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范文匯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第1課:我種的植物
一、教學目標
、倩貞浬钪幸患∠笊羁痰氖虏Ⅲw會它帶來的感受。②運用不同繪畫材料來表現(xiàn)經歷和感受。③完成一幅記憶畫。
二、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多種繪畫材料,如水彩筆、水彩顏料、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及相關用具。
導入:教師假以《拔蟲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動講述“那次”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講述要真切。
欣賞:出示兒童畫《拔蟲牙》(放大圖),畫面與故事對照,欣賞畫面是如何表現(xiàn)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的。
講述與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間)各講述一件自己曾經歷的難忘事,體驗當時感受:欣喜的、驚訝的、孤單的、熱鬧的等。
師生合作:以某一學生所講述的難忘故事為內容,師生板演合作一幅記憶畫。注意:在合作中教師要以兒童心理和稚拙筆法經營畫面,著意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來。
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在教師的創(chuàng)作啟發(fā)下,學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現(xiàn)成有主題的畫面。注意:自由選用不同繪畫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欣賞評述:同學互相賞評習作。有沒有在習作中大膽運用了以前所學的美術知識;畫面有沒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達出習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課蔬菜、第3課水墨畫蔬菜
教學目標:
1、能夠選擇與蔬菜相似的顏色。
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課前準備:蠟筆、圖畫紙、示范畫、各種蔬菜。
教學過程:
1、觀察與演示。
。1)請同學們觀察蔬菜,把它們按顏色分類: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白的?還有些什么顏色?指導語:新鮮的蔬菜營養(yǎng)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都有哪些菜?
。2)看圖片,都有哪些菜?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師幼總結: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fā)同學們,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3)教師示范,在畫好的輪廓的邊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滿涂濃,才是漂亮新鮮的蔬菜。
2、提出作畫的創(chuàng)作要求。
著色均勻、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膽表現(xiàn)豐富畫面。
3、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的要點。
。1)畫的蔬菜要大,畫的品種要多。鼓勵同學們大膽畫各種圖像。
。2)畫的蔬菜要新鮮,顏色涂滿,涂濃。
4、同學們自由評價同伴作品,引導說出作品的色彩是否準確,涂色是否均勻,鼓勵鼓勵著色均勻,有力度。
第4課買菜
教學目標
1、通過仔細欣賞圖片,提高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
2、通過練習說話,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點:
。ㄒ唬┲攸c:根據(jù)圖片內容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
。ǘ╇y點:怎樣把買菜的場景現(xiàn)象的具體豐富.
。ㄈ┯柧汓c:分步仔細展開想象;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看錄像,說說這是哪兒?你都看到了什么?
。ǘ┱n堂指導。
1、整體觀察。仔細看圖片,說說菜場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部分觀察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菜場的菜很多?具體的說一說。
。2)從哪兒又能體現(xiàn)菜場的人很多?
3、看錄像回憶上次買菜的情景4、說說你是怎么買的?
5、選一個主題進行描繪.6、生創(chuàng)作師巡視制導.
。罚u一評,議一議
第5課.蔬菜的聯(lián)想
教學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欣賞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創(chuàng)作的積極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蔬菜的大小、形狀、色彩和質感等特征,巧妙運用擺放、拼接、組合、切挖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數(shù)碼相機、蔬菜實物、紙盒、牙簽、小刀、美術工具、小紀念品等。學具準備:
蔬菜實物、繪畫工具、牙簽、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教師:大家看過魔術師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表演嗎?他的表演怎么樣?今天老師也來當一回魔術師,大家想看嗎?
二、教師拿出一個包裝精美的紙盒,讓學生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然后打開紙盒,取出里面所裝的蔬菜實物。
三、教師:這些蔬菜大家認識嗎?請你挑選其中的幾種說說它的外形、大小、色彩、氣味以及觸摸上去的感覺等。
四、教師:接下來老師就要進行“表演”了,請大家注意觀察,老師要把這些普通的蔬菜變成什么。
五、教師創(chuàng)作,并簡要介紹拼擺、插接等創(chuàng)作技法,利用蔬菜,制作一條“金魚”的造型。
六、教師:“老師的表演精彩嗎?如果精彩的話,請同學們來點鼓勵的掌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美術第十一課:蔬菜的聯(lián)想。(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課題)接下來老師邀請一位小朋友上臺,也來當回“小魔術師”,看看他把這些蔬菜又能變成什么。”
七、學生上臺進行創(chuàng)作,其余學生做文明小觀眾,認真觀看。
八、學生創(chuàng)作完,教師請他說說創(chuàng)作的構思。
九、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教育學生在具體制作過程中,特別是切割蔬菜時,注意安全。鼓勵學生要有創(chuàng)新,不要簡易抄襲課本作品,要有自己的個性。將完成較快較好的作品,教師利用數(shù)碼相機把它拍攝下來。
十、評選各種獎項,頒發(fā)各獎項紀念品。
第6課:木版畫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熱愛版畫藝術的情感2、了解版畫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木版畫基本知識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木版畫
二、講授新課
1、版畫是繪畫的重要品類之一。它以板為媒介,畫家運用刀和筆以及其它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進行刻畫,通過印刷可復印多份原作。后發(fā)展成獨立的藝術形式,即現(xiàn)代涵義的版畫創(chuàng)作。
2、版畫作品精煉、獨物,易于保存和收藏、傳播,深受人們喜愛。
3、版畫創(chuàng)作極為重視工具和材料的處理,不同板材、技法的處理,創(chuàng)作出的版畫風格也各有不同。
4、版畫的種類
。1)木刻版畫(2)銅版畫、石版畫(3)紙版畫
5、木版畫
。1)木版畫知識
木版畫俗稱木刻,源于我國古代。雕版印刷書籍中的插圖,是版畫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木版畫,刀法剛勁有力,黑白相間的節(jié)奏,使作品極有力度。
(2)木版畫作品欣賞
A《風景》水印套色木刻
B《痛苦的呼號》黑白木刻
C《祖孫倆》黑白木刻
注意它們的黑白灰和點線面的分布和處理。
(3)學生制作
在較軟的木板上進行版畫作業(yè)。教師指導
。4)作業(yè)評價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制作能力。
2、讓學生養(yǎng)成大膽作畫、大膽制作的作風。
3、了解傳統(tǒng)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間藝術的美。
4、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
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己的特征。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自己
1、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外貌特征。
。ㄖ貙δ樞巍⑽骞偌鞍l(fā)型特征進行仔仔細細地觀察,并用談話的方法交流。)
二、欣賞作品
欣賞課本中的自畫像繪畫作品,并說說他們畫出了那些特點。
三、學生作自畫像
1、提示:可以默畫也可以邊看邊畫,可以從整體入手也可以從最具有特點的.局部畫起。
2、學生作畫,教師適當指導。
四、互相欣賞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欣賞剪紙作品
1、展示剪紙作品原作,觀察它的形象以及制作材料、紋樣選擇。
2、同學們可以上臺近距離的觀看,老師把作品拿到學生中間巡回展示。
3、提問:你看到的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好看嗎?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個?
4、:這些剪紙作品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工藝美術作品,它是我國民間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好好繼承和發(fā)揚光大。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學習這種民間藝術,為自己剪一枚生肖圖案。
二、上新課
1、展示剪紙材料:剪刀、膠水、彩色紙
2、同學們,如果現(xiàn)在你來剪紙你會先干什么?有不同的意見說一說。
3、老師示范剪紙的方法步驟:
。1)先剪出外形輪廓
。2)再剪出生肖的五官
(3)然后剪出有趣的紋樣
4、學生辨認生肖的外形
老師準備一些生肖動物的外形,同學們猜一猜它們到底是什么動物?
。1)一些容易辨認的外形
。2)一些不容易辨認的外形
。褐谱魃さ募艏堊髌,首先就要把外形畫準,要不然剪出來就不像了。
5、紋樣的剪紙方法(1)隨手剪(2)對稱剪
三、學生作業(yè)布置
根據(jù)自己的屬相,剪一個小動物形象,注意剪出
它的外形與紋樣。然后用膠水貼在作業(yè)本上。
四、老師巡回指導
五、互相交流,老師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演示導入課題
1、老師把自己不同的信息卡發(fā)給部分同學,讓他們回答從信息卡中了解到了老師的哪些信息?
2、提問:信息卡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形狀?好看嗎?你要是做一個信息卡你會做得和老師一樣嗎?為什么?
3、:信息卡是傳遞個人信息的,我們制作的信息卡能讓別人很快了解你,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和你成為好朋友,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嗎?
二、上新課
1、說一說你的信息卡的組成部分,每個同學的信息卡肯定不同,說出你的不同之處。
2、講解信息卡的基本組成部分:
。1)圖形: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信息卡的外形可以是幾何形,也可以是具象形,如人臉形、鞋子形、蘋果形、卡通形鈴鐺形、花形、樹形、葉形、冰淇淋形等等。圖形還包括插圖,插圖可以小一點,要與外形相互協(xié)調。
。2)文字:主要指信息卡的內容。如姓名、年齡、愛好、格言、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等。
3、老師示范信息卡的制作步驟:
。1)先畫好外形,并將外形剪下來;
。2)將內容寫上去,文字可以裝飾成紋樣;
(3)在其他的地方畫上裝飾用的與外形相互協(xié)調的圖案即可。
4、信息卡的色彩調配:
信息卡的外形與內容要以一個色調為主,如老師用的是黃色調,那么整個信息卡就必須多用黃色調,這樣設計出的信息卡才會協(xié)調。如果是紅色調你會用哪些色彩?
5、欣賞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卡。
三、學生作業(yè)
畫出信息卡的外形,經剪貼裝飾后,寫上自己的姓名、電話、屬相等。
四、老師巡回指導
五、游戲:
將做好的信息卡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換,也可以與新朋友交換,讓我們大家都成為好朋友。
六、下課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用油畫棒和水彩顏料,運用排水畫的激發(fā),表現(xiàn)屋檐栗色的菊花形象。
2、在觀賞、討論的基礎上,能通過繪畫表現(xiàn)菊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3、感受排水畫與其他的不同風格效果。
活動準備:
1、菊花一盆
2、幼兒用書,操作紙,油畫棒
3、黑色,深藍色、紅色的水粉(水彩)顏料個兩盒,底紋筆若干。報紙若反電在顏料的下面
重點:使用油畫棒和水彩顏料,運用排水畫的激發(fā),表現(xiàn)屋檐栗色的菊花形象。
難點:在觀賞、討論的基礎上,能通過繪畫表現(xiàn)菊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活動過程:
1、出示事物菊花,引導幼兒觀賞菊花,了解菊花的主要特征。
教師: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朋友到公園找秋天,你看見的秋天的菊花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幼兒用書上的排水畫《美麗的菊花》
提問:畫畫上有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的?
3、師生共同探索用排水畫的手法表現(xiàn)菊花的形態(tài)
請幼兒講述菊花外形特征,教師示范制作排水畫的基本方法:
用油畫棒直接在紙上畫彩色的菊花;還可以采用先勾線畫出花瓶、花朵、葉子的形狀,再給花瓶和花朵涂色。
示范用水粉(水彩)有序地刷出底色:
畫好后,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水粉顏色,把畫放在報紙上,從左到右一排一排地刷行顏色,一定要按一個方向刷。
4、幼兒創(chuàng)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盡量將菊花畫得大一些。鼓勵幼兒用淺色和鮮艷的.顏色表現(xiàn)菊花和花瓶,且涂色要有力,顏色要深一些。
5、組織幼兒有序的涂底色:
小朋友用油畫棒的工作完成后,可以到前面放有彩色顏料的桌上來涂底色,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提醒幼兒有序地刷底色,盡量保持畫面或桌面的整潔。
6、展覽幼兒的作品
幼兒互相欣賞,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本課教材分析:
名片,是成年人與他人溝通最便捷有效的工具,小小名片,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包羅萬象。集實用與美感與一身的交往使者,我們小朋友為什么就不能深入的接觸感受一下呢?而且,我們小朋友筆下的名片設計,自然有與成年人截然不同的一份天真和童趣。有句話說得好:“教師在新教材實驗中,教材只是提供了一個個教學話題而已,以新的理念為指導,教師們可以根據(jù)話題來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教學。”本課是二年級上冊的《新穎的泥名片》,是一堂手工制作課,但目的不是簡單的進行某種手工制作,而是能通過對自己名片的設計制作過程,更深入的了解名片,并能夠借鑒其他藝術設計元素,為自己設計出新穎美觀的個性化名片,更多的重視了藝術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倡導的美術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它對美術教學各學習領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涵蓋。因此,本課在設計中力求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一開始老師就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提示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引導對美的感受創(chuàng)造欲望。重點部分從名片的設計到制作完成,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在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表達中進行,老師只在其中穿針引線,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嘗試用美術語言表現(xiàn)生活、表現(xiàn)自我,激發(fā)學生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增強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能力目標:用泥設計、制作文字和圖形、用來表達自己的興趣、愛好。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展示和介紹的東西,人們要介紹自己,就要靠名片了。動物、植物、商品標牌,說明卡都有需要用美術技法進行裝飾和設計,名片也不例外,泥名片是兒童們介紹自我的一種嘗試。
教學重點: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和文字裝飾、美化自己的名片。
教學難點:制作得新穎、生動,作品美觀,富于個性。
教學準備:
教具:成人用的各種名片、不同形狀的彩泥名片若干、硬紙板、彩泥、剪刀等。
學具:硬紙板、剪刀、彩色橡皮泥、用以壓印花紋的工具(如瓶蓋、筆頭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老師與小朋友們已經接觸了一個多月了,可老師還是不認識你們,怎么辦呢?
生:一個個逐一自我介紹一下……
師:真是個好方法,可是老師一下子記不住全部學生的名字的,又怎么辦呢?
生:名片。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豐富學生知識面,感受藝術來源于生活!
二、觀察分析、探究
師:同學的爸爸、媽媽有名片嗎?生:有
師:說說爸爸媽媽的名片是什么樣的?生:有名字,地址,電話,還有顏色的……
師:名片最早出現(xiàn)在漢代,人們利用竹片刻上自己的姓名和職位,用于互相介紹,這種竹片叫“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名片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直到現(xiàn)在。教師展示古代名片和現(xiàn)代名片,請學生對比其中的的異同。
a、外形都是什么樣子的?(板書:外形、)
b、材料有什么不同?(板書:材料)
c、名片上都有什么內容?(板書:內容)
d、名片的色彩怎樣?(板書:色彩)
小結:a、外形古代:長方形,比較大現(xiàn)代:形狀各異
b、材料古代:竹片現(xiàn)代:紙張
c、內容古代:姓名 職位現(xiàn)代:姓名 電話 工作單位 家庭住址……
d、色彩古代:竹片本色現(xiàn)代:色彩豐富
【設計意圖:通過古今的對比,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名片的基本結構!
師:對!多虧這小小的名片幫忙,人與人之間才可以順利地溝通、交流,人們都十分重視名片的設計和美化。如果你的.名片很美觀、有特色,那么第一次見面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矗@是老師的名片,小朋友們比較一下,它與普通的名片是一樣的嗎?用什么做出來的?
生通過觀察就會比較出:不一樣,這是立體的,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的。
師:名片就代表著你的形象。要想做的很特別,讓同學一眼認出是你,那可得先好好動腦設計呀!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設計的(課件展示各種造型的名片)。欣賞時要注意觀察這樣幾個問題:
問題1,生通過觀察答: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橢圓、不規(guī)則形等。
師總結:外形可以自由選擇。板書:外形——多樣
問題2,師根據(jù)生的回答總結板書:色彩——醒目
問題3,生答:名字。
師: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放在的位置。除了名字還有什么?
生:音符、調色板、球拍……
師:從這些裝飾圖案你能看出這個小朋友的愛好特長嗎?
師總結:名片上除了要制作名字,還可以加上一些代表自己特點的裝飾圖案,使你的名片與眾不同,體現(xiàn)你的個人特色。板書:內容——有特色名片要有個性
三、討論名片的設計內容——“我的名片我設計”
師:名片上的內容可以包涵學校、班級、姓名(英文名)、性別、星座、愛好、人生格言、吉祥物、電話、QQ號碼……怎樣設計名片,才能讓人家對你印象深刻?(名字設計與個性體現(xiàn)至關重要)
師:現(xiàn)在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你的名片將怎樣設計呢?
生自由發(fā)言。師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新穎的構思及時表揚。
【設計意圖:教師的示范作品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是通過欣賞設置一些小問題,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發(fā)現(xiàn),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的靈感,同時在欣賞他人作品的過程中,也大大地拓寬了自己的設計思路!
四、實踐活動
師:現(xiàn)在不少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設計制作出來了,好的,我們先分組討論一下做的方法好嗎?大家可以邊試做邊討論。
生嘗試并熱烈討論。
師:你們認為做泥名片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使名片更美觀?
學生發(fā)言,如遇到問題可請求其他同學幫助解決。
師:哪位同學能總結出制作步驟?
師根據(jù)生的發(fā)言進行補充并總結:
1、用硬紙板剪出名片的外形。
2、鋪底色。
3、搓出泥條拼貼名字。(注意字不要太粗)
4、添加特色圖案。師提示:添加的圖案是裝飾,可利用身邊的用具來做做(這步很重要,體現(xiàn)你的個性)
5、借助工具裝飾完成。
學生開始制作。師巡視指導,隨時幫助解決學生實際中遇到的小困難。
【設計意圖:探究性學習是一個障礙重重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與他人交往、合作,從而獲取同學的幫助。,我讓學生在解決本課的泥名片的基本要素、方法與步驟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中,讓學生學會參與,積極投入到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中。】
五、評價展示、交流延伸。
情境表演:(扮演兩位剛認識的人)
請兩個同學分別拿自己制作的泥名片,進行互相介紹。
分組進行表演,同學之間相互交換自己制作的名片,增進友誼,共同體驗成功。
師課堂小結:
老師看到大家臉上一直在開心地笑著,是啊,這節(jié)課我們都為自己設計了那么棒的泥名片,老師也為你高興啊!今天,同學都發(fā)揮了聰明才智為自己制作了一個新穎的泥名片,讓更多的人了解你,了解你長大后的理想和志愿,老師祝福你們:好好學習,早日實現(xiàn)自己偉大的夢想!
【設計意圖: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自由交流的空間,既能使他們充分感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又可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溝通。名片設計的課后延伸,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開放性思維,發(fā)展其想象力。】
板書設計:
9.新穎的泥名片
。ㄒ唬┩庑----多樣
。ǘ┎牧----紙、橡皮泥
。ㄈ﹥热----姓名、電話、住址等體現(xiàn)個性
(四)色彩----醒目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曲直、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冬天里的樹,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xiàn)方法。
2、通過對比觀察,了解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3、感受大樹在深冬的變化,并愿意用畫筆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在深冬季節(jié)落葉樹的葉子會落光;幼兒已欣賞過四季中樹的圖片。
2、冬天里的樹的圖片多幅。
3、小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筆筒,畫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
師:冬天到了,大樹媽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師:樹葉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
2、引導幼兒欣賞樹的圖片,整體感受樹干和樹枝的不同造型。
師:光禿禿的大樹給你什么感覺呢?讓你想到了什么?
師:你喜歡哪棵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找一找,樹干在哪里?樹枝在哪里?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2)師:這棵樹上的樹枝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用手臂的動作表現(xiàn)樹枝的不同)
(3)師:靠著樹干的樹枝和最上面的樹枝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4)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畫出由粗變細的樹枝呢?
要點提示
(1)在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xiàn)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筆的側面進行作畫,或用筆的力度由重到輕,類似于“提”的感覺。
。2)畫大樹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按生長的'方向進行繪畫。
4、幼兒繪畫。
師:你想畫一棵什么樣的樹呢?像什么?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5、欣賞幼兒作品。
師: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么?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賻ьI幼兒到戶外對落葉樹或者常青樹進行寫生活動,感受大樹的豐富造型。
、趲ьI幼兒到公園里觀察大樹的樹皮和樹結等并嘗試表現(xiàn)這些特征。
☆區(qū)角活動
、倜佬g區(qū):提供黑色紙,讓幼兒撕出大樹的樹干和樹枝并進行拼貼,造出樹的剪影效果。
、诳茖W區(qū):提供各種不同的樹的圖片,幼兒根據(jù)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如落葉樹、常青樹)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chuàng)作。
3.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準備:
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引導階段:
讓學生帶著記錄他們快樂回憶的'相片,用展示臺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并回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二、發(fā)展階段:
欣賞版畫作品。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
紙版畫的表現(xiàn)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么不同的視覺效果。
技法學習:
、懦鍪局谱骱喴准埌娈嫷牟牧稀邓芗,
啟發(fā)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谱鳂I(yè)設置:
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材料。
課后反思:吹塑紙這種材料現(xiàn)在已很少見,不如讓他們選擇比較易尋找的紙殼來制作,雖然比吹塑紙硬,但學生更好掌握。
施教時間:9月26日——9月28日
第二節(jié)
一、情感升華階段: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
二、動手操作階段:
作業(yè)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chuàng)作。
作業(yè)步驟:
啟發(fā)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1.設計。
2.制版。
3.添加背景
。.剪、刻、品、貼。
三、學生作業(yè):放輕音樂。
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師巡視指導。
四、講評作業(yè):
選取優(yōu)秀作業(yè),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yè),表揚最佳搭檔。
五、教師總結: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課后反思:有些學生選擇的是繪畫的方法,其實只要知道這種方法就可以了。作業(yè)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學生更多的開動腦筋,尋找運用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施教時間:10月8日——10月10日
美術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1、注重對學生觀察、探究的培養(yǎng),把課內、課外知識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注重學生的全員參與,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充分給學生想、說、做、評的空間。
3、注重學科整合,整節(jié)課融入了培養(yǎng)語文學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學科植物的相關知識、美術學科的構圖設計、音樂熏陶、學生的動手能力等內容,突出了學科的綜合性。
4、注重把“美”貫穿整節(jié)課。通過對美的觀察、美的發(fā)現(xiàn),從而發(fā)展到對美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教師的板書設計、范畫也力求做到對“美”的體現(xiàn)和展示;播放音樂,讓學生從視覺上和聽覺上感受到秋天的“美”。
教學目標
1、感受秋天,贊美秋天,進而欣賞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2、培養(yǎng)學生肯與鉆研、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良好習慣。
3、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制作葉畫的方法、步驟。
4、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采集各種葉子,剪刀,膠棒,彩色畫紙,紙簍。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葉畫作品,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展示作品,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大聲地告訴老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啦?
生:秋季
師:秋姑娘來到了我們身邊,來到了我們教室,還給我們送來了一些禮物,是什么呢?
生:(閉上眼睛然后大聲地倒數(shù)5個數(shù),再睜開眼睛)——一件落葉披風和一頂美麗的帽子。
師:多美麗的禮物呀!老師不由地想穿戴在身上表演一個舞蹈了,同學們愿不愿意給老師拍手打節(jié)奏?
師邊表演舞蹈《秋葉》邊贈送樹葉給學生。
師:秋姑娘的禮物大家喜歡嗎?我們該不該向秋姑娘回贈一些禮物呢?瞧,這些可是老師為秋姑娘親手制作的禮物。(媒體展示)
第一幅圖(你看到了什么):長枝上停歇著一只鳥、構圖自然、宛如一幅國畫作品。
第二幅圖(畫面中有什么)漁翁劃著一葉小舟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魚鷹歇息滿載而歸。
師:這些畫是不是挺富有詩意的?小朋友們的手是不是也癢癢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葉畫作品,送給秋姑娘。(板書葉畫)
二、新課教學、研究制作方法
1、怎樣制作葉畫,誰有好主意?
2、首先要選葉(板書選葉),課前老師和大家共同收集了許多葉子,為了制作方便請大家根據(jù)葉子的特點將葉子分分類。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葉子并對它們進行了分類請看大屏幕(媒體展示)按形狀分、(提問這些葉子是什么形狀?像什么?)
3、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構思畫面了(板書構思畫面)這是發(fā)揮我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好機會。
●先看老師做,小朋友們可要幫我出主意喔。
在我們樹葉中有些葉子的外型很有特點,出示扁柏葉它像什么?
生:各種造型的樹
師:可以利用扁柏葉的.外形制作一幅“林中小鳥”的葉畫。師演示制作大部分,留一小部分讓學生想像怎樣使畫面更漂亮。(進行添畫)
這種方法我們把它叫作“按葉定畫”(板書)
●師:有趣吧,想不想再做一幅?小朋友們喜歡小免嗎?下面我們來制作一幅小白兔吃蘿卜的圖畫,你們覺得怎么樣?請同學們幫助老師選幾片葉子到視頻臺上擺一擺
師提示同學們思考一下蘿卜有哪些形狀:圓形、橢圓形……(學生拼擺,引導眾人評議,肯定優(yōu)點。)
這種方法我們概括為——按畫選葉
●制作葉畫時不可能每一片葉子都符合我們的要求,看!老師這兒有一匹毛驢,毛驢的腿、脖子以及嘴沒有現(xiàn)成的樹葉可以拼貼,怎么辦呢?
生:用剪刀剪
對,我們可以開動動腦,把一些葉子進行修剪做成美麗的圖畫,這就是我們制作葉畫運用的第三種方法,按需修葉。(板書)同學們自己制作時可以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靈活運用。
●師:秋天是豐富多彩的。能不能將我們的葉畫也變得更豐富。電腦也是位巧巧手,它也為我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小魚戲水”等作品,啟發(fā)生運用貼花瓣、花朵、橘子皮等物品裝飾)
師:再欣賞一下其它班同學的作業(yè),如果是你,還可怎樣制作使它們更漂亮?
4、師:同學們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地下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秋姑娘了?那么就讓我們在秋日私雨的旋律中動起你靈巧的小手吧,做好后請大家講一講葉畫里的故事,我們還要評選“十佳禮物”呢,看誰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成果展示,升華情感
1、成果展示,發(fā)現(xiàn)美麗。
師:請同學們把作好的作品粘貼到前面來展示。(生陸陸續(xù)續(xù)送交作品。)
師:完成了作品的同學可以為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然后講給同學聽。
。ū娚谧簧峡粗髌纷杂傻鼐幹约旱墓适隆#
師:好了,大部分的同學都已經完成了作品,誰愿意說一說:你喜歡哪幅作品,理由是什么?當然,也可以介紹自己的作品。
(生介紹某一作品時,師問全班其它喜歡的同學請舉手,統(tǒng)計人數(shù),在作品旁寫上票數(shù)。票數(shù)高的依次當選為“十佳禮物”獎。)
2、創(chuàng)編故事,感受美麗
師:大家的手真巧,葉畫作得這么好。連老師都愛不釋手了,我想秋姑娘肯定也會喜歡的。“十佳禮物”獲獎者們,愿不愿意把你葉畫里的故事講給秋姑娘聽聽呢?(十人手拿作品在胸前,講述簡短的故事。引導眾人對精彩的故事給予掌聲。)
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風中已經傳來了秋姑娘的感謝聲,大家聽到了嗎?下面的同學肯定也有精彩的故事,那就請大家在課后講給你的同學聽,把快樂分享給你的同學,好嗎
3、升華情感,欣賞美麗。
師:同學們,落葉因為有了你們的想象而變得更加神奇;秋天因為有了你們的巧手而變得更加美麗;世界因為有了你們的童真而變得更加精彩!讓我們都來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吧!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收拾好用具。下課!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調配墨色的濃淡層次,了解水與墨的相互關系。
2、在體驗、探索、欣賞中感受中國畫的獨特美感。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兩幅幼兒水墨畫作品;大師的水墨畫作品一幅;
2、水墨畫常規(guī)用具(毛筆、墨汁、抹布、洗筆桶、宣紙等);
3、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引出主題
1、出示兩幅幼兒作品,對比:“這兩幅畫在墨的`顏色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
二、探究水墨
1、交代要求: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杯水,請你讓水和墨一起做做游戲,看看有什么變化?
2、幼兒嘗試、探究。
3、交流,小結。
三、欣賞水墨
出示大師的畫,討論:畫上畫了什么?墨的顏色有變化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四、表現(xiàn)水墨
1、交代要求:請你運用我們剛才調好的不同濃淡的墨去畫畫自己最想畫的東西。
2、幼兒作畫。
3、展示作品,同伴間互相交流。
活動反思:
通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chuàng)造的信心,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將會使幼兒體會成功。每個幼兒的點滴創(chuàng)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幼兒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名稱:小鴨子游泳(棉簽畫)
教學思路:相對于油畫棒、水彩筆、簽字筆等幼兒園常用的繪畫用具來說,棉簽畫更適用于小班幼兒。因為,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小班幼兒更容易掌握。而且,大塊的鮮艷的顏色更能激發(fā)年齡較小幼兒的繪畫欲望。
教學目標: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tài)。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教學準備:
1、每日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tài)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fā)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提問: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圓圓的)。
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橢圓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它們喜歡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
那小鴨在水里游泳的時候,兩只小腳都看不見了,它的身體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兒回答困難,再補充問:想象一下它的身體像什么數(shù)字?)出示字卡(數(shù)字2)。那現(xiàn)在我們來畫一個像數(shù)字2的鴨子好不好?
2、教師示范畫小鴨。
1)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2)提問: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3、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wèi)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yè)。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ㄓ變旱南胂鬂摿κ蔷薮蟮,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面具文化、娛樂方式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眼光,從認識面具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使學生了解面具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角色,從祖國和世界多元美術文化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有表情的面具從而進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內涵。蘇教版美術教案
2、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了解、分析面具的設計方法、造型特點、色彩內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現(xiàn)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點上常用的夸張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紙和廢舊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選用恰當?shù)牟牧希\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設計制作平面或立體的面具?梢詥为毻瓿勺髌,也可以與同學進行合作,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審美眼光,培養(yǎng)互助精神。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重點: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fā)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xiàn)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現(xiàn)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設計出具有新意、有藝術效果的、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圖片,范作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絕技變臉圖片導入
二、新授
1、構思臉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來;
3、選擇適合的材料表現(xiàn)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體;
5、注意色彩的搭配;
6、制作頭箍,粘貼要牢靠;
7、將面具加在頭箍上。
三、指導學生練習:
作業(yè)基本要求:
運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動夸張、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確、各部件粘貼牢固。
作業(yè)提高要求:
1. 嘗試用不同的手法去裝飾面具。
2. 運用廢舊的禮品盒、襯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8-01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精選)美術教案09-08
美術教案【精選】09-23
美術教案(精選)09-05
(精選)美術教案08-19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2
美術教案[精選]11-08
美術教案【經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