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闹邪嗫茖W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嘗一嘗等感知活動,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樣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剝開荔枝,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荔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你們吃過荔枝嗎?
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許多荔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荔枝是怎樣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奧秘。
1、看一看
師:用小眼睛觀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摸一摸
師: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殼是怎樣的?有什么感覺?
3、剝一剝
師:荔枝里面有什么呢?自己想個最好的辦法來打開荔枝,待會請你來告訴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將荔枝打開的.?
師:我剛發(fā)現(xiàn)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開的,這樣一點都不衛(wèi)生,所以我們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要又快又方便。(嘗試第二次剝荔枝)
4、聞一聞
師:我們都剝好了,發(fā)現(xiàn)里面的荔枝肉是有點透明的,那我們現(xiàn)在聞一聞,荔枝是什么味道?
5、嘗一嘗
師:我們一起來嘗一嘗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還藏著什么?
師: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會出現(xiàn)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xiàn)象,會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殼、核制作裝飾畫
師:現(xiàn)在我們用剝下來的荔枝殼或核拼成一幅畫或一個作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由于時間及課程內容較多的原因,在本學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有時會將比較相近的課合成一節(jié),在節(jié)省時間的同時,也有助于課程內容的豐富及課后的延伸活動。《多元智能發(fā)展課程》中,有這么兩個內容,其一是序數(shù)的相關內容,數(shù)字應該排在哪?站隊的小動物站第幾;其二是類似的游戲,讓幼兒明白幾排幾號,并學會根據(jù)號碼找座位。由于它們都與序數(shù)及點數(shù)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合成了這一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序數(shù)及排序的相關知識。
2、能根據(jù)已給出的信息正確找出小動物應處的位置,并且自己能會找座位。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的興趣,鍛煉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
1、數(shù)字卡及小動物的圖片,幾排幾號的小票。
2、將教室內的座位以劇院的形式排列,在旁注明排和號。
3、《多元智能發(fā)展課程》中班下(1)p30~31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由小動物去劇院看演出的故事導入主題,并盡量使故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基本部分
將數(shù)字卡和小動物的圖片打亂貼在黑板上,告訴幼兒:“小動物們領了號碼排隊買票,雖然很整齊,可它們站的位置與手中的號碼不符,你能幫它們糾正一下嗎?”
指導幼兒進行正確的排序,可多練習幾次。其間可由表現(xiàn)好的'幼兒來打亂順序作為鼓勵。
請幼兒起立站好隊,模擬買票入場的情景,由比較出色的孩子做售票員,教師做引導員。
先由老師或是幼兒示范怎樣找正確的位置,然后請幼兒按排隊的順序一組一組的入場找座位,引導員及時進行糾正指導。
幼兒全部坐好后請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去找自己的座位的,為什么那么去找?
教師一、進行總結歸納。
做練習:“幫小動物找座位”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手中的票收回并打亂順序,可多做幾次游戲。
活動延伸:
設置類似的區(qū)域供幼兒鍛煉。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鹽溶解于水會增加水的浮力的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杯子若干,鹽,小蘇打,白醋,攪拌棒,土豆片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個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現(xiàn)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們猜猜會怎樣?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會怎樣呢?我們來試一試。
3我這還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這回會怎樣呢?(幼兒回答教師驗證)
二、引導發(fā)現(xiàn):
1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土豆片會浮起來呢?
2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樣知道的?
3你們每人拿一個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東西,記住綠顏色標簽的杯子里只能放綠顏色盒子里的東西,紅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紅顏色盒子里的東西,藍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藍顏色盒子里的東西?纯赐炼乖鯓恿?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沒有浮起來,我們來聽聽你在實驗的.時候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現(xiàn)在請你們再拿兩個不同顏色標簽的杯子,想個辦法讓土豆片浮起來,每個杯子里只能放一樣東西,要不你們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讓土豆片浮起來了。
6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為什么他們也放了鹽,可是土豆還是沒有浮起來?他放了很多鹽,土豆片才能浮起來,你們再去試試。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薄⒋竽憞L試和探索,選擇合適的材料調制泡泡水。
、、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狀和色彩。
材料準備
⒈、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自制的,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形狀)。
、、清水、盆、各種容器。
、、洗潔精、洗發(fā)露、洗衣粉、洗手液、沐浴露等。
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認識各種材料及其特性,觀察幼兒對所提供的各種材料是否感興趣。
、病⒛艽竽憞L試和操作各種材料調制泡泡水,在實踐操作和對比中發(fā)現(xiàn)哪種材料更合適吹泡泡。
⒊、能大膽選擇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觀察吹出泡泡的形狀、大小、色彩等特征。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實施步驟
出示各種材料,說出游戲內容,激發(fā)幼兒的操作興趣。逐一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各種操作材料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簡單講解操作要求和方法,引導幼兒自己選擇、嘗試和操作,運用觀察、對比的方法知道哪種材料最適合吹泡泡。在調制好泡泡水后,引導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感知、發(fā)現(xiàn)最適合吹泡泡的工具。在操作過程中,鼓勵幼兒分工、合作、協(xié)商,教師作為觀察者、支持者,當幼兒出現(xiàn)問題或困難時,給予相應的提示和建議,讓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和改進,從而獲得相應的技能和經驗。
反思分析
泡泡是晶瑩透亮、輕盈神奇的,吹泡泡游戲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從幼兒的生活出發(f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所以幼兒非常喜歡,表現(xiàn)得很積極、認真。幼兒在調制泡泡水時遇到了一些問題:由于幼兒缺少經驗,加入的洗潔精量太少,怎么也吹不出泡泡來,幼兒有點失去興趣和信心,想放棄時我及時地給予了指導,請幼兒多加些洗滌用品,把水調得濃稠些再試試。當幼兒再次嘗試后終于成功時 ,幼兒顯得非常興奮,這要比玩買來的泡泡玩具更開心,更有一種成功的滿足和喜悅。在玩吹泡泡游戲時,幼兒只享受在吹上面,沒有有意識地去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也沒有感知什么形狀的工具容易吹出泡泡來。此時我又及時地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思考和比較,在玩中感受到了泡泡的多姿多彩,發(fā)現(xiàn)泡泡的產生過程,從而不斷提高了幼兒的操作、判斷能力,豐富幼兒的審美情感。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產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過探索活動,進一步了解影子是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的。
3.激發(fā)幼兒對于"影子"這一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動重點:
知道影子產生必須有光的照射;影子會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
活動難點:
通過做影子小實驗,發(fā)現(xiàn)影子變化的原因是光線來自不同方向。
活動準備:
小電筒每人一個、鏡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主題,激發(fā)孩子探索影子的興趣。
1.教師講述故事《樹蔭》
2.師:為什么太陽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樹蔭下卻很涼爽?
小熊后來被什么東西燙醒了,你們能告訴小熊它遇到的問題嗎?
二、教師實驗,孩子觀察
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隨著光源的移動而移動的。
1.教師用電筒從玩具的左邊照射過去,讓孩子知道影子產生必須要有光的照射。
2.將電筒的光線從左邊移動到玩具的右邊,頂部,請孩子們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影子的變化過程。讓孩子初步領會影子是隨著光線的移動而移動的.。
3.教師小結:影子產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會隨著光線的移動而移動。
三、運用各種操作資料,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影子產生的條件及變化的特點。
1.分組請幼兒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
3.操作要求:
(1)用手電筒從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觀察影子的變化。
(3)交換操作材料。
四、幫小熊解決問題。
孩子通過小實驗,幫助小熊想出了許多好辦法(如叫小熊在樹蔭下睡覺時,要定時換位置,或搭個小帳篷等)
五、游戲
捉影子帶領孩子們到戶外用鏡子反射陽光,照在墻上、地上,幼兒用手捕捉,用腳踩影子。
延伸活動:
布置孩子們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戲,使孩子們能發(fā)現(xiàn)更多有關影子的知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能仔細觀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及生長過程。
2、樂于探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準備:
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蝌蚪若干。
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種春天里的動物朋友,你猜一猜它會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我們來請它出來好嗎?(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蝌蚪”)
。2)你在哪兒也見到過小蝌蚪呢?它長得什么樣?
2、觀察、認識蝌蚪。
。1)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師在每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會兒請你可以輕輕的走過去,先仔細觀察一下小蝌蚪的樣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學一學小蝌蚪不同的動態(tài)。)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配合身體動作表演一下。
。3)小結:小蝌蚪長著圓圓的、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東來游到西,真快活呀!
3、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什么嗎?(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
。2)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4)小結: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消失,最后就變成了一只青蛙。(邊小結變播放多媒體課件)
4、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1)放背景音樂,教師說:“春天來了,青蛙媽媽在池塘里產下了一個又一個蛙卵。”
。2)師說:“天氣緩和了,蛙卵動起來了,變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開心啊!”(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雙手環(huán)胸學小蝌蚪游泳的樣子)。
。3)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后腿。(教師和幼兒兩腿向后踢)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開心了!保ń處煄ьI幼兒學長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師說:“小蝌蚪長出了前腿。”(教師和幼兒伸雙臂)四個腿都長齊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陸地上去找食物吃!保▽W小青蛙抓蟲子吃)
。5)師說:“尾巴慢慢變短了(用手假裝尾巴越來越短)終于變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保ń處煄ьI幼兒學蛙跳)
5、提升經驗,保護青蛙
。1)小青蛙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捉田里的害蟲)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蟲都捉掉,保護莊稼,那如果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來保護青蛙呢?
(3)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的辦法,真了不起,請你回去后把你的好辦法告訴更多的朋友,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磁鐵并不陌生,老師貼掛圖時經常用到。在孩子們的眼里,磁鐵是很神秘的東西,有著神奇的力量。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特別是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小貓釣魚的玩具和磁性教具,幼兒們總是愛不釋手,但是他們大都只是單純的玩耍,還沒有知識的建構。針對幼兒對磁鐵的這種興趣,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試圖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并揭示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
2.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3.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特性。
難點:能用記錄、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結果。
活動準備
鉛筆、積木、橡皮、回形針、鐵釘、紙片小魚、梳子、硬幣、勺子、鐵夾子、 磁鐵、記錄單、磁鐵魚竿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盤子里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請你看一看盤子里有些什么?請你玩一玩盤子里的東西,看看你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基本部分
。ㄒ唬、自由探索,激發(fā)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操作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2.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
3.教師小結:剛才在玩的'時候,小朋友發(fā)現(xiàn)磁鐵能吸住別的東西。
。ǘ⒁龑в變禾剿鞔盆F的特性。
1、出示記錄單,了解記錄方法。
2、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3、請記錄完的幼兒想個辦法將記錄單貼到黑板上,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磁鐵能和誰做朋友。
4、教師與幼兒共同觀察、討論記錄結果。
5、教師小結:原來磁鐵能跟鐵做的東西做朋友,磁鐵只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ㄈ、提供問題情境,擴展幼兒經驗。
1、出示游戲材料,引導幼兒思考。
。1)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釣魚游戲,教師出示有磁鐵的釣魚竿、和紙做的小魚。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用個什么辦法可以把小魚釣起來,你可以請盤子里的材料來幫幫忙。
2、幼兒第三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
3、分享交流。
(1)你的小魚釣起來了嗎?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1)請您邊說邊演示一下。
4.教師小結。
剛才大家都想出了好辦法把魚釣起來的,原來你們是用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的辦法把魚釣起來的,真會動腦筋。
三、結束部分
分組自由活動。
四、延伸部分
請把魚放在泥工板上,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小魚游起來呢?下課以后你們再去試一試。
教學反思
活動評析及活動反思:
活動評析: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讓幼兒有充分的操作時間,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并不進行直接指導,而是強調讓幼兒通過直接與材料的交互作用,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
2、引導幼兒在操作的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并有目的地記錄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現(xiàn)象。引導過程一一轉化為問題,因為問題情境對幼兒來說沒有嚴格的約束,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
3、在最后一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并不過分關注幼兒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鐵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的自信心、獨立性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關于磁鐵的經驗進行遷移、創(chuàng)造。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并不是把現(xiàn)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使幼兒成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我們的科學教育,就是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寬舒的心理環(huán)境,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讓幼兒在探究中驚異科學,在持久、深入地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驗。《綱要》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所有的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币虼,為了讓幼兒認識磁鐵,我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實驗材料,而且在活動的過程中,不進行直接的指導,而是強調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各種問題。
當然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不足就是準備的磁鐵數(shù)量不夠充分。是極個別幼兒玩得不夠盡興,在今后教學中將會做得更完善。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自然是神奇的,長滿了各種各樣的小草,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長出了各種不同的蔬果,每當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時,他們總會發(fā)現(xiàn)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綠顏色,每當孩子吃完草莓、楊梅這些水果時,就會發(fā)現(xiàn)手上被“染”紅了……這些想象告訴我們孩子在更早的時候已經接觸到色素了,只是他們還不了解與認識這些隱藏在植物體內的色素!爸参锷亍边@個詞對孩子來說很陌生也很書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隨處可見的!毒V要》中提出教學內容要貼近幼兒生活,從生活中選擇材料。因為孩子在生活中對植物體內出現(xiàn)“顏色”這一現(xiàn)象產生了疑惑與好奇,于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設計了這節(jié)教學活動。因為中班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是通過感知覺和操作活動來認識世界,所以我選擇了一些幼兒熟悉的材料來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現(xiàn)象產生興趣,能主動探索色素的秘密,從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這一科學現(xiàn)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幼兒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2.四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小番茄、各種顏色的花瓣等);
2.小積木,白色棉布每人兩份;
3.各種食物:糖果、有顏色的饅頭、面粉等
4. 黑板一塊、PPT、做彩色面的視頻
二、教師示范材料
1、白布,綠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魔術,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 觀看魔術表演
。ǎ保┠銈冇袥]有看過魔術?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很棒的魔術表演,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表演魔術:現(xiàn)在我的魔術開始了,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這是什么?(出示葉子)看一看,我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ǎ玻┠g結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白布變成綠色的了)
2.幼兒嘗試操作
。ǎ保┠銈冇X得這個魔術有趣么?那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嘗試變一次?纯蠢蠋熃o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ǎ玻┯變簢L試自己動手操作變“魔術”。
。ǎ常┯^察自己“魔術”后白布的變化。
老師提問:為什么布會變成綠色的呢?(因為葉子上的綠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結:原來植物的葉子里有綠顏色,它有一個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兒預測猜想
我們已經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那你們猜一猜植物的身體里還會不會藏著其他的顏色?(幼兒猜想)
2、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師:我們現(xiàn)在自己來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體里有沒有其他的顏色。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實也有植物的葉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逐一介紹材料:胡蘿卜、小番茄、檸檬皮青瓜皮楊梅 各種花瓣等 )
。2)第二次操作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魔術這個本領了,這一次請你們自己來變魔術。道具呢還是有一塊白布,然后請你們在籮筐里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放在白布上來變魔術,看看最后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變好以后請你在白布上寫上你的學號,把它送到這里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請幼兒把變好顏色的布按顏色分類擺放好。
黃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紅色的色卡
綠色的色卡
其它
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的呢?(引導幼兒用“我用什么變出了什么顏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師小結:
原來植物的身體里藏著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還有綠色。這些藏在植物身體里的顏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聯(lián)系生活,提升經驗
1、生活應用
。1)出示PPT
這些植物色素還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們吃的食物里,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條):這是什么?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面條有什么不一樣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變出來的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2)觀看視頻
廚師在干什么?你在畫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結:對了,這些植物色素就蘊含在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們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條。
(3)觀看PPT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食物也添加過植物色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4)教師小結:
這種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們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的營養(yǎng)。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已經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種顏色,想不想把這塊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請你們一起回到教師繼續(xù)來完成好不好?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教學意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資源。我國是世界上12個缺水國之一,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根據(jù)孩子們對水的興趣,把握教育時機,提供適當引導,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水》。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積極參與探索。
教學目標:
1、 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
2、 體驗探索水秘密的樂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能力,能仔細觀察、樂于嘗試。
3、 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玩偶、卡紙、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積木、紙船。小鵝卵石、湯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別放著一勺(白糖、鹽、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學重難點:
認識水是透明,可溶解,會流動的特性。
教學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fā)興趣
1、寶貝們好!今天熊媽媽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走過這條小河就是熊媽媽的家。熊媽媽請寶貝們幫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我們經過小河的時候仔細觀察,待會兒告訴她。
二、觀察水,發(fā)現(xiàn)水的特性
1、經過小河時看見了水里有什么?(石頭,湯勺,杯子,蠟筆,葉子)
2、有個問題要考考我們,猜猜,泥沙里有什么?(石頭,湯勺,杯子,蠟筆,葉子,或者還有其他的東西)
3、到底藏了什么?水里的東西我們一眼就能看見,泥土里的東西不能看見,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小結:呀,你們真聰明,你們發(fā)現(xiàn)水的第一個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們幾個禮物,你們放到水里,再告訴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寶貝們,白糖放進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鹽放進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芒果粉放進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這些東西在水里不見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我來告訴你們,溶解。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水的一個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現(xiàn)在把乒乓球放進水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乒乓球動了)
小結:你們可真厲害,我們發(fā)現(xiàn)了水的又一個秘密,水會流動。
三、總結提升,體驗快樂
1、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水的三個秘密。水的秘密還有很多,讓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xù)去發(fā)現(xiàn)水的秘密吧!
相關信息: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中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米還高。由于人口眾多,當前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是以探索水的秘密為主,水是孩子們天天接觸,非常熟悉的一個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水的三個特性,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顒又薪處熞沧⒅亓俗層變河猛暾囊痪湓捇卮饐栴},并且鼓勵更多的幼兒參與思考,實驗,討論 ,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讓幼兒真正做到了學習的主人,自發(fā),自主,自由的開展活動,在同伴與教師的互動中共同探索獲得新知。
不足之處:
準備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動應該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兒都是通過觀察來發(fā)現(xiàn),沒有親自嘗試,所以會有些遺憾。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實用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05-14
【必備】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05-14
【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31
【精華】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6-01
【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06-02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6-02
【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6-03
【必備】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6-03
【推薦】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6-04
實用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