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學設計>《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5 13:59: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負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3頁的例1、例2及“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一第1~6題。

          教材分析及教學理念:本節(jié)課教學負數,是過去小學數學里沒有的內容。在小學數學里教學負數的知識(只涉及負整數的初步認識)出于兩點考慮:第一,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多的,學生經常有機會在生活中看到負數。讓他們學習一些負數的知識,有助于他們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負數的具體含義,從而拓寬數學視野。第二,適量知道一些負數的知識,擴展對整數的認識范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數的意義!稊祵W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教學負數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系溫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初步能認、讀、寫負數。具體分三個層次:第一,用負數表示低于零度的溫度,學生首次感知負數。第二,用正數或負數表示海拔高度,豐富對負數的感性認識。第三,初步揭示正數與負數的概念;谶@樣的分析,我們認為教學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fā)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jié)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借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正數與0的關系。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節(jié)課是節(jié)概念教學,對概念的建構應體現在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的過程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為學生的主體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同時注意適時的引領。因此,本節(jié)課預設從生活情景引入后,激發(fā)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的沖突(怎樣用合適的數來表示北京與上海的溫度),調動生活經驗,主動接納負數概念;然后借助海拔高度來嘗試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進一步體驗負數的意義;進而引導比較反思歸納等理性辨析活動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提升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最后再通過適當的生活應用練習,豐富學生對負數概念的理解和建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會用正、負數記載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聯想、概括、推演中,體會數學的豐富、聯系以及其生活中應用的價值,滲透進行對立統(tǒng)一、聯系發(fā)展等最樸素的哲學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負數的來源

          1.同學們,不知不覺就到了金秋時節(jié)了(課件呈現美麗的秋景圖片),大家覺得我們蘇州這兩天的天氣怎么樣?(學生回答后,課件呈現蘇州天氣預報、溫度計圖)這個溫度計上顯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氣溫,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氣溫是多少嗎?

          (學生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溫度計上一般有左右兩行刻度以及左右兩邊刻度名稱,左邊代表攝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兩度。)

          2.據科學研究,氣溫在18—24℃時,人體感覺最舒服。昨天達到28℃,我們就感覺熱了。猜想:從現在往后,溫度計上的紅色酒精柱會怎樣變化呢?

         。ㄔO計意圖:氣溫變化是學生生活中每天都會面對和感覺到的自然話題,將此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自然,貼切,能夠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考慮到學生對溫度計的認識并不是非常熟悉,先單獨安排一個看溫度計的插曲,為后面新知教學時做好了鋪墊。)

          二、由“相反關系”展開——理解負數的意義

         。ㄒ唬┙虒W例1,初步認識負數。

          1.老師也是一個非常關注天氣變化的人,幾乎每天都要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有一次我記錄了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第一個是東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當天上海的最低氣溫嗎?

          2.第二個城市是江蘇的省會南京(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氣溫嗎?這個溫度比上海的氣溫怎樣?

          3.第三個城市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北京的氣溫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樣?

          學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溫度計圖,讓學生說出北京氣溫“零下4℃”。

          4.剛才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攝氏度。

          而上海超過了0攝氏度,是零上4攝氏度;北京卻低于0攝氏度,是零下4攝氏度。這是一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來記錄這兩個相反的氣溫嗎?

          5.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設想,老師選擇性板書:+4℃或4℃、—4℃等,并講解負號、正號以及它們的讀寫。

          6.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當天我還記下了幾個城市和地區(qū)的最低氣溫,(分別出示西寧、哈爾濱、香港等城市溫度計圖)你能用這樣的方法分別寫出它們的最低氣溫嗎?

         。2)小小氣象記錄員。

          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

          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ㄔO計意圖:在引入負數這一環(huán)節(jié),順接著課始“看溫度計讀氣溫”這一問題情景,從祖國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教學流暢,銜接自然。而“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并區(qū)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而且促使他們借助生活經驗聯想到在“4”這個數前添加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

          (二)教學例2,深入理解負數

          1.(顯示珠穆朗瑪峰圖)誰知道它有多高嗎?(8844米)這個高度是從哪兒到山頂的距離呢?

         。▽W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圖上添加一條海平面的水平虛線。)

          2.世界上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國的第五大盆地——吐魯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米(接在珠穆朗瑪峰圖旁邊出示盆地圖)。

          大家能從剛才表示氣溫的方法受到啟發(fā),也用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來表示這兩個海拔高度呢?(板書:+8844米  —155米)

          3.模仿練習。

          課本第6頁“練習一”第1、2題。

          4.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看到,在表示氣溫時,以0℃為界,高于0℃時用正數表示,低于0℃時用負數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時,以海平面為界,高與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ㄔO計意圖:用正負數來表示海拔高度,是學生對相反的量的再一次感知。由于前面有對氣溫的認識基礎,所以本環(huán)節(jié)力求利用前面學習中獲得的用正負數表示氣溫的經驗和范式,在突出“以海平面為界”這一基準后,就讓學生嘗試解決。學生在先前經驗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為正、低于海平面為負”的計數規(guī)則。在深層次上把握了負數產生的背景和計數的要領與方法。)

          三、以“比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內涵

          1.我們用這些數分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課件同時呈現:溫度計和海拔高度圖,其中0℃和海平面用紅色線標出)

          2.觀察這些數(課件出示),你能把它們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小結:像+4,40,+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7,-11,-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3.討論:0屬于正數或負數呢?(指導學生借助網絡在設置的討論區(qū)內發(fā)表意見)

          引導學生辨析: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教師借助課件觀察畫有箭頭的直線(即數軸),認識到: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4. 練習。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1題(在原題中增加0)。

          提問:

          (1)0為什么不寫?(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觀察這些正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ㄎ覀円郧皩W過的除0以外的數都是正數)

          5.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學生自由瀏覽網上資源)

         。ㄔO計意圖:本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為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這里將溫度計、海拔高度圖同時出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是分界點。讓學生很好地借助直觀情景來理解接納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同時在習題中注意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是正數,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四、用“多層練習”鞏固——拓展負數的的外延

          1.基本練習。

          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并進行交流。

          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2.對比練習。

          選擇合適的結果天在括號內:

          20xx年,我國發(fā)射成功的嫦娥衛(wèi)星在太空中向陽面的溫度為( )以上,而背陽面卻低于( ), 但通過隔熱和控制,衛(wèi)星艙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 ),保證了衛(wèi)星能夠正常開展探測工作。

         、 21℃ ② 100℃ ③ -100℃

          3.應用練習。

         。1)“生活中的負數”信息發(fā)布會。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也可以用正數或負數來表示?

          隨后課件配合出示有關圖片。

          (2)小結:像零攝氏度以上與零攝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賽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漲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4.拓展延伸。

          調查自己家一個月的收入、支出情況,并作好記錄,記錄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與家人說一說,用數學日記記下自己的感受及開支建議。

         。ㄔO計意圖:這里的練習安排富有層次和變化。第一題注意充分挖掘習題功能,在展示學生個性化表達的同時,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巧妙引出正數和負數的對應關系,體會正數和負數是無限的;同時巧妙地引出數軸,為學生升入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作了很好的滲透。第二題利用嫦娥衛(wèi)星即時信息資料,既是知識的應用,又是思想的熏陶。第三題,進一步讓學生回到生活實際中尋找生活中的正數與負數,并采用網絡信息發(fā)布的形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既是與開頭的生活引入情景相呼應,又為下節(jié)課進一步體驗并嘗試在生活中應用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作了較好的準備。 相信這樣的設計,對學生最后的課后拓展必定產生濃厚的興趣。)

          板書設計:

          認識負數

          +4或4 +4讀作正四, 像+4、19、+8848這樣的數都是正

          -4 讀作負四。 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8848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155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正數和負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學習的。

          負數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并有著廣泛應用的數。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情境中認識負數。第一道例題用溫度計顯示三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以這一情境引入負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溫度不陌生;另一方面,借助溫度計上的數據顯示,可以直觀的認識到零上4攝氏度比0攝氏度高,零下4攝氏度比0攝氏度低,這兩個溫度分別在0攝氏度刻度線的上方和下方。第二道例題借助直觀圖,以海平面為基準,海拔8844米和海拔負155米分別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這些都為學生初步了解正數和負數是一對相反意義的量提供了直觀形象的模型。

          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系溫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學會讀、寫負數。因此我們認為本節(jié)課應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然后通過分類來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最后再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來深化對負數意義的認識,促使學生有層次地認識負數。

          目標預設: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會用正,負數記載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聯想、概括,推演中,體會數學的豐富、聯系以及其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滲透進行對立統(tǒng)一、聯系發(fā)展等最樸素的哲學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節(jié)概念課,根據學生學習概念的心理規(guī)律,我認為本課中應使學生了解概念的來源,理解概念的意義,區(qū)分概念的聯系,應用概念解決問題,最后再通過適當拓展,提升數學化的程度。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系溫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學會讀、寫負數。因此我們認為本節(jié)課應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然后通過分類來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最后再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來深化對負數意義的認識,促使學生有層次地認識負數。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負數,教學負數的讀寫方法

          1、課前交流。同學們,不知不覺就到了金秋時節(jié)了(課件呈現美麗的秋景圖片),大家覺得我這兩天的天氣怎么樣?(課件出示溫度計近期的平均最高氣溫)這個溫度計上顯示的是最高氣溫,你能看出近期的最高氣溫是多少嗎?

          學生匯報后引導學生了解溫度計上一般有左右兩行刻度以及左右兩邊刻度名稱,左邊代表攝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兩度。

          2、教學例1

         。1)猜想:從現在往后,溫度計上的紅色酒精柱會怎樣變化呢?把話題從秋季過渡到冬季后出示例1。

         。2)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南京當天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3)上海和北京當天的最低氣溫一樣么?為什么不同?

         。4)從溫度計上看,這兩個城市的最低氣溫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攝氏度。而上海超過了0攝氏度,是零上4攝氏度;北京卻低于0攝氏度,是零下4攝氏度。這是一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來記錄這兩個相反的氣溫嗎?

         。5)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設想,老師選擇性板書:+4℃或4℃,-4℃等,并講解負號,正號以及它們的讀寫。

          3、練一練

         。1)出示香港、哈爾濱、西寧三個城市在某一天的最低氣溫溫度計。你能用剛才的表示方法表示這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么?

          比較-11℃和-7℃那個更低。

          (2)小小氣象記錄員。

          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二、教學例2,感知正數和負數。

          1、出示例2

         。1)介紹吐魯番盆地的氣候特點

          談話:吐魯番盆地獨特的氣溫變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問: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里么?

          (2)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看圖中這條紅線表示海平面,海拔高度是指某地與海平面比較,得到的'相對高度。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家能從剛才表示氣溫的方法受到啟發(fā),也用―種比較科學的方法來表示這兩個海拔高度呢?(板書:+8844米?-155米)

          2、練習

          完成第6頁練習一1、2兩題。

          3、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看到,在表示氣溫時,以0℃為界,高于0℃時用正數表示,低于0℃時用負數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時,以海平面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三、歸納正數和負數

          1、分類

         。1)觀察這些數(課件出示),+4、-4、40、-11、-17、+8844、-155你能把它們分類?

         。2)學生小組討論,進行分類。

         。3)像+4,40、+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7,-11,-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2、討論:0屬于正數或負數呢?0和正數、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辨析: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教師借助課件觀察畫有箭頭的軒線(即數軸),認識到:0是正數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3、完成第3頁練一練1、2題

          四、鞏固練習,拓展負數的的外延。

          1.基本練習。

          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并進行交流: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2、你知道么?

         。1)在正常狀態(tài)下,水沸騰的溫度是(?)℃,水結冰的溫度是(?)℃

         。2)國務院發(fā)布了一個通知,要求公共場所夏季使用空調溫度不得低于()℃,冬季使用空調溫度不得高于()℃

         。3)地表面的最低氣溫在南極,是(?)℃,月球表面的最低氣溫是(?)℃。

          談話:-88.3也是負數,是負小數,還有負分數。

          3、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4.應用練習。

         。1)“生活中的負數”信息發(fā)布會。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也可以用正數或負數來表示?

          隨后課件配合出示有關圖片。

         。2)小結:像零攝氏度以上與零攝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賽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漲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4.拓展延伸。

          調查自己家一個月的收入、支出情況,并作好記錄,記錄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與家人說一說,用數學日記記下自己的感受及開支建議。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收集生活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2、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4、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三、教學重點:

          體會負數在生活實際應用。理解負數的含義。

          四、教學難點:

          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五、教學方法:

          引導自主探求知識。

          六、教學準備:

          導學提綱、投影儀

          七、教學過程:

         。ㄒ唬⿵土暎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_”表示()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表示—————————————————————————————————————————————

          福州()表示—————————————————————————————————————————————

          它們是以()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16°{填>,<或=}

          3、帶有“+”的數有—————————————叫————數

          帶有“—”的數有—————————————叫————數

          +16讀作—————————————————————16讀作———————————————————

          4、思考:0是正數還是負數?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并說說表示什么?

         。ǘ┲v授新課:

          1、檢查

          學生匯報(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們表示的意思是(相反){填相同還是相反}

         。2)打開天氣預報圖

          哈爾濱(—9°~~~—19°)表示—————今天氣溫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間,氣侯寒冷,下雪,結冰!

          福州(11°~~~~~6°)表示—————今天氣溫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間,氣侯較溫暖,看不見下雪,結冰的現象。——————

          它們是以(0)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與—16°表示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16°{填>,<或=

          補充:認識數軸表示

          —16 0 +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有—————————————叫正數注: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有—————————————叫負數注: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展示學生收集的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并說說表示什么?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與下車人數,地上成數與地下層數,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jié)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后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1、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和分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問題。

          2、教材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氣溫中蘊含的具有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的含義。

          學情分析

          負數這部分內容是今后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重要基礎。小學生對負數概念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1、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和聯系實際的素材來滲透負數的概念。

          2、要通過實際感知,動腦感悟,小組討論理解,逐步培養(yǎng)數感,促進認識和理解。

          3、教學中應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結合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的量。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負數的認識過程,體驗觀察比較及歸納總結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的意義。突破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合作探究。

          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突破方法:列舉、比較、分析。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知道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的產生與應用。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1)對接反義詞(師說:前。生答:后)。

         。2)教師做動作,學生對相反意義的動作。

          引入談話:在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意思相反的情況存在,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研究如何用數學的方法表達這些內容。

          一、初步認識負數,教學讀寫方法

          1、情境引入: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jié)目片頭。

          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圖片及溫度計圖。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學生可能說出:每個城市的氣溫或兩個城市氣溫之間的比較。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每個城市氣溫的?你是怎樣看溫度計的?

          引出攝氏度℃和華氏度f的介紹,說明我國是用攝氏度來計量溫度的。

          引導: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數學上怎樣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溫度?

          請會的學生介紹寫法、讀法。同時在圖片下方出示:4 ℃(+ 4 ℃)- 4 ℃

          追問: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并板書:“+ 4”這個數讀作正四,書寫這個數時,只要在以前學過的數4的前面加一個正號,“+ 4”也可以寫成“4”;“- 4”這個數讀作負四,書寫時,可以寫成“- 4”。

          [設計意圖:“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并區(qū)分?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同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能很快聯想到在“4”這個數前添加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

          2、鞏固氣溫的表示方法。

          練習第2頁的“試一試”。

          介紹:氣候狀況與地形特點、海拔高度等有關。

          二、進一步認識負數,了解正、負數與0的關系

          1、課件出示例2直觀圖,介紹海拔高度的含義:海拔高度是指某地與海平面比較,得到的相對高度。(同步出現與海平面的比較)

          提問: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

          要求: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海拔高度嗎?

          學生嘗試表達,并說含義。

          小結:以海平面為基準,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 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記作:-155米。

          2、歸納正數和負數。

          小結:我們用這些數分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課件同時呈現:溫度計和海拔高度圖,其中0℃和海平面用紅色線標出)

          [設計意圖:教師將溫度計、海拔高度圖同時出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是分界點。零度以上、海平面以上為正數,反之,則為負數。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很有益處。]

          引導:觀察這些數,你能把它們分類嗎?

          請學生移動貼紙獨立分類。

          提問:你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出現:

         、 + 4.19、+ 8844.43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上的氣溫和海平面以上的高度,-4、-11、-7、-155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下的氣溫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的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創(chuàng)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相繼發(fā)展的符號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介紹古代中國對負數的認識和使用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數學發(fā)展的卓越貢獻,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能夠比較0、正數、負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溫度計、圖片

          教學過程:

          一、巧設問題,感知引入 — 引出負數

          1、熱身游戲《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說一句相反的話。

          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

          2、在春節(jié)去爺爺家拜年時,爺爺給小明100元壓歲錢,但在回家后,小明將這100元錢捐給了希望工程。你能幫小明做一下壓錢的賬目記錄嗎?(引出正、負數數學史話)

          二、體驗內化,探究新知 — 認識負數

          1、放映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觀察上海、北京的氣溫圖,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

          小結: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人們是利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的呢(介紹溫度計)?并讓學生撥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

          小結:(1)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c的位置。

          (2)溫度中,0°c是區(qū)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3)0是正負數的分界線,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三、回歸生活,拓展應用 — 應用負數

          電梯中的正、負數: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二樓,應各按那些鍵?

          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

          讓學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

          存折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折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1、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2、在日程生活中你還發(fā)現哪些負數?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寫一篇日記。

          五、板書設計

          溫度:

          零上5攝氏度記作:+5℃

          零下5攝氏度記作:-5℃。

          “+5”讀作正五,是一個正數,

          +5也可以寫作5;

          “-5”讀作負五,是一個負數。

          海拔: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

          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7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課前準備

          小黑板和多媒體展臺

          教 學過程

          師 生活動

          思考與調整

          一、教學例1

          1、情境引入。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師:老師收集了某天三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2、教學用正負數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上海4攝氏度

          師:那一天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師: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4攝氏度

          師: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師: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師:在數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呢?

          3、介紹正負數的讀寫法。

          師:規(guī)定零上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guī)定零下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

          教學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法

          師:“+4”讀作正四,再寫的時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個“+”--正號,“+4”也可以寫成4!-4”讀作負四,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4。(教師板書)

          師:現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4℃,北京的氣溫是-4℃。

          師生活動

          思考與調整

          4、練一練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師:你還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記錄溫度嗎?

          師:看屏幕上的溫度計,選擇適當的卡片舉起來。

          (卡片上分別寫有+12℃、-12℃、30℃、+30℃、-30℃)

          哈爾濱:零下12攝氏度,漠河:零下30攝氏度,?冢毫闵30攝氏度

          對于?趯W生有兩種不同的選擇:+30℃和30℃

          師:對于這兩種選擇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氣象記錄員

          師: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

          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qū)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qū)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師:新疆吐魯番是我國還把最低的地區(qū),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以海平面為標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師: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小結:用正負數還可以區(qū)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三、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你能將這些數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四、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教學得與失:

          課題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結合熟悉的事例,經歷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簡單事物的過程。

          2、進一步認識負數,初步體會用正、負數可以表示意義相反的量并會運用。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用正、負數表示事物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觀察發(fā)現先放在心里)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對,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會用到負數,請看這是媽媽12月份家庭收支記錄。(打開書)

          二、設計記事卡

          1、觀察收支記錄,了解其中的'內容。

          2、討論有沒有更好的記錄方法。

          3、提出“設計一張記事卡,記錄家庭收支情況”小組合作完成。

          4、交流設計記事卡。

          5、學生設計的記事卡,說一說各有什么特點,使學生了解,用負數表示支出錢數的記錄方式較簡單。

          三、典型事例

          師: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1、教師介紹教材中用正、負數表示的典型問題。

          2、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四、練一練

          1、讓學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養(yǎng)雞場的記錄內容,其次設計表格,最后交流設計的表格,鼓勵學生算出目前有雞蛋的千克數。

          3、鼓勵學生給自己家設計一張記事卡。

          五、問題討論

          1、先看圖了解奶奶取款時發(fā)生了什么情況?

          2、討論“結余—200元”是什么意思?

          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來有多少錢?

          教學后記:

          通過吐魯番盆地、樓房地下層等典型事例,讓學生了負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設計記事卡,使學生了解可以用正負數表示收入和支出,讓學生明白正數和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教課標(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3頁的例1、例2及“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掌握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于0。

          2、學生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3、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大量的現實情境中,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結合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重點難點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的意義及了解負數的產生與應用。

          2、能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教學讀寫方法

          1、游戲引入。

          師:剪子包袱錘玩過嗎?那我們也來玩一玩,不過是有規(guī)則的。

          課件出示:同桌的2個同學玩4次,把自己的輸贏的結果記在心里。

          生玩游戲,教師和其中一生一起玩。

          師:請幾個同學來說一說輸贏情況。

          生1:我贏3次,輸1次。

          生2:我贏4次。

          生3:我贏1次,輸3次。

          生4:我贏2次,輸2次。

          [評析]本節(jié)課從“剪子包袱錘”的游戲入手,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為學好負數的意義做好鋪墊。

          2、初識負數。

          師:如果贏2次記作2,那么輸2次該怎么記呢?

          生1:就在2前面寫一個輸。

          生2:在2前面畫一個“×”。

          生3:在2前面畫一個哭臉。

          生4:在2前面加一個“—”。

          ……

          師: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在這幾種方法中哪一種方式既簡便,又有數學的特點呢?

          生:用“—”表示。

          師:你的想法和科學家一樣。在生活中除了贏和輸是相反意義,還有哪些是意思相反的呢?

          生1:收入和支出。

          生2:轉進和轉走。

          ……

          師:現在咱們也來用這種方法,記錄下面兩句話,指名兩個同學到黑板前來寫。

          課件出示:

         。1)爸爸這個月收入為1500元,可以記作1500,支出水電費200元,可以記作( )。

         。2)糧店運進大米60噸,記作60,運出12噸,記作( )。

          3、讀負數。

          師指著黑板的兩組數據:2、1500、60和—2、—200、—12這兩組數有什么不同?

          生:2、1500、60這三個數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數。

          生:—2、—200、—12這三個數前面都有一個減號。

          師:“—”在這里可不是減號了,叫負號,那我們把—2、—200、—12就叫做負數。這個—2就讀作“負二”。

          生讀剩下的兩個負數。

          師:像2、1500、60就是正數,負數前面有一個“—”,那么正數前面也有個“+”,叫正號。人們?yōu)榱撕啽悖龜登懊娴摹?”可以省略不寫,這個+2就讀作“正二”。

          生讀后面的兩個正數。

          師:正數前面的正號能省略,負數前面的負號也能省略嗎?為什么?

          生:不能省略負數前面的負號,負號去掉就沒有辦法與正數區(qū)分啦。

          4、寫負數。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正、負數,并且會讀正、負數了,那你們能寫幾個正、負數嗎?

          指名兩生到黑板上各寫5個正、負數,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寫。

          師:請幾個同學將自己寫的正、負數讀給大家聽一下。

          師: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你還能寫多少個正、負數。

          生:無數個。

          師:那也就是說正數和負數都有無數個。(師在黑板上在寫正、負數的后面加……并畫上集合圖)

          [評析]利用學生隨意寫的5個正數和5個負數,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讓其繼續(xù)寫下去會怎么樣?讓學生感受到正數、負數都有無數個。

          5、練習。

          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填入相應的圈內。

          —5 +26 8 —40 —120 +103

          二、介紹負數的產生史(略)

          三、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負數。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過負數?

          生1:天氣預報。

          生2:媽媽的工資條上。

          生3:我們的一日常規(guī)記錄。

          ……

          2、出示天氣預報圖。

          師:老師這兒帶來了幾個城市某一時刻的天氣預報圖。(課件一邊出示天氣預報圖,邊配音播報天氣情況。)

          生:圖中北京的最高氣溫是4℃,最低是—4℃。

          介紹溫度計

          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溫度計(課件出示溫度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溫度計上有兩個刻度,左邊是攝氏度,右邊是華氏度,我們國家常用的是攝氏度。0度是作為零上與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我們看溫度計的時候只要看哪邊的刻度就可以了?

          生(齊答):左邊。

          師:現在溫度計顯示的是多少度呢?(課件分別出示10℃)

          生:10℃

          師:誰能來指一下—10℃在溫度計的哪兒?

          師:10℃和—10℃,兩個溫度哪個更冷一些?

          生:—10℃冷。

          師:用動作和表情把冷的感覺表示出來。

          生做寒冷狀,并念叨著好冷啊。

          3.0與正數、負數的大小。

          師:零是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那么這個“0”與正數、負數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生:負數

          [評析]當數學教學找到了與生活的連接點,把數學現象規(guī)律用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表現時,數學知識的學習就變得“通俗易懂”了。在教學中從認識溫度計,引導學生認識溫度計上的0刻度,及0上和0下的溫度。將原有的生活經驗數學化,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

          四、負數的應用

          師:看來大家學得都不錯,那就讓我們用所學的知識一起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填一填。

          a、小華從0點向東行5米,表示為+5,那么從0點向西行3米,表示為( )米。

          b、如果小華的位置是+4米說明他是向東行4米,那么小華的位置如果在—5米處,說明他是向( )行( )米。

          2、出示電梯按鈕,問上五樓和地下二樓應按哪兩個鍵?

          3、連一連(練習一第4題)

          4?磮D寫一寫、再讀一讀。(練一練第2題)

          五、探究升華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新疆吐魯番盆地是我國海拔最低的.地區(qū),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圖)

          師:以海平面為標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師: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嘗試表達。

          小結:以海平面為基準,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記作:+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記作:—155米。用正負數還可以區(qū)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練一練。

         。1)用正數或者負數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圖)

          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國家——馬爾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說說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深處海拔—11034米

          六、本課小結

          [設計理念]

          我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認識正數和負數,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我充分挖掘習題功能,在展示學生個性化表達的同時,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設計思路]

          我首先進行課前游戲,通過生活中有許多相反的事例引出新數。其次教學時我將溫度計、海拔高度圖同時出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是分界點。零度以上、海平面以上為正數,反之,則為負數。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很有益處。最后通過挖掘習題,在展示學生個性化表達的同時,豐富學生對負數的認識,體會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

          通過這段時間來的培訓,感覺自己還是受益很多,一堂課的設計,根據教師理念,知識面、教學經驗的累積等因素的差異,情景的設置與教學過程也會大相徑庭。以往我們設計的認識負數,完全利用教材做最原始的依據,這也是多數教師慣用的伎倆,但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添設一些與學生較為密切的活動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把數學的知識運用其中,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有了,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容易接受。

          我們研習了很多精彩的課例,專家們也作了精辟的論述,這是我們必然會遇見的情況,從另一側面來說,專家們是在指導我們怎樣去應對這些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一點真的大有學習參考的必要。我也從這些精選的課例分析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但是距離真正掌握這種技能還相差很遠,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區(qū)體會與琢磨。

          然而,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可以最到更好,應該是一直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內容:

          負數的意義。(課本123—125也得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讀寫負數,并能用負數表示相關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數學思考: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3、問題解決:通過正數、負數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情感與態(tài)度:從實際問題引入正數、負數,然后通過實例鞏固,感知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三、重點、難點與關鍵:

          1、教學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2、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讀寫負數,并能用負數表示有關的量。

          3、教學關鍵:使學生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讀寫負數,并能用負數表示有關的量。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課件展示,生活實例導入。

          1.游戲:師生作相反動作游戲,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2.課件展示:搜集的天氣預報視頻。根據天氣預報中的0下攝氏度的讀法和記錄方法引入新課。

          (二)聯系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負數的產生:課件展示,通過天氣預報的介紹,引出負數。

         、俾牐郝犔鞖忸A報是怎樣播頌的。(板書:零下3度1度)

          ②看:讓學生觀察屏幕上是怎樣寫的。(板書:-3℃ 1℃)

          ③讓學生試讀-3℃,教師借機介紹“-”是負號,強調不是減號,并說明在1度前可以加上“+”,記作“+1℃”,介紹“+”是正號,強調不是加號,“+”可以省略不寫。(2)強調溫度的記錄以0刻度為標準。

         、僬n件展示:在溫度計上標出0刻度。并引導學生標出-3℃、1℃,并說其原因。

         、谠囈辉嚕簩W生試著標出-5℃、+5℃溫度計,進一步強調溫度的記錄以0刻度為標準。

         。3)鞏固練習:

          ①完成課本123頁的試一試。

         、谡n堂活動第一題。

          先讓學生先試讀出溫度;再讓同桌指讀;最后讓學生找出那個城市最冷,找出那個城市最暖和。進一步加深正、負數的認識。

          2、教學例2,深入理解負數。

         。1)多媒體出示:看屏幕,屏幕上是什么,對珠穆朗瑪峰你了解些什么?

         。2)介紹海平線。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

         。4)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米或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5)追問:你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

         。ㄈ┬〗M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小結歸納:

         。1)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課件出示。

          (2)學生交流、討論。歸納出正負數概念。

         。3)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4)讓學生各寫出三個正數和三個負數。并說出寫的這個數是想用來表示什么的?

          (5)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

          2、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3、模仿練習。課本124頁試一試。

          4、發(fā)散練習:課堂活動第二題。

          (四)聯系生活,通過練習了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討論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

          1、出示存折讓學生講講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電梯圖上的負數。課堂小結。

         。ㄎ澹┱n后延伸

          結合自己學校、家庭生活中的情況,搜集有關負數的資料,并把搜集的數據記錄下來。

          (六)板書設計

          零下3度

          -3℃ “-”是負號

          1度

          1℃(或+1℃)“+”是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正數:(……)負數:(……)0:

          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1

          教材簡析:

          蘇教版五數(上)認識負數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從溫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負數的學習。學生已有的關于負數的生活經驗,最普遍的是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經?吹接秘摂当硎镜牧阆聹囟取@1呈現用溫度計顯示的上海、南京、北京這三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讓學生初步理解零上4℃和零下4℃的意義,并引導學生學習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法。例2通過海拔高度的直觀示意圖讓學生認識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的,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低于海平面的,由此,讓學生初步理解海拔8844米和海拔負155米的意義。接著教材描述了正負數的意義,并揭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然后教材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正負數的讀寫和認識,加深學生對正負數意義的理解。

          目標預設: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通過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負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正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設計理念:

          新課標的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應該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尤其是在新知的學習時,若能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的思維能力,那么,學生就能1

          主動學習、自主探索,課堂教學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學習經驗。

          設計思路:

          課始利用媒體將生活中學生經常看到的天氣預報呈現出來,使學生從天氣預報中的溫度來初步感知負數,明確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很多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

          接著讓學生先認識溫度計為下面的認讀溫度計作好鋪墊,在認讀溫度計時采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認讀。對于正負數的讀寫采用學生自學的形式代替教師的講授效果會更好。

          教學正負數的意義及正負數與0之間的關系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對一組數進行分類,從而揭示正負數的意義,理解正負數與0之間的關系,使教學的難點得到突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襟w出示中央電視臺播放天氣預報的片段)談話:老師還從天氣預報節(jié)目中收集了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資料,并通過溫度計表示出來。

          二、自主探索、交流展示:

          (一)認識溫度計:

          師:同學們認識測量溫度的溫度計嗎?(媒體出示:溫度計)觀察溫度計你從中了解哪些信息?

         。1)學生根據科學課上學過的溫度計的知識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介紹℃和℉

          (二)教學例1:

          談話:這是老師搜集的三個城市的天氣情況(媒體出示:上海、南京、北京)

          你能從溫度計中看出這三個城市的溫度各是多少攝氏度嗎

          1、認讀溫度計:

         。1)仔細觀察三個城市的溫度計圖、獨立思考。

         。2)小組中交流這三個城市的溫度各是多少,說一說是怎樣知道的。

          (3)指生匯報各城市的溫度,展示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評議。(明確:一小格代表2℃)

         。4)比較這三個城市的溫度情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談話:上海是零上4攝氏度,而北京是零下4攝氏度,那么數學上是怎樣記錄這些溫度的呢?

          2、正負數的讀寫:

         。1)學生自學p1下面兩行文字。要求:自學后展示“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寫法和讀法”。

         。2)學生展示“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寫法和讀法”。師生共同評議。

         。3)學生小結正負數讀寫法,教師完成板書:

          零上4攝氏度4℃

          零下4攝氏度-4℃

          (4)根據板書,指生讀,全班齊讀正負數。

          3、試一試:

          (1)學生看溫度計,獨立在書上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2)小組中交流后指生展示自己的寫法和讀法。集體評議。

          (三)教學例2:

          1、媒體出示例2圖片,學生觀察。

          2、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能用剛才學習的方法來表示一下這兩個數據嗎?

         。1)自己在紙上寫一寫讀一讀。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讀法和寫法。

         。3)指生展示,師生評議。

          比海平面高8844米8844米

          比海平面低155米-155米

          3、正數、負數的含義:

          出示一組數:+4、-4、19、-11、-7、+8848、0、-155、

          師:你能將這些數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想一想在小組中交流。

         。1)小組討論分法和理由。

         。2)小組代表匯報分法,師生評議。

          預設1:+4、19、+8848、

          -4、-11、-7、-155、

          0、

          預設2:+4、19、+8848、0、

          -4、-11、-7、-155、

         。3)教師揭示:像+4、19、+8848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4)師生交流,優(yōu)化分法:

          引導:說說正數、負數與0的大小關系。你覺得哪種分法更恰當?學生回答后小結:

          0是正數、負數的分界線,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預設1的分法更恰當)

          4、練一練: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自己讀一讀獨立完成分類后匯報。

          (2)練習一第3題。

          學生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寫好后同位互相讀一讀檢查。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寫出赤道、北極、南極的溫度后讀一讀,集體校對。

          三、鞏固提升:

          1、練習一第1題。

          先指名讀一讀圖中的文字和數據,再用正數或負數表示圖中的數據,并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2、練習一第2題。

          學生在小組中讀一讀圖中的文字和數據,然后說說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一海平面,然后在全班交流。

          3、練習一第4題。

          學生各自連線,指名說結果,共同校正。

          4、練習一第5題。

          學生先讀給同位聽,再指名讀。

          追問:水結冰時的溫度是正數還是負數?(進一步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5、練習一第6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畫圖,指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師生共同評議。

          四、課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像0℃以上和0℃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都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都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生活中還有好多類似的現象都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下節(jié)課我們將對它們作進一步的學習。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chuàng)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fā)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于數學發(fā)展的卓越貢獻,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自主創(chuàng)造,引出新數。

          1、水果市場在進貨和出貨,你們瞧! (課件出示市場進出貨的畫面)

          倉庫管理員小王對水果進出的情況進行登記,你們覺得他記清楚了嗎?為什么?

          要區(qū)分相反意義的量,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呢?

          2、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歷史上的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 (課件出示數學史)

          二、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1、同桌討論舉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來表示。

          交流匯報。

          2、知識老人介紹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以及正、負數的讀寫法。 (課件出示課本第9頁的《你知道嗎》)

          3、你們還能再說出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嗎?還有嗎?有多少個?

          同學們,由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又創(chuàng)造了負數。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進一步認識負數。 (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教學例1。

          你們知道是用什么來測氣溫的嗎? (課件出示溫度計)

          觀察溫度計上數字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

         。ㄕn件突出兩個刻度10) 這兩個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數、負數分別表示這兩個刻度所指的溫度嗎?

          (課件出示顯示上海、南京、北京氣溫的溫度計) 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正、負數來表示這些溫度嗎?

          認識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0 ℃

          2、教學例2。

          在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天當中溫差很大。吐魯番這種獨特的氣候特點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課件出示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 (課件介紹海平面)

         。ㄕn件出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數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該用哪個數表示呢?

          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它是正數和負數的什么?

          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四、鏈結生活,內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

          1、羽毛球與負數。

          2、神七與負數。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同學們,生活中的負數還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留心觀察。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初步認識負數》是在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教材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具體直觀的情境中認識負數。例1以溫度計顯示3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引入負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氣溫、溫度計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是因為借助溫度計上的數據可以直觀地顯示,零上4℃比0℃高,零下4℃比0℃低。例2呈現了珠穆朗瑪峰和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雖然對“海拔”比較陌生,但借助直觀的示意圖,學生能認識到海拔高度是以海平面為基準的,海拔8844.43米和海拔-155米分別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這些為學生初步了解正數和負數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提供了直觀形象的模型。

          本課的教學目標: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經歷創(chuàng)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fā)展符號感。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負數的意義,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二、教學片段

          (一)自主創(chuàng)造,引出新數

          教師借助課件出示水果市場進貨、出貨的場景和進貨、出貨的記錄單,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記錄貨物的進出情況更方便快捷。學生有用文字記錄的,有用箭頭表示的,有用“+”、“—”表示的,教師分別給予點評和引導。

          師: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像運進2噸、運出2噸這樣意義相反的生活事例嗎?(學生交流。)

          師:我們把它們叫做相反意義的量。怎樣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呢?(課件展示歷史上數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引導學生重點關注“+2”、“-2”的表示方法。)

          (二)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不但自己創(chuàng)造了方法,還能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F在我們統(tǒng)一用這種表示方法(指“+2”、“-2'),把剛才舉出的一些相反意義的量表示出來。(學生練習。)

          師:現在黑板上寫的這些還是不是數呢?如果是,它們是什么數?你們想知道嗎?(課件介紹與正數、負數、正號、負號等有關的歷史知識,并引入課題“初步認識負數”。)

          師:同桌交流一下,從剛才的介紹中,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一種社會化的行為。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溝通聯系,豐富認識

          1.溫度與負數。

          師:(課件出示溫度計。)看這個溫度計,1大格表示多少攝氏度?1小格呢?0刻度上面和下面的兩個刻度10表示的溫度一樣嗎?(學生回答。)

          師: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正好——意義相反。

          師:這樣一組意義相反的量可以分別用什么數來表示?(正數和負數。)

          [學生在科學課上已經認識了溫度計,能讀出氣溫。教師充分把握學生已有的經驗。用“0刻度上面和下面的兩個刻度10表示的氣溫一樣嗎”、“這樣一組意義相反的量可以分別用什么數來表示”這樣的問題在學生思維質變處架起橋梁,重墨渲染,幫助學生實 現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師:今年冬天老師打算去3個城市旅游,所以特地了解了這些城市去年冬季某一天的最低氣溫,一起來看。(教師依次出示杭州、南京、洛陽某一天的最低氣溫,要求學生用正數和負數的形式記錄下來。)

          師:你們都記對了嗎?(學生交流。)這兩個溫度計上的`水銀柱都指著刻度4,為什么一個是+4℃,另一個卻是-4℃呢?(學生討論。)

          [在學生順利地掌握了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杭州:南京、洛陽的氣溫后,教師的追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提升。]

          2.海拔高度與負數。

          師:(課件介紹海平面、海拔高度。)我國的新疆吐魯番盆地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盆地。它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大約是多少米嗎?

          師:地球表面海拔最高的是珠穆朗瑪峰,它比海平面高8844.43米,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嗎?(學生回答。)

          師:正數前面的正號可以省略,如海拔+8844.43米也可以記作8844.43米,讀作八千八百四十四點四三米。黑板上哪些數前面的符號可以省略?(學生回答,教師擦去相應的正號。)

          師:去掉正號,這些數你們熟悉嗎?負數前面的負號能省略嗎?為什么不行?(學生交流。)

          師:(課件依次出示海平面、燈塔、暗礁。)燈塔在海平面以上50米,暗礁在海平面以下18米,能分別說出它們的海拔高度嗎?(學生交流。)

          師:海平面以上的高度都是用什么數表示的?(正數。)海平面以下的高度呢?(負數。)那海平面的高度該用哪個數表示呢?(0。)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溫度計,零上溫度用什么數表示?(正數。)零下溫度呢?(負數。)0是正數嗎?是負數嗎?(學生討論。)

          師:(板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所有的正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所有的負數和0比呢?(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負數<0<正數”。)

          師:現在誰能很快地說出幾個負數?質數說得完嗎?正數說得完嗎?(學生交流,教師相機用集合圖表示正數集、負數集。)

          [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燈塔、暗礁的海拔高度,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比較,實現了生活情境數學化。]

          (四)走進生活,深化認識

          師:生活中除了溫度、海拔高度外,還有很多地方會用到負數。(課件介紹“‘神舟七號’與負數”、“羽毛球與負數”。)

          師:請根據剛才的介紹,填空:“神舟七號”航天飛船向陽面的溫度會高于( )℃,背陽面的溫度會低于( )℃,太空艙內的溫度能始終保持在( )℃。

          師:(課件出示3只羽毛球,)這3只羽毛球與標準羽毛球比較后的記錄分別為:1號球-0.3克,2號球0克,3號球+0.5克。2號球被記作0克,是說它沒有質量嗎?(學生討論。)1號球呢?3號球呢?

          師:(課件出示游泳賽場上打破世界紀錄的場景、田徑賽場上的風速。)這兒的-4.33秒、+0.6米/秒是什么意思呢?(學生交流。)

          這里的練習在“課堂數學”與“生活數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不僅促進學生運用、盤活知識,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對負數理解得更深刻,而且訓練和發(fā)展了學生觀察、分析、交流、創(chuàng)新等能力。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聽得見的情境中,感受著負數豐富的現實背景和數學價值。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0頁例3、例4,課堂活動第1~3題,練習二十五第3、6、7、8題。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感受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會解釋生活中的一些負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

          教師: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名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誰先試一試?

         、傧蛏峡矗ㄏ蛳驴矗谙蚯白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傥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谥R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芰闵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同桌學生互動游戲。

          二、復習舊知

          我們已經學習了負數,你能舉幾個負數的例子嗎?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三、學習新知

          1。教學例3。

          出示例3的情境:小明向東走200米,小軍向西走200米。

          教師問:你準備怎樣來表示這兩個不同意思的量?

          學生1:向東走200米記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記作—200米。

          學生2:向西走200米記作+200米,向東走200米就記作—200米。

          教師對這兩種記法都應給予肯定。

          學生獨立試一試:

         。1)如果汽車向正北方向行駛50m記作+50m,那么汽車向正南方向行駛100m該怎樣記?

         。2)如果體重減少2kg記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小結:由此可見,我們可以用正數、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3)練習:課堂活動第2題。

          讓學生讀題后,提問:題中有那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正數表示的是什么量?

          讓學生獨立用正、負數表示進、出貨物的情況。最后集體訂正。

          2。教學例4。

          教師:其實,正、負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某農用物資商場把下半年的盈虧情況做了一個表:(出示例4)

          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盈虧情況(元)+6500—27000—750+9500+16700

          教師:表中的正數,負數各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正數表示盈利,負數表示虧損。

          教師:從表中你獲得了哪些?

          學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

          學生1:7月+6500表示7月盈利6500元。

          學生2:8月—2700表示8月虧損2700元。

          學生3:……

          教師:盈和虧也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我們用正數、負數來表示,簡潔而準確。

          四、課堂練習

          1。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說說正、負數表示的意義?先抽學生說,再小組內交流。

          2。課堂活動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3;貞浺幌聞偛派险n前我們玩的游戲,這些現象是否也能用正數和負數來說說呢?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傥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記作();那么取出500元記作()。

         、谥R競賽中,得了50分,記作();那么扣了50分記作()。

          ③學校小賣部賺了800元,記作();那么虧了500元記作()。

         、茈娞萆仙15層,記作();那么下降15層,記作()。

          4。討論生活中的負數。

          教師出示存折和電梯圖上的負數,讓學生講講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教師:存折上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取出800元記作—800;存入了1200元記作1200元,還可以記作+1200元

          電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面為界線,地面以上一層我們用1或+1來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層)

          老師現在要到33層應該按幾啊?要到地下3層呢?

          五、自學“你知道嗎?”

          學生閱讀教科書124頁內容,說說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作業(yè)

          1。練習二十五第3題。學生先獨立說,然后全班齊說。

          2。練習二十五第6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然后全班集體訂正。

          3。練習二十五第7題。

          教師啟發(fā):以每箱30kg為標準,+3表示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4與1呢?

          學生獨立完成兩個問題,教師個別輔導,集體訂正。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關于負數,你都知道些什么?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傧蛏峡矗ㄏ蛳驴矗谙蚯白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傥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3、談話:周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這節(jié)課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負數)

          二、教學新知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1)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

          (4)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偕虾5臍鉁乇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诒本┑臍鉁乇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像+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課件演示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課件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偃绻纪夥秩惖,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谌绻袑W生發(fā)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4、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03-30

        《負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7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7-28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9-21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1-09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12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5篇09-21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9-17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14

        《認識負數》說課稿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