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成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力合成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1、本節(jié)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4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研究了力的合成,它是整個力學的一個基本的核心內容和工具,在以后曲線運動、安培力、物體在電場中的運動等方面都離不開這部分的內容,因此其地位非常重要。
2、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及對現在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制定如下三維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
能從力作用的等效性來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初步體會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能通過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并知道它是矢量運算的普遍規(guī)則。
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系。
(2)結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感受物理研究方法。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養(yǎng)成一種科學探究的意識。3、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來求共點力的合力。難點:通過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二、說教法:
以啟發(fā)式為主線,綜合運用討論、講解、演示、實驗、課件、學生參與等。
為了突破難點,我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以加深他們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
三、說學法: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兩個人一塊兒抬過水,所以他們很容易理解合力的大小與分力的夾角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力的平等四邊形定則的得出要顯得困難些,通過做實驗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的實驗法。
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體會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四、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我計劃分為以五個部分:(1)聯系學生抬水的例子,讓學生自己體會怎樣抬水最省力,引入新課。大約3分鐘。(2)新授課,在引入新課的例子上,繼續(xù)讓學生思考:兩個人抬的水,一個人也可以提起來,那么,兩個人用力的效果與一個人用力的效果是否是相同的。提出問題:兩個力的合成遵循一個什么樣的法則。然后讓學生做實驗進行探討。得出結論后讓學生做導學案上的習題鞏固學生做圖的能力。做完習題后讓學生組內相互交流得出統(tǒng)一答案。老師糾正錯誤答案后,進行下一個問題,小組內討論合力的大小與分力夾角之間的關系。這整個過程大約30分鐘。
(3)過關檢測,10分鐘左右。
(4)師生共同反思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不足,大約2分鐘。(5)布置作業(yè),1分鐘。五、板書設計:力的合成一、合力,分力
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四、力的合成
與力的分解互為逆運算。三、平行四邊形定則
矢量運算都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
【力合成說課稿】相關文章:
《力的合成》說課稿08-25
《力的合成》說課稿8篇07-20
高中力的合成教案01-30
力的合成教學反思09-22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說課稿01-13
《力》說課稿05-30
摩擦力說課稿10-23
二力平衡說課稿08-11
物理《摩擦力》說課稿05-16
高中物理《摩擦力》說課稿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