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是什么》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30課教學內容。本課是一篇主要用擬人手法寫作而成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對人類的利弊關系。
一、成功之處
1、謎語導課激發(fā)興趣。采用了有關天氣的謎語進行導課,迅速引出對新知的學習。
2、字詞教學自主扎實。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在完成初讀課文圈畫生字,帶拼音拼讀,去拼音指名讀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上,只在重點處點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字形特點。
3、整體感知方法得當。采用關鍵詞填空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使他們跳一跳就能夠著桃子,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4、細讀文本靈活多樣。第一、二自然段時,我選取三個表現水的形態(tài)變化的重點語句,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辨析形近字。這些做法能夠巧妙地化解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
5、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本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貼近兒童的語言,不斷的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6、板書設計獨特新穎。我的板書設計圖文并茂,不但用貼圖展示了水的.六種變化后形態(tài),還用四個字卡展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起到畫龍點睛之用。
二、不足之處
1、識字環(huán)節(jié)漏掉了“躁”的教學,導致在開火車讀字卡時進行補充,占用不必要的時間,影響后面教學。
2、朗讀指導時,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需再凝練。
總之,作為一名教研人員長期與教師對話,能夠有這么珍貴的與學生近距離的課堂接觸,將平時積累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難能可貴,一節(jié)課下來,我為之感到收獲頗豐之余,體會到教學研究任重道遠!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2
《我是什么》是一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構成的
本節(jié)課有以下特點:
1、我由謎語導入,謎底分別是云,雨,雹子,雪,這樣起到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很自然的導入了新課。
2、對于二年級教學,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是重點。我重視識字的鞏固,鼓勵學生用自我喜歡的方法記字。比如:器。學生說一條狗咬了四口人。稼。禾苗長在家門口。災。火的頭上戴帽子等字,學生說的比較形象,便于識記。這種識字方法學生喜歡。
3、學習課文的同時,我采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有指名讀,分主角讀,小組讀,自由讀,團體讀,比賽讀,接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經過朗讀,既幫忙學生理解了課文資料,又注重了抓課文的重點語言。課文第二段寫水珠用落,雹子用打,雪用飄,學生說出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樣,使學生正確使用了動詞,又體會它們的不一樣形態(tài)。
4、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讓學生說說誰還能做什么事在生活中水還有哪些變化這個拓展既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于生活,又考察了學生的觀察力。
本節(jié)課的不足:
1、讀詞語時學生出錯較多,不認真。
2、"開火車"讀生字也沒平時順暢。因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浪費了時間。
3、學生配合的不夠好。
4、時間上前松后緊,最終一張幻燈片課后作業(yè)沒能展示。
分析原因:
1、學生年齡小,來到多媒體教室感到很新奇,有些控制不住自我。
2、有這么多教師聽課學生有些緊張。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3
課文《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文章脈絡清晰,第一人稱的寫法令人倍感親切,在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空中漂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小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在執(zhí)教這一段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
(一)小組合作,讀詞組句。
在引導學生充分朗讀這段話之后,我安排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出示事先準備好的6個詞語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飄),先指名孩子們讀一讀這些詞語,然后試著把這6個詞語拼組成3個句子。并安排一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拼組。由于學生熟讀了課文,對詞句已有初步感知,孩子們大都能準確地按上下排列的順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來、小硬球打下來、小花朵飄下來。
。ǘ└兄湟,調整句序。
學生組好句子之后,我把握契機地問道:這里面有三個動詞,分別是什么?孩子們不由地脫口而出:落、打、飄。我又接著問到:那它們的位置可以調換嗎?問題一出孩子們有的眉頭緊鎖,有的竊竊私語,還有的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但不一會便有人躍躍欲試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據地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來;花朵很輕,當然是飄下來;而水珠自然是落下來了。
而這時我又故做疑惑狀說道:聽大家這一說,仔細地想一想,這三個句子的位置好像有點不妥,能不能重新調整一下順序呢?講出你的理由來。孩子們一下子又被難住了,但馬上有又一個個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來了!接著開始動手調整三個句子的順序。最后又一個個爭著向我和同學們講自己的發(fā)現,說調整的理由。一個小組匯報:小水珠、小硬球落下來時有的輕有的重,我們組是按照由輕到重的順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飄下來,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來,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來。另一個小組匯報:我們組是按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來的先后順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來,小花朵最輕,當然是最后飄下來。但大家都能通過對落、打、飄這三個動詞不同意義的感知而作出判斷的。
。ǘ├首x感悟,想象情境。
學生讀詞組句,又按自己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課文,可這時我又出一招:同學們已經重新排列了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分,很好!那么,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出色的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來感受它們下落時的輕重快慢呢?學生的興趣又一次被激發(fā),思維又再次被激活,一個個又搖頭晃腦、有滋有味地讀了起來,并都在飄、落、打這三個字的讀音處理上做文章,反復嘗試,相互提示,如有的學生將飄讀得輕而長,將打讀得重而促,我檢查上也進一步提醒學生:小花朵飄得還不夠輕不夠慢。小硬球還應該打得再重些。最后,我又讓學生把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讀整段話。同學們在交流朗讀時的感受和互相評議時,有的說:我讀這句話的時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萬萬朵雪花在空中飄舞。有的說:我聽ххх同學朗讀這一句時,眼前也像在放電影:無數的雹子像子彈一樣打在地面上和我們的臉上,硬硬的,涼涼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教學反思:
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盡可能的將喚醒、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理解、體會、體味、感悟教給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但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再造想象,對三種自然現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過極具個性化地朗讀向別人表達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激發(fā)想象和自主朗讀欲望,從而達到理解、領悟、深化的教學目的。這應該就是語文基礎的滲透性教學,就是關注學生語感的能力培養(yǎng),就是讀與練的有機整合吧。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4
《我是什么》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卻描寫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作者運用了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描繪了水的各種形態(tài)。這篇文章中明白水循環(huán)的規(guī)律并不是重點,學生通過讀課文就能猜到“我”是水,那么重點就是讓學生能讀好課文,讀出水的變化,讀出趣味來。覺得今天在教學時有幾個環(huán)節(jié)引導比較好。
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時,學生對云的變化并沒有很好的體會,只是了解了由水到云的.變化過程。在指名讀和齊讀不盡人意時,我覺得我應該范讀引領一下了。讀了以后,我讓他們說說聽出了些什么?他們就紛紛舉手,有的說“老師,你讀出了云的變化,特別是云一會兒穿黑衣服,一會兒穿白衣服,一會兒穿紅衣服,變化很多。”有的說,“老師,你讀得很有趣,很可愛!薄谑俏易屗麄兙驼罩业姆椒ㄔ倬毦,看他們搖頭晃腦讀了幾遍后,一聽,呵呵,比原來好多了,看來有時候理解到位感覺不到位的時候范讀可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級的學生模仿還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云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抓住了“落、打、飄”三個詞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點,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再滲透到有感情地朗讀上,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請男生來朗讀描寫雹子的句子,請女生朗讀描寫雪的句子,體會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輕盈。
在教學水的不同形態(tài)時,我先用課件出示各種水的圖片,從平靜的湖水到洶涌海濤,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水。他們說了很多,寧靜、美麗、平靜、清澈見底,活潑、調皮、活躍,奔騰不息、川流不息、洶涌澎湃……然后再來看看課文是怎樣來描寫這樣的水呢,出示課文描寫水不同形態(tài)的這一小節(jié),體會擬人句的生動活潑,讓學生明白,哦,原來寫相同的事物有著許多不同的寫法。而有了比較后,朗讀也就比較到位了。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5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二年級上冊《我是什么》的第一課時。
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學詞和朗讀;诖耍掖_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會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沖、曬、池、浮、”四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本節(jié)課上完,我覺的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謎面緊扣課文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對于二年級教學,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是重點。我重視了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并將讀書、識字、寫字、學詞融為一體。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
第三,給每個學生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發(fā)展
在這節(jié)課上我盡量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于難度較小的問題,我先讓學習較差的學生回答,給多數學生以發(fā)言的機會。所以,這節(jié)課上孩子們都積極地表現自己。
但是,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當之處,比如在鞏固識字環(huán)節(jié)上應再靈活多樣些,若是再加一個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把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編成一個小短文,呈現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本課生字。另外,指導寫字時,應該教師指導一個就讓學生練寫一個,更有利于學生的書寫記憶。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6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本課時能進取地思維,并經過學習明白僅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我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
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資料,感知課文大意后,自然地猜出是“水”。之后拋出大問題:“我”會變成什么?學生能夠按照課文資料回答,品讀水的變化:先學習描述“汽”和“云”的句子,再學習描述“雨、雹子、雪”的句子,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一樣的現象,由不一樣的方式從天上下來,經過理解朗讀,明白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經過比較,學生明白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第三段雖然短小,可是文字優(yōu)美,為了能讓學生讀好,讀懂這一段我充分利用課件觀察看見什么了?播放課件讓學生了解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不一樣狀態(tài)。以讀代講,讓學生把對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我的朗讀中,體會不一樣狀態(tài)的水是有不一樣的變化的。最終,是水的性格變化。經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明白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fā)脾氣的感受。根據這樣的思路理解課文,不僅僅教給了學生從揭示重點、句子之間的聯系方面質疑問難的方法,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勇敢的個性和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討論:“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讓學生課后觀察水在生活中的變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節(jié)儉用水,并組織學生開展“節(jié)水小衛(wèi)士”的活動,幫忙、監(jiān)督身邊的人也養(yǎng)成節(jié)儉用水的好習慣,使更多的人增強環(huán)保意識。
可是在指導有感情朗讀時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只叫了幾個學生單獨讀句子,分組讀,男女讀,齊讀較多,沒有變換更多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著也讀出這種感情,也就不了解他們真正的朗讀情景。語言方面用詞不夠貼切嚴謹,需要加強,教學生字部分,因為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忽略很多環(huán)節(jié),總之,與最初的目標定位相距甚遠。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7
一、 教學目標
《我是什么》這篇課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與人的利弊關系。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認12個生字,會寫4個,認識雨字頭。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3、了解水變成云、雨、雹子、雪的形態(tài)變化,學習正確使用動詞。
二、 教學環(huán)節(jié)
為了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初讀環(huán)節(jié)。利用自讀、自己發(fā)現難讀的生詞、摘蘋果讀生詞、同桌互讀、男女生分讀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到認字、正確流利讀文的目的。2、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讀1到3自然段,找出水變成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再來發(fā)現雨字頭。3、品讀環(huán)節(jié)。第一自然段利用動畫、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意思,調動學生情緒,指導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利用選字填空幫助學生能夠較為準確地使用動詞。
三、 收獲
我在這次教研活動中的收獲有很多,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怎樣“放”。在剛開始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達到我們本次教研“關注文本語言訓練點,提升低段學生語言表達”的主題,我設計了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在整體感知水能變成什么后,我設計了一個句式訓練“我是水,我會變,我能變成---、----和什么”。在教學水變成云的過程時,我設計讓學生同桌之間先說水變成云的過程,再來看動畫。在學生欣賞了云的各種衣服后,我設計了一個句式訓練“云娃娃穿著怎樣的衣服”。在教學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態(tài)時,我設計讓學生帶著動作感情朗讀句子。這些繁復的設計讓我的課堂時間大大不足,可我又舍不得放棄這些在我看來可能會比較精彩的設計。后來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聽了葉老師和中心組兩位的指導,我明白了在課堂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都應該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再精彩,只要它是重復的'、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幫助的,那么再精彩也沒有保留的必要。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只要能達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就行,不能想著什么都要抓。識字、寫字是低段重要任務,每堂課必須要留充足的時間來指導寫字。而且在指導寫字的時候必須要有層次,要體現學段變化,不能過于單一。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8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小語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一篇科普短文,這篇課文以環(huán)境保護為題材,寫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產生的美好愿望。全詩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內心感受。文章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通過擬人的手法形象的介紹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態(tài)、變化以及與人類生活的利害關系。課文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生動形象,結構新穎,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針對二年級兒童的特點,恰地使用直觀形象手段。學習第一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會變”引導學生看課件“云”在不同時間的變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時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紅袍”是出現朝霞和晚霞時的景象。這樣,學生很直觀的明白了云的變化過程。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讀、想,給學生營造發(fā)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進行了從語言到思維到圖像再到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于二年級教學,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是重點。我重視了邊學文,邊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將識字任務貫穿于課文的學習中,并將讀書、識字、寫字、學詞融為一體。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
但是,我在很多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到位,比如:
1.指導有感情朗讀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只叫了幾個學生單獨讀句子,分組讀,沒有變換更多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著也讀出這種感情,也就不了解他們真正的朗讀情況。
2.沒有設計出很好的隨堂練習。整節(jié)課老師和學生其樂融融,相互交流,探討著“我是什么”,學生也很主動。但沒有練習也是我這一節(jié)課的遺憾,應該通過適當的課堂練習檢查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9
文題“我是什么”是一個問句,吸引了每一個讀者,本課在寫作特色上,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稱來敘述,親切自然。在修辭上排比生動,結尾以問句猜謎的形式,充滿神秘感。這篇科學短文向我們介紹了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在教學本課的思想上,結合生活實際,山區(qū)孩子對汽,云、雨、雹子、雪并不陌生,“以讀為本”是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識字隨文
本課的生字大都是結構和部件比較復雜的字,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讓學生熟讀課文,然后從課文中抽出詞語反復讀,再把生字提出來單獨認讀!霸、災”是平舌音;“稼”是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
在檢查學生認讀生字過程中,我特別引導學生要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如,雹,雨____包;躁(換偏旁)還可以編編與生字有關的小詩,如(伸手會做操,有水能洗澡,著急暴躁就跺腳),災(家里著火了)
我還準備了帶生字的文本(我是水,有時溫和,有時暴躁。溫和的時候就幫人們做好事,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暴躁的時候,就會給人們帶來災害,淹沒莊稼,變成雹子打下來。浮躁的個性,人們還研究我呢。┳寣W生熟讀,并多讀。這種縮短文本或編制文本的方式,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實踐較落到實處。從語文的角度,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識字。
寫字指導。在寫字之前,讓學生去觀察每一個生字的特點,這課要求寫的字,對二年級學生還是有難度的。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認真思考了,也想了些辦法,編字謎,觀察構字的形、義、如,“黑”難寫,“四點底”是火字變形,編生字歌(火把鍋底燒黑了)或者(這里被燒黑了)“器”編字謎(上面兩個口,下面兩個口,中間一只狗)還要注意,“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害”中的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寫“災”和“黑”時,注意筆順,(這里我復習了筆順)兩點水的“點”和“提”在橫中線兩邊“對望”,寫“提”要起筆向下,再回鋒向上!叭c水”的第一點與兩點水的第一點位置相當,第二點正好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提”起筆比兩點水低。另外“池”字右邊的“也”,“橫折鉤”的“橫”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豎”剛好寫在豎中線上,“豎彎鉤”盡量往右邊伸展,“鉤”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筆。
二、品讀感悟
這篇課文負載了科學知識,但不是重點,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把重點放在朗讀的指導上,指導學生讀通,讀懂、讀好。
整篇課文應該讀得親切,舒緩,各句各段應該富有變化。第一、二自然段應該讀得“神秘”點。第四自然段要讀得有變化。根據我班孩子,朗讀能力常不如我意,這篇課文的語言充滿了童趣,為了突破這難點,我范讀了課文,孩子們被我的范讀吸引住了,我又領讀了一遍,再讓孩子們自讀、抽讀、齊讀。(從學生齊讀的效果上,讀是比較好了),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加了難度,逐步理解課文。
學生已經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課文,應該知道“我”是水了(這里,我設問了,“我”是什么,讓學生齊答“水”響亮)這下我逐段引導學生學課文。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如,“我”會變!拔恼麻_門見山,抓住”變“來寫。兩個“有時候”寫出了云的不同狀態(tài),因此抓住“云”。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就是寫“我”變成雨、雹子、雪的過程)因此抓住“雨、雪、雹子!钡谌匀欢伪容^短小,文字優(yōu)美,在寫作手法上,擬人的手法(……在……在……在……)排比句式,生動地寫出了水在地面的狀態(tài)。著重指導學生讀好排比句子,抓關鍵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這里我特別引導學生仿秀句式,如,平時我在家里________在學校里________在教室里________在操場上________。并動筆寫一寫,幾乎要達到人人過關。)引導學生體會這里的“睡覺、散步……是指在池子里的水,很平靜!鄙⒉健爸杆谛∠锪髦,而且緩慢!北寂堋爸附永锏乃,滾滾向前……(學生的領悟很不錯的)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我設了計了簡單的勾畫口頭作業(yè),讓學生找找這段中能說明主要內容的句子。大多數學生完成了,我巡視了,全勾畫對了,第一句,”有時候……有時候……“(點撥,這句總寫”我“的性格特點。)出示句子填空式的,1、我做過許多好事________2、我也做過許多壞事____________。(讓學生口頭填填并讀讀)引導學生分析文段用的什么修辭手法來寫水的利與害。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能回答,”擬人的手法“本段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水的利與害。
在學習最后一段時,我讓學生先讀文題,再讀最后一段,(我設問,這樣讀你發(fā)現了什么)有學生說,課文的題目與結尾是一樣的',都是寫的“我是什么“還有學生說,只是結尾的”我是什么“加了問號(在孩子們知識渴求的欲望之上,我作了點撥)這種寫法是緊扣文題,首發(fā)呼應(不做太多的解釋)。用問句結尾“你們猜猜”充滿童趣。
讀好課文,就是能對全文的優(yōu)美文段,優(yōu)美修辭,優(yōu)美句詞,進行品讀、賞讀、感悟、模仿……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重點地指導學生背誦第一、二、三自然段。仿寫“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式”“仿寫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本課采用的是擬人手法,以第一稱敘述,讀起來親切自然。如,“我在池子里睡覺”聲音要輕,安靜的感覺,“在小溪里散步”讀時要聲音舒緩,悠閑的感覺。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作了范讀,讓學生感覺模仿。第四自然段仿寫,先讓學生說,注重總寫句的提示,學生表現還不錯,都爭著回答,有一女生說的真好(我有時候乖巧聽話,有時候調皮搗蛋。乖巧聽話時,我自覺完成家庭作業(yè),幫媽媽掃地,洗碗、會讓媽媽高興,如果調皮搗蛋時,會故意寫錯字,和媽媽頂嘴,把地面弄臟,給媽媽找麻煩,讓媽媽傷心。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光聽話,不調皮,想了很多辦法來管我。)接著,我讓學生把自己仿說的寫下來,并一個一個地看(在我的語文教學中,這種訓練必須落到實處)。仿寫文段,就是借原作的結構、思路、句式、語言風格來進行寫作引路的一種練習方式。朱熹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因此,這種讀與寫的結合,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能有著積極的作用。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掌握本課知識真不錯的,從基礎知識的掌握乃致課文拓展與實踐,本人認為自已的教學落到了實處,同時也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教學創(chuàng)新”給所有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無論是屬于哪種載體文本,都需要教師去體認,去再造、去落實。依據學生實際能力,設計適合學生口味的教學模式,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間,嶄新語文教師角色的特質。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0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識性課文,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本導學案設計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孩子普遍喜歡的謎語導入,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體驗、感悟。力求做到少講多讀,用不同語速、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從二年級孩子喜歡猜謎語、做游戲的特點入手,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帶到課文的猜謎情境中,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依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我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通過參與自主識字、創(chuàng)造性識字、賽讀識字等,真正成為識字學習的主人,提高識字的.效率。教學中,在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規(guī)律的基礎上強調練字,發(fā)揮教師示范引領作用,抓住重點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
本課設計是讓學生得到充分信任,引導學生發(fā)現、探究、自主學習,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進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究的意識。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還讓學生聯系生活,更進一步了解了水的用途。同時通過直觀課件的幫助和教師情感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在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的朗讀和表演,課堂效果好。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1
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盡可能的將“喚醒、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理解、體會、體味、感悟”教給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但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再造想象,對三種自然現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過極具個性化地朗讀向別人表達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激發(fā)想象和自主朗讀欲望,從而達到理解、領悟、深化的教學目的。這應該
就是語文基礎的滲透性教學,就是關注學生語感的能力培養(yǎng),就是“讀”與“練”的有機整合吧。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猜出“我”就是水,但是對水的`各種形態(tài)的變化認識的還不夠。特別是“云”,有的同學不明白云是水蒸氣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太少,很多學生都見過水的變化但是說不出來,應教育學生多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2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本課我試圖通過指導觀看圖畫、動作演示朗讀等,使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把有趣的東西學得更有趣。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語描述、圖片欣賞、生活體驗讓學生有感受地朗讀。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體會地去感悟朗讀的技巧,比如在指導朗讀“有時候我穿白衣服,有時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边@一句時,我先帶著學生欣賞美麗的云圖,讓學生自己說說看到的三幅云圖:白云、烏云、彩云,學生自己感受到云的變化,云的'美。我又把云兒說成是愛漂亮的小姑娘,讓他們把云兒想像成愛漂亮的小姑娘,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那種美,那種快樂,讓他們感受到讀這一句時應有的感情。
本節(jié)課在理解課文時,我始終以“水這位魔術師”來引導學生讀文,抓住第一、二段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水的不同變化,根據水的形態(tài)變化,我們從變“云”,讓學生理解云的變化過程,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調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理解朗讀,動作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并根據板書及時總結,梳理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讀懂了我是什么。最后,是水的性格變化。通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fā)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采用女生讀溫和的部分,男生讀暴躁的部分。這樣一來學生對文本理解更加透徹。
不足之處:寫字指導倉促,個別學生對生字掌握不是特別熟練。自習課上需要進一步指導,以便學生徹底掌握,不留教學死角。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3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學期的一篇描寫自然現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寫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有知識的掌握,又有美的感受的一篇好文章。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理解又要抓住朗讀訓練,讓學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現象,同時又能有感受到自然的美。在教學完這一課后我的感受很多,我自己通過上這一次研討課有所提高,也把自己的不足展現了出來,當中也有許多的困惑,我就簡單地說一說。
一、優(yōu)點:
。ㄒ唬┘とぃ何闹懈挥腥の兜卣故玖怂母鞣N不同狀態(tài),讓小朋友們去猜想,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也抓住了這一點。我由“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边@個小謎語引入,抓住了雨和水的關系進行深入。又把整篇課文設計為一個大謎語,引起學生探索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欲望。小朋友們有了讀課文,猜謎語的動力。認真讀,仔細思考,帶著任務去讀課文。讀完課文后,許多同學有了答案,但他們得到答案的地方不一樣,有的是通過第四段的朗讀知道“我是水”,有的是讀了第三段知道了“我是水”,當然還有許多課外知識豐富的小朋友知道雨、雹子、雪都是水變成的。總之有了興趣,他們的學生過程變得更積極,更主動。
。ǘ├首x:抓住重點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語描述、圖片欣賞、生活體驗讓學生有感受地朗讀。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體會地去感悟朗讀的技巧,把抽象的說教變成真實的體驗。比如在指導朗讀“有時候我穿白衣服,有時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边@一句時,我先帶著學生欣賞美麗的云圖,讓學生自己說說看到的三幅云圖:白云、烏云、彩云,學生自己感受到云的`變化,云的美。我又把云兒說成是愛漂亮的小姑娘,讓他們把云兒想像成愛漂亮的小姑娘,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那種美,那種快樂,讓他們感受到讀這一句時應有的感情。
。ㄈ 抓住重點字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領會如何恰當地使用詞語。理解詞語進而理解句子,也為理解整篇文章打下夯實的基礎。我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動詞的使用,又通過貼詞卡,看演示明白了一些重點詞語的運用。
。ㄋ模 注重知識的滲透。教學要緊扣書本,但又不能被書本禁固。在說到彩云時我給大家介紹彩霞、朝霞、晚霞。在說到雹子時我給大家介紹雹子的形成。這樣學生很感興趣,又有幫助他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對新知識產生向往。
二、 不足之處
。ㄒ唬 沒緊緊圍繞書本。上完課后,我覺得同學們基本上理解了課文的內容,但是回過頭一想,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拿著書讀的機會很少,大多是看大屏幕?粗笃聊蛔x是很方便,而且又有圖片可看,但丟掉書本去讀書還是不行的吧?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時候還得讓他們多去品讀感悟,不能太直接地給了他們答案。
(二) 不要太多理論的說教。低年級學生重在感悟,有真實的感受就行。比如在學讀問句時,學生有生活體驗,知道如何讀問句,掌握方法就行,不要說太多深奧的理論,把簡單的東西弄復雜了。
。ㄈ 沒發(fā)揮范讀的作用。我在朗讀指導中注重了言語描述、圖片欣賞、生活體驗對朗讀的指導作用,但回過頭一想,老師親身的示范很少,雖然小朋友們有體驗,但老師如果能起個示范作用,能讓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朗讀的方法。
。ㄋ模 注意語言的鍾煉。同樣的意思,表達方法不一樣,小朋友們理解得深度就不一樣。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或者提問時語言既要精煉又得適合語文閱讀課的本質,能夠讓小朋友們更明白。有些地方我也疏忽了,語言組織上不夠注意,好像在上自然課。
。ㄎ澹 沒有設計出很好的隨堂練習。整節(jié)課老師和學生其樂融融,相互交流,探討著“我是什么”,學生也很主動。但沒有練習也是我這一節(jié)課的遺憾,但是不是一定要安排隨堂練習呢?這也是我的困惑。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
2.學習書寫10個漢字。
3.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
4.認識水的不同形態(tài)及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認讀生字,認識事物
1.認讀“滴、溪”。
。1)出示圖片:水滴、小溪。這是什么?誰認識?“滴”和“溪”有什么共同點?
要點:偏旁一致,都是“氵”;都與水有關。
。2)課文里還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請你找一找,圈一圈。它們也和水有關嗎?
要點:“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沒”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與水有關。但是有些字偏旁雖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關。比如“雨”,你還能找一找?guī)в小坝曜诸^”的字嗎?
要點:“雹、雪、霧、露、霜”等。
(4)你能為這些表示水的字再組個詞嗎?看誰能組得最多。
2.整體認讀本課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
提示: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板塊二朗讀課文
1.教讀長句。
。1)指導朗讀長句:升到空中,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要點:教師范讀,一種沒有重音,一種帶有重音,讓學生辨析哪種朗讀更好聽;讓學生聽讀,標出老師語氣加重的詞語“無數、極小極小、一片、飄浮”;學生模仿讀。
(2)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語氣的輕重變化。你來聽,哪些地方的詞語被老師重讀了?
提示:教師可示范朗讀“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小水滴”等語句;學生聽讀,標出老師停頓和語氣加重的地方;學生模仿讀。
2.教讀短語連綴式語句。
。1)出示短語:
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
誰會讀?
要點:詞組和詞組之間要注意停頓;每個短語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2)同樣是水,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狀態(tài)就不一樣呢?
教師: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點有關;教師可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認識。
。3)出示帶有短語的長句。教師范讀,讓學生感受怎樣讀才好聽。
提示:教師可用不同方式朗讀,讓學生辨析。第一種,節(jié)奏無變化;第二種,節(jié)奏有變化。朗讀“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時語速放慢,聲音輕柔;朗讀“在江河里奔跑”時語速加快,聲音高昂;朗讀“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時語調輕快,其中“開大會”舒緩一些。
。4)出示帶有短語的長句: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
朗讀這句話的時候,節(jié)奏該怎么變化呢?請你自己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富有節(jié)奏感。
提示:讀到水做的好事是開心的,驕傲的,讀的時候語速是輕快的;做壞事時心情是低落的,語速是緩慢的,聲音是低沉的;可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
板塊三遷移運用
1.說說水的變化。
。1)說“我會變”。課文中水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找一找,水變成了什么?你能把它們都圈出來嗎?誰能用“我是水,我會變成……”來把你找到的變化說一說?
提示:“我是水,我會變成汽”等;只要學生能說一個單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著說。水有那么多的變化,請你用“我是水,我會變。有時候,我……;有時候,我……”說一說水的變化。
提示:可以說水形態(tài)的變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說水在不同場景中的變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覺,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說水性格的變化,有時候很溫和,有時候很暴躁。這一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借用句式復述課文。
2.準確運用動詞。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叫我“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來?小硬球怎么掉下來?小花朵怎么掉下來?
要點:發(fā)現動詞“落、打、飄”。
(2)同樣是從上往下,為什么要說“小水滴落下來,小硬球打下來,小花朵飄下來”呢?都換成同樣的動詞行嗎?
提示: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水滴、硬球、雪花輕重的不同,發(fā)現水的形態(tài)不同,掉落下來的樣子也不相同,體會文章用詞的豐富性與準確性。
(3)請你來填一填。
秋天到來,我看到一片片樹葉從樹上()下來了。
突然間下雷雨了,一個個豆兒大的`雨點()在樹葉上啪啪的響。
不知道是誰,撒了一把碎紙屑,它們像羽毛一樣從空中()下來。
(4)這樣的句子,你還會填嗎?
一陣狂風吹來,把媽媽曬在衣架上的衣服()了下來。
瀑布從高高的山上,一()千里,非常壯觀。
提示: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其他動作詞表示從上而下的動作。
板塊四結構分類,學寫生字
1.出示10個生字:變、極、片、傍、海、洋、作、給、帶、壞。
。1)生觀察字形結構,嘗試歸類。
左右結構:極、傍、海、洋、作、給、壞;上下結構:變、帶;獨體字:片。
(2)生交流左右結構類字的書寫要點:注意左窄右寬。
2.重點教學:變、帶、片。
(1)生觀察字形,找關鍵筆畫。
“變”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橫撇和捺腳要穩(wěn)!皫А敝虚g的橫鉤要舒展,為下半部分留出足夠空間,拖住上,蓋住下!捌睂懞藐P鍵筆畫“豎撇”,要站穩(wěn)。其中“變”和“帶”都是上下結構,書寫時注意重心要穩(wěn)。這三個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師范寫,生書空。
。3)生臨寫,師巡視指導。
。4)交流評價。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5
語文課就是應該始終圍繞語文學習的目標—識字、寫字、朗讀等,始終運用語文學習的手段,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語文的味道。
對詞語的理解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體的語言情況中理解,通過比較進行理解,用詞語說話等多種方法理解,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選擇。詞語的理解是學習語文的重點,逐步引導學生自己體會詞語的意思,通過慢慢引導,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我是什么反思得、課堂上的朗讀形式多樣,朗讀層層提高。在讀第一段“我會變!睍r,剛開始學生讀得比較平常,之后當學生了解了水是怎樣變成云之后,我啟發(fā)學生“孩子們,你會變嗎?”學生無奈地搖頭說“不會”,我又說“水寶寶就會變,那它是怎樣的心情呢?”學生回答說“很驕傲、很了不起…”我又啟發(fā)“現在你就是水寶寶了,你能把它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孩子們一下子活躍了,各個躍躍欲試,讀得有滋有味,傲氣十足。在第二段中體會“落、打、飄”的不同用法時,我先讓學生找雨、雪、雹子下來的不同動作,讓學生練讀,之后采取“采訪”的形式去和學生對話!把⿲殞,你是怎么下來的?你為什么不打下來呢?”被采訪的“雪孩子”說:“因為我比較輕,所以我就輕輕地飄下來了。”之后又采訪了好幾個學生,我聽出了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這三個詞語的不同用法后,再次讓學生展示“既然三個寶寶下來的方式不同,那讀起來該不同了,該怎樣讀呢?”我從學生練習之后的展示讀中聽出了他們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也從中學會的正確使用詞語。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6-17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5-01
(精選)《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7-09
【熱】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7-11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優(yōu)選]07-11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必備]07-12
我是什么的教學反思04-01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精)07-11
《我是什么》教學反思(必備)07-09
(必備)我是什么教學反思07-10