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19 11:34:5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合8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多種方法將正方形、長方形進行等分。

          2、知道有些圖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圖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動手嘗試,探索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教學掛圖32-4、蛋糕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菱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學具:幼兒用書p8、9,圖形卡、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紙片若干,剪刀、筆。

          活動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

          1、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興趣。

          2、小熊分餅干的故事。

          (1)教師:聽過小熊分餅的故事嗎?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勵個別幼兒介紹故事內容,教師作適當?shù)难a充。

          3、幫小熊分餅。

          (1)出示一張圓形的紙,教師:小熊兄弟倆又撿到一快餅,你能幫他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嗎?

          (2)鼓勵個別幼兒示范分圓形。

          (3)教師:怎樣知道這兩半是一樣大小呢?

          (4)引導幼兒將分成的兩半對應比較大小。

          二、問題解決

          1、幫助麥思媽媽分蛋糕。

          (1)教師:今天麥思媽媽做了幾塊不同形狀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狀呢?

          (2)出示圓形、長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圖卡,鼓勵幼兒說一說。

          (3)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引導幼兒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請幼兒取出圖形卡中的蛋糕圖卡,自主嘗試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師:你是怎么分圓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塊是一樣大小的嗎?

          (3)請幼兒展示并介紹分的結果,鼓勵幼兒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分好的四塊蛋糕是否一樣大小。

          重點指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分法,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嘗試用語言完整表述出來。

          三、操作與拓展

          1、出示教學掛圖,介紹操作內容。

          (1)分蛋糕:引導幼兒用畫的方式將自己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圈出四等分:引導幼兒用目測或動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斷哪些是被四等分,將被四等分的圖形圈出來。

          (3)四等分方法多:鼓勵幼兒畫出同種圖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欣賞評價。

          出示圖形紙片,請幼兒介紹那些圖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樣四等分,師幼共同檢查。

          四、經驗小結:

          生活中我們?yōu)榱斯,經常會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夠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這樣分起來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發(fā)生不愉快的爭吵。

          五、活動延伸:分食物

          教師:熊媽媽為了感謝小朋友幫助了它的熊寶寶,要送給你們一些食物,請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動腦筋分一分吧!并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與同伴一起分享。

          課后反思:

          班級幼兒學習過二等分,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等分的活動很感興趣,有繼續(xù)學習的愿望,所以在幼兒學會了二等分的基礎上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設計前我考慮到了活動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兒,如何能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學習并學會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選擇了以故事情境貫穿的方式,運用課件、動畫的手段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愿望和興趣。從整個活動現(xiàn)場來看,幼兒表現(xiàn)積極、興趣濃厚、認真參與、大膽探索。另外在學習四等分的過程中,教師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在探索中、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學會四等分的方法。從簡單的圓形逐漸過渡到正方形再到長方形,層層遞進,遵循了幼兒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引導幼兒用完整化表達的習慣,促進幼兒語言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中教師也以幫助小熊想辦法的情境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分享,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到的數(shù)學四等分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活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動時間的把握上,環(huán)節(jié)應該再安排得緊湊一些、該簡略的部分再壓縮一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shù)字組成的,感受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將數(shù)字1——6進行6次不同的組合,排列出6組不同的電話號碼。

          3.能動腦筋堅持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數(shù)字牌

          2.記錄表格

          3.數(shù)字卡片1——6

          4.水彩筆、記號筆

          5.PPT

          經驗準備:

          知道自己家里的固定電話號碼

          活動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播放PPT,依次出現(xiàn)數(shù)字

          師:你們看誰來了?

          哇,真棒,你們認識這么多數(shù)字呢!

          2.聯(lián)系生活,教師提問

          師: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字,你們在哪里見到過呢?

          總結:生活中個個地方都有數(shù)字,看來數(shù)字的用處真大!

          3.教師PPT播放幼兒園電話號碼86512001

          師:1我這里有一組數(shù)字,你們大聲地讀一讀!

          2你們猜猜代表什么呢?

          師:這一串數(shù)字是我們實驗幼兒園的電話號碼,你們家也都有固定電話,誰來說說你家的電話號碼呢? 總結:看來每家的電話號碼都不一樣,而且固定電話號碼的數(shù)字要少一些,手機號碼的數(shù)字要多一些。

          二、出示電話號碼,引導發(fā)現(xiàn)電話號碼與數(shù)字的關系

          1.教師出示一組電話號碼

          師:這些都是我們通州的電話號碼,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總結:每組都是8位數(shù),前面的第一位數(shù)都是8,而且每組的電話號碼都不一樣。

          2.教師出示兩個電話號碼,進行比較

          師:這里又有兩組電話號碼,你們來大聲的念一念!

          你們發(fā)現(xiàn)這兩組電話號碼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總結:一樣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不一樣,就能變成不一樣的電話號碼,對吧?

          三、引入情景,擺擺數(shù)字牌

          1..教師播放PPT

          師:1今天動物新村的小動物們來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呢!

          2看,村長山羊伯伯來歡迎我們了!

          2.出示數(shù)字卡片

          師:山羊伯伯說,如果我們小朋友想進去參觀動物新村,得先完成一個任務! 聽,山羊伯伯布置任務了!

         。ń處煵シ配浺簦

          3.教師安排分組

          師:待會兒你們就用山羊伯伯為你們準備的.數(shù)字卡片擺一擺,把擺出的號碼記錄在這張表格上。

          師:那我們就請坐在一起的4位小朋友為一組,你們商量一下,選一個小朋友做記錄員。

          師:你們選好了嗎?那我們到后面去擺一擺,記一記吧。

         。ń處煶鍪居涗洷恚

          3.幼兒自主操作,記錄

          4.幼兒上來展示,教師總結

          師:看,我們都用三個數(shù)字組合成了這么多不同的號碼呢!

          這張記錄表是哪組完成的呀?這里有沒有我們熟悉的號碼呢?

          這張呢?請你們組一起來讀一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熟悉的號碼么?

          這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號碼呢?

          看看這里1、2、3都組成了哪些號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四、幼兒自主操作,幫小動物設計號碼

          1.教師出示樓房和各種小動物

          師:我們都完成了山羊伯伯布置的任務,那我們就可以進去參觀了?,有哪些小動物呀!

         。ń處煵シ臥PT)

          師:小動物們?yōu)榱朔奖愫团笥褌兟?lián)系,他們每家想裝一部電話,山羊伯伯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

          2.教師請幼兒設計電話號碼

          師:請小朋友們注意啦,動物新村的電話號碼很特別,每家的電話號碼為6位數(shù),而且電話號碼必須用到1、2、3、4、5、6這6個數(shù)字,不能少一個數(shù)字,也不能多一個數(shù)字。還有每個電話號碼都不能相同哦。

          3.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記錄表和這123456的數(shù)字卡片,前面有6個小動物的標記,你為它們設計的電話號碼就記錄在后面的空格里。比如為小兔設計電話號碼時,你可以用桌上的數(shù)字卡片先擺出一個電話號碼,就把它記錄在小兔后面的空格里。然后你再試著擺出其他小動物的電話號碼,再一一記錄。

          幼兒自主操作,用6個數(shù)字擺號碼,并在記錄表上記錄這六組不同的電話號碼。

          五、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將幼兒設計好的電話號碼都貼在展板上,并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們可真能干,都能用這6個數(shù)字設計出了很多電話號碼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小朋友們?yōu)樾游镌O計的電話號碼吧!那我們把我們的設計方案送給動物新村的小動物們去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排序經驗完成“運貨”。

          2、學習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塊操作底板,操作材料一套(如:顏色、大小不同的回形針,顏色、粗細不同的吸管,顏色、質地不同的'牙簽),教師按ABCC模式排列不分物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排好的模式,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教師出示實物圖,引導幼兒觀察(ABCC模式卡片)

          ——“我要給火車裝貨,按照規(guī)定,所有的日用品都必須按1個1個2個的順序來裝車,可是我裝著裝著就糊涂了。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接下去該怎樣排呢?”

          師生集體商量如何完成裝貨任務,確認ABCC的模式。

          2、幼兒操作,掌握ABCC模式:

          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幼兒介紹排序的結果,用自己的話來一下ABCC模式的規(guī)律。

          3、按規(guī)律裝貨:

          教師。

          ——“今天,你們裝運了以貨車的物品,還有許多的貨物也需要裝運。你們還能想出其他有規(guī)律的裝貨方式嗎?”

          教師鼓勵幼兒舉一反三,運用不同的排列模式來裝運貨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認識圓柱體”是大班下學期的內容,我把它放在上學期進行教學,在內容的選取上主要側重于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對圓形、球體已經有所認識。于是,我利用圓形的疊合自然地引出了“圓柱體”,然后通過與球體的對比,在游戲“滾”和“疊”中,感知了圓柱體的基本特征。整個教學活動,在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從實物→圖形,從具體→抽象,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遵循幼兒的認知特征。

          活動目標:

          1、認識圓柱體,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

          2、在“滾”“疊”游戲中,發(fā)展觀察、比較及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1元硬幣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體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ㄒ唬┋B一疊,引出圓柱體

          1、出示硬幣,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把這么多圓形的硬幣疊起來會怎么樣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幣要疊得整齊;雙面膠放在圓盤里

          3、交流:圓形的硬幣疊起來變成了什么?

          4、小結:我們把上下兩個面都是一樣大小的圓,上下一樣粗的物體叫做圓柱體。

         。ǘ┍嬉槐妫瑓^(qū)別球體與圓柱體

          1、滾一滾,說說它們滾起來有什么不一樣?(交代要求:在桌 上滾動)

          2、小結:球體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前后兩個方向滾動。

          球體滾得快;圓柱體滾得慢。

          球體可以在用任何一個面滾動;圓柱體只能用側面滾動。

          球體碰到障礙物會換方向滾動;圓柱體碰到障礙物就停止了。

          3、疊一疊,看誰疊得高,為什么?

          4、小結:球體不能疊起來,而圓柱體可以疊起來。

         。ㄈ┫胍幌,尋找生活中的球體與圓柱體

          1、出示課件:找找幼兒園里的圓柱體

          2、生活中還有許多圓柱體,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園里、超市里、廣場上,繼續(xù)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圓柱體。

         。ㄋ模┭由旎顒樱簩ふ覉D片中的球體與圓柱體(幼兒用書)

          把圓柱體涂上綠色(大班上冊幼兒數(shù)學用書P22)

          活動反思: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到圓柱體,但對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幼兒的意識是模糊的.,并且很難聯(lián)系到社會中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杯子和罐子之間的比較,讓孩子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其中的特殊性,從而來認識圓柱體的具體特征。因此,孩子會比較感興趣。我們班孩子由于多種客觀原因,因此,差異性比較大。能力較強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好,回答問題完整,并且善于觀察。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卻相差比較大。所以,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這種情況。在活動中我采用了強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強的孩子帶著相對較差的孩子一起活動,引導他們去相互學習。我的這個活動也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圓柱體的外形特征,并學會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多種多樣的圓柱體。最后,孩子們在愉快地“手拉車”游戲中結束活動。新《綱要》提出: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索活動,感受探索的樂趣,感受發(fā)現(xiàn)的喜悅。經過各位專家的指點和不斷的試教修改反思。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已經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活動重點:

          幼兒知道時針、分針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活動難點:

          幼兒能正確辨認整點和半點,并自主操作撥出相應的時間

          活動準備:

          教具:大時鐘一個

          學具:幼兒每人一個小鬧鐘

          活動過程:

          一、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

          1、(教師出示時鐘)這是什么?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時鐘的'?時鐘有什么用途?

          2、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手表、鬧鐘、掛鐘、電子鐘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時鐘,它們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時鐘。

          二、觀察認識鐘面

          1、(教師手指鐘面)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小朋友再仔細看,鐘面上的三根針一樣長嗎?

          2、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數(shù)字從1開始按從小到大、順時針的方向排列。

          這三根針分別是時針、分針和秒針。最短的那根是時針,再長一點的是分針,最長的那根是秒針。小朋友可以看到秒針是一直都在走,因為一秒鐘就是很短的時間。有些時鐘上不一定會顯示秒針。我們只要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知道時間。

          三、認識整點、半點,了解分針和時針的運轉關系

          一)認識整點

          1、(教師將兩指針都撥打12上)小朋友看,時針和分針都在12上,這就表示12點。

          2、提問:誰會撥1點鐘呢?(請幾個幼兒撥時間,其他幼兒觀察并檢驗結果。)

          剛才他們在撥動指針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

          3、教師小結:時針和分針是朝同一個方向走的,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路,走一格就是走1個小時。幾點整時,時針就指向幾,分針都指向12.

          二)認識半點

          1、(教師把指針撥打12:30的位置。)現(xiàn)在請你們再仔細觀察鐘面,現(xiàn)在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時針指向數(shù)字12,就是12點鐘,時針指向12和1的中間,分針指向6表示12點鐘的一半,所以現(xiàn)在就是12:30.

          2、誰愿意來撥動指針,撥出1:30鐘呢。(請一位幼兒上來撥,其他幼兒觀察并檢驗結果。)

          剛才他們在撥動指針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

          3、教師小結:不管是整點還是半點,時針和分針始終是朝同一個方向走的。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走一格就是走1個小時。幾點半時,時針指向兩個數(shù)的中間,分針指向6。

          四、幼兒操作,撥時間

          1、今天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一個小鬧鐘,現(xiàn)在就要請你們聽老師說時間,然后你們來撥出相應的時間,看誰撥得又快又對。

          2、組織幼兒活動。

          3、評價幼兒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2、幼兒每人一把尺子。

          過程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1)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尺子給小朋友介紹。

          要求說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教師講解各種尺的特征。

          2、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較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1、找出尺的不同點。

          (1)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別幼兒發(fā)言,其他幼兒補充。)

         。2)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2、找出尺的共同點。

          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小結: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三、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1)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

          (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3)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

          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

          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

          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實際測量: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1)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

         。ǹ勺層變悍磸蜏y量,說出測量距離。)

         。2)討論:為什么你們測量的課桌長度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數(shù)字?

          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3)教師幫助幼兒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qū)域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探索數(shù)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嘗試的優(yōu)良品質。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材料:

          小動物卡片若干;畫有汽車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兒記錄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背景圖一幅,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活動:再過幾天就要過圣誕節(jié)了,森林里準備搞一場大型的圣誕舞會,許多小動物都要去參加?矗L長的車隊開來了,數(shù)數(shù)來了幾輛小汽車?(6)—出示汽車操作卡。喲,每輛汽車上都有一個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兒自由表述)對了,每輛汽車上只能坐6個小動物。

         。ǘ、基本活動:

          1、來,看看你身邊的動物卡片,他們一樣嗎?(數(shù)量不一樣)

          2、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幫你身邊的小動物們,把他們一起送上汽車。記。好枯v小汽車上的.小動物的數(shù)量合起來一定要剛好是6。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你的車上都坐了哪些小動物。(例:我的第一輛車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貓;第二輛車上……)小組交流,個別回答。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把送小動物的結果記錄下來?,這是一張記錄紙,紙上畫的是6輛小汽車,和我們的小汽車排一樣的隊,(你的第一輛車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貓,你就在第一輛車里寫上數(shù)字1和5)。幼兒對照自己操作結果進行記錄。你能將你的記錄結果告訴老師嗎?(幼兒表述,教師在黑板上記錄)、結束部分,送糖果。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幫小動物乘上了汽車,還學會了記錄,現(xiàn)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參加圣誕晚會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晚會現(xiàn)場到了,看看圣誕老人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圣誕老人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個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個紅色的糖果、幾個蘭色的糖果、幾個黃色的糖果,一共是6個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客人老師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它送給圣誕老人。

          注意事項:

          幼兒在送小動物乘汽車時,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時間;給幼兒充分表述的時間與機會,讓幼兒在說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的分合;記錄活動要根據(jù)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在表述記錄結果時,讓幼兒感受到數(shù)的分合不光是兩個數(shù)字,還可能是3個或者是4個數(shù)。

          活動反思:

          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的情節(jié),感知小動物尊敬長輩的行為美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情感;顒拥闹校以谥笇в變菏崂砉适虑鞍氩糠謨热輹r,拿著熊婆婆的圖片提問:“熊婆婆上車了,可是座位全坐滿了,怎么辦呢?”接著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并學習讓座的動作:“那小動物們看見熊婆婆上車是怎么做的?誰來學一學?”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延伸:如果當時上車的是一位老爺爺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們又該怎樣說怎么做呢?活動的最后,我進行一個游戲“讓座”,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今天的目標,并學說“某某某,來我這兒坐”,加強對幼兒的禮貌教育,突破了重難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孩子們參觀了街道、商場的節(jié)日布置。他們認為:我們的活動室也要布置得和商場一樣,漂漂亮亮、熱熱鬧鬧,快快樂樂地迎接國慶節(jié)。運用什么材料裝飾教室?怎么裝飾?這是他們討論的核心問題。有的說:剪一些皺紙,掛在教室里,很漂亮。有的說:做彩旗,彩旗飄呀飄,多美呀。有的說:掛燈籠,商店門口都掛著大大的、紅紅的燈籠,很熱鬧。根據(jù)孩子們的討論,我在區(qū)角活動中提供了皺紙、蠟光紙、彩紙,鼓勵他們嘗試著做彩旗、剪燈籠?紤]到孩子在非正式活動中已經積累了模式排序的一些感性經驗,我又在“歡騰的國慶節(jié)”主題活動中預設了“彩旗飄飄”數(shù)學活動,讓孩子在運用彩旗布置活動室、裝飾環(huán)境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模式排序,提升在模式排序方面的經驗。

          活動目標

          1.運用彩旗裝飾活動室,感受期盼、迎接國慶的歡樂情緒。

          2.針對同一份材料,嘗試運用多種排序方法排列彩旗,活躍思維。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材料:1米左右的紙條;根據(jù)排序模式準備相應數(shù)量的彩旗、固體膠、紙和筆。

          2.歌曲《大中國》錄音帶。

          活動過程

          1.引出問題

          (1)師:國慶節(jié)快到了,我們做了許多彩旗打扮我們的活動室,F(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彩旗是怎么樣的?(觀察彩旗的不同特征,并進行表達)

          (2)師:彩旗怎樣布置,才能讓人感覺既漂亮又熱鬧呢?(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fā)幼兒爭論,應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結幼兒的發(fā)言。)

          2.嘗試操作

          第一次操作:

          (1)要求:把籃中的彩旗排排隊,怎樣辦?大家試試。

          (2)提示:彩旗有規(guī)律地排,才會更漂亮。你有幾種方法給這些彩旗排隊?(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進行多種方法的排序,可以是ABAB、AABB,也可以是AABAAB、ABAABA,等等)

          (3)相互交流彩旗的.排列方法,教師小結。

          第二次操作:

          (1)要求:彩旗既要有規(guī)律地排隊,又要把籃中的彩旗全部排完,你有辦法嗎?把你的辦法記錄在紙上。

          (2)提示:還有其他辦法嗎?你有幾種辦法?把你的辦法記錄下來。

          (3)集體討論:①幼兒交流各種排序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②提升幼兒的經驗:A.兩種(三種)特征的彩旗一樣多時,有幾種排隊方法?(ABAB、BABA、AABB、BBAA、AAABBB、ABAABBAAABBB等)B兩種特征的彩旗相差一半時,有幾種排隊方法?(AAB、BAA、ABA、ABAABAAAB)

          第三次操作:

          (1)要求:試試你沒有排過的方法,找出一種你最喜歡的排列方法,把彩旗貼在紙條上。

          (2)在“大中國”的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把彩旗布置在活動室、走廊、樓梯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欣賞布置的彩旗,想想:它們是怎么排隊的?你還有其他辦法嗎?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5-27

        大班數(shù)學教案14篇06-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15篇06-0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三篇05-25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四篇05-16

        關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四篇07-15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四篇07-16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05-11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四篇05-13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五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