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1
11月26日,我校青年教師指導小組高凡老師,劉淑明老師走進我的課堂指導聽課。我所執(zhí)教的是《冬天是個魔術師》,這是北師大版一年級第十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散文文質(zhì)優(yōu)美,瑯瑯上口,富有童趣。它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等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體現(xiàn)了“冬天是個神奇的魔術師”。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出冬天的神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緊扣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冬天是個神奇的魔術師”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抓住“變”“趣”,鼓勵學生讀書加以感悟,充分領悟“冬天的本領真大!”
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觀,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及課后指導小組的指導意見,我進行了課后深刻的反思。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這篇課文有一定的難度。為促進學生感性認識,上課伊始,我以圖導入,播放冬天景色的圖片,有的是樹上掛滿冰川,有的是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雪,有的是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讓那些生動有趣、直觀的畫面,強有力地吸引學生,把學生帶近一個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為整體感知課文,激發(fā)學生學文興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抓住主線“趣”“變”展開教學。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為應緊緊抓住“趣”“變”,圍繞“冬天是個神奇的魔術師”這條主線來展開教學。如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你們想知道是誰嗎?”“看到課題:冬天是個魔術師,你最想說什么?”學生有的說“我最想知道它這個魔術師都變了什么” “我想知道這個魔術師的本領有多大”等等,簡單的問題,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巧妙地將孩子們帶入課文中,并初步感知了課文的內(nèi)容。在感受冬天這個神奇的魔術師時,為突出“變”而感到“趣”體會“奇,我打破課文的段落順序,先出示了課文一、四段,通過對比,冬天把什么變不見了,把什么變出來了,引發(fā)學生思考 ——感受。然后出示二、三段,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形象地比喻,滿天雪花,大地變白了,湖面變成了大玻璃了。使學生感受冬天這個魔術師變得趣味與神奇,進一步感受到冬天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整堂課,孩子們的心都被“神奇的魔術師”揪住,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從中體會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
三、開放空間,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
進入新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教材,兒歌和兒童詩占據(jù)了教材的絕大部分篇幅,這些韻文,文字精煉,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俗話說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教材中大量的詩歌、韻文給了學生很好的熏陶。在教學《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中,讓學生也當了一回小詩人,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體驗魔術師的神奇。在教學完全文后,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冬天還可以讓大地發(fā)生哪些變化,用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這樣的句式來介紹,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冬天就在我們身邊。這時,同學們文思如涌,個個都躍躍欲試,興趣盎然。有的孩子說:“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天氣都變冷了。”“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水面都變成了冰工廠!本o接著在學生知道了冬天的變化及冬天的特點后,我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想春天、夏天、秋天的特征,仿寫“春天、夏天、秋天是個魔術師”,開放的空間,為孩子們打開了創(chuàng)造的大門,有的孩子這樣創(chuàng)作:春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百花盛開,美麗極了;秋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莊稼都豐收了……就這樣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品味語言、運用語言,教學效果很好。
四、不足與改進:
1、本節(jié)課,在字詞教學中,指導教師給予了指導意見,通過教學手段,怎樣使學生掌握得更牢固,有待進一步思考與實踐。
2、在教師導語中怎樣讓它發(fā)揮承上啟下的作用。
3、在整節(jié)課的設計中,應該讓教學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得更清晰明了。
總之通過這堂課,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中,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會用心地去教,用心地去做。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2
眾所周知,“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坝柧殹薄獜娬{(diào)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案形颉薄獜娬{(diào)的是語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學內(nèi)容中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元反應和獨特體驗。從兩者的關系來看,“訓練”側重于部分、理解,是共性的,“感悟”側重于整體、感知,是個性的。但兩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訓練”與“感悟”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
于是在進行《冬天是個魔術師》一課教學時,我讓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喜歡哪段就讀哪段,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然后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段。一下子課堂熱鬧開了,有的`孩子找來了好朋友一起讀,有的帶上了豐富、夸張的表情和動作,還有的干脆站起來,請同學們聽他讀。那一張張小臉上洋溢“小魔術”的得意和自信。而當我讓孩子們講清喜歡的原因時,更是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
“老師,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我特別怕蛇、熊這些動物,我覺得冬天一到,他們都藏起來了,我特別高興。所以一讀到這兒我就特別高興!”
“老師,一到夏天,我經(jīng)常玩的滿身都是土,一回到家媽媽就要說我,下雪了,我身上再也看不見那些土了,所以我喜歡冬天,喜歡這一段!
“老師,雪花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前幾天我總是咳嗽,媽媽說是因為空氣中有許多灰塵,可下雪了,空氣就新鮮了,我也覺得嗓子舒服多了!”
這一段段精彩的發(fā)言,并不在我的意料之內(nèi),可當它出現(xiàn)時,我想這都歸功于前面充分的讀書感悟,才有了這意外的收獲。
當他們讀得,說得神采飛揚時,我問他們:“那你們能照著課文的樣子,讓這個魔術師再把冬天變一變?”孩子們那想象的翅膀一下子打開了,五彩繽紛的想象都出來了……這時候,課堂上已經(jīng)是人聲鼎沸,每一個孩子都急于表達自己對冬天的感受。充分的感悟,神奇的想象,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而這成功的收效,不正是來源于課堂上充分的讀書感悟嗎?
課后,我久久地回味著孩子們的發(fā)言,回味著這節(jié)課:教師通過朗讀、說話、想象等訓練,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有機結合,融為一體。這更讓我感覺到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讓“訓練”與“感悟”并重,才能練出語文學習的靈性和情趣,練出學習語文的滋味和價值。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3
在我校舉辦的“青藍工程”出師匯報課中,我所執(zhí)教的是《冬天是個魔術師》,這是北師大版一年級第15單元中的一篇課文。
這篇散文文質(zhì)優(yōu)美,瑯瑯上口,富有童趣。它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等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體現(xiàn)了“冬天是個神奇的魔術師”。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出冬天的神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緊扣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魔術師變魔術”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抓住“趣”字,鼓勵學生讀書加以感悟,充分領悟“冬天的本領真大!”
《語文課程標準》在表述課程的新概念時,“體驗”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詞,分布在“課程”的各個部分。由此可以看出,“體驗”是本次課改的最重要概念之一。其實,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不少教育心理學家就提出“經(jīng)驗學習”、“生活即教育”等相關理論,為此,強化體驗教學已成為語文學習的一條通途。只有通過體驗,我們才能把陌生的、外在的、與已無關的材料變?yōu)樽约菏煜さ、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自身的生命存在。作為新課標直接實施者的我們,更應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根據(jù)新課標的指導精神,嘗試進行“體驗式教學”。在這節(jié)課中,我嘗試著用“體驗”教學法執(zhí)教了《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調(diào)動了學生的各種感觀,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體驗,讓我們所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在讀中體驗
1.在初讀中體驗
低年級閱讀教學,特別是詩歌教學的訓練重點在于朗讀,多讀少講,適當給予點撥、指引,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古人曾說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薄白x”就是感受的過程。我在教學《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中,首先采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絢麗的色彩和畫面,配上美好的音樂進行范讀,把課文中所要表達的強烈的愛直接傳遞給了學生,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幫助學生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興趣,由此而自然的過渡到學生自由的美讀,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朗讀的鑒賞能力和水平。
2.在精讀中體驗
引導學生再讀的過程中,要通過揣摩、推敲、乃至咬文嚼字,對作者的思想、觀念和情感等方位細細品味,從而形成新的體驗。在教學《冬天是個魔術師》的過程中,我通過抓住關鍵的句子,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朗讀,使他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體會冬天的神奇。
3.在美讀中體驗
閱讀教學應始終把課文看成一個整體,注重從整體上感受和感悟,對課文每一方面或某個局部的感悟都應放在整體中進行。因此,在教學的最后,我們還應回到整體的閱讀!抖焓莻魔術師》一文中,通過配樂全文朗讀,使學生在學完課文后,有所思,有所悟,充分在美讀中受到“情感體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在感受中體驗
體驗式學習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感受等各種形式,讓學生在感受中得到體驗,使學生的心靈走進課文,走進生活,從而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抖焓莻魔術師》是一篇贊揚冬天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字里行間都滲透著冬天的種奇。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帶著自己切身感受去感悟詩歌的內(nèi)容,從而深刻體驗冬天給大自然及人類帶來的變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冬天的美麗。
1.圖片導入,體驗冬天的神奇
本課在教學時,以圖導入,播放幾幅圖片,有的是樹上掛滿冰川,有的是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雪,有的是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借助這幾幅圖片,可以時學生聯(lián)想到冬天的寒冷,為下文做好鋪墊。
2.欣賞故事,體驗冬天的神奇
在了解到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時,我為學生播放了一組在冬天里,人們歡樂游玩時的.圖片,優(yōu)美的音質(zhì),感人的配樂,加上動人的場景把學生帶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冬天的神奇。
三、在想象中體驗
創(chuàng)造是一種最高的境界,我在教學《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中,讓學生也當了一回小詩人,使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體驗魔術師的神奇。在教學完全文后,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冬天還可以讓大地發(fā)生哪些變化,讓學生感受到冬天就在我們身邊。這時,同學們文思如涌,個個都躍躍欲試,當了一回小詩人,并能在優(yōu)美的配樂中,朗讀自己的小詩,從而降低了以詩歌形式寫話的難度。有的學生寫道:“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的一吹,我的小鼻子就變紅了”。這樣,其他的學生也能在想象中,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體驗到冬天的神奇。
四、在實踐中體驗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倡導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語文學習要外延到生活實際。在《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教學中,我的作業(yè)布置畫一畫冬天的美景,說一說冬天的變化,寫一寫關于冬天的小詩,或演一演有關冬天的故事等,讓學生自由地進行選擇,學生能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也感受到冬天的神奇。
雖然整節(jié)課的設計思路清晰,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如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方面,我還是做的不夠充分……通過這堂課,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中,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會用心地去教,用心地去做。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4
《冬天是個魔術師》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十五單元以冬天為主題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借景抒情,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描寫了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等特點。文中充滿兒童情趣,是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好教材。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前三分鐘,我借助視頻,播放了一個動畫魔術,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緊扣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魔術師變魔術”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突破了教學重點。不過整個課堂讀得比較少,沒能抓住關鍵的句子,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與評價,使他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體會冬天的神奇。老師過于緊張,因而教學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得不夠清晰,思路有點凌亂。通過這堂課,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體會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會用心地去教,用心地去做。謝謝大家!
播放四張冬天的美景后:這些景色可真美,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使大自然永遠美麗。
教完動物: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和它們友好相處。
小結:
教完誰的什么真怎么樣后
冬天這個魔術師本領真大,它讓冬天的動物冬眠、讓天空下起了雪、讓湖面結冰、讓人們變胖了。同學們知道嗎?春天也是個魔術師,它把百花變香了,把小草變綠了,夏天、秋天也是個魔術師。大自然如此神奇、如此美麗,我們應該保護它。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5
在第一次執(zhí)教課文《冬天是個魔術師》時,我用“魔術師”這個詞語進入開課,引出冬天。認讀課題,指導書空“冬”。在初讀課文時,采用聽讀識字、自讀拼拼音識字、同桌互讀,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初步的把握。再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初步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板書。重點教學1——2自然段,隨文識字,解決重點詞語。
在學習“他呼的一吹時,”我提問:“冬天是用什么變魔術?”希望學生通過知道冬天用嘴輕輕一吹,就能變出神奇的魔術,同時指導“呼、吹”都有口字旁,與“口”有關。但學生總是找不出,所以在此耽誤了一些時間。因此,在1—2段字詞教學時,隨文識字不夠落實,伍老師和茹老師在評課時給予了指導意見,在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指導朗讀句子,理解詞語,再落實到字,使隨文識字更加落實。在初讀課文時,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目標。初讀的最后一步,要讓學生有一次齊讀,教師檢測學生是否讀準字音。另外,在整節(jié)課的設計中,應該讓教學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得更清晰,每一環(huán)節(jié)要達到什么目的,教師要清楚,并努力達成。通過這堂課,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不足之處,體會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之路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會用心地去教,用心地去做。
在經(jīng)過茹老師幫我重新理清教案,同年級組的老師幫我提出意見修改之后,我第二次執(zhí)教課文《冬天是個魔術師》時,用改“冬天”這個主題導入課文,請學生說說喜歡冬天嗎?冬天是什么樣?并且運用多媒體課件和學生一起欣賞冬天的美麗畫面,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就對“冬天”的美麗景象充滿幻想和喜愛。配上一段優(yōu)美而歡快的音樂,也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學習的美好!一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他們在看了冬天的'這段美麗景象以后,在談到自己看后的感受時,說的特別好!拔矣X得冬天太美了!”“冬天真神奇!”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看得出他們很喜歡冬天。我再順勢引入“冬天還會變魔術呢,想了解嗎?”指導課題,認讀生字并書空“冬”。我運用了兒歌“寬寬折文像天空,雪花片片往下落”教孩子們學會記憶冬字的方法。
在初讀時,先由老師范讀,學生聽讀識字。再請學生自讀,提醒他們課文有拼音,可以拼拼音認字。學生自讀完后,針對他們沒有讀準的字音,進行全班正音。同桌讀文,互相幫助,互相檢測。最后全班齊讀,比賽誰讀得好。在齊讀之后,我請學生歸納課文大意,開始學習課文1——2自然段。在指導“他呼的一吹”時,引導學生做動作。提問:“用什么吹?”認讀“吹”。再問“怎么吹?”指導“呼”,它們都有口字旁,與嘴巴有關。學生學習比上一次順利。我明白了,在教學時,應多考慮學生的情況,再做出設計。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通過小手做動作來體會“飄”,從而指導學生朗讀。
通過兩次的教學,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用心研究學生的學情,多向茹老師請教,向同年級組的老師學習,爭取讓自己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更加有效。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6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出示課件)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冬天。你們知道嗎?我的本領。可大了,我能給大地帶來很多很多的變化。大家都夸我是個神奇的“魔術師”。
二、播放錄像,整體感知“冬天”。
1、過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開始給你們變魔術啦!你們看,它“呼地一吹”,大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播放錄像(老師可以相機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述畫面的內(nèi)容:同學們,冬天的本領事可大著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滿天飄起了雪花,一會兒,大地就變白了。小樹像株潔白的珊湖:那些房子有的像一座座銀磚搭起的城堡,有的像一朵朵蘑菇,還有的像個奶泊面包,可愛極了:雪越下越大,大山像一位披上白紗的仙女:過了一會兒,大地就像一塊白白的軟軟的地毯。公園里的湖面很快就變成了大玻璃。那些紅色的、黃色的葉子,都凍在玻璃里了:不知怎么的,棉衣啊,手套啊,都從衣柜里跑出來,街上的人都變胖了。在這么冷的冬天里,小朋友們一點兒也不怕冷,他們?nèi)艘蝗簝扇艘换锏焦珗@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極了!
三、揭題并質(zhì)疑。
1、揭題:
(出示課題)現(xiàn)在,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這句話一一冬天是個魔術師,全班一起讀一讀。
2、質(zhì)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四、合作學習,初讀課文。
1、過渡:同學們,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感到太有趣太神奇了,于是他們就寫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冬天是個魔術師》。你們想不想讀一讀?
2、學生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畫條橫線作個記號:
3、在2人小組內(nèi)互相學習,把這些字記。骸磳W完后檢查一個組〉
4、再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
5、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生字(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一套字卡),遇到不認識的字請同組的同學教一教。
6、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五、學習課文一、二節(jié)。
(一)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
1、過渡:同學們學得不錯。但是,潘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在剛才的錄像當中怎
么沒有小動物呢?他們都到哪里去呢?(指名回答)
2、觀看錄像。
3、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出示第一節(jié))
4、指名讀,評議。
*你們覺得“冬天”這個魔術師變得快不快?它變得怎么快,你能不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指名讀,評議)
5、讀這句話時,還要注意什么?(輕聲——啊)指名讀,評議。
6、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要冬眠?
(二)學習課文第二節(jié)
1、過渡: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冬天這個魔術師要給我們變什么?
2、(出示第二節(jié)課文)指名讀,說一說大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指名說)
3、播放“雪景”錄像,感受雪景的美。
4、冬天真不愧是個魔術師,太神奇了!你愿意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嗎?(出示第二節(jié)第二句)自己試讀一一讀給你的朋友聽(可以是同學也可以是老師)——評議——指名讀
5、齊讀第一、二小節(jié)。
(三)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好像來到了遙遠的北方,真是太高興了,太激動了!
六、學生字。
(一)記生字“呼、地、吹、雪、變”
1、齊讀——指讀
2、2、猜字游戲。
(二)寫生字“冬、是”
1、討論這兩個字的筆畫筆順。(小組討論)
2、觀察范字“冬”,記住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師范寫,學生評議:學生練習寫一遍:評議。
3、觀察范字“是”,說說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臺寫,學生評議,修改:學生練習寫一遍。
七、小結。
教學反思與分析: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
《冬天是個魔術師》是一篇充滿童趣的散文。它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冬天中動物冬眠、下雪、湖面結冰、人們穿上冬裝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對于從小生活在廈門的學生來說學習這樣的課文有一定的難度。由于他們沒有感受過北方的冬天,不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樣的,也不大了解北方的冬天有什么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嘗試運用多媒體手段廣泛采集有關北方冬天的錄像,讓學生通過圖像具體感知北方冬天的雪景、人們的活動及動物怎樣過冬的情況。如在教學前播放一段“冬天的景色”錄像片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畫面和動人的音樂中進入冬天的情境,加上老師富有表情的解說,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北方冬天的神奇和美麗。當孩子們在看到這樣美麗的冬景時都顯得十分激動,他們告訴老師他們真想躺在“雪白的被子”上睡大覺,可見孩子們是多么想到北方去感受冬天。又如,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通過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了解青蛙、蛇和熊是怎樣過冬的,從而理解動物“冬眠”是怎么一回事。
二、抓住“趣”字展開教學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緊緊抓住“趣”字,圍繞“魔術師變魔術”這條主線來展開教學。如看完錄像后讓學生直接從課題中的“魔術師”導入,讓學生展開質(zhì)疑。也有的學生問,為什么冬天是個魔術師:還有的學生問,冬天這個魔術師會變什么:有的學生問,冬天這個魔術師是怎么變魔術的。看來孩子們的心已經(jīng)被“神奇的魔術師”揪住,此時,他們一定很想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于是,老師趁勢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自己去發(fā)現(xiàn)。
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合作與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課堂上,我十分注意尊重學生,并提倡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閱讀體驗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閱讀課文。如在課堂上,老師鼓勵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生字,學生有的當老師,有的當學生,互幫互學,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又如在學寫“冬”和“是”這兩個字時,老師大膽嘗試讓學生走上講臺當一回小教師來教全班同學寫字的做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樣由學生來教學,由學生來評價的過程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探究的學習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習模式。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冬天是個魔術師》教學反思09-22
冬天來了教學反思05-03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2-27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0-02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05-24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09-04
小班魔術師教案及反思09-21
濟南的冬天老舍教學反思03-13
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03-26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合集)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