大大的。
師:小朋友很聰明,木棉花是大大的、紅艷艷的。但小朋友再看清楚,木棉花有幾塊花瓣?是不是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一樣多的花瓣?
幼:五塊花瓣,全部木棉花都是有五塊的。
師:那么他的花托是什么顏色的?是不是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一樣的顏色?
幼:綠色,全部木棉花的花托都是綠色的。
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木棉花是否只有一種顏色。
幼1:是。
幼2:我看有一棵不是紅色的。
師:對。世界上的木棉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艷艷的,一種是橙色的。小朋友看一看,紅色和橙色的木棉花,除了顏色以外,是不是都是一樣的.。
幼:是。都是有五塊花瓣,花托都是綠色的。
2、教育幼兒認識木棉戶的重要意義,指導幼兒看明白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師:小朋友,老師考一考你們,廣州亞運會的標志是“五羊”,那么你們知道廣東省的省花是什么嗎?
幼1:不知道。
幼2:木棉花。
師:小朋友,廣東省的省花是木棉花,木棉花是很重要的,他代表我們廣東省,所以我們要做文明的好孩子,要保護好木棉花,愛護我們的國家。
師:你們知道廣東省在中國地圖上的什么位置嗎?
幼:不知道。
師:小朋友,請看黑板(黑板貼著一張全開紙,上面畫著中國地圖)
師:小朋友,請猜一猜。這是什么?
幼1:不知道。
幼2:中國地圖。
師:這是中國地圖,他看起來好像什么的形狀。
幼:公雞。
師:對。我們的廣東省就在“雞的小腳”那里,小朋友,請你們用手指指著廣東省讓我看一看,我看看小朋友找到沒有。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你們還記得,廣東省的省花是什么嗎?
幼:木棉花。
3、發(fā)給小朋友一張用鉛筆畫有中國圖形的A4紙,引導幼兒使用大頭筆描出中國地圖的形狀。
師:對了,F(xiàn)在我請小朋友用大頭筆把我畫的中國地圖描出來。
三、結束部分。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你喜歡的顏色,把“廣東省”涂上顏色。
師:既然木棉花是廣東省的省花,我們就花一朵木棉花送給我們的廣東省,好嗎?
幼:好。
師:請把你的紙翻到背面,我們一起來畫木棉花。(指導幼兒畫木棉花的圖案,并讓他們涂上喜歡的顏色(紅色、橙色))。
師:小朋友請你們把你自己畫的“中國地圖、廣東省和木棉花”帶回家給你爸爸媽媽看一看,并可以考一考她們“廣東省的省是什么?看看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比你聰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認識中國的國花。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在以往認識少數民族只是通過圖片向幼兒介紹,幼兒感到很枯燥,學習積極性不高,為此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設計了本堂教學活動,讓幼兒看看,認認,講講,跳跳中,學習認識蒙古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蒙古族的名稱,居住地,服飾特點及生活習慣。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國人,萌發(fā)幼兒對少數民族的情感。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習慣及服飾特點。
2、區(qū)分蒙古人和漢族人的服飾。
活動準備
1、男,女蒙古族服飾各一套,錄音機和磁帶(友誼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兒學會跳(友誼舞)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引起幼兒觀察認識蒙古族的興趣。
師:今天班級來了兩名遠方的小客人,你們猜猜他們是誰?請兩位穿有蒙古族服飾的幼兒邊聽音樂邊跳舞來到幼兒面前。
2、讓幼兒猜一猜他們是那個少數民族的.小朋友?然后兩位小朋友自我介紹: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認識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們是中國人,是少數民族。
請兩位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居住的。問:蒙古是哪個國家的?蒙古人又是哪個國家的人?為什么?
教師小結: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2、認識蒙古族的服飾特點及生活習慣
請幼兒分別比較漢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飾有什么不同,從中了解蒙古族服飾的特點。
請幼兒跟蒙古族小朋友齊跳《我也騎馬巡邏去》,使幼兒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會摔跤,騎馬,射箭等。
三、結束部分:
幼兒聽音樂《友誼舞》和兩位蒙古族小朋友邊唱邊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親相愛不分離。
活動延伸:
1、觀看電視錄像或圖片,繼續(xù)向幼兒介紹蒙古族的生活。
2、請幼兒繪畫各民族小朋友的畫像,通過畫像進一步區(qū)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飾不同。
教學反思
本堂活動設計,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師講幼兒聽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起幼兒自己看,認,講,跳等,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認識蒙古族,從中了解少數民族是一家。達到本活動的目標。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tǒng)節(jié)日秋節(jié),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闭埬悴虏率鞘裁?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秋節(jié)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jié),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間的一天,所以叫秋節(ji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秋節(jié)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人們怎樣過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秋節(jié)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秋節(jié)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秋節(jié)?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guī)砹烁鞣N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回家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2、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夏夜的美,體驗夏夜的樂趣,初步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夏夜的某些特征,能正確區(qū)分白天和黑夜。
【活動準備】
1、家長配合,在夏天的夜晚帶孩子外出散步、游玩。
2、關于白天、晚上人們活動的圖片,紙張、筆等美工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進入活動室坐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判斷什么時間在做什么。(如:白天小朋友在做游戲;黑夜天上有月亮、星星,人們睡覺了。)
2、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夏夜的某些特征。
教師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講述夏夜散步、游玩時的所見所聞。如:在夏天的夜晚,你都做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重點是讓幼兒了解夏夜出現(xiàn)的一些動物及其特征,如:螢火蟲、蟋蟀、青蛙等。
3、欣賞散文《會飛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天上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地上的螢火蟲。
螢火蟲很小,很平常,他沒有蝴蝶那樣的衣裳,沒有知了那樣的歌喉,沒有蜻蜓那樣的舞姿-----他只好點亮自己小小的身體,給世界獻上小小的亮光、小小的美麗!
螢火蟲的綠燈籠,掛在身子后面,他的光亮是給別人的———給那些做工的紡織娘,給那些開音樂會的青蛙,給那些草叢中的蟋蟀,給那些遲歸的蜜蜂---他給夏天的夜添上了一道奇幻的風景。
小有什么不好呢?星星看上去,不是都很小嗎?可正是它們,裝扮著無邊的夜空。
小小的螢火蟲啊,也許,你就是星星國派來的小天使,你們就是會飛的星星!
4、學說《星星娃跳水》。
星星娃,學跳水,
荷塘里,洗涼澡。
月媽媽,找呀找,
他在水中微微笑。
5、美工活動“夏夜的星空”。幼兒通過添畫、粘貼等形式,裝點夏天的夜空。
三、結束部分:
播放歌曲《小星星》,在音樂聲中結束。
四、活動延伸:
在家中請家長和孩子觀察夏天的天氣、動植物的變化以及人們服飾的變化,如:植物的變化:荷花的盛開的時間等,以鞏固幼兒的時間觀念。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2、練習舞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搜集有關龍的故事。
2、舞龍的錄象、飲料筒或布做的龍。
3、教學掛圖《龍》、《健康-社會》P2-3。
活動過程:
1、說說印象中的龍。
--你見過龍嗎?龍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的樣子。
--幼兒欣賞掛圖和畫冊〈龍〉,請幼兒說一說圖中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聽一聽龍的由來。
--啟發(fā)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于龍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講解龍的由來,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3、欣賞舞龍表演。
--放有關舞龍表演的'錄象,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龍的。
4、練習舞龍。
--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人一組,并協(xié)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然后自由嘗試舞龍。
--讓舞龍配合最好的一組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讓幼兒懂得合作的團隊意識。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6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6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7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7
大班社會教案07-20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8-03
【合集】大班社會教案07-27
大班社會教案(薦)07-28
(實用)大班社會教案07-28
(精品)大班社會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