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勸學》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勸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文集中反映了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學習問題上的觀點。(教材地位)《勸學》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如果學生們能很好的掌握課文的深層含義,對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提高學習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幫助。
二、說學情
雖然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積累文言詞匯,實詞如:勸、中、就、假、絕等等,虛詞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顯文言文,理解重點詞句含義,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誦的技巧。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學習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四、 說教學重難點
說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理解文章統(tǒng)一起來。
說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比喻的含義和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jié)課預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我的設計思路。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啟發(fā)式研究性教學法:進入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貫穿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新思維。
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點撥法” 能啟發(fā)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歸納法:教師引導學生將文中字詞及特殊句式進行歸納。
2、說學法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朗讀法。
下面我在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貫徹新課程理念,注意以三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強調(diào)三個對話,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堂,成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搖籃.
(一) 導入課文 (由寫勸學的詩句導入)
學生回憶之前學習的關于勸學的詩句,回答后,教師解題,由此引入課文。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濃厚的興趣,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二) 荀子簡介。
這個部分交給學生來完成,讓學生事先查找關于荀子及其思想的知識。教師作以補充,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三) 誦讀指導。
播放錄音、讓學生自讀、齊讀課文,以解決生字詞的讀音。
(四) 整體疏通課文。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前后桌互相合作,借助注釋與工具書,疏通文義。將大家都難以理解得字詞標注出來,教師重點點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知識的能力。之后, 歸納課文的文言基礎知識(師生交流討論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
(五) 分析課文。
1、通過對課文的疏通,學生能夠得出本文的論點為“學不可以已”,那么我提問:作者是
如何對論點進行論證的呢?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作以適當?shù)囊龑АN以O計以上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誦讀課文,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歸納能力。然后學生明確:
第二段中,用“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钡葋碚f明學習的意義可以改變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段中,用“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等從而得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第四段中,用“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等來說明學習的方法貴在積累;用“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來說明學習的態(tài)度貴在堅持與專一。
2、 以上都是運用我們?nèi)粘I钪惺熘默F(xiàn)象來說明學習的道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什么論證方法呢?
學生根據(jù)之前所學知識不難得出為比喻論證的方法。(讓學生分清楚比喻論證與舉例論證的區(qū)別)
3、課堂練習
說到比喻論證,我們一般在議論文中使用,那么現(xiàn)在我設計一課堂練習:請同學們寫出3個含有比喻論證的句子。寫完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論,教師點評。
設計這一問題的意圖,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六) 總結(jié)全文:
《勸學》以“勸”字統(tǒng)領全文,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三個角度說明了“學不可以已”的論點,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對論點進行論證,讓學生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
(七)布置作業(yè):
就課堂練習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文中含有比喻論證的句子。 設計作業(yè)的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
七、說板書設計
勸學
《荀子》
學習的意義 學不可已矣(中心論點)
學習的作用 比喻論證
學習的態(tài)度
《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勸學》位于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得到修養(yǎng)的途徑”這一專題,和韓愈的《師說》組成了“修業(yè)之道”這一模塊。
《勸學》是一篇敘述學習的緊張意義,勸導人們以準確的目標、態(tài)度和要領的去學習的散文。也是門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是他們能很好的掌握課文的深層寄義,對他們樹立精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學習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資助。
二、說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學習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20多個比喻句的內(nèi)在含義。
3、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閱讀淺議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和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理解文章統(tǒng)一起來。
新課標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習慣!秳駥W》是新課標規(guī)定的誦讀篇目之一。
難點:文章里的比喻的含義和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章,如果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單調(diào)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達20個比喻句,運用比喻時手法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
四、說教法
1、啟發(fā)式研究性教學法
進入高中階段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尤其要重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貫穿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新思維。
2、朗讀式相結(jié)合的方法
本文語言錘煉精深,許多語句千年不衰。從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讀式的教學。
五、說學法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參照注解,動口動腦,自問自答,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讀的要求:句讀準確,字正腔圓,流暢,熟讀成誦。
古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而注重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六、說教學流程
(一)布置課前作業(yè)
課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于三條。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名句,并以此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也可以積累素材。
(二)簡介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書上注釋1)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繼承了孔子學說,又能揚棄其消極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學派的思想學說,成為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說理透徹,氣勢雄渾,語言質(zhì)樸,句法簡練縝密,多排比,善譬喻!盾髯印芬粫32篇,其中26篇為荀子所著,末6篇或為其門人弟子所記。(教師和學生補充)
新課標: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有關的作家經(jīng)歷、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三)學生讀(五步閱讀法)
1、一讀掌握句讀,結(jié)合課前預習;
2、二讀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3、三讀提出疑難問題,重點實詞、虛詞點撥講析;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四)讀研究性學習
第一步:找觀點
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分論點比喻句
學習的.意義:
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積累、堅持、專心。
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三個分論點,以及與之相關的比喻句,以此為線索能更快地背誦全文。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nèi)涵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小組討論,小組推薦發(fā)言人,以組為單位提問、交流)
。1)在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2)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引導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
。3)“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為什么要強調(diào)“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五)讀遷移鞏固
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寫一篇勸學的小議論文,注意運用比喻論證。(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六)板書設計
學習的意義進步轉(zhuǎn)變
學習的作用補充不敷
學習的要領態(tài)度積聚對峙埋頭
細致
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研究性學習為主線。夸大三個對話,學生與文本,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使講堂真正成為學堂,成為造就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力的搖籃。
歸納總結(jié):這節(jié)課以閱讀為底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以五步閱讀法為實踐模式,是一節(jié)實行新課程理念的古文課。
【《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勸學》教案11-30
勸學教案模板08-29
孫權(quán)勸學教案03-08
《勸學》教案最新01-21
《斷織勸學》教案01-10
關于《勸學》教案11-09
《勸學》教學設計10-27
《孫權(quán)勸學》教案05-15
荀子勸學教案02-21
最新孫權(quán)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